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四星绳系闭合系统自旋平衡构型保持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国宇 龚德仁 +1 位作者 蔡慧敏 段登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21-1427,共7页
针对空间四星绳系闭合系统自旋平衡构型的不稳定特性,建立四星绳系闭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计构型保持控制器,使系统始终处于稳定自旋状态.提出以Golay-3分布的空间四星绳系闭合系统,分析该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动力学... 针对空间四星绳系闭合系统自旋平衡构型的不稳定特性,建立四星绳系闭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计构型保持控制器,使系统始终处于稳定自旋状态.提出以Golay-3分布的空间四星绳系闭合系统,分析该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利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动力学模型的数学形式.根据动力学方程得出自旋平衡构型,分析表明,系统自旋时在系绳拉力作用下构型平面内的运动具有稳定性,构型平面指向会发散.推导构型平面指向的非线性调节器方程,考虑到研究对象受外界干扰的不确定性,为了增强系统的鲁棒性,设计基于符号函数和基于饱和函数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仿真表明,两种控制器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保持四星闭合系统自旋构型,采用基于饱和函数的软变结构策略可以明显地减少控制系统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星绳系闭合系统 动力学模 自旋平衡构型 稳定性分析 滑模变结控制(S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XF(X=Li,Na)的构型及反应性能的从头算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卢秀慧 王沂轩 邓从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17-621,共5页
用RHF/6-31G*从头算解析梯度法优化了类磷烯HPXF(X=Li,Na)的平衡构型,分析了各构型的结构特点及稳定性.通过与磷烯(1HP)相比较,探讨了HPXF(X=Li,Na)的反应活性,还简单讨论了碱金属原子对... 用RHF/6-31G*从头算解析梯度法优化了类磷烯HPXF(X=Li,Na)的平衡构型,分析了各构型的结构特点及稳定性.通过与磷烯(1HP)相比较,探讨了HPXF(X=Li,Na)的反应活性,还简单讨论了碱金属原子对HPXF(X=Li,Na)三元环构型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PLiF和HPNaF均具有3种平衡构型,其中三元环构型最稳定,也是参加反应的基本构型;类磷烯与相应的1HP相比,可成为一种使反应容易控制、选择性好和易获得的亲电反应中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烯 反应活性 从头算 类磷烯 平衡构型 碱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合金团簇构型优化的研究
3
作者 刘艳侠 王月华 +1 位作者 马永庆 戴玉梅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为了研究多元合金基体的稳定性,探讨了获得多元合金团簇平衡几何构型的途径,根据随机行走思想编写了多元合金构型优化的计算程序,并铸造了3种合金样品,其基体成分分别为Fe7Cr0.68Mn2.0V1.47Ni1.37Si0.7C,Fe8Cr0.74Mn2.3V1.45Ni1.55Si0.5... 为了研究多元合金基体的稳定性,探讨了获得多元合金团簇平衡几何构型的途径,根据随机行走思想编写了多元合金构型优化的计算程序,并铸造了3种合金样品,其基体成分分别为Fe7Cr0.68Mn2.0V1.47Ni1.37Si0.7C,Fe8Cr0.74Mn2.3V1.45Ni1.55Si0.5C,Fe7Cr0.80Mn1.86V1.47Ni1.47Si0.8C,研究了这3种Fe基多元合金奥氏体基体的稳定性及平衡几何构型.计算结果表明:合金1的奥氏体基体最稳定,合金3的奥氏体基体最不稳定,最容易转变成马氏体,与X射线衍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合金 平衡构型 随机行走 能量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n(n=2~6)团簇的平衡结构及其热力学性质
4
作者 温俊青 陈国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2,共3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的Slater Vosko Wilk Nisair(SVWN)方法及Becke 3Lee Yang Parr(B3LYP)方法,对Tin(n=2~6)团簇的平衡构型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团簇的结构为密堆型,它不同于块... 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的Slater Vosko Wilk Nisair(SVWN)方法及Becke 3Lee Yang Parr(B3LYP)方法,对Tin(n=2~6)团簇的平衡构型和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团簇的结构为密堆型,它不同于块体且随尺度发生一定的变化,添加一个原子并不显著改变母本团簇的结构.团簇的总能量Er随尺度单调减小,团簇的零点能(EZP)、热容(Cp^0)和标准熵(S^0)随尺度单调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团簇 平衡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CF的链型悬挂接触网找形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梅桂明 罗群 +3 位作者 邱江洋 王江文 黄仲 徐可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54,共11页
为精准获得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初始平衡构型,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适用于不同悬挂形式接触网系统的找形模型。完成直链型悬挂接触网的找形,其中吊弦长度、接触线初始构型以及接触网静态刚度结果与参考值相比均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完成... 为精准获得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初始平衡构型,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适用于不同悬挂形式接触网系统的找形模型。完成直链型悬挂接触网的找形,其中吊弦长度、接触线初始构型以及接触网静态刚度结果与参考值相比均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完成对实际线路京津线、武广线接触网模型的找形分析,得到的各参数与参考值基本一致,且吊弦长度随承力索张力的增加;通过吊弦力系平衡建立双层迭代获取半斜链型、斜链型悬挂接触网初始平衡构型,解决其吊弦长度不易计算的问题,在动力学模型稳态下的张力结果与预设值基本相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与适用性;通过对比分析得到斜链型悬挂接触网具有较大的吊弦长度、定位器作用力以及较小的弹性不均匀度,可为接触网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初始平衡构型 绝对节点坐标法 找形方法 悬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图片说明
6
