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小麦轮作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
1
作者 王明 逄蕾 +9 位作者 马明生 郑浩飞 杨楠 苟磊刚 胡南南 肖歆玥 王小燕 邵泽和 杨岩斌 杨锦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2-304,共13页
【目的】通过研究陇中旱地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状况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探索适于陇中地区的覆盖模式,为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2022—2023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定西试验站开展... 【目的】通过研究陇中旱地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状况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探索适于陇中地区的覆盖模式,为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2022—2023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定西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制度为马铃薯-小麦轮作。设无覆盖对照(CK)、地膜覆盖(PM)、秸秆碎秆覆盖还田(SR)、秸秆带状覆盖还田(SM)4个处理,采集两年成熟期马铃薯和小麦的植株和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与CK相比,PM、SR和SM 3种覆盖措施提高了马铃薯和小麦植株氮、磷、钾积累量,以PM处理效果最佳,马铃薯植株中氮、磷、钾积累量增幅分别为41.44%、71.99%、49.78%,小麦植株中增幅分别为38.37%、59.70%、64.59%。SR和SM处理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SR处理的提升效果大于SM处理,该处理下马铃薯季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9.31%、14.99%、25.92%,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1.97%和15.72%。在小麦季,0—2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21.36%和21.16%,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2.03%和14.29%,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9.46%和30.67%。CK处理两年土壤养分表观平衡均为氮、磷大量盈余,钾素亏缺。与CK相比,PM处理N、P盈余量分别显著降低了37.38%和27.30%,钾亏缺量增加了60.73%,氮、磷、钾实际平衡率分别为48.0%、106.3%、-94.1%;SR处理氮、磷盈余量分别增加了89.97%和43.75%,钾亏缺量减少了88.18%,实际平衡率分别为159.5%、241.3%、-7.2%;SM处理氮、磷、钾盈余量分别增长了99.19%、46.27%、120.12%,实际平衡率分别为180.6%、255.7%、16.0%。【结论】陇中旱地农田现有施肥量和管理措施下,土壤养分表观平衡均表现为氮磷盈余、钾亏缺。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作物养分积累量和粗蛋白产量,降低氮磷盈余量,但加剧钾素亏缺。秸秆碎秆覆盖还田和秸秆带状覆盖还田增加作物养分吸收量和粗蛋白产量的效果虽低于地膜覆盖,并加剧了土壤氮磷盈余量,但缓解了钾素的亏缺量。因此,陇中旱地农田长期采用秸秆覆盖措施时应考虑降低氮、磷肥的施用量,采用地膜覆盖措施时应注意提高钾肥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小麦轮作 地膜覆盖 秸秆覆盖还田 作物养分积累 土壤养分表观平衡 养分实际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养分平衡模型的安徽省畜禽养殖业土地承载力研究
2
作者 邵培艳 王晓辉 +1 位作者 胡淑恒 何祥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7-763,共7页
为探究安徽省畜禽养殖业现状,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文章采用养分平衡模型测度安徽省2017-2021年畜禽粪污氮磷养分供给量和农作物粪污氮磷养分需求量,分析安徽省各地市畜禽养殖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特征以及环境污染... 为探究安徽省畜禽养殖业现状,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文章采用养分平衡模型测度安徽省2017-2021年畜禽粪污氮磷养分供给量和农作物粪污氮磷养分需求量,分析安徽省各地市畜禽养殖土地承载力时空差异特征以及环境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安徽省畜禽粪污氮磷养分供给量主要集中在北部的阜阳、蚌埠、宿州以及亳州市,4市占全省排放总量的54%左右;农作物粪污氮磷养分需求量分布与其有相同规律。整体上全省畜禽养殖业未超载,土地承载力指数为0.50左右,但是个别地区养殖压力较大,如安庆、池州、黄山和宣城市土地承载力指数均在0.70以上,具有较高的环境污染风险。因此各区域可按照自身实际情况调整粪肥施用比例、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区域,及时做好环境污染风险较高区域的畜禽养殖总量控制,推动种养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平衡 土地承载力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磷养分平衡的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研究——以FK县为例
