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面波编码的水体相关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维蔷 王华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6-523,共8页
水体相关多次波压制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模型驱动类多次波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水体一次反射格林函数与自由表面接收到的观测波场褶积,预测高一阶的多次波,并将此多次波预测过程用编码理论来表示,建立起水体相关多次... 水体相关多次波压制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模型驱动类多次波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水体一次反射格林函数与自由表面接收到的观测波场褶积,预测高一阶的多次波,并将此多次波预测过程用编码理论来表示,建立起水体相关多次波的预测理论,给出了基于平面波编码的水体相关多次波预测模型。根据斯奈尔定律,利用局部平面波域水体一次反射格林函数形成编码算子,实现了多次波贡献道集的自动优化,提高了水体相关多次波的预测精度,进而改善了多次波的压制效果。理论数据测试和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相关多次波 多次波预测 编码预测模型 平面波编码预测模型 多次波贡献道集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波测井计算介电常数算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柯式镇 代诗华 +1 位作者 孙德杰 姬嘉奇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39-440,共2页
介绍了用平面波模型、球面波模型和混合波模型由电磁波传播测井幅度比和相位差计算介电常数的算法,并对实测资料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经几何发散校正的平面波模型算法和混合波模型算法比较稳定且效果一致,可以同时用于计算200 MHz和4... 介绍了用平面波模型、球面波模型和混合波模型由电磁波传播测井幅度比和相位差计算介电常数的算法,并对实测资料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经几何发散校正的平面波模型算法和混合波模型算法比较稳定且效果一致,可以同时用于计算200 MHz和47 MHz不同频率的介电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传播测井 介电常数 计算方法 平面波模型 球面波模型 混合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tman透镜多波束形成网络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宁 梁昌洪 郑家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39-42,共4页
本文利用平板波导模型法与轮廓积分方程法结合分析了一种重要的多波束形成网络—Rotman透镜.首先建立了考虑色散效应的透镜的等效平板波导模型,然后选择适当的波导模式函数展开透镜端口上的场,并利用Galerkin法求解其边缘上电场满足... 本文利用平板波导模型法与轮廓积分方程法结合分析了一种重要的多波束形成网络—Rotman透镜.首先建立了考虑色散效应的透镜的等效平板波导模型,然后选择适当的波导模式函数展开透镜端口上的场,并利用Galerkin法求解其边缘上电场满足的轮廓积分方程即可得到透镜的多模式散射参数.再根据网络思想,将端口存在的高阶模作为加载。从而得到主模激励的散射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网络 ROTMAN透镜 平面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形状带线电极谐振特性数值分析
4
作者 陈磊 郭凤珍 于长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8-50,71,共4页
为研制能产生超宽边带光谱的电光调制器,引入了具有复杂形状的调制器带线电极.为确定该电极在宽频带内的谐振频率,提出了一种结合了平面波导模型方法和边界元素方法的数值计算方法,在保证足够精度的基础上对形状复杂的调制器电极进... 为研制能产生超宽边带光谱的电光调制器,引入了具有复杂形状的调制器带线电极.为确定该电极在宽频带内的谐振频率,提出了一种结合了平面波导模型方法和边界元素方法的数值计算方法,在保证足够精度的基础上对形状复杂的调制器电极进行了简化求解,并巧妙运用高斯型求积公式较为精确地求解了边界积分方程.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调制器 平面波模型 边界元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面板天线的LOS信道容量分析
5
作者 周明富 何云 《广东通信技术》 2019年第1期29-35,共7页
本文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 MIMO)系统中视距(Line Of Sight, LOS)传播场景的近场分别进行平面波和球面波建模,推导出平面波和球面波模型下的LOS信道矩阵。基于平面波和球面波模型对三维空间多面板天线分... 本文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 MIMO)系统中视距(Line Of Sight, LOS)传播场景的近场分别进行平面波和球面波建模,推导出平面波和球面波模型下的LOS信道矩阵。基于平面波和球面波模型对三维空间多面板天线分别进行了信道容量分析,并通过仿真分析了LOS信道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信道容量由波长、收发距离、阵元数目、阵元间隔和阵列方向等众多参数共同决定,球面波模型相较于平面波模型更适用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近场LOS传播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容量 多面板天线 球面波模型 平面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