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固持条件下切削参数对不锈钢铣削力及平面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庆运 陈光军 +1 位作者 王飞 谭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2,共5页
316不锈钢铣削过程中,存在发热严重、易粘刀、零件表面质量差等问题,使其在高精密场合的应用受到限制。利用冰固持装夹系统实现工件的温度控制,减小已加工区域和未加工区域的温度差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低温铣削试验研究。通过极... 316不锈钢铣削过程中,存在发热严重、易粘刀、零件表面质量差等问题,使其在高精密场合的应用受到限制。利用冰固持装夹系统实现工件的温度控制,减小已加工区域和未加工区域的温度差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低温铣削试验研究。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削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主轴转速n、切削深度a_(p)、进给速度v_(f);对平面度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切削深度a_(p)、主轴转速n、进给速度v_(f),并得到试验参数范围内的切削力和平面度的最佳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固持 不锈钢 切削参数 切削力 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土力学特性大型平面应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景山 左永振 +3 位作者 程展林 黄鑫 张超 王志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5,143,共8页
土石坝填料一般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目前填料力学特性研究基本采用大型三轴试验。由于三轴应力状态下中主应力等于小主应力,平面应变状态下大坝填料的力学性能会被低估。为充分认识填料潜能,科学设计和合理评估土石坝,有必要对填料开展平... 土石坝填料一般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目前填料力学特性研究基本采用大型三轴试验。由于三轴应力状态下中主应力等于小主应力,平面应变状态下大坝填料的力学性能会被低估。为充分认识填料潜能,科学设计和合理评估土石坝,有必要对填料开展平面应变试验研究。应用大型真三轴仪对填料进行了大型平面应变试验,共开展了4种不同初始干密度的粗粒土平面应变各向等压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应力-应变关系主要为应变硬化型,应力曲线呈爬升型,体变表现为剪缩。某一小主应力下,大小主应力之差的最大值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初始干密度一定时,大小主应力之差的最大值与小主应力呈线性关系增大。初始剪切阶段,小主应力一定时,偏应力与球应力之比曲线斜率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剪切变形的发展,不同初始干密度的应力比曲线逐渐趋于接近。偏应力随球应力的增大单调增加则对应应变硬化型,若偏应力随球应力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则对应应变软化型。相同小主应力时,初始弹性模量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近似呈线性关系;某一初始干密度下,初始弹性模量随小主应力的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增大。中主应力系数随大主应力方向应变的增大而增大,曲线形态呈三折线形,初始剪切阶段增长较为缓慢,随剪切变形的增大增长相对加快并呈线性关系增大,如曲线末端下弯为应变硬化型,曲线末端上翘为应变软化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大型平面应变试验 力学特性 主应力 偏应力 球应力 大型真三轴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平面变压器绕线宽度优化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安少亮 吴庆 +2 位作者 王博彦 徐义轩 吴红飞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16-1827,共12页
针对平面变压器印制电路板(PCB)绕组每层绕线温度分布不均与损耗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平面变压器绕线宽度优化方法。首先,详细讨论了PCB绕组电流密度有效值的时不变性与计算方法,分析了交直流电阻的数学关系。然后,... 针对平面变压器印制电路板(PCB)绕组每层绕线温度分布不均与损耗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平面变压器绕线宽度优化方法。首先,详细讨论了PCB绕组电流密度有效值的时不变性与计算方法,分析了交直流电阻的数学关系。然后,推导了环形绕组直流电阻的表达式,利用数学归纳法详细证明了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时环形绕组内外径之比的约束条件,并给出了考虑绕组间隙的绕组宽度修正公式,揭示了电流密度有效值与绕组损耗同时最优的内在联系。最后,基于六路绕组输出反激变换器的标准型号磁心,采用两种绕组宽度排布方法对变压器的电流密度、绕组损耗和发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的绕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时PCB绕组宽度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变压器 绕组内外径等比 电流密度 数学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致密气储层广义平面阻流带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赖枫鹏 李彬册 +1 位作者 任广磊 张伟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致密气储层具有物性条件差、非均质性强、含水饱和度高等特点,储层中存在流体渗流受限区域,使得气井产量和控制储量受到影响。一般意义上的阻流带强调的是沉积、成岩作用,以及砂体边界发育等静态地质因素对生产的影响,缺少气水两相渗流... 致密气储层具有物性条件差、非均质性强、含水饱和度高等特点,储层中存在流体渗流受限区域,使得气井产量和控制储量受到影响。一般意义上的阻流带强调的是沉积、成岩作用,以及砂体边界发育等静态地质因素对生产的影响,缺少气水两相渗流过程中不同因素产生的动态阻流表征。首先明确了致密气储层广义平面阻流带的内涵,提出了从生产特征、储层特征和两相共渗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广义平面阻流带层次结构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GI),以鄂尔多斯盆地某致密气藏井区为例,计算了不同因素的影响权重值,得到GI数值,通过插值绘制了研究区广义平面阻流带发育图。进一步对比研究了高产、中产、低产三类井无量纲产气量和无量纲产量递减率与GI数值的关系,结果表明:无量纲产气量与GI值呈负相关关系,无量纲产量递减率与GI值呈正相关关系。利用广义平面阻流带发育图可以为后续气井工作制度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广义平面阻流带 评价指标 识别方法 模糊层次分析 权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海水倒灌事件多发原因探析——以2024年10月长江以北沿海高潮洪水事件为例
