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泻青丸结合清心平肝法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临床效果研究
1
作者 吕小静 王海燕 +3 位作者 赵莉 崔家齐 周亚倩 崔尧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0-213,共4页
目的观察泻青丸结合清心平肝法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06例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儿童,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氟哌啶醇片),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泻青丸结合清心平肝法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06例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儿童,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氟哌啶醇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泻青丸及清心平肝法针刺治疗,两组数据观察: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e severityb scale,YGTSS)评分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清多巴胺(Dopamine,DA)以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ophan,5-HT)、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变化、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 list,CBCL)及生活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6.23%,51/53)比对照组患儿(84.91%,45/53)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A及5-HT、GABA水平、CBCL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A及5-HT、GABA水平、CBCL及SF-36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A及5-HT、GABA水平、CBCL及SF-36评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3.77%,2/53)比对照组患儿(16.98%,9/53)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青丸结合清心平肝法针刺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临床效果显著,且患儿症状改善,恢复较好,患儿行为改善,生活质量提升,不良反应率降低,较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肝亢风动证 清心 泻青丸 疗效 YGTSS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几种针灸手法的区别和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贾红玲 巩有真 +1 位作者 张永臣 刘玉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18-419,共2页
本文就几种针灸手法的区别与发展进行论述。平泻法始见于宋代朱肱的《类证活人书》中,为泻法;平补法则为补法;平针法出自明·刘纯的《医经小学·卷五》,为候气、行气的结合运用,不属补泻范畴。明代《神应经》完整地提出平... 本文就几种针灸手法的区别与发展进行论述。平泻法始见于宋代朱肱的《类证活人书》中,为泻法;平补法则为补法;平针法出自明·刘纯的《医经小学·卷五》,为候气、行气的结合运用,不属补泻范畴。明代《神应经》完整地提出平补平泻这一术语,为一种先泻后补的手法;明·《针灸大成》中之平补平泻为一种概念,指补泻中较小的量;现代诸家对平补平泻法亦有不同的论述。导气法见于《灵枢·五乱》,是一种不属于补泻范畴以得气为度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针法 导气 刺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申鹏飞 石学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07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予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其谷...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07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予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其谷峰比值、平滑指数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收缩压、舒张压负荷也有显著降低(P<0.05)。收缩压谷峰比值为76%,舒张压谷峰比值72%,收缩压平滑指数为(1.34±0.13),舒张压平滑指数为(1.26±0.22)。结论:"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满意的谷峰比值、平滑指数,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散风、肝降逆” 动态血压监测 谷峰比值 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4
作者 申鹏飞 石学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02-1803,共2页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07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予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其谷峰... 目的:以24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07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予以"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其谷峰比值、平滑指数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收缩压、舒张压负荷也有显著降低(P<0.05)。收缩压谷峰比值为76%,舒张压谷峰比值72%,收缩压平滑指数为(1.34±0.13),舒张压平滑指数为(1.16±0.22)。结论:"活血散风、平肝降逆"针法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满意的谷峰比值、平滑指数,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散风 肝降逆 动态血压监测 谷峰比值 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