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平衡反应量子多步理论研究
1
作者 苏宗涤 李保现 +7 位作者 曹天光 阿不都许库尔 王书暖 黄忠甫 刘建峰 张本爱 朱耀银 李志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98-502,共5页
基于Feshbach Kerman Koonin量子多步理论 ,对预平衡反应多步复合公式改进和完善后 ,将其与完全平衡复合核反应截面公式给出一个统一表示。这一公式能和光学模型及Hauser Feshbach理论联系 ,给出了自洽和一致的表述。在多步直接反应理... 基于Feshbach Kerman Koonin量子多步理论 ,对预平衡反应多步复合公式改进和完善后 ,将其与完全平衡复合核反应截面公式给出一个统一表示。这一公式能和光学模型及Hauser Feshbach理论联系 ,给出了自洽和一致的表述。在多步直接反应理论方面 ,μ步截面能表示为 μ个一步截面的卷积 ,而连续区的一步直接反应截面又可表示为平均DWBA矩阵元和态密度的乘积。为计算一步和多步直接反应截面 ,尝试采用了态密度方法和全微观方法两种方法 ,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利用上述工作对一些典型的核反应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计算结果合理 ,与实验数据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多步理论 平衡反应 多步复合理论 多步直接理论 反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串、平衡反应工程收率最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海升 王安中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把连串、平衡反应构成的复杂反应系统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表观连串反应,分别建立了计算最佳未转化率和最佳工程收率的数学模型。并以异丙苯合成为例进行计算和分折,指出三种不同支配条件下的表观连串反应的最佳工程收率由大到小依... 本文把连串、平衡反应构成的复杂反应系统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表观连串反应,分别建立了计算最佳未转化率和最佳工程收率的数学模型。并以异丙苯合成为例进行计算和分折,指出三种不同支配条件下的表观连串反应的最佳工程收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热力学支配的表观连串反应>非支配的表观连串反应>动力学支配的表观连串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反应 表观连串反应 工程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学科能力表现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模块试题分析与思考——以2019~2023五年高考北京卷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扬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91,共6页
化学学科能力分为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具体分为九个水平。基于化学学科能力分析近五年(2019~2023年)北京高考试卷“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模块试题,归纳总结试题的特点与学科能力表现水平,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备... 化学学科能力分为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具体分为九个水平。基于化学学科能力分析近五年(2019~2023年)北京高考试卷“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模块试题,归纳总结试题的特点与学科能力表现水平,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备考建议与备考方案。实施备考方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达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能力表现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备考建议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亚铜沉淀脱氯反应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春 李自强 《湿法冶金》 CAS 2001年第3期152-155,共4页
对氯化亚铜沉淀除氯体系中各反应平衡进行了分析 ,得到形成 Cu Cl(s)稳定区域热力学条件及脱氯的限度。化学位图分析表明 ,铜离子总浓度是影响氯脱除率的主要因素。锌电解液脱氯实验进一步证明 ,随着[Cu]t增大 ,除氯率也增大 [Cu]t为 2 ... 对氯化亚铜沉淀除氯体系中各反应平衡进行了分析 ,得到形成 Cu Cl(s)稳定区域热力学条件及脱氯的限度。化学位图分析表明 ,铜离子总浓度是影响氯脱除率的主要因素。锌电解液脱氯实验进一步证明 ,随着[Cu]t增大 ,除氯率也增大 [Cu]t为 2 .5 g/ L时 ,除氯率可达到 79.6% ,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亚铜 脱氯 锌电解液 反应平衡 湿法炼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体系中离子反应平衡时间的电导法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军 李成保 +2 位作者 赵安珍 王玉军 徐仁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9-995,共7页
采用电导法检测了土壤水体系中离子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5种土壤和硝酸盐溶液(10^-4/3zmolL^-1)配制的20种悬液(30gkg^-1)的电导率时间变化曲线表明,所有悬液的电导率均呈下降趋势,在平衡100~300h后不再变化。含Cu(NO3)2... 采用电导法检测了土壤水体系中离子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5种土壤和硝酸盐溶液(10^-4/3zmolL^-1)配制的20种悬液(30gkg^-1)的电导率时间变化曲线表明,所有悬液的电导率均呈下降趋势,在平衡100~300h后不再变化。含Cu(NO3)2和Pb(N03)2溶液(10^-4molL^-1)的黄棕壤悬液(10gkg^-1)的Wien效应曲线的位置和形状随平衡时间而变,但当平衡时间≥480h,曲线出现重叠。含NaNO3和KNO3溶液(2×10^-4molL^-1)的黄棕壤悬液(10gkg^-1)的电导率与离心清液中Na^+和K^+离子浓度随平衡时间呈同步变化趋势,平衡初期均不断下降,分别在平衡70h和30h后趋达稳定。这些实验结果表明,电导法确是一种检测土壤-水体系中离子反应平衡时间的简易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Wien效应曲线 土壤-水体系 离子反应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酸和甲醇酯化反应动力学及其化学反应相平衡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屈一新 汪文川 +1 位作者 秦霁光 陈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76-583,共8页