作者 武岳 远芳 +1 位作者 薛龙瑞 李清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7-77,共1页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零弯矩型自由曲面结构找形方法",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空间结构研究团队提出的一种自由曲面结构数值找形方法原理图.该方法借鉴传统逆吊模型试验思想,利用柔性膜结构平衡构型的零弯矩性质,确定相应的自... 封面图片来自本期论文"零弯矩型自由曲面结构找形方法",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空间结构研究团队提出的一种自由曲面结构数值找形方法原理图.该方法借鉴传统逆吊模型试验思想,利用柔性膜结构平衡构型的零弯矩性质,确定相应的自由曲面薄壳形状.依据形成膜结构平衡构型的驱动力不同,所得到的自由曲面可进一步分为逆吊型、充气型和张拉型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片 封面 哈尔滨工业大学 自由曲面 曲面结 平衡构型 成膜结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接触网找形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罗群 梅桂明 +3 位作者 赵晨 王江文 邱江洋 韩宝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35,共9页
为快速、精准获得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初始平衡构型,实现非线性理论下的接触网找形。采用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悬链线单元对接触网进行离散;在考虑接触网预弛度、坡度等边界条件下,基于悬链线方程和初始构型下的单元节点力平衡关系,建立弹性链... 为快速、精准获得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初始平衡构型,实现非线性理论下的接触网找形。采用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悬链线单元对接触网进行离散;在考虑接触网预弛度、坡度等边界条件下,基于悬链线方程和初始构型下的单元节点力平衡关系,建立弹性链型悬挂接触网的平衡构型求解模型,同时该模型适用于简单链型悬挂接触网以及接触网锚段关节的找形分析。结合算例进行验证,吊弦长度的计算结果与欧洲标准EN 50318—2018中参考数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相对误差均不超过0.7%,验证了本找形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理论 悬链线方程 接触网 初始平衡构型 找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Cl自由基的理论研究(英文)
8
作者 汪志祥 刘若庄 黄明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采用分子轨道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NFCl自由基的基态(X2A″)和激发态(12A′,22A′).得到了它们的平衡构型和谐振频率.计算确认了第一激发态(12A′).研究表明第一激发态的平衡构型是弯曲构型,而非前人建议的线形构型.实验观... 采用分子轨道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NFCl自由基的基态(X2A″)和激发态(12A′,22A′).得到了它们的平衡构型和谐振频率.计算确认了第一激发态(12A′).研究表明第一激发态的平衡构型是弯曲构型,而非前人建议的线形构型.实验观察到的位于300-400nm的吸收谱带归属于12A′←X2A″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NFCl自由基 激发态 谐振频率 平衡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culation of maximum surface settlement induced by EPB shield tunnelling and introducing most effective parameter 被引量:6
9
作者 Sayed Rahim Moeinossadat Kaveh Ahangari Kourosh Shahria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3273-3283,共11页
This study aims to predict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due to shallow tunneling and introduce the most affecting parameters on this phenomenon.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Shanghai LRT Line 2 project undertaken by TBM-E... This study aims to predict ground surface settlement due to shallow tunneling and introduce the most affecting parameters on this phenomenon.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Shanghai LRT Line 2 project undertaken by TBM-EPB method,this research has considered the tunnel's geometric,strength,and operational factor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At first,multiple regression(MR) method was used to propose equations based on various parameter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dependency of surface settlement on many parameters so that the interactions among different parameters make it impossible to use MR method as it leads to equations of poor accuracy.As such,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was used to evaluate its capabilities in terms of predicting surface settlement.Among generated ANFIS models,the model with all input parameters considered produced the best prediction,so as its associated R^2 in the test phase was obtained to be 0.957.The equations and models in which operational factors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gave better prediction results indicating larger relative effect of such factors.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ANFIS model,cosine amplitude method(CAM) was employed; among other dependent variables,fill factor of grouting(n) and grouting pressure(P) were identified as the most affecting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settlement shallow tunnel 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 multiple regression (MR) adaptive neuro-fuzzyinference system (ANFIS) cosine amplitude method (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