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FDTD方法中高效平面波源的引入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博 王辉 +1 位作者 黄志祥 吴先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6-1089,共4页
应用分裂平面波时域有限差分(Splitting Plane wav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SP-FDTD)方法到三维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DFDTD)中引入高效平面波源.该方法基于分裂场思想,在一维FDTD上构造了新的迭代公式,... 应用分裂平面波时域有限差分(Splitting Plane wav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SP-FDTD)方法到三维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DFDTD)中引入高效平面波源.该方法基于分裂场思想,在一维FDTD上构造了新的迭代公式,使得一维FDTD和三维FDTD离散网格之间的数值相速度一致,消除了由于相速不一致而在总场区引起的泄漏误差以及插值带来的数值误差.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SP-FDTD方法对不同波源在任意角度(斜入射)下的平面波入射都是有效的,且泄露误差均在-300dB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平面波FDTD方法 分裂场 平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光子晶体带隙的计算方法及研究现状
2
作者 王充 彭同江 段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93-96,102,共5页
二维光子晶体制备简单,且在可见光范围内更容易产生带隙,在光通信及新型光子器件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但当前研究工作中理论计算对实验制备的指导作用明显不够,因此对二维光子晶体带隙的各种计算方法,如平面波展开法、FDTD法、多极... 二维光子晶体制备简单,且在可见光范围内更容易产生带隙,在光通信及新型光子器件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但当前研究工作中理论计算对实验制备的指导作用明显不够,因此对二维光子晶体带隙的各种计算方法,如平面波展开法、FDTD法、多极法等进行了评述。发现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如平面波展开方法应用广泛、概念清晰,但收敛速度慢;时域有限差分法通用性适用性强、节约存储空间,但精确度低。通过评述总结出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光子晶体 平面波展开方法 FDTD法 多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_(17)Al_(12)相Ca合金化结构稳定性的第一原理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惦武 彭平 +2 位作者 庄厚龙 胡艳军 刘金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551,共6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Mg17Al12相Ca合金化前后的能态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显示:当Ca分别置换Mg17Al12相中Mg(Ⅰ)、Mg(Ⅱ)和Mg(Ⅲ)原子时,(Mg17-xCax)Al12相(x=0,1,4,12)的负生成热逐渐升高、结合能逐渐增大,表明Ca置换Mg17...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Mg17Al12相Ca合金化前后的能态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显示:当Ca分别置换Mg17Al12相中Mg(Ⅰ)、Mg(Ⅱ)和Mg(Ⅲ)原子时,(Mg17-xCax)Al12相(x=0,1,4,12)的负生成热逐渐升高、结合能逐渐增大,表明Ca置换Mg17Al12相中Mg(Ⅲ)原子时其Ca合金化能力最强,合金化后形成的(Mg5Ca12)Al12相结构稳定性最高。电子态密度(DOS)分析结果表明:Ca合金化后Mg17Al12相结构稳定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合金化后来自Al(p)和Ca(s)的价电子使其在低能区的成键电子数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17 Al12相 赝势平面波方法 结合能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1_0-TiA l金属间化合物Mn,Nb合金化电子结构的计算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律 彭平 +3 位作者 李贵发 胡艳军 周惦武 张为民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15-19,共5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L10型TiA l金属间化合物中掺入Mn,Nb后的电子结构和价键结构。通过合金原子形成热得出:Mn优先占据A l点阵位置,Nb优先占据Ti点阵位置。Mu lliken聚居数分析发现:Mn或Nb合金化后,分别降低了(001)和(002...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L10型TiA l金属间化合物中掺入Mn,Nb后的电子结构和价键结构。通过合金原子形成热得出:Mn优先占据A l点阵位置,Nb优先占据Ti点阵位置。Mu lliken聚居数分析发现:Mn或Nb合金化后,分别降低了(001)和(002)面内的原子间键合强度,掺入Nb还降低了层间的原子间键合强度,而掺入Mn,则使层间原子间键合强度增加。整体上来讲,掺入Mn有利于改善TiA l的室温脆性,而掺入Nb,不利于改善TiA l的室温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赝势平面波方法 电子结构 Mulliken聚居数 合金形成热 室温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力学性质合金化效应的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艳军 彭平 +2 位作者 李贵发 周惦武 韩绍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3,共7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几种合金化元素X(X=Cr、Mn、Fe、Co和Cu)与不同Fe含量(0,3.125%,4.167%,6.25%,摩尔分数)(NiFe)Al超胞的几何与电子结构,并采用如下几个力学参数:弹性常数C44、Cauchy压力参数(C12-C44)、弹性模量E和剪...