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北地区坐落着一个“M”型的山脉,近年来对该地区的构造、地层和古生物化石已有很多的研究积累,但对于岩浆岩,由于分布和发育有限而研究程度较低。文章应用LA‐ICP‐MS锆石微区分析技术对该地区出露的岩体进行了精确定年。结果...安徽巢北地区坐落着一个“M”型的山脉,近年来对该地区的构造、地层和古生物化石已有很多的研究积累,但对于岩浆岩,由于分布和发育有限而研究程度较低。文章应用LA‐ICP‐MS锆石微区分析技术对该地区出露的岩体进行了精确定年。结果显示,岩体中含大量岩浆成因锆石,以高的 w(Th)/w(U)比和振荡结晶环带为特征。样品中16个测点的 n(206 Pb)/n(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100.8±1.3) Ma ,代表该岩体的形成年龄。巢北地区位于下扬子北缘,近年来关于下扬子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研究的年龄数据尚无小于100 M a的报道,而在本区西侧紧邻的郯庐断裂带南缘上,其岩浆岩的形成时代介于132~103 M a之间。因此,巢北地区侵入岩在时代和成因上,和郯庐断裂带的联系更加密切。展开更多
文摘安徽巢北地区坐落着一个“M”型的山脉,近年来对该地区的构造、地层和古生物化石已有很多的研究积累,但对于岩浆岩,由于分布和发育有限而研究程度较低。文章应用LA‐ICP‐MS锆石微区分析技术对该地区出露的岩体进行了精确定年。结果显示,岩体中含大量岩浆成因锆石,以高的 w(Th)/w(U)比和振荡结晶环带为特征。样品中16个测点的 n(206 Pb)/n(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100.8±1.3) Ma ,代表该岩体的形成年龄。巢北地区位于下扬子北缘,近年来关于下扬子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研究的年龄数据尚无小于100 M a的报道,而在本区西侧紧邻的郯庐断裂带南缘上,其岩浆岩的形成时代介于132~103 M a之间。因此,巢北地区侵入岩在时代和成因上,和郯庐断裂带的联系更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