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熟市食物链系统氮素生产-消费平衡及环境负荷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宁 王延华 +2 位作者 杨浩 周伟 蔡祖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97-1806,共10页
为了解常熟市食物链系统氮素流动特征,通过构建食物链氮素流动模型,应用模型计算该市2000—2013年农田生产、畜禽养殖、家庭消费三个子系统氮素流动通量,对食品氮的生产消费平衡和氮素环境损失及负荷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 为了解常熟市食物链系统氮素流动特征,通过构建食物链氮素流动模型,应用模型计算该市2000—2013年农田生产、畜禽养殖、家庭消费三个子系统氮素流动通量,对食品氮的生产消费平衡和氮素环境损失及负荷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3年常熟市植物性食品氮每年盈余,年均盈余量2 171.54 t;动物性食品氮在2000—2002年盈余47.71~56.92 t,2003—2013年动物性食品氮生产少于需求,年均亏缺210.03 t;该市食物链系统年均损失氮素2.34万t,三子系统氮素年均环境损失率分别为65.39%、69.03%、68.16%;氮素损失平均每年给当地环境造成1.81万t氮负荷,分别有40.33%、29.65%、30.02%进入水体、大气、土壤环境。可见,常熟市食物链氮素流动系统中存在氮素环境损失率高、环境负荷量大的问题。对此,可采取提高废弃物氮的循环利用率,减少农畜食品生产中氮素投入量的措施进行调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食物链 生产-消费平衡 环境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城乡居民财富差距对消费不平衡的影响——基于消费规模差距与质量差距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莹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54,共4页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背景,采用我国2019-2021年31个省区市的经验数据,从居民消费规模差距和消费质量(升级)差距两个层面,就城乡居民财富差距对居民消费不平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财富差距的扩大会加大城乡居民消费支...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背景,采用我国2019-2021年31个省区市的经验数据,从居民消费规模差距和消费质量(升级)差距两个层面,就城乡居民财富差距对居民消费不平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财富差距的扩大会加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和消费质量(升级)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地,城乡居民财富差距对不同类型消费不平衡(消费规模差距和消费质量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相对而言,财富差距对消费不平衡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城乡居民财富差距的扩大对城乡居民消费规模差距的影响表现为东中西递减特征,而对城乡居民消费质量(消费升级)差距的影响在东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最后,本文从努力扩大农村居民财富收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规范财富积累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差距 财富差距 消费平衡 消费规模 消费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乡消费不平衡的影响及城镇化水平的门槛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灵娜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本文选取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消费不平衡的影响及城镇化水平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能积极缓解城乡消费不平衡现象。城镇化水平在其中起到重要的门槛效应,且存在三个门槛值,... 本文选取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消费不平衡的影响及城镇化水平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我国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能积极缓解城乡消费不平衡现象。城镇化水平在其中起到重要的门槛效应,且存在三个门槛值,在门槛作用下数字经济的缓解力度呈现“N型”变化趋势特征。当城镇化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数字经济的影响程度较低;当城镇化水平介于第一、二门槛值时,影响程度明显提高;介于第二、三门槛值时,影响程度又出现小幅下降;当高于第三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抑制强度又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消费平衡 城镇化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引导消费文化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伍荣 杨海水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2期8-11,共4页
经济中有文化 ,文化中有经济 ,产生于消费活动并指导人们消费行为的文化 ,可称之为消费文化。消费文化的主要形态为消费观念。当前 ,应该大力倡导健康消费文化 ,反对奢靡消费文化 ;鼓励积极消费文化 ,限制无度消费文化 ;加强自主消费文... 经济中有文化 ,文化中有经济 ,产生于消费活动并指导人们消费行为的文化 ,可称之为消费文化。消费文化的主要形态为消费观念。当前 ,应该大力倡导健康消费文化 ,反对奢靡消费文化 ;鼓励积极消费文化 ,限制无度消费文化 ;加强自主消费文化 ,弱化趋同消费文化 ;主张平衡消费文化 ,避免极端消费文化 ;坚持和谐消费文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 自主消费文化 消费观念 适度消费 和谐消费 平衡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财富与消费长短期关系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郭丽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1-63,共3页
本文通过VECM实证模型建立协整方程,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居民财富(即居民收入、住房资产、居民净资产)与居民消费之间的长短期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居民收入的增加能够使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居民住房资产的增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大... 本文通过VECM实证模型建立协整方程,从宏观角度分析我国居民财富(即居民收入、住房资产、居民净资产)与居民消费之间的长短期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居民收入的增加能够使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居民住房资产的增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大;而居民净资产的增加反而使居民消费水平降低。从短期来看,当居民消费偏离消费平衡态时,居民收入有助于恢复居民消费的平衡,而居民的净资产与住房资产对非平衡态恢复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整方程 居民财富 居民消费 消费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收入的区域分布差距与消费非均衡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陆地 孙巍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0-89,共10页
文章针对中国居民消费区域非均衡问题,利用CFPS家庭调查数据结合反事实方法将区域间收入分布差距分解为"均值差异"与"分配差异",以此分析其对区域消费非均衡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区域间相对收入均值差距减... 文章针对中国居民消费区域非均衡问题,利用CFPS家庭调查数据结合反事实方法将区域间收入分布差距分解为"均值差异"与"分配差异",以此分析其对区域消费非均衡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区域间相对收入均值差距减小,但是其分布比例不平衡程度增强;收入分布离散化水平提高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各收入水平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说明收入分配不均会对总消费产生抑制。进一步,分解结果显示中国区域间消费效应差距主要来源于"均值差异",即区域间整体收入水平差距,这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结果;当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收入组群空间分布不均导致的"分配差异"作用程度增强,说明"分配差异"对中高端消费效应具有更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布差距 消费平衡 均值差异 分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营养健康导向的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平衡估算及结构调整方向