以硫酸为催化剂,测定了丙酸和甲醇反应体系在不同温度下(313 K~343 K),不同催化剂含量下[0.5%~3%(w)]的常压液相反应动力学,得出了上述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表达式.采用1%~2%(w)的硫酸为催化剂,测定了丙酸和甲醇酯化反应体系常... 以硫酸为催化剂,测定了丙酸和甲醇反应体系在不同温度下(313 K~343 K),不同催化剂含量下[0.5%~3%(w)]的常压液相反应动力学,得出了上述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表达式.采用1%~2%(w)的硫酸为催化剂,测定了丙酸和甲醇酯化反应体系常压下化学反应相平衡数据.对所测得的相平衡数据用化学计量法进行了关联和推算,精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动力学 反应平衡 丙酸 甲醇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化学反应自动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
作者 张琴 纪圣谋 徐健健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1年第1期78-81,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研究非平衡化学反应— BZ振荡反应的自动测控系统 ,分析了系统实现原理 ,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以及软件编写。
关键词 平衡化学反应 自动测控系统 计算机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直接氧化制醋酸反应平衡与热效应分析
8
作者 樊蓉蓉 徐佩若 朱炳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对乙烯直接氧化制醋酸反应体系进行了物料衡算 ,导出了转化率和选择率的表达式 ,并对反应平衡及热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反应体系伴有强放热深度氧化副反应 ,选择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反应热效应 ,采用异形催化剂能够改善催化剂床... 对乙烯直接氧化制醋酸反应体系进行了物料衡算 ,导出了转化率和选择率的表达式 ,并对反应平衡及热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反应体系伴有强放热深度氧化副反应 ,选择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反应热效应 ,采用异形催化剂能够改善催化剂床层的传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 合成 反应平衡 热效应分析 异形催化剂 乙烯 直接氧化法 转化率 选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姚增华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5-280,共6页
1引言稳态堆物理计算的基本出发点是中子守恒。由中子守恒推导出的中子输运方程及其扩散近似是描述堆物理现象的基本方程。反应堆核计算的绝大部分内容是用扩散方程完成的。但对某些堆物理现象的研究来说,扩散方程应用起来并不方便,... 1引言稳态堆物理计算的基本出发点是中子守恒。由中子守恒推导出的中子输运方程及其扩散近似是描述堆物理现象的基本方程。反应堆核计算的绝大部分内容是用扩散方程完成的。但对某些堆物理现象的研究来说,扩散方程应用起来并不方便,需要寻找中子守恒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平衡方程 微扰理论 压水堆 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固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平衡移动过程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殿光 《化学教学》 CAS 2007年第5期80-81,共2页
问题的由来:对于有固体生成的气相可逆反应,aA(g)+bB(g)←→cC(g)+dD(s)在平衡移动过程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变化趋势的判断,是教学中的难点。而关于该类问题的命题目前也只局限于平衡右移过程中气体Mr变化趋势的判断... 问题的由来:对于有固体生成的气相可逆反应,aA(g)+bB(g)←→cC(g)+dD(s)在平衡移动过程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变化趋势的判断,是教学中的难点。而关于该类问题的命题目前也只局限于平衡右移过程中气体Mr变化趋势的判断,一些资料的讲解也很抽象。很多同学弄不清内在规律。只根据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计算反应气体、生成气体的Mr的大小来判断,很容易出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反应气体 反应平衡 移动过程 可逆反应 变化分析 固体 内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化学反应膛口流场的无网格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伟 许厚谦 +1 位作者 王亮 薛锐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5-632,共8页
基于无网格方法,对包含大位移运动边界和非平衡化学反应的膛口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发展算法是基于线性基函数最小二乘显式无网格方法,忽略黏性及湍流的影响,对流场采用ALE(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形式的Euler方程描述,对流... 基于无网格方法,对包含大位移运动边界和非平衡化学反应的膛口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发展算法是基于线性基函数最小二乘显式无网格方法,忽略黏性及湍流的影响,对流场采用ALE(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形式的Euler方程描述,对流通量和化学反应源项采用多组分HLLC(Harten-Lax-van Leer-Contact)格式和有限速率反应模型计算,对于运动边界造成的点云畸形采用局部点云重构方法处理,重构过程中采用虚拟边阵面推进。对圆柱绕流和激波诱导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重构方法和化学反应计算的有效性。最后对12.7mm口径机枪膛口流场进行了模拟,结果同实验照片、非结构网格方法结果吻合较好,数值结果清晰地再现了膛口初始冲击波、膛口冲击波、欠膨胀射流波系结构的动力学发展过程,以及膛口焰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动态点云 无网格方法 膛口流场 平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含固体的化学反应平衡移动时分子量变化的探讨
12
作者 尚瑶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平均分子量 混合气体 化学反应平衡 分子量变化 等物质的量 化学平衡移动 固体 化学反应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 比例增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VB6.0编写温度影响2NO_2N_2O_4平衡的演示
13
作者 庞玉玺 许杰 《化学教学》 CAS 2007年第3期48-49,共2页