3
作者 贺珊 李传棋 +1 位作者 孙若愚 李大兵 《养猪》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为科学调整区域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规模与布局,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本文基于氮磷养分平衡法,以《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为计算依据,测算FK县及其各乡镇2020—2023年平均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并对其进行环境污染预警评估。结... 为科学调整区域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规模与布局,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本文基于氮磷养分平衡法,以《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为计算依据,测算FK县及其各乡镇2020—2023年平均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并对其进行环境污染预警评估。结果表明,FK县基于氮养分的土地承载力为2880329头猪当量,磷养分为2015232头猪当量。当前养殖规模为1322075头猪当量,FK县畜禽养殖量尚未超载。但从各乡镇来看,乡镇D处于超载状态;FK县基于氮、磷养分的环境污染预警等级均为Ⅰ级,无污染风险。从各乡镇来看,乡镇D风险预警等级分别为Ⅲ级或Ⅳ级,污染较为严重。乡镇B、E、N、R、S均为Ⅱ级风险,稍有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土地承载力 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红壤侵蚀退化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养分平衡机制
4
作者 翟林 韩雪洁 +4 位作者 李启艳 刘陵桦 孟维彩 蔡翠婷 侯晓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8-247,共10页
土壤化学计量对退化地植被恢复后土壤养分限制变化有重要的指示作用,目前红壤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养分限制机理还不清楚,以福建省长汀县红壤侵蚀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测定不同恢复阶段马... 土壤化学计量对退化地植被恢复后土壤养分限制变化有重要的指示作用,目前红壤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养分限制机理还不清楚,以福建省长汀县红壤侵蚀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测定不同恢复阶段马尾松林植被组成和土壤理化特性,分析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群落特征与土壤化学计量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的恢复,植物丰富度(DG、DM)、植物多样性(H′)、植物优势度(DS)及植物均匀度(E)均明显提升,针叶林(CF)和针阔混交林(CBF)与阔叶林(BF)恢复阶段的灌木层和乔木层差距主要体现为植物种类变化显著,说明恢复后期植物多样性提升变缓;随着植被的恢复,土壤理化特性逐渐改善,土壤持水特性、孔隙性、TC含量和TN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土壤TP含量不同恢复阶段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全国土壤平均值相比,土壤C∶N、C∶P总体较高,而N∶P总体较低,N、P是研究区持续存在的限制性营养元素;植物多样性与土壤C、N、P及其化学计量显著相关,土壤化学计量的决定系数为32.4%~65.1%;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P、N∶P对DG、DS变化的响应效果要比单个因子TC含量、TN含量更好,E与C∶N最为相关(关联度为0.777),DG与土壤TC含量、TN含量和N∶P变化关联度最高,其次为DS。综上,土壤化学计量与植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密切相关,可作为退化地植被恢复后期土壤养分平衡的重要评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侵蚀退化区 水土流失 植被恢复 马尾松 生态化学计量 养分平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种植管理中的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罗晓燕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2期43-45,共3页
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安全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安全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分析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对农作物的影响与意义,对农作物种植管理中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的应用进行概述,并提出一些优化对策,研究结果旨在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植管理 土壤养分平衡 肥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种植管理中的土壤养分平衡技术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彦芳 《河北农业》 2024年第6期39-40,共2页
