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冬季气温不同年代际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锋敏 陈丽娟 +2 位作者 李想 李维京 许彬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3-589,共17页
利用1951~2020年中国观测站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年代际时间尺度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及相联系的大气环流异常。结果表明,1986年前、后为两个年代际时间尺度阶段,各阶段内前冬(12月)与后冬... 利用1951~2020年中国观测站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年代际时间尺度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的季节内变化特征及相联系的大气环流异常。结果表明,1986年前、后为两个年代际时间尺度阶段,各阶段内前冬(12月)与后冬(1~2月)气温异常反位相年的比例均高于同位相年。1986年之前,季节内的优势空间模态为前冬全国冷(暖)转为后冬南方暖(冷)的可能性大,即南方地区季节内变率大;而1986年之后的优势空间模态为前冬北方冷(暖)转为后冬全国明显暖(冷)的可能性大,即北方地区季节内变率大。冬季气温的季节内变化显著受到冬季风系统关键环流季节内变化的影响。对应优势模态的正异常年份,1986年之前,欧亚中高纬地区对流层环流异常信号从前冬到后冬显著性减弱,其中西北太平洋地区对流层中高层的环流调整更明显,副热带高度场增强,热带东风急流北扩,前冬到后冬的环流调整有利于前冬全国大范围偏冷而后冬我国南方地区气温升高,造成南方地区季节内反位相变率增大。1986年之后,欧亚高中低纬地区的环流异常从前冬到后冬显著性增强,欧亚中高纬度环流发生较大调整,而低纬度的环流变化不大,北方地区前冬冷到后冬全国明显转暖,造成北方地区季节内反位相变率大。即副热带环流和中高纬度环流分别在两个年代际尺度阶段南方和北方的冬季气温季节内变率中起到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气温 年代际时间尺度 季节内变化 优势模态 东亚冬季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间SST遥联与亚太夏季风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晓苑 王盘兴 +1 位作者 覃军 卢楚翰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4-200,共7页
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给出了四季年代际和年际时间尺度上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的显著遥相关。用SVD主模态时间系数构造了海温异常指数I,分析了它们与同期亚太夏季... 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给出了四季年代际和年际时间尺度上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的显著遥相关。用SVD主模态时间系数构造了海温异常指数I,分析了它们与同期亚太夏季风和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两大洋间的SST遥联在年际、年代际时间尺度上都与亚太夏季风相关,其中,年际尺度的两大洋SST遥联与长江流域的降水存在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 北太平洋 代际时间尺度 SST遥联 夏季东亚-西太平洋季风 降水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