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河油田岩石物理相平面展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伍泰荣 王爱丽 +4 位作者 郝新武 吴晓伟 潘吉玲 王思文 周李军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29,共2页
利用计算出的商河油田储层的流动带指标,对商河油田沙二下砂岩储层岩石物理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预测,并对其岩石物理相分布图和沉积微相图进行了比较。利用划分的4大类岩石物理相成果,探讨了岩石物理相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指出Ⅱ、Ⅲ... 利用计算出的商河油田储层的流动带指标,对商河油田沙二下砂岩储层岩石物理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预测,并对其岩石物理相分布图和沉积微相图进行了比较。利用划分的4大类岩石物理相成果,探讨了岩石物理相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指出Ⅱ、Ⅲ类岩石物理相是该油田目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储集层 岩石物理相 平面展布特征 剩余油分 商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石坝地区五峰组观音桥段平面展布特征研究
2
作者 刘超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23-25,共3页
五峰组-龙马溪组目前已成为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主力层系,作为两套层系之间的高应力地层,观音桥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平井的压裂改造效果。为了明确焦石坝地区五峰组观音桥段的平面展布特征,通过对焦石坝地区取心井观音桥段的岩心观察,... 五峰组-龙马溪组目前已成为我国页岩气开发的主力层系,作为两套层系之间的高应力地层,观音桥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平井的压裂改造效果。为了明确焦石坝地区五峰组观音桥段的平面展布特征,通过对焦石坝地区取心井观音桥段的岩心观察,发现观音桥段主要为泥质灰岩或灰质泥岩,含介壳类生物化石,厚度为30~50 cm。结合测井曲线,明确了该段具有中低自然伽马、高电阻率、中高密度的电性特征,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已钻井的岩电特征,刻画出了观音桥段平面发育特征,为水平井压裂设计方案优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石坝地区 观音桥段 岩电特征 平面展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断裂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一欣 汤良杰 +3 位作者 马达德 张跃中 张启全 谭万金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1-14,共4页
阿尔金断裂带、昆北断裂带和北缘断裂带控制了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盆地内部还发育了大量性质各异的断裂,主要呈NW,NE和NNW向展布.断裂在剖面上的组合样式主要有5种,即逆冲叠瓦型、对冲型、背冲型、花状和伸展断裂组合.平衡剖面... 阿尔金断裂带、昆北断裂带和北缘断裂带控制了柴达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盆地内部还发育了大量性质各异的断裂,主要呈NW,NE和NNW向展布.断裂在剖面上的组合样式主要有5种,即逆冲叠瓦型、对冲型、背冲型、花状和伸展断裂组合.平衡剖面复原结果表明,断裂的形成演化主要有3类模式,一类是在渐新世就已发育完全而定型,一类是在中新世—第四纪期间发育形成,还有一类是在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一直都是活动的长期发育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断裂 平面展布特征 剖面组合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密井网区到探评井区沉积微相平面图的编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婷婷 胡望水 +1 位作者 李相明 谭欣雨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5期545-549,共5页
文中在沉积微相研究一般的"点—线—面"(取心井单井相—连井剖面相—平面相展布)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密井网区岩心、测井、录井、分析测试、实验测试、生产测试等资料及沉积演化特征、物源分析,对河道砂体进行精细解剖,依据各... 文中在沉积微相研究一般的"点—线—面"(取心井单井相—连井剖面相—平面相展布)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密井网区岩心、测井、录井、分析测试、实验测试、生产测试等资料及沉积演化特征、物源分析,对河道砂体进行精细解剖,依据各种识别标志确定单河道的边界,并利用注采关系加以验证。对密井区单河道宽度和厚度进行统计,拟合出密井网区单河道宽-厚定量关系式。据此关系式推测出稀井(探井、评价井)区单河道的宽度,再结合探井、评价井的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完成从密井网区到探评井区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编制出研究区精细的沉积微相平面图,这为储层特征分析、储层综合评价、开发动态分析、流体分布、有利区块预测、剩余油挖潜等储层精细研究提供了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密井网资料 单河道砂体 平面展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长7段陆相页岩气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邓长生 耳闯 +3 位作者 郭超 谢小飞 米伟伟 孙细宁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6期53-58,共6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长7段陆相页岩气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petrel 2018建模软件,综合应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等时建模和沉积相控建模等建模原则,建立长7段陆相页岩气储层三维构造模型及GR、孔隙度、TOC、吸附气和抗压强度...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长7段陆相页岩气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petrel 2018建模软件,综合应用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等时建模和沉积相控建模等建模原则,建立长7段陆相页岩气储层三维构造模型及GR、孔隙度、TOC、吸附气和抗压强度三维属性模型。依据三维地质模型,推导长7段页岩的TOC值、孔隙度值、吸附气量、抗压强度的井间数据,刻画各属性的平面展布特征。结果表明,页岩TOC值分布在0.5%~4.5%之间,TOC高值区位于研究区西南部;页岩孔隙度值分布在2.0%~5.0%之间,孔隙度高值区位于研究区中部;页岩吸附气量分布在0.4~3.5m^(3)/t之间,吸附气量高值区位于研究区西南部;抗压强度分布在80~250MPa之间,抗压强度高值区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抽稀验证,实钻数据与模型数据趋势基本一致,该三维地质模型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陆相页岩气储层 三维构造模型 三维属性模型 井间数据 平面展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