在农作物种植管理中,土壤养分平衡技术的运用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土壤养分,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减少各种化肥的过度使用,这对于保护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探... 在农作物种植管理中,土壤养分平衡技术的运用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土壤养分,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同时减少各种化肥的过度使用,这对于保护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探讨土壤检测技术、农作物的生长检测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平衡土壤养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植管理 土壤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种植管理中的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恩佩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12期59-61,共3页
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是农作物种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对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的意义进行了一定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农作物种植管理中的土壤养分平衡... 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是农作物种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对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的意义进行了一定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农作物种植管理中的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并提出针对性的实施策略,进而为土壤养分平衡与肥料管理技术的顺利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保障,推动农作物种植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植管理 土壤养分平衡 肥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结球甘蓝“绿峰二号”氮磷钾硼锰铁养分平衡分析
8
作者 王冬群 成美玲 章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143-146,共4页
通过缺素试验和不同水平施肥量比较试验,研究结球甘蓝“绿峰二号”对氮、磷、钾、硼、锰和铁6种元素吸收利用特点,为结球甘蓝化肥减量增效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通过缺素试验发现在土壤中有较高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时,再施磷肥或钾肥并... 通过缺素试验和不同水平施肥量比较试验,研究结球甘蓝“绿峰二号”对氮、磷、钾、硼、锰和铁6种元素吸收利用特点,为结球甘蓝化肥减量增效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通过缺素试验发现在土壤中有较高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时,再施磷肥或钾肥并不能提高结球甘蓝产量,反而会减产;施氮肥能提高结球甘蓝产量;从不同施肥水平来看,呈现出施肥越多结球甘蓝产量越高的特点,但增产幅度逐渐降低。结球甘蓝“绿峰二号”N、P、K养分吸收量比例平均为13.39∶8.00∶29.86,B、Mn、Fe养分吸收量比例平均为52.28∶83.36∶158.01。当目标产量70392 kg/hm^(2),N、P_(2)O_(5)、K_(2)O施入量达91.03、55.67、210.24 kg/hm^(2),B、Mn、Fe施入量达57.44、85.58、171.53 g/hm^(2)时,就可保持当季土壤中养分平衡。NPK肥农学效率分别为130.33、11.10、6.44 k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施肥量 养分平衡 N P_(2)O_(5) K_(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平原玉田县和陵县试区粮田土壤养分平衡现状评价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绍文 金继运 +2 位作者 左余宝 杨俐苹 程明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对黄淮海平原玉田县和陵县试区粮田土壤养分平衡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玉田县和陵县试区粮田氮素 (N)平衡均处于盈余状况 ,分别为 2 0 2 1和 189 3kg·hm-2 ·a-1,其实际平衡盈余率分别达到 6 4 4 %和 71 8% ,较允许平... 