5
作者 王慧 石绥祥 +3 位作者 李文善 王兆宇 张建立 付文婷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0-448,共9页
气候变暖背景下,海平面加速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度加大,给沿海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影响。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率远高于过去2000年的上升速率,且在20世纪以来呈加速上升趋势。1901—2010年,... 气候变暖背景下,海平面加速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强度加大,给沿海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影响。19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率远高于过去2000年的上升速率,且在20世纪以来呈加速上升趋势。1901—201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为1.7mm/a,1993—2023年间达到3.4 mm/a,增加了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平均海平面 长江以北 极端天气 气候变化 平面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As界面的长波InAs/GaSb超晶格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研制
6
作者 周旭昌 蒋志 +13 位作者 班雪峰 王海澎 孔金丞 邓功荣 岳彪 黄俊博 木迎春 雷晓虹 陈蕊 王海虎 陈杰 周艳 段碧雯 李淑芬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63,共8页
开展了基于GaAs界面的InAs/GaSb超晶格红外探测器材料和焦平面探测器研究。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InAs衬底上生长了高质量的PB1nB2N双势垒超晶格材料,通过GaAs界面的引入来提高了超晶格材料生长温度来改善材料晶体质量并降低暗电流... 开展了基于GaAs界面的InAs/GaSb超晶格红外探测器材料和焦平面探测器研究。采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InAs衬底上生长了高质量的PB1nB2N双势垒超晶格材料,通过GaAs界面的引入来提高了超晶格材料生长温度来改善材料晶体质量并降低暗电流;同时通过结构设计将电场加载到宽带隙的电子和空穴势垒阻挡层,实现了窄带隙吸收层与耗尽区分离,减小产生-复合暗电流。采用ICP干法刻蚀技术制备出光滑台面,通过硫化/介质膜复合钝化技术实现了低侧壁漏电,研制出长波640×512焦平面探测器组件,截止波长为10.14μm,NETD达到17.8 mK,有效像元率达到99.89%,量子效率达到37%,成像验证展现出优良的光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界面 INAS/GASB超晶格 长波 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光电大口径平面光学窗口厚度尺寸设计分析
7
作者 程刚 王惠林 +4 位作者 张博 王涛 卢恒 曹尹琦 周帆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88,共9页
航空光电装备平面光学窗口在确定构型尺寸和组合形式后,窗口厚度对装备成像性能影响至为关键。从设计变量、组合形式、作用载荷3个方面对窗口设计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了基于结构刚性和RMS(root mean square)波前误差的平面窗口厚度设计目... 航空光电装备平面光学窗口在确定构型尺寸和组合形式后,窗口厚度对装备成像性能影响至为关键。从设计变量、组合形式、作用载荷3个方面对窗口设计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了基于结构刚性和RMS(root mean square)波前误差的平面窗口厚度设计目标;从光学窗口一阶结构谐振频率及其在温度和压力载荷作用下的RMS波前误差量化求解出窗口厚度尺寸范围11.9 mm~18.4 mm;提出针对光学窗口组合工况性能计算的集成分析流程,计算得到光学窗口一阶谐振频率为151 Hz,在飞行工作时各向组合工况-流场/重力/振动作用下光学窗口RMS波前误差不大于1/10参考波长。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光学窗口RMS波前误差小于0.07参考波长,实物样机振动和飞行条件下成像清晰、稳定,证明窗口厚度尺寸设计分析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光学窗口 厚度尺寸 设计分析 组合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平面砂轮磨削对角修形斜齿轮原理与分析
8
作者 尹逊民 贾海涛 +1 位作者 苏进展 常乐浩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78,共8页
为了减小作为振动激励的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本文提出斜齿轮对角修形优化设计及大平面砂轮的磨削原理。由渐开线齿面方程和对角修形定义,分别计算齿根和齿顶的修形起始线;根据修形曲线的阶次和最大修形量,确定对角修形曲面,再与标准螺... 为了减小作为振动激励的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本文提出斜齿轮对角修形优化设计及大平面砂轮的磨削原理。由渐开线齿面方程和对角修形定义,分别计算齿根和齿顶的修形起始线;根据修形曲线的阶次和最大修形量,确定对角修形曲面,再与标准螺旋面在法向方向上进行叠加,获得修形齿面。借助齿面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 TCA)和齿面承载接触分析(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LTCA)方法,以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获得相应的对角修形参数。计算大平面砂轮的最小直径,基于假想产形斜齿条概念,推导大平面砂轮磨削对角修形的齿面方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修形优化后,不同修形曲线的阶次均可降低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阶次越高,效果越明显,最高达82.58%;大平面砂轮磨削时会产生齿面偏差,但偏差均控制在2μm以内,达到较高的齿面精度,且该方法易于数控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角修形 平面砂轮 磨削 承载传动误差 齿面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磁浮平面电机剩磁补偿