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几种合金化元素X(X=Cr、Mn、Fe、Co和Cu)与不同Fe含量(0,3.125%,4.167%,6.25%,摩尔分数)(NiFe)Al超胞的几何与电子结构,并采用如下几个力学参数:弹性常数C44、Cauchy压力参数(C12-C44)、弹性模量E和剪切模量G及比值G/B0等,表征和评判了合金化元素X与不同Fe含量对NiAl金属间化合物延性与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6.25%)合金化虽可提高NiAl晶体的硬度,但却导致NiAl延展性降低,合金化后NiAl硬度增加的次序为:(Ni7Mn)Al8>(Ni7Co)Al8>(Ni7Fe)Al8>(Ni7Cr)Al8>(Ni7Cu)Al8>NiAl,其延性降低次序则与硬度增加次序相反;随着Fe含量的升高,NiAl晶体的硬度增加,但其使硬度增加的上限约为4%,而随着Fe含量的降低,NiAl晶体的延性逐步增大,当Fe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时,可改善NiAl晶体的本征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NiAl 赝势平面波方法 合金化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过渡金属在NiAl中占位的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8
6
作者 胡艳军 彭平 +3 位作者 周惦武 李贵发 郑采星 韩绍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102-2107,共6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NiAl X(X为 3d过渡金属 )合金体系的几何与电子结构。通过合金形成能的计算与分析发现 :合金化元素的外层价电子数对其在B2 NiAl中的占位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低价电子数的前过渡金属Sc、Ti、V与后过渡...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NiAl X(X为 3d过渡金属 )合金体系的几何与电子结构。通过合金形成能的计算与分析发现 :合金化元素的外层价电子数对其在B2 NiAl中的占位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低价电子数的前过渡金属Sc、Ti、V与后过渡金属Zn主要占据Al原子位 ,具有未满d壳层高价电子数的Mn、Fe、Co则主要占据Ni原子位 ,而含有半满或满d壳层的Cr与Cu ,则既可占据Ni原子位也可占据Al原子位 ,但倾向于占据Ni原子位。随着合金化元素外层价电子数的增加 ,3d过渡金属优先占据Ni原子位的趋势增大 ,至Mn时达到最大 ,然后随着价电子数的进一步增加 ,这种趋势逐渐减小。通过对这些合金化元素价电子态密度图的变化 ,说明 3d过渡金属在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NiAl 电子结构 赝势平面波方法 占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O在α-Fe中扩散激活能的计算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林飞 周上祺 +1 位作者 黄玉堂 周安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0-122,共3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C、N、O在α-Fe中扩散激活能。首先,把间隙原子放入四面体或八面体间隙位置进行优化,得出C、N、O位于α-Fe的八面体间隙位置,然后利用LST/QST方法计算出扩散激活能,计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值吻合。
关键词 α—Fe 间隙原子 第一性原理 扩散激活能 赝势平面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_3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子英 杨德林 +3 位作者 刘云虎 曹海滨 邵建新 井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31-1736,共6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在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下分别计算了BaTiO3立方相和四方相的电子结构,并在局域密度近似下计算了BaTiO3立方相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BaTiO3立方相和四方相都为间接带隙,方向分别为Γ-M和Γ...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在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下分别计算了BaTiO3立方相和四方相的电子结构,并在局域密度近似下计算了BaTiO3立方相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BaTiO3立方相和四方相都为间接带隙,方向分别为Γ-M和Γ-X,大小分别为2.02和2.20eV.对BaTiO3和PbTiO3铁电相短键上电子布居数的对比分析,给出了它们铁电性大小的差别.且在30eV的能量范围内研究了BaTiO3的介电函数、吸收系数、折射系数、湮灭系数、反射系数和能量损失系数等光学性质,并基于电子能带结构对光学性质进行了解释.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光学性质 赝势平面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i_5电子与能量结构的全电子计算 被引量:8
9
作者 齐新华 高涛 +3 位作者 朱正和 李跃勋 陈波 范智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66-372,共7页