对黄淮海平原玉田县和陵县试区粮田土壤养分平衡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玉田县和陵县试区粮田氮素 (N)平衡均处于盈余状况 ,分别为 2 0 2 1和 189 3kg·hm-2 ·a-1,其实际平衡盈余率分别达到 6 4 4 %和 71 8% ,较允许平衡亏缺率 (玉田县和陵县试区分别为 - 4 8%和 - 2 3 1% )分别高出 6 9 2和 94 9个百分点 ,大大超过合理的范围 ,可能会引起环境问题。磷素 (P2 O5)平衡亦均处于盈余状态 ,分别为 5 8 4和 88 4kg·hm-2 ·a-1,其实际平衡盈余率分别为 5 7 2 %和 84 6 % ,较允许平衡盈亏率 (玉田县试区允许盈余 11 1% ,陵县试区允许亏缺- 6 2 3% )分别高出 4 6 1和 14 6 9个百分点 ,玉田县试区磷肥的施用基本合理 ,而陵县试区磷肥用量明显偏高 ,未得到合理高效利用。钾素 (K2 O)亏缺均较高 ,差异也较大 ,分别为 - 5 0 9和 - 115 3kg·hm-2 ·a-1,其实际平衡亏缺率均低于允许平衡亏缺率 ,两地尤其是陵县试区土壤钾素长期处于亏缺状态 ,将会明显降低土壤的供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田土壤 养分平衡 养分允许平衡盈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杉木幼苗养分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樊后保 廖迎春 +3 位作者 刘文飞 袁颖红 李燕燕 黄荣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77-3284,共8页
研究氮沉降对植物养分平衡的影响,对1 a生杉木(Cunningham ia lanceolata(Lamb.)Hook.)幼苗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以NH4NO3作为外加氮源,设计了N0(0 g N m-2.a-1)、N1(6 g N m-2.a-1)、N2(12 g N m-2.a-1)、N3(24 g N m-2.a-1)和N4(48g N... 研究氮沉降对植物养分平衡的影响,对1 a生杉木(Cunningham ia lanceolata(Lamb.)Hook.)幼苗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以NH4NO3作为外加氮源,设计了N0(0 g N m-2.a-1)、N1(6 g N m-2.a-1)、N2(12 g N m-2.a-1)、N3(24 g N m-2.a-1)和N4(48g N m-2.a-1)等5种氮沉降水平,每处理重复6次。通过1 a的试验发现,杉木幼苗叶、茎、粗根和细根中的N、K、Mg含量随氮处理水平的增加而上升,但Ca在各器官中的含量则呈下降趋势;中低氮(N1,N2)对叶、茎和粗根中P的含量表现为促进作用,而高氮(N3,N4)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幼苗各器官中的N与其他养分元素的比值随氮处理水平的增加而普遍升高,但粗根中的N/K、N/Mg则表现为下降。与对照(N0)相比,在N1、N2、N3、N4处理中,幼苗对外加氮素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60.7%、57.9%、43.3%和27.9%,随氮处理水平增加,利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随着氮处理水平的增加,幼苗体内的氮分配到叶和细根中的比例增加,而分配到茎和粗根中的比例下降。因此,氮沉降明显增加了杉木幼苗各器官的氮含量,影响了幼苗的养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氮沉降 杉木幼苗 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设施栽培地区养分平衡及其环境风险 被引量:37
11
作者 黄化刚 张锡洲 +1 位作者 李廷轩 余海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76-682,共7页
对山东寿光主要设施栽培地区的设施面积、施肥状况、蔬菜种类及产量等进行调查,并采集相应大棚的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设施栽培系统中,氮(N)、磷(P2O5)、钾(K2O)养分的投入量分别为4088(CV=30%)、3655(CV=35%)、3438kg·hm-2(C... 对山东寿光主要设施栽培地区的设施面积、施肥状况、蔬菜种类及产量等进行调查,并采集相应大棚的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设施栽培系统中,氮(N)、磷(P2O5)、钾(K2O)养分的投入量分别为4088(CV=30%)、3655(CV=35%)、3438kg·hm-2(CV=36%),总养分收入量为11181kg·hm-2。养分的投入主要以化肥为主,每年设施栽培由化肥投入的氮、磷、钾养分分别达2539、2183、2202kg·hm-2,分别占到各种养分投入总量的63%、61%和66%。(2)作物吸收养分量远小于设施系统收入量,N、P2O5、K2O每年支出分别为1002、793、1099kg·hm-2,仅占投入量的25%、22%、32%;盈余量分别为3086、3015、2339kg·hm-2,平均盈余率为308%、471%和213%。(3)设施系统耕层土壤中速效氮、磷、钾与露地土壤相比分别仅增加684、575和1016kg·hm-2,其增加量远远低于系统盈余量。大量盈余养分进入环境,表明存在着巨大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系统 养分平衡 环境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旱塬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摄晓燕 谢永生 +3 位作者 郝明德 赵云英 张义 鞠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32,共6页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肥料施用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的产量,增加小麦对养分的吸收量,同时达到培肥地力的效果。氮、磷配施增产效果显著,增幅为111.7%;在单施氮肥、单施磷肥的基础上施有...