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中部花岗质岩类年代学格架及该区构造岩浆演化探讨 被引量:45
1
作者 石玉若 刘翠 +1 位作者 邓晋福 简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55-3171,共17页
内蒙古中部广泛出露花岗质岩类,这些花岗质岩类的时空分布及岩石组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了华北板块北缘与蒙古陆块碰撞拼合的进程。本文从花岗质岩类的角度对古亚洲洋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演化进行了探讨。古亚洲洋在该区的演化经历了十分复... 内蒙古中部广泛出露花岗质岩类,这些花岗质岩类的时空分布及岩石组合类型的变化,反映了华北板块北缘与蒙古陆块碰撞拼合的进程。本文从花岗质岩类的角度对古亚洲洋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演化进行了探讨。古亚洲洋在该区的演化经历了十分复杂的过程,包括奥陶纪双向俯冲、志留纪拼贴/增生、泥盆纪拉张、二叠纪南部带俯冲和北部带拉张、并以晚古生代末至早中生代初发生的陆-陆碰撞为标志宣告该区洋盆演化的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类 年代学格架 内蒙古中部 古亚洲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西部地区晚中生代与W-Sn矿有关花岗岩的年代学格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2
作者 程彦博 童祥 +1 位作者 武俊德 莫国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9-818,共10页
华南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分布区。本文根据近年来新获得的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数据,结合近几年以来新报道的高精度成岩成矿年代学资料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总结发现华南西部地区中生代岩浆-成矿作用的时... 华南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型-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分布区。本文根据近年来新获得的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数据,结合近几年以来新报道的高精度成岩成矿年代学资料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总结发现华南西部地区中生代岩浆-成矿作用的时代主要集中在晚白垩世(76~98Ma)。通过分别总结华南东、西部地区晚白垩岩浆作用及相应的成矿作用的特征,发现华南东、西部的成岩成矿作用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是这两地内部各自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且东部地区明显要比西部地区更为复杂,但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在于该时期均处于岩石圈伸展的环境和壳幔间的相互作用明显。晚白垩世华南西部地区主要受控于华南陆块陆内背景下岩石圈伸展而导致的岩浆-成矿作用这一因素,而东部地区除此之外还受到太平洋古板块北北东向走滑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成矿作用 年代学格架 晚中生代 华南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镇地区安基山岩体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建敏 闫峻 +1 位作者 李全忠 刘晓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0-200,共11页
宁镇地区安基山岩体最早被厘定为高sr低Y型岩石(Adakite),为深入理解安基山岩体的成因与深部地质作用演化过程,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安基山岩体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其206-Pb/238鹑u加权平均年龄为... 宁镇地区安基山岩体最早被厘定为高sr低Y型岩石(Adakite),为深入理解安基山岩体的成因与深部地质作用演化过程,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安基山岩体的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其206-Pb/238鹑u加权平均年龄为108.8±1.2Ma,表明岩浆侵位时代为早白垩世。另外,结合本地区高精度年代学数据,构筑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精细年代学格架,划分为四个阶段:148~133Ma(第一阶段)、131.127Ma(第二阶段)、126—123Ma(第三阶段)以及109—102Ma(第四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年代学格架 岩浆岩 安基山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半岛中生代侵入岩浆活动序列及其构造制约 被引量:107
4
作者 张田 张岳桥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胶东半岛是我国东部中生代花岗质岩石较为发育的地区。通过对该区中生代侵入岩体高精度年代学数据资料分析,建立了区内中生代花岗质岩石3个显著不同的演化序列:晚三叠世(225~205Ma)幔源型花岗岩、晚侏罗世(160~150Ma)地壳重熔型花岗... 胶东半岛是我国东部中生代花岗质岩石较为发育的地区。通过对该区中生代侵入岩体高精度年代学数据资料分析,建立了区内中生代花岗质岩石3个显著不同的演化序列:晚三叠世(225~205Ma)幔源型花岗岩、晚侏罗世(160~150Ma)地壳重熔型花岗岩和早白垩世(130~105Ma)壳幔混合型花岗岩。通过与辽东和鲁西–徐淮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年代学格架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华北东部地区中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和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指出胶辽地区晚侏罗世(160~150Ma)地壳重熔型花岗岩记录了华北东部一次重要的岩石圈地壳增厚事件,其区域动力学背景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低角度向亚洲大陆俯冲作用密切相关。正是这次增厚作用导致了早白垩世时期岩石圈拆沉减薄和大规模伸展型花岗质岩浆活动。岩石圈地壳增厚和减薄作用过程主导了中国东部中生代陆内构造应力体制的转换和岩浆活动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浆活动 年代学格架 中生代 构造制约 胶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繁昌盆地牛山岩体锆石U-Pb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唐裕禄 闫峻 +1 位作者 刘海泉 宋传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3-738,共6页
牛山岩体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繁昌火山盆地内,为一钻孔揭露的隐伏花岗斑岩岩体。近年来,勘探发现了与该岩体密切相关的铜、金、铅、锌多金属矿化。应用LA-ICP-MS锆石微区分析技术对该岩体进行了精确定年。岩体含有大量岩浆成因锆石,以高... 牛山岩体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繁昌火山盆地内,为一钻孔揭露的隐伏花岗斑岩岩体。近年来,勘探发现了与该岩体密切相关的铜、金、铅、锌多金属矿化。应用LA-ICP-MS锆石微区分析技术对该岩体进行了精确定年。岩体含有大量岩浆成因锆石,以高的Th/U比和振荡结晶环带为特征,17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1.8±1.9)Ma,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白垩纪岩浆晚期活动的产物。该岩体的精确定年和成矿发现,为本地区火山盆地内寻找铜、金矿开辟了新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定年 年代学格架 成矿 牛山岩体 繁昌火山盆地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地区侵入岩锆石定年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子朝 闫峻 +1 位作者 贾志海 刘国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3-1498,共6页
安徽巢北地区坐落着一个“M”型的山脉,近年来对该地区的构造、地层和古生物化石已有很多的研究积累,但对于岩浆岩,由于分布和发育有限而研究程度较低。文章应用LA‐ICP‐MS锆石微区分析技术对该地区出露的岩体进行了精确定年。结果... 安徽巢北地区坐落着一个“M”型的山脉,近年来对该地区的构造、地层和古生物化石已有很多的研究积累,但对于岩浆岩,由于分布和发育有限而研究程度较低。文章应用LA‐ICP‐MS锆石微区分析技术对该地区出露的岩体进行了精确定年。结果显示,岩体中含大量岩浆成因锆石,以高的 w(Th)/w(U)比和振荡结晶环带为特征。样品中16个测点的 n(206 Pb)/n(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100.8&#177;1.3) Ma ,代表该岩体的形成年龄。巢北地区位于下扬子北缘,近年来关于下扬子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研究的年龄数据尚无小于100 M a的报道,而在本区西侧紧邻的郯庐断裂带南缘上,其岩浆岩的形成时代介于132~103 M a之间。因此,巢北地区侵入岩在时代和成因上,和郯庐断裂带的联系更加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定年 年代学格架 巢湖 郯庐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