在全电子水平上,基于广义梯度近似(GGA)密度泛函和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计算给出了LaNi5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电子密度、状态密度(DOS),以及势能结构;并比较分析了自旋极化(Spin Polarization)对这些性质的影响。全电子... 在全电子水平上,基于广义梯度近似(GGA)密度泛函和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计算给出了LaNi5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电子密度、状态密度(DOS),以及势能结构;并比较分析了自旋极化(Spin Polarization)对这些性质的影响。全电子计算的晶体结构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考虑自旋极化后,仅计算出能量约为降低,而对优化结构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 LANI5 自旋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表面性质的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贵发 彭平 +1 位作者 陈律 胡艳军 《贵金属》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13,共9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Fcc-Ag晶体及其Ag(111)、Ag(110)与Ag(100)自由表面的能量、几何与电子结构。根据表面能的计算,预测了Ag表面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密排Ag(111)面结构稳定性最好,低指数奇异面Ag(100)面次之,Ag(110)...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Fcc-Ag晶体及其Ag(111)、Ag(110)与Ag(100)自由表面的能量、几何与电子结构。根据表面能的计算,预测了Ag表面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密排Ag(111)面结构稳定性最好,低指数奇异面Ag(100)面次之,Ag(110)面的结构稳定性最差。通过对不同表面几何与电子结构的比较,初步分析了其结构稳定性差异的产生原因。表面原子驰豫不仅引起表面几何结构的变化,而且使表面层的电子结构与键合特性发生改变。驰豫后表面层原子的部分价电子跑到了表面层以上的真空区,使表面层原子的电子态密度峰形发生变化,还新形成了表面态,这是表面能产生的主要原因,而Ag(110)表面相对于Ag(111)与Ag(110)表面具有高表面活性的主要原因则源于其表面层原子显著的结构驰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Fcc—Ag 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 表面能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i_(4.5)Al_(0.5)储氢合金固溶相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东 周理海 +3 位作者 余本海 王春雷 高涛 张东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60-1165,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研究LaNi4.5Al0.5储氢合金固溶相α-LaNi4.5Al0.5H0.5和α-LaNi4.5Al0.5H1.0中H原子的占位、态密度和电子密度,分析了H原子的加入对固溶体电子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能...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研究LaNi4.5Al0.5储氢合金固溶相α-LaNi4.5Al0.5H0.5和α-LaNi4.5Al0.5H1.0中H原子的占位、态密度和电子密度,分析了H原子的加入对固溶体电子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能量角度计算得到α-LaNi4.5Al0.5H0.5中H原子最可能占据靠近Al的6m位,α-LaNi4.5Al0.5H1.0中的两个H原子最可能占据6m和4h*位;随着H原子的增加,晶胞主要沿着c轴方向膨胀;Al和Ni,H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合金含氢固溶体保持稳定的主要因素;态密度图中低能量区域的态密度越大固溶体越稳定;如果EF处于带隙的底部,则体系较稳定。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非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i4.5Al0.5合金 密度泛函理论 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FLAPW) 固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基储氢材料氢化物LaNi_5H_x的第一性原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传瑜 高涛 +4 位作者 齐新华 陈东 张云光 朱正和 陈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8-624,共7页
从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的第一性原理出发,运用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对LaNisHx(z=3,4,5)进行了建模研究,经过优化得到稳定的晶体结构.从理论上验证其存在性,并计算给出了它们的电子密度以及状态密度图。结果表明:在几种模... 从密度泛函理论为基础的第一性原理出发,运用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对LaNisHx(z=3,4,5)进行了建模研究,经过优化得到稳定的晶体结构.从理论上验证其存在性,并计算给出了它们的电子密度以及状态密度图。结果表明:在几种模型中,H原子最终稳定地排布在基平面(12n位)和中间面(6m位)上,并且趋向晶胞的同一侧;随着H原子的增多,晶胞参数口值(0.5273~0.5310nm)增大相对较小,而c值(0.4075~0.4165nm)有较大的增加,与实验结果一致;并且La与Ni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i5Hx 镧基储氢材料 第一性原理 全势能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孔六角点阵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强 苗润才 张亚妮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基于全矢量平面波方法,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材,设计了一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并对其传输性质和偏振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椭圆孔六角点阵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的双折射是由于包层的不对称性引起的全局双折射,通过调节椭圆率... 