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肥料施用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的产量,增加小麦对养分的吸收量,同时达到培肥地力的效果。氮、磷配施增产效果显著,增幅为111.7%;在单施氮肥、单施磷肥的基础上施有机肥,分别比单施氮肥和单施磷增产32.7%、155.7%。氮、磷及有机肥配施时氮、磷、钾总吸收量均最多,分别增加303.5%、128.6%、238.8%。肥料单施,土壤中的部分养分会出现亏缺,单施氮肥,土壤中磷素亏损100%;单施磷肥,氮素亏损100%。肥料配施,氮素、磷素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盈余。农业生产中该区要重视施用有机肥及肥料的合理配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长期施肥 养分平衡 黄土旱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量施肥下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养分平衡 被引量:141
13
作者 赵亚南 宿敏敏 +4 位作者 吕阳 况福虹 陈轩敬 张跃强 石孝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4-873,共10页
【目的】我国化肥过量施用现象普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生产。研究化肥减量施用对小麦产量、籽粒灌浆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可以为我国化肥高效施用和零增长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四川盆地进行了两个大田试验,以习惯施... 【目的】我国化肥过量施用现象普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生产。研究化肥减量施用对小麦产量、籽粒灌浆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可以为我国化肥高效施用和零增长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四川盆地进行了两个大田试验,以习惯施肥(N、P_2O_5、K_2O分别为180、120、45 kg/hm^2)为对照,设置减量施肥(N、P_2O_5、K_2O分别为96、60、45 kg/hm^2)处理,测定了小麦产量及构成、籽粒灌浆、花后干物质转运、旗叶叶绿素含量、养分平衡和肥料利用率。【结果】与习惯施肥相比,减量施肥下小麦产量、穗数、穗粒数没有显著变化,小麦–玉米轮作田块小麦千粒重显著提高5.8%。根据Logistics方程拟合结果,减量施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玉米轮作田块小麦理论最大千粒重,渐增期、缓增期籽粒净增重,对其他灌浆参数影响不显著。减量施肥下小麦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灌浆的贡献率增加28.5%、17.5%和20.7%,但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下降速度加快。习惯施肥和减量施肥土壤氮素盈余分别为22.6和–30.2 kg/hm^2,土壤磷盈余分别为80.4和22.8kg/hm^2。减量施肥后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表观回收率比习惯施肥提高79.2%、69.1%和27.9%,磷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表观回收率提高91.1%、72.7%和68.5%。【结论】本试验的两年时间内,减量施肥可以维持小麦产量,促进小麦干物质转运及其对籽粒灌浆的贡献,但花后功能叶衰退加速。减量施肥下肥料利用率提高,土壤磷素盈余降低,土壤氮素亏缺,需要在确保维持小麦产量、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减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产量 籽粒灌浆 干物质转运 肥料利用率 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施肥对大豆产量及土壤-作物系统养分收支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姬景红 李玉影 +5 位作者 刘双全 刘颖 张明怡 韩光 史俊琴 徐军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8-682,共5页
以合理利用黑龙江省土壤养分资源,避免肥料浪费,达到大豆高产、优质和高效为目的,根据李比希最小养分率原理,设计了最佳处理,并在最佳处理的基础上做减素处理,以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平衡施肥条件下,大豆产量、各... 以合理利用黑龙江省土壤养分资源,避免肥料浪费,达到大豆高产、优质和高效为目的,根据李比希最小养分率原理,设计了最佳处理,并在最佳处理的基础上做减素处理,以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平衡施肥条件下,大豆产量、各生育期养分吸收规律以及土壤-作物系统中氮磷钾三要素投入-产出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海伦、宝清、克山大豆产量有明显的正效应,且有利于大豆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开花期~结荚期以及鼓粒期~成熟期是大豆养分需求的关键时期。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施N52.5kg.hm-2不足;施P2O575kg.hm-2过高;施K2O60kg.hm-2中部和西部地区不足,东部地区基本能满足大豆高产对钾的需要。