7
作者 周应恒 吕思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173-188,共16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粮食安全被时代赋予新的含义。在总量平衡的基础上还要满足食物消费多元化、营养化、健康化等需求,全面实现国民食物安全。21世纪以来,我国居民超重肥胖等食源性健康问题日趋严重,食物消费由总量不足转变为营养微量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粮食安全被时代赋予新的含义。在总量平衡的基础上还要满足食物消费多元化、营养化、健康化等需求,全面实现国民食物安全。21世纪以来,我国居民超重肥胖等食源性健康问题日趋严重,食物消费由总量不足转变为营养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宏量元素失衡、多盐高热高脂食物摄取过多,急需开展营养健康导向的食物消费调整引导。长期以来,我国食物安全政策侧重供给端调整,对需求端调整的关注比较缺乏。本文基于我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的合理需要,在梳理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特征及趋势的基础上,通过估算不同情形下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的平衡状况,把握膳食失衡核心问题,提出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减肉、减浪费、增粗杂粮、以豆补奶”的结构调整方向,以及加强“食育”干预、强化食物系统全过程减损、加快食物供给端营养健康转型等三大实现路径,以引导居民健康膳食和国家食物安全保障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消费 营养健康导向 消费平衡估算 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额信贷对中国扶贫与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32
8
作者 吴国宝 李兴平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10,共4页
小额信贷本质上是一种信贷方式,但因它在一些地区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正规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为贫困户提供有效的信贷服务和同时实现信贷机构自身的持续发展的问题,而被众多发展援助机构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视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 小额信贷本质上是一种信贷方式,但因它在一些地区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正规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为贫困户提供有效的信贷服务和同时实现信贷机构自身的持续发展的问题,而被众多发展援助机构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视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在中国,小额信贷更多地被当成一种扶贫方式而非信贷方式对待.不过对小额信贷对扶贫与贫困地区发展的贡献的讨论,较多地停留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很少研究从政策和理论层面对小额信贷对中国扶贫与发展的贡献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这使得对小额信贷扶贫功能的认识难以深入.本文重点讨论小额信贷贫困户减缓贫困以及小额信贷引入对中国的扶贫与发展政策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额信贷 中国 农村扶贫 就业 平衡消费 发展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人民储蓄的作用
9
作者 王隆昌 《西南金融》 1982年第5期30-31,共2页
我认为真正的积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已经包含在计划经济的规定性之中了。国家计划安排了两大部类的生产,基本上确定了积累与消费的物质构成。因此,国民储蓄即国民收入中积累的比重,在计划安排中被确定由生产部门来实现。人民储蓄即银... 我认为真正的积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已经包含在计划经济的规定性之中了。国家计划安排了两大部类的生产,基本上确定了积累与消费的物质构成。因此,国民储蓄即国民收入中积累的比重,在计划安排中被确定由生产部门来实现。人民储蓄即银行储蓄是纸币形式的储蓄,它可以背离物资增殖运动。在财政虚收虚支,银行虚储的情况下,用储蓄来衡量建设资金的积聚是危险的。同时,储蓄的多少并不能改变国家积累物资的构成和内在的价值。因此,银行储蓄的多少并不能真正反映我国潜在的积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部门 国家计划 物质构成 宏观经济学家 信贷资金来源 消费信用 消费品供求平衡 币值稳定 货币量 调节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行电子货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刘文晓 《财会月刊》 1994年第9期12-12,共1页
所谓电子货币,就是一种电子资金传输系统,即储存在电子计算机里的,通过计算机系统转帐和划拨的存款。其所采用的电子技术主要有电子资金传输系统,包括银行电信系统、自动清算系统、ATM系统。它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以信用卡为媒体处理资... 所谓电子货币,就是一种电子资金传输系统,即储存在电子计算机里的,通过计算机系统转帐和划拨的存款。其所采用的电子技术主要有电子资金传输系统,包括银行电信系统、自动清算系统、ATM系统。它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以信用卡为媒体处理资金储存、传输和支付,可广泛应用于交换、分配、消费领域,融储蓄、信贷、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国际流行的先进支付工具。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兴的结算、支付手段,其优越性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但在我国有些工作尚需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货币 信用卡业务 传输系统 电子资金 电子计算 服务质量 计算机系统 专用卡 清算系统 消费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眉山市水足迹计算与水资源利用评价
11
作者 陈泓舟 冉清红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4期58-63,共6页
从水足迹角度来研究水资源利用状况得到广泛的认同。本文以眉山市为例,分析眉山市水足迹的时空变化,为眉山市水资源利用提供可行建议。眉山市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农业、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消耗量并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 水足迹 水资源 消费平衡理论 眉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埸的商品流通必须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2
作者 林文益 贾履让 《财贸研究》 1983年第1期14-20,共7页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调节。对这个问题的科学认识无论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还是流通环节都有极其...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调节。对这个问题的科学认识无论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还是流通环节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就社会主义市场的商品流通方面谈谈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调节 计划调节 供求规律 全民所有制商业 胡耀邦同志 消费品供求平衡 基本经济规律 国家计划 平衡 统配物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