基于全矢量平面波方法,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材,设计了一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并对其传输性质和偏振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椭圆孔六角点阵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的双折射是由于包层的不对称性引起的全局双折射,通过调节椭圆率,发现该光纤可以以单模方式在一合适波段运行,该波段与聚合物光纤的低损耗通信窗口一致。在η=2.5时,其双折射最高可达4.8×10^(-2)。该研究结果为高双折射聚合物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偏振特性 全矢量平面波方法 聚合物 光子晶体光纤 高双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1_0-TiAl基本物性的计算与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律 彭平 韩亚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了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L10型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本征物性,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L10型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平衡晶格常数、合金结合能、形成热、弹性常数以及点缺陷形成能,并与其他计算方法和实验测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点缺... 为了从理论上进一步揭示L10型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本征物性,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L10型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平衡晶格常数、合金结合能、形成热、弹性常数以及点缺陷形成能,并与其他计算方法和实验测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点缺陷形成能的分析结果表明,富Ti合金易出现Ti反位缺陷,富Al合金易出现Al反位缺陷;双空位形成能的分析结果表明,Ti-Ti最近邻双空位形成能最低,表明这种Ti-Ti最近邻双空位最稳定.基于晶体总电子态密度与各原子分波态密度等电子结构信息,对上述计算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电子结构 赝势平面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n=2-24,55)团簇结构特性的第一原理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贵发 彭平 +2 位作者 仇治勤 杨峰 韩绍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3-828,共6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Aln(n=2~24,55)团簇的几何、能态与电子结构,通过结合能Eb、HOMO-LuMO能隙△EH-L.与能量二阶差分△2E(n)表征和考察团簇原子数n对Aln团簇基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n团簇结构稳定性随...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Aln(n=2~24,55)团簇的几何、能态与电子结构,通过结合能Eb、HOMO-LuMO能隙△EH-L.与能量二阶差分△2E(n)表征和考察团簇原子数n对Aln团簇基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n团簇结构稳定性随团簇原子数n增加而增大,并在n为7,11,13,19,23等近幻数和高对称性结构处出现极值,相对其临近Aln团簇,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DOS与吸收光谱分析表明,随着团簇内部s-p电子杂化的逐渐增强,Aln团簇结构的稳定性也随之增加,但即使当团簇原子数n达到55时,其微弱的表面效应仍不能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赝势平面波方法 Aln团簇 电子结构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Zr微合金化对NiAl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友成 周惦武 高丽洁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1,共5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并基于虚拟晶体势函数近似(VCA),计算分析了合金元素Zr浓度变化对NiAl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确定Zr可改善NiAl合金低温塑性的最佳含量。对弹性模量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Zr微合金化B2-NiAl晶体在x(Zr)=0.01...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并基于虚拟晶体势函数近似(VCA),计算分析了合金元素Zr浓度变化对NiAl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确定Zr可改善NiAl合金低温塑性的最佳含量。