三地区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7.8%、39.8%和39.3%;磷肥利用率分别为16.8%、19.7%和18.6%;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3.5%、40.5%和25.3%。可见,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大豆生产氮钾肥用量还有提高的空间,磷肥用量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施肥 养分平衡 大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潮土区不同轮作制度下土壤养分平衡状况与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冬碧 余延丰 +4 位作者 范先鹏 熊桂云 陈防 杨永成 殷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2-916,共5页
通过连续5年定点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了湖北省2个潮土区域农田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并用允许养分平衡盈亏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在几种主要轮作制中,所有作物的K肥施用量及施用比例均明显比N肥低,但几乎所有作物的K素吸收量均明显高于... 通过连续5年定点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了湖北省2个潮土区域农田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并用允许养分平衡盈亏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在几种主要轮作制中,所有作物的K肥施用量及施用比例均明显比N肥低,但几乎所有作物的K素吸收量均明显高于N素吸收量,早、晚稻吸收P、K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作物。②不同轮作制中土壤养分平衡状况表现为N素有不同程度的盈余、P素基本平衡、K素总是亏缺的,且水田K素亏缺量明显高于旱地。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减N稳P增K"和以一个轮作周期为单位进行统筹施肥的养分平衡调控措施,以实现作物生产的高产稳产和土壤养分平衡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施肥现状 养分吸收 养分平衡 养分允许平衡盈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烤烟生产体系中的养分平衡 被引量:30
16
作者 陶芾 滕婉 +1 位作者 李春俭 张福锁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根据不同途径输入的养分和植株带出的养分,计算了我国烤烟生产体系中氮、磷、钾3种大量元素的输入输出量及其平衡状况,并对烤烟生产中的养分利用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2003年养分平衡结果为例,我国烤烟生产中年投入的纯养分... 根据不同途径输入的养分和植株带出的养分,计算了我国烤烟生产体系中氮、磷、钾3种大量元素的输入输出量及其平衡状况,并对烤烟生产中的养分利用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2003年养分平衡结果为例,我国烤烟生产中年投入的纯养分总量分别为氮13.7万吨(其中化肥氮11.5万吨)、磷10.9万吨(其中化肥磷10.8万吨),钾26.0万吨(其中化肥钾25.9万吨)。化肥氮、磷、钾养分的投入量分别占烤烟生产中养分投入总量的83.4%、99.2%和99.4%。烟株(包括根茎叶)带出的氮、磷、钾养分量为7.3万吨、0.8万吨和7.2万吨,分别占氮、磷、钾养分投入总量的52.8%、7.6%和27.7%;烤烟生产中投入的氮、磷、钾化肥养分占全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养分投入量的比例分别为0.5%、1.5%和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农田肥料投入与养分平衡状况分析 被引量:32
17
作者 冀宏杰 张认连 +2 位作者 武淑霞 张怀志 张维理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75,共6页
通过对太湖流域9个县市的700多份实地作物施肥情况调查,并结合相关统计资料,综合分析了太湖流域目前农田肥料投入以及氮、磷养分的平衡(盈亏)状况,重点进行了大田作物和蔬菜等经济作物氮、磷肥料投入量、养分平衡状况以及有机肥和化肥... 通过对太湖流域9个县市的700多份实地作物施肥情况调查,并结合相关统计资料,综合分析了太湖流域目前农田肥料投入以及氮、磷养分的平衡(盈亏)状况,重点进行了大田作物和蔬菜等经济作物氮、磷肥料投入量、养分平衡状况以及有机肥和化肥投入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养分投入和盈余状况整体上均高于粮食、油料作物,而大宗粮食、油料作物的周年养分投入支出基本平衡。蔬菜播种面积尽管只占到所统计4类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0%,但是其施磷量却达总施磷量的50%以上,而磷素是造成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加之目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农田 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土壤养分时空变异与养分平衡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刘芬 王小英 +1 位作者 赵业婷 同延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利用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和2010—2012年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结合GIS技术,分析了渭北旱塬近30年来土壤养分变化;并通过对该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户施肥调查数据的分析,明确了该区... 