9
作者 徐逢秋 邱熠 +1 位作者 何加文 许贤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0-1059,共10页
为提升磁浮平面电机发生退磁故障后的控制性能,提出一种针对永磁体阵列的剩磁补偿方法,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有效性验证.首先,构建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的磁浮平面电机数字孪生框架,明确5层架构的组成部分;其次,利用磁荷节... 为提升磁浮平面电机发生退磁故障后的控制性能,提出一种针对永磁体阵列的剩磁补偿方法,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有效性验证.首先,构建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的磁浮平面电机数字孪生框架,明确5层架构的组成部分;其次,利用磁荷节点模型探讨动子周围磁场与剩余磁化强度的关系,获得剩磁反演表达式,并在运动解耦过程中引入反演获得的剩磁数据,得出剩磁补偿后的控制电流;最后,利用不同退磁分布的磁浮平面电机孪生体数据,反演得到剩磁数值,通过多组轨迹跟踪仿真实验,对比无退磁、忽视退磁影响、剩磁反演补偿3种情况下的运动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忽视退磁影响相比,采用剩磁反演补偿方法,水平方向上进行斜坡轨迹跟踪的均方根误差减小56.5%,最大误差减小40.9%;平面运动阶跃响应稳定时间减少41.3%,超调量减少15.7%;圆轮廓跟踪时,轮廓误差的均方根减小85.0%,最大误差减小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浮平面电机 数字孪生 剩磁补偿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搭接自冲铆接铝合金接头的成形质量和力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王超 于万元 +2 位作者 成艾国 何智成 陈涛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3-1587,共15页
为提升自冲铆接在连接厚铝合金板时的接头质量,提出了平面搭接自冲铆接(flat-surface-overlapped self-piercing riveting,FS-SPR)工艺。制作了5种接头用于研究铆接距离、搭接距离和搭接面类型的影响。通过准静态和疲劳试验研究了FS-SP... 为提升自冲铆接在连接厚铝合金板时的接头质量,提出了平面搭接自冲铆接(flat-surface-overlapped self-piercing riveting,FS-SPR)工艺。制作了5种接头用于研究铆接距离、搭接距离和搭接面类型的影响。通过准静态和疲劳试验研究了FS-SPR接头准静态和疲劳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和失效行为。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FS-SPR工艺的成形机理,并探讨了工艺参数对斜面搭接的FS-SPR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J1、J3、J4接头可形成良好机械互锁,而J2接头因下层板厚度不足未能形成机械互锁,J5接头因组合厚度大而出现铆钉弯曲。仿真结果表明,搭接长度须超过40 mm,铆接位置宜中间偏右,板材厚度和铆钉长度须优化以提升成形质量。合理设计的J1和J3接头优于传统搭接的J5接头。J5接头峰值力和能量吸收分别比J1接头低1.7%和28.6%,比J3接头低10.7%和6.4%。当载荷水平相同时,J3接头的疲劳寿命平均比J5接头高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平面搭接自冲铆接 成形质量 力学性能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OBL算法的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车辆调度优化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超 杨子涵 +1 位作者 崔子豪 于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6-824,共9页
针对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在车辆存取效率方面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SO-OBL算法的存取车辆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旨在通过精确调控车辆存取策略和时间管理,缩短车辆存取运行时间及用户平均等待时间。为提升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寻优效能... 针对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在车辆存取效率方面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SO-OBL算法的存取车辆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旨在通过精确调控车辆存取策略和时间管理,缩短车辆存取运行时间及用户平均等待时间。为提升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寻优效能和收敛速率,将粒子间相互协作与信息交流机制融入算法框架,并结合反向学习机制以实现问题的高效求解。实验数据表明,与传统粒子群算法相比,PSO-OBL算法在顾客平均等待时间、平均服务时间、平均等待队长以及平均运行能耗等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提升,研究结果将为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的存取效率提供优化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车规划与管理 机械式立体车库 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 存取调度优化 PSO-OBL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耦合的平面四边形应力单元分析方法
12
作者 邓继华 谭建平 +2 位作者 邵旭东 王磊 田仲初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81,共13页