对弹性模量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Zr微合金化B2-NiAl晶体在x(Zr)=0.01%附近的硬度最大,延性最差;在x(Zr)=0.02%附近硬度最小,而在x(Zr)=0.05%附近的延性最好;与纯净的NiAl晶体相比,在x(Zr)=0.3%~0.45%区间,Zr微合金化晶体的硬度得到了明显提高,而在x(Zr)=0.03%~0.05%和x(Zr)=0.1%~0.45%区间延性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2-NiAl Zr微合金化 赝势平面波方法 虚拟晶体势函数近似 弹性模量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掺杂氧化锌磁性和电子结构GGA和GGA+mBJ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帅伟 刘泽华 +1 位作者 李宗宝 李卫彬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分别采用GGA和GGA+mBJ为交换关联势,对铜掺杂在稳定的六角纤锌矿结构氧化锌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进行了计算.由GGA计算得到的电子结构表明铜掺杂氧化锌是半金属材料,而GGA+mBJ计算得到的电子...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分别采用GGA和GGA+mBJ为交换关联势,对铜掺杂在稳定的六角纤锌矿结构氧化锌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进行了计算.由GGA计算得到的电子结构表明铜掺杂氧化锌是半金属材料,而GGA+mBJ计算得到的电子结构表明铜掺杂氧化锌不具有半金属材料特征,而是典型的磁性半导体材料,与Buchholz等的实验结果一致,相对于GGA近似计算,GGA+mBJ计算的结果更能反映材料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 交换关联势 磁性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元素对γ-Ni/γ′-Ni3Al相界断裂功影响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律 李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03,共5页
运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考察W原子掺杂γ-Ni/γ′-Ni3Al相界后对相界区域能态与断裂层间电子态密度结构的变化,比较分析合金化元素W分别占据相界区域不同亚点阵位时对其相界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W原子存在于γ-Ni相区靠近相... 运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考察W原子掺杂γ-Ni/γ′-Ni3Al相界后对相界区域能态与断裂层间电子态密度结构的变化,比较分析合金化元素W分别占据相界区域不同亚点阵位时对其相界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W原子存在于γ-Ni相区靠近相界附近的Ni原子位以及相界界面上时,不利于其相界强度提高;而当W原子进入γ′-Ni3Al相区,可提高γ-Ni/γ′-Ni3Al相界的断裂强度,其中以取代γ′-Ni3Al相区相界附近(003)γ′原子层上的Ni原子位最有利。γ-Ni/γ′-Ni3Al相界断裂区相邻原子层间电子成键特性变化佐证了断裂功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Ni/γ′-Ni3Al相界 W合金化 赝势平面波方法 断裂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过渡金属在L1_0-TiAl中占位的第一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92-96,共5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TiAl-X(X为4d过渡金属)超胞合金体系的几何、能量与电子结构。通过对Ti7Al8X与Ti8Al7X超胞的合金形成能的计算、比较与分析发现:合金化元素的外层电子数,特别是外层的d电子数对其在L10-TiAl合金中的占...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TiAl-X(X为4d过渡金属)超胞合金体系的几何、能量与电子结构。通过对Ti7Al8X与Ti8Al7X超胞的合金形成能的计算、比较与分析发现:合金化元素的外层电子数,特别是外层的d电子数对其在L10-TiAl合金中的占位有非常明显的影响,d电子数较少的前过渡金属Y,Zr,Nb和Mo主要优先占据Ti原子位,而d电子数较多甚至是满d壳层的Rh,Pd,Ag和Cd则主要优先占据Al原子位。而介于这两种情况中间的Tc和Ru合金化元素,表现出微弱的趋势,分别偏重占据Ti原子位和Al原子位。通过合金化元素价电子态密度图的变化,较好地解释了4d过渡金属在L10-TiAl合金中的占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10—TiAl合金 占位 第一原理 赝势平面波方法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i4.5Al0.5储氢合金固溶体的第一性原理分析
20
作者 陈东 高涛 +1 位作者 李桂霞 朱正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263-266,共4页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基于广义梯度近似密度泛函和全势线性缎加平面波方法(FLAPW),对LaNi4.5Al0.5储氢合金固溶体相α-LaNi4.5Al0.5H0.5的晶体结构、电荷密度和态密度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对α-LaNi4.5Al0.5H0.5从能量角度计算得出...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基于广义梯度近似密度泛函和全势线性缎加平面波方法(FLAPW),对LaNi4.5Al0.5储氢合金固溶体相α-LaNi4.5Al0.5H0.5的晶体结构、电荷密度和态密度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对α-LaNi4.5Al0.5H0.5从能量角度计算得出H原子最可能占据6m格位,并给出了态密度(DOS)和电荷密度图,分析了H与Al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H的加入对固溶体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的相当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i4.5Al0.5合金 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HLAPW) 第一性原理 固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