利用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和2010—2012年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结合GIS技术,分析了渭北旱塬近30年来土壤养分变化;并通过对该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户施肥调查数据的分析,明确了该区农户施肥现状及主要种植体系养分平衡状况。结果表明,渭北旱塬当前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平均分别为12.9 g/kg、59.4 mg/kg和15.4 mg/kg,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分别提高了22.0%、37.9%和129.8%;速效钾基本保持不变。该区氮、磷肥过量投入现象严重,小麦、玉米和苹果的氮肥、磷肥投入过量农户分别占总调查农户的89%、69%、74%和75%、49%、52%;76%和67%的农户在小麦和玉米田间的钾肥投入不足,苹果钾肥投入过量和不足的农户比例均较高,分别为40%和48%。小麦、玉米和苹果三大主要种植体系土壤氮、磷均处于盈余状态,氮盈余量平均分别为116、111和655 kg/hm2,磷盈余量平均分别为88、56和357 kg/hm2,其实际盈余率均大大超出短期内允许的盈余范围。小麦和玉米种植体系钾素均为亏损状态,其亏损量平均分别为73和93 kg/hm2,在允许亏损范围内;而苹果种植体系钾素年盈余量高达283 kg/hm2,实际盈亏率较允许平衡盈亏率高出145个百分点。因此,为实现渭北旱塬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双重目的,今后该区域应适量减少氮、磷肥的投入,尤其是苹果园区;增加粮食作物的钾肥投入,以保证作物稳产、高产,保持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土壤养分 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农田养分平衡与养分消长规律 被引量:40
19
作者 王建国 刘鸿翔 +1 位作者 王守宇 韩晓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6-251,共6页
通过 1 1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典型黑土农田 1 1年不施N肥 ,N素的自然供给力由 92 %下降到 5 0 %~ 60 % ;不施P肥 ,P素的自然供给力由 98%下降到 80 %~ 90 % ;不施钾肥 ,K素的自然供给力也由 1 0 0 %缓慢下降接近 90 %。农田养分平... 通过 1 1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典型黑土农田 1 1年不施N肥 ,N素的自然供给力由 92 %下降到 5 0 %~ 60 % ;不施P肥 ,P素的自然供给力由 98%下降到 80 %~ 90 % ;不施钾肥 ,K素的自然供给力也由 1 0 0 %缓慢下降接近 90 %。农田养分平衡盈亏及其变化决定了土壤养分消长规律 ,其中有效磷的消长与P素盈亏的相关模型为Y =2 895 +0 1 3 4x ,速效钾的消长与K素盈亏的相关模型为Y =1 8 81 +0 1 63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农田 养分平衡 养分消长规律 自然供给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主要农田施肥状况及典型县域农田养分平衡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明昌 张强 +3 位作者 程滨 杨治平 焦晓燕 周怀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26,共6页
根据山西省农业统计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和土壤测定数据,采用典型农户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全省和3个典型县域农田施肥状况、养分平衡和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农户施肥状况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山西省平均N肥用量为181.8Nkg/hm2,P肥用量为93.... 根据山西省农业统计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和土壤测定数据,采用典型农户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全省和3个典型县域农田施肥状况、养分平衡和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农户施肥状况调查结果表明,2000年山西省平均N肥用量为181.8Nkg/hm2,P肥用量为93.7P2O5kg/hm2,K肥用量为41.9K2Okg/hm2,N∶P∶K为1∶0.52∶0.23。从化肥的投向来看,水地的施用量明显高于旱地,蔬菜和果树的施用量高于粮食作物和其它经济作物。从3个典型县域农田养分平衡来看,1980年后随着N、P肥施用量的增加,农田N素和P素出现大量盈余,K素则处于亏缺状态。通过对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和2000年土壤测定结果分析,了解了山西省近20年来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化趋势,以及典型县域农田养分平衡状况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调查 肥料施用 农田养分平衡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