为在高耸大跨混凝土结构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的耦合作用,文章基于平面应力单元开展计算方法的研究。利用共旋坐标法具有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脱耦的优点,将混凝土的徐变效应视为特殊的材料非线性而在共旋坐标系中将其等效... 为在高耸大跨混凝土结构分析中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的耦合作用,文章基于平面应力单元开展计算方法的研究。利用共旋坐标法具有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脱耦的优点,将混凝土的徐变效应视为特殊的材料非线性而在共旋坐标系中将其等效为徐变初应变荷载,几何非线性则通过共旋坐标系与结构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矩阵予以考虑,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则采用能将荷载增量法与位移增量法合二为一的统一迭代求解列式,建立平面应力单元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耦合的分析方法,提供计算流程,对4个算例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已有文献的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几何非线性平面四边形应力单元及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耦合的算法是正确的,考虑几何非线性与徐变效应耦合相对于考虑几何线性与徐变以及仅计入几何非线性而言,在具体计算结果、不同自由度的影响程度以及达到徐变计算稳定值所要取的徐变计算时间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文中方法较容易推广到其他更复杂的共旋法几何非线性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四边形应力单元 几何非线性 徐变 共旋法 统一迭代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赛利定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
13
作者 刘克 葛秀玲 +7 位作者 张帅帅 梅莎莎 吕凯丽 盖志辉 王帅 王大龙 徐伟民 叶文学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0-724,共5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奥赛利定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3—12月择期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年龄22~34岁,BMI 30.0~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 目的观察和比较奥赛利定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4年3—12月择期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年龄22~34岁,BMI 30.0~35.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奥赛利定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60例。胎儿娩出后,O组静脉注射奥赛利定1 m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手术结束即刻连接静脉镇痛泵,O组给予奥赛利定0.3 mg/kg,S组给予舒芬太尼2μg/kg,均复合托烷司琼10 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即刻,两组实施相同方案超声引导下TAPB,每侧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于术前2 h、术后1、2 d行15项恢复质量(QoR-15)评估。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记录术后2、4、8、12、24、48 h静息和宫缩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于术前2 h和术后24、48 h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浓度。采用Likert计分法评估术后舒适度。记录术后48 h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O组术后1 d QoR-15评分、术后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2、4、8、12、24 h静息和宫缩时VAS疼痛评分、补救镇痛率、术后24 h血清IL-6、CRP浓度、术后48 h内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后2 d QoR-15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48 h静息和宫缩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血清IL-6、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赛利定静脉自控镇痛联合TAPB应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与舒芬太尼比较,可明显提高产妇术后早期舒适度,且不增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剖宫产 奥赛利定 舒芬太尼 腹横肌平面阻滞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弹性电活性聚合物(EAP)薄膜材料等双轴平面拉伸试验
14
作者 罗华安 宋强 +1 位作者 彭琛 崇育红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1-259,共9页
