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一般双轴悬架模型及其平顺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治潭 张孝祖 乐巍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3年第1期51-54,59,共5页
对前后悬架幅频特性不同、悬挂质量分配系数不等于 1的一般的汽车双轴悬架模型 ,由于前后悬架存在动力学上的耦合 ,单纯采用微分方程分析会出现困难 笔者采用动力学微分方程转化为状态方程的分析方法 ,将前后轮双输入折算为前轮单输入 ... 对前后悬架幅频特性不同、悬挂质量分配系数不等于 1的一般的汽车双轴悬架模型 ,由于前后悬架存在动力学上的耦合 ,单纯采用微分方程分析会出现困难 笔者采用动力学微分方程转化为状态方程的分析方法 ,将前后轮双输入折算为前轮单输入 ,从而方便地求出车身上任一点垂直加速度对前轮路面不平度速度输入的幅频特性和车身俯仰角加速度对前轮路面不平度速度输入的幅频特性 基于此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悬架模型 平顺性分析 汽车 状态方程 频响函数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悬架汽车平顺性分析的建模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志刚 张永林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0,64,共3页
 道路汽车平顺性分析必须以整车包括人、车路在内的多主体模型对象为基础。文中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数字方法的随机道路建模、基于多体系统的车辆动力学建模和基于感觉滤波方法的驾乘人员对振动的评价建模,这些建模方法为系统级研究车辆...  道路汽车平顺性分析必须以整车包括人、车路在内的多主体模型对象为基础。文中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数字方法的随机道路建模、基于多体系统的车辆动力学建模和基于感觉滤波方法的驾乘人员对振动的评价建模,这些建模方法为系统级研究车辆的平顺性动力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平衡悬架 平顺性分析 建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后轴双电动机驱动电动车的平顺性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田韶鹏 赵国强 +2 位作者 任文琪 杨灿 赵尚义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510,共6页
为了评价汽车的平顺性,以某款前、后轴双电动机驱动电动车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其4个车轮的垂直自由度、驾驶员与座椅的垂向运动以及车身的垂向运动、俯仰运动、侧倾运动的情况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前、后轴双电动机驱动电动... 为了评价汽车的平顺性,以某款前、后轴双电动机驱动电动车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其4个车轮的垂直自由度、驾驶员与座椅的垂向运动以及车身的垂向运动、俯仰运动、侧倾运动的情况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前、后轴双电动机驱动电动车的8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在C级路面白噪声激励输入下,分别对车身的质心加速度、侧倾加速度、俯仰加速度和车身俯仰角以及座椅加速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使用粒子群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得出优化后的最优前、后悬架刚度以及最优前、后悬架阻尼系数,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前、后轴双电动机驱动电动车平顺性得到了改善,优化后座椅处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有显著减小,理论最优值仅为优化前的43.8%,在舒适界限内;脚部和背靠处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理论最优值分别为优化前的42.1%、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 动力学模型 SIMULINK仿真 平顺性分析 加权加速度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式林下耕播机平顺性分析
4
作者 徐铭原 张莲洁 +1 位作者 张志文 杨春梅 《南方农机》 2023年第4期48-51,共4页
为了验证履带式林下耕播机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履带式林下耕播机进行平顺性分析。使用RecurDyn软件建立虚拟样机,编写相应的路面文件。首先,进行普通工况下林下耕播机以不同速度通过H级道路时的平顺性的仿真分析。其次,进... 为了验证履带式林下耕播机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履带式林下耕播机进行平顺性分析。使用RecurDyn软件建立虚拟样机,编写相应的路面文件。首先,进行普通工况下林下耕播机以不同速度通过H级道路时的平顺性的仿真分析。其次,进行林下耕播机通过矩形障碍物时的仿真分析。最后,进行了林下耕播机能够通过的最大侧倾路面分析。结果表明,林下耕播机在H级道路上行驶,速度在6 km/h以下为合理速度,在通过矩形障碍物时尽量以一侧履带接地,另一侧通过障碍物时较为稳定;通过150 mm高障碍物时,应以2 km/h或者4 km/h速度通过;林下耕播机通过不侧翻的极限侧倾角度为41°。通过对林下耕播机的仿真分析,证明履带式林下耕播机在林间道路行驶符合要求,对于林下耕播机的使用和后续优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顺性分析 RECURDYN 虚拟样机 林下耕播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平顺性分析的橡胶衬套动态特性建模 被引量:1
5
作者 秦民 蒋永峰 宋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38,共5页
橡胶衬套的动态特性与载荷的激振频率、幅值等因素相关,其模型的准确性影响车辆平顺性的仿真精度。建立了包含材料弹性、粘弹性与弹塑性的橡胶衬套动态模型,分别采用多项式、分数导数与Bouc-wen模型描述橡胶衬套的弹性、频率相关性及振... 橡胶衬套的动态特性与载荷的激振频率、幅值等因素相关,其模型的准确性影响车辆平顺性的仿真精度。建立了包含材料弹性、粘弹性与弹塑性的橡胶衬套动态模型,分别采用多项式、分数导数与Bouc-wen模型描述橡胶衬套的弹性、频率相关性及振幅相关性。通过参数辨识确定衬套模型参数并进行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衬套 动态特 平顺性分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铁两用大跨度桥梁运营期轨道线形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谭社会 徐伟昌 +1 位作者 杨兴旺 晋成名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2,共7页
沪苏通长江大桥为中国首座公铁两用大跨度斜拉桥,桥梁结构复杂,监测难度大。结合沪苏通长江大桥的结构特征,不断尝试新的CPⅢ修复方法,经过长期的轨道线形变形监测实践,得出了适用于公铁两用大跨度桥梁的CPⅢ复测和轨道线形测量方法。... 沪苏通长江大桥为中国首座公铁两用大跨度斜拉桥,桥梁结构复杂,监测难度大。结合沪苏通长江大桥的结构特征,不断尝试新的CPⅢ修复方法,经过长期的轨道线形变形监测实践,得出了适用于公铁两用大跨度桥梁的CPⅢ复测和轨道线形测量方法。研究表明:CPⅡ测量采用四等导线进行监测,满足相应的精度指标;CPⅢ平面测量仍采用自由设站法测量,起算点选取公铁两用大跨度桥梁两端各2对稳定的CPⅡ点作为起算点,并在主塔桥墩上各增设1对基准点,两者共同作为CPⅢ平面测量的起算点计算;由于桥梁时刻受到温度、风力、荷载等多因素影响,CPⅢ高程测量时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根据10,30 m和60 m弦3种弦长有效检测波段分析,10 m弦和30 m弦高低的5 mm偏差误判率为0;60 m弦高低5 mm偏差误判率<8%,8 mm偏差误判率<1%。根据有效检测波段偏差误判率和测量小车推行效率综合对比分析可知,基于惯导小车的单点约束测量方法更适用于运营期公铁两用大跨度桥梁轨道线形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公铁两用桥 大跨度桥梁 精测网复测 轨道线形测量 测量数据评判标准 平顺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