利用VB6.0和普通化学热力学相关公式,编制了一温度对2NO2 N2O4平衡反应的影响演示程序。相比传统高中化学平衡教学实验演示较生动形象,温度调节范围广,且程序编制的思路和代码简单易懂。
关键词 VB6.0 NO2反应 平衡反应演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含化学反应火箭燃气射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军 李志刚 +1 位作者 曹从咏 张福祥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8-54,共7页
推导了适合多组分含化学反应火箭燃气射流场对流项的TVD数值格式及流动求解的组合格式,给出了某火箭燃气自由射流流场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燃气射流 数值模拟 平衡化学反应 火箭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苯乙烯体系中氢-氚同位素交换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阮文 罗文浪 +1 位作者 张莉 朱正和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0-226,共7页
采用6-311G全电子基函数和B3p86方法对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olystyrene-divinylbenzene,SDB)单体之一的苯乙烯分子结构进行优化计算。根据热力学原理,计算得到SDB官能团分子氢氚取代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函变、反应平衡常... 采用6-311G全电子基函数和B3p86方法对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polystyrene-divinylbenzene,SDB)单体之一的苯乙烯分子结构进行优化计算。根据热力学原理,计算得到SDB官能团分子氢氚取代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标准生成自由能函变、反应平衡常数及氚气和氢气的反应平衡压力比。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不利于氢氚取代反应T2(g)+SDB(H2)(s)→H2(g)+SDB(T2)(s)正向进行,这与Pt/SDB疏水催化剂在氢-水同位素交换的催化反应实验过程中的氢氚取代研究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苯乙烯体系 氢氚取代反应 热力学函数 平衡常数 反应平衡分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体系的平衡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鲁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7-59,62,共4页
根据热力学原理和线性代数方法 ,系统地讨论了复杂体系的平衡判据和平衡条件 ,以及复杂体系反应平衡、相变平衡 ,反应—相变同时平衡条件下平衡组成的计算方法 ,为研究复杂体系的平衡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复杂体系 计算方法 反应平衡 相变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合成三聚乙醛反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瑞江 曾崇余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29-32,共4页
筛选了乙醛聚合生成三聚乙醛的催化剂;考察了在不同浓度的盐酸催化下三聚乙醛生成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盐酸质量分数≥70×10-6、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h条件下,乙醛转化率达69 40%,生成三聚乙醛的选择性接近100%;测... 筛选了乙醛聚合生成三聚乙醛的催化剂;考察了在不同浓度的盐酸催化下三聚乙醛生成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盐酸质量分数≥70×10-6、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h条件下,乙醛转化率达69 40%,生成三聚乙醛的选择性接近100%;测量了20~80℃之间乙醛聚合生成三聚乙醛反应的平衡浓度,计算出相应的反应平衡常数,并根据范德霍夫方程求得该反应的反应热为-78 66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 聚合 反应时间 合成 盐酸 反应温度 转化率 反应平衡常数 反应 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氨基苯磺酸—溴酸钾—硫酸体系化学振荡反应的研究
18
作者 (亻工矢)印兰 李疆 +1 位作者 刘铨良 闻一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61-67,共7页
本文报导了无金属离子或其络合离子存在的对氨基苯磺酸—KB-rO_3—H_2SO_4体系的化学振荡现象的研究结果,考察了不同反应物浓度对振荡诱导期、周期和波形的影响,找出了一些特殊规律。
关键词 化学振荡 分区现象 对氨基苯磺酸 平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磺酸基酞菁钴与硫化物的轴向配位反应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巍 叶涛 郭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2-767,共6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多波长、双系数解析配合物吸收光谱测定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方法 ,并用分光光度法对四磺酸基酞菁钴 (CoTsPc)与硫化物的轴向配位反应进行了研究 ,发现该反应与介质 pH值有关。pH =7 0时 ,Co(Ⅱ )TsPc与HS- 反应生成五... 文章提出了一种多波长、双系数解析配合物吸收光谱测定配合物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方法 ,并用分光光度法对四磺酸基酞菁钴 (CoTsPc)与硫化物的轴向配位反应进行了研究 ,发现该反应与介质 pH值有关。pH =7 0时 ,Co(Ⅱ )TsPc与HS- 反应生成五配位的轴向配合物Co(Ⅱ )TsPc(HS) ,研究了Co(Ⅱ )TsPc与HS- 反应生成Co(Ⅱ )TsPc(HS)的反应热力学 ,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反应平衡常数、ΔH 和ΔS ;pH =13时 ,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SCo(Ⅰ )Ts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磺酸基酞菁 钴配合物 硫化物 轴向配位反应 分光光度法 反应平衡常数 温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化学平衡常数
20
作者 沈抗存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9-32,共4页
对化学平衡常数进行了具体讨论,进一步明确了kp的值同压强的大小无关,但同压强单位的选择有关,从而澄清了对平衡常数的一些不确切乃至错误的提法.
关键词 质量作用定律 反应平衡方程 平衡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