等双轴平面拉伸试验是获得超弹性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手段。首先,基于应变能函数推导超弹性薄膜材料应力-拉伸率公式。然后,针对当前等双轴平面拉伸试验方法的不足,设计一种多功能等双轴平面拉伸试验装置,采取基于边角单点拉伸的等双轴... 等双轴平面拉伸试验是获得超弹性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手段。首先,基于应变能函数推导超弹性薄膜材料应力-拉伸率公式。然后,针对当前等双轴平面拉伸试验方法的不足,设计一种多功能等双轴平面拉伸试验装置,采取基于边角单点拉伸的等双轴平面拉伸试验方法,运用该装置对超弹性电活性聚合物(EAP)薄膜材料进行拉伸试验,并与边角两点固定的等双轴平面拉伸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最后,采用Yeoh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及有限元仿真,分析不同拉伸方法对试验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拉伸率范围内,等双轴边角单点拉伸与两点固定拉伸的应力-拉伸率曲线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但当拉伸率(λ)增大后,由于等双轴两点固定拉伸边角部位的应力屏蔽导致应变均匀性恶化,其应力超过边角单点拉伸的数值,这一结果经仿真分析得到验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等双轴平面拉伸试验误差随拉伸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轴向总长度80%范围内,2种拉伸轴向应变变化幅度均不超过5%;当名义拉伸率λ_(n)=4时,等双轴边角单点拉伸试样中心部位的拉伸率为3.592,计算得到的应力误差约为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弹性 EAP 等双轴平面拉伸 Yeoh模型 边角单点拉伸 边角两点固定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的改进RANSAC点云平面拟合算法
15
作者 叶锦华 林旭敏 吴海彬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7,共12页
针对随机采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对含有噪声的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时效果不佳和容易产生误识别的问题,对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 针对随机采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对含有噪声的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时效果不佳和容易产生误识别的问题,对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算法改变RANSAC算法初始点集合的选择策略,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计算点云各点法向量,以点到平面距离以及点的法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夹角两个约束条件同时作为RANSAC算法平面拟合模型内点判定的准则.采用无噪声与分别含有300个噪声点和500个噪声点的点云仿真数据进行测试,本文算法拟合结果均接近理论值且内点距离标准差分别为1.007×10-8、0.003、0.007,优于RANSAC算法.采用实际工件点云数据在两种工况场景下进行测试,本文算法拟合平面内点比率相对于传统RANSAC算法分别提高24.7%和24.6%,平面提取完整度及准确率同样优于RANSAC算法.仿真模拟及实例分析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平面拟合 随机采样一致性 噪声 密度聚类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扩散角对侧式进/出水口水力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高学平 罗畅 +1 位作者 刘殷竹 朱洪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探究平面扩散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依托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平面扩散角条件下的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分析了平面扩散角对进/出水口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孔口流量分配、水头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 为探究平面扩散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依托某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平面扩散角条件下的进/出水口水力特性,分析了平面扩散角对进/出水口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孔口流量分配、水头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面扩散角自25°增大至45°的过程中,出流工况拦污栅断面流速不均匀系数逐渐减小,孔口流量分配不均匀程度和水头损失逐渐增大;进流工况拦污栅断面流速分布、孔口流量分配和水头损失基本无变化。综合考虑进/出水口的各项水力指标,在拦污栅断面平均流速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得出平面扩散角的最佳取值范围为30°~40°,与现行规范相比该范围更为精确,且与矩形渐扩管阻力系数最小的扩散角取值范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侧式进/出水口 平面扩散角 拦污栅断面流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
17
作者 周健 于道德 +4 位作者 李琼 朱现晔 李莉 杨韫琪 吴志宏 《海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0,共14页
海平面上升是一种全球性、缓发性的海洋灾害,其广泛和深入的影响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受到学界普遍关注,但当前研究普遍存在灾害效应分析孤立割裂、风险评估体系差异明显、防范应对存在局限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归纳梳理国内... 海平面上升是一种全球性、缓发性的海洋灾害,其广泛和深入的影响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受到学界普遍关注,但当前研究普遍存在灾害效应分析孤立割裂、风险评估体系差异明显、防范应对存在局限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归纳梳理国内外海平面上升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总结了海平面上升所诱发的风暴潮增水、海岸侵蚀、海水/咸潮入侵、湿地退化等不同类型灾害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成果,并从灾害管理角度阐述了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前沿动态,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向。未来研究应在健全完善调查监测体系的基础上,推进海平面上升影响综合研究及量化评价,总结凝练经典研究范式,推进灾害链式协同防治,强化动态风险预测评估,提升滨海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扰动的韧性,推进海平面上升应对与管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上升 灾害效应 风险评估 灾害管理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游边墩平面闸门门槽受剪承载力
18
作者 冷飞 蒋勇 +1 位作者 喻君 陈思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152,共9页
由于缺乏系统研究,长期以来《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对承受较大闸门推力的平面闸门门槽进行受剪承载力复核却未能给出计算公式。作为规范修订专题研究,针对侧边和末端自由的边墩下游门槽开展了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以拉西瓦水电... 由于缺乏系统研究,长期以来《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对承受较大闸门推力的平面闸门门槽进行受剪承载力复核却未能给出计算公式。作为规范修订专题研究,针对侧边和末端自由的边墩下游门槽开展了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以拉西瓦水电站进水口事故闸门门槽为原型,进行了两批次共14个事故闸门门槽结构的受剪承载力静力试验,研究了门槽结构受剪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讨论了门槽结构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分析和试验结果回归,提出了下游门槽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以及门槽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的下限要求,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研究表明:门槽结构的受剪破坏为脆性破坏,破坏模式为起始于门槽内缘的裂缝在剪力作用下倾斜伸入下游墩墙形成斜向裂缝,余留混凝土不足以承担闸门推力时,门槽结构发生破坏;混凝土抗拉强度、横向钢筋用量以及闸墩颈部宽度与门槽受剪承载力正相关,其中横向钢筋用量的影响有上限。所提出的计算公式可用于复核平面闸门门槽结构受剪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闸门门槽 受剪承载力 破坏模式 承载力计算 水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激发平面回波成像与多激发平面回波成像序列在5.0T颅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昊 音大为 +3 位作者 袁姝娅 宋潇鹏 汤润宇 刘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0-705,共6页
目的 比较单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与多激发平面回波成像(ms EPI)序列在5.0T颅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果,为EPI诊断脑部疾病提供支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8—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2例颅... 目的 比较单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与多激发平面回波成像(ms EPI)序列在5.0T颅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的图像质量及诊断效果,为EPI诊断脑部疾病提供支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8—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2例颅脑疾病患者,在5.0T MR下完成头部轴向T2-FLAIR、ss EPI DWI和msEPI DWI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估图像质量,测量畸变位移,比较信噪比、病灶-正常组织对比度、对比噪声比和表观扩散系数。结果 msEPI序列的几何形变、磁敏感伪影、边缘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ss EPI序列(Z=5.728、4.197、5.766、5.777,P<0.001)。定量分析显示,ms EPI序列的畸变位移较ss EPI序列显著降低[前额叶:(5.91±1.41)mm比(15.63±2.21)mm,t=34.050,P<0.001;前颞叶:(4.17±0.78)mm比(7.18±1.87)mm,t=12.263,P<0.001;后颞叶:(4.76±1.36)mm比(8.38±2.01)mm,t=21.336,P<0.001;脑直径:(4.37±1.65)mm比(12.74±2.84)mm,t=23.255,P<0.001;脑干直径:(0.80±0.63)mm比(1.98±1.63)mm,t=7.092,P<0.001];两组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8、0.638)。ms EPI序列的病变-正常组织对比度显著高于ssEPI序列[221(131,311)比150(90,240),Z=3.89,P<0.001]。结论 对于5.0T MRI,ms EPI DWI序列较ss EPI DWI序列在诊断脑部疾病方面具有优异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 扩散加权成像 回波平面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波准静态磁化率测深方法与应用
20
作者 席振铢 钟明峰 +4 位作者 王亮 周胜 龙霞 王金海 刘威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0-268,共9页
磁化率是探测磁性介质关键参数,但是静态磁法勘探物理上不具备测深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平面电磁波趋肤效应的准静态磁化率测深方法,具体是在测区内同时观测基站和测点的准静态平面电磁波水平正交方向的磁场,然后计算测点与基站不同趋肤... 磁化率是探测磁性介质关键参数,但是静态磁法勘探物理上不具备测深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平面电磁波趋肤效应的准静态磁化率测深方法,具体是在测区内同时观测基站和测点的准静态平面电磁波水平正交方向的磁场,然后计算测点与基站不同趋肤深度的磁场差,并用基站的磁场归一,得到不同深度的磁化率.为此,基于安培定律,从准静态磁极化理论出发,推导出准静态磁化率测深的基本公式,计算了水平和倾斜薄层磁性介质的水平磁场和视磁化率的响应规律,并在青海野马泉矿区开展准静态磁化率测深法试验研究,通过与地质剖面、静态磁法反演剖面对比分析,表明准静态磁化率信息反映了不同深度矽卡岩磁铁矿化带空间展布,实现了磁化率的频率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静态磁化率测深 平面电磁波 趋肤深度 磁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