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平衡充分发展理论:历史演进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安虎森 荆克迪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9-187,共9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区域经济思想,是以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力布局弊端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生产力均衡布局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先后提出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生产力非均...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区域经济思想,是以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力布局弊端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生产力均衡布局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先后提出了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生产力非均衡布局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平衡充分发展理论等充满时代性特征的创新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区域经济学的中国特色,就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平衡充分发展,其核心思想是以区际分工为基础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国土空间优化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 平衡充分发展 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国土空间优化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下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基于平衡充分发展水平的门槛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锴 周雅慧 +1 位作者 王嵩 张耀光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共8页
创新驱动是破解中国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破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采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运用全局参比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通过构建指标... 创新驱动是破解中国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破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采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运用全局参比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分别对中国各省市的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然后通过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平衡和充分发展水平下创新驱动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①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②各省市平衡和充分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市之间的变化情况差异较大,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③在不同的平衡及充分发展水平下,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当平衡充分发展水平较低时,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当平衡充分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平衡充分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平衡充分发展 创新驱动 全局参比Malmquist模型 门槛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的解决路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与重构——基于后发优势理论视角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蕊 金晓彤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46,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资源配置模式。但在此模式下,不仅先发地区出现了创新极化过度、扩散不足的弊端,而且后发地区隐性的后发优势潜能也受到了严重抑制。故在分析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缺陷的基础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资源配置模式。但在此模式下,不仅先发地区出现了创新极化过度、扩散不足的弊端,而且后发地区隐性的后发优势潜能也受到了严重抑制。故在分析传统资源配置方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落后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模式的可行路径。依托创新资源的跳跃式梯度转移模式、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和基于创新资源贡献度的补偿机制,不仅先发地区可以更好地将技术溢出效应辐射至后发地区,后发地区还能够借助政策引导,掌握更多的创新资源禀赋,从而实现经济赶超。因此,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机制进而释放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潜能,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非平衡非充分发展矛盾解决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后发优势 平衡充分发展 创新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被引量:37
4
作者 蒋永穆 周宇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8,共9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行破解。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我们认为应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破解经济发展中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平衡,以及创新不充分、改...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行破解。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我们认为应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破解经济发展中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平衡,以及创新不充分、改革不充分、开放不充分等问题,进而破解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经济发展平衡充分 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鲁万波 江初娜姆 杨旭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0-168,共9页
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强调,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基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实现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两个... 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强调,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基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实现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两个维度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指标构建了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平衡发展充分发展指标体系,测度了2006—2020年西藏自治区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状况,比较了西藏自治区各地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水平。其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导致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因素。最后,对2006—2020年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的收敛性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表明,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导致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经济优化、能源环境这四个领域以及产业结构和医疗卫生领域的部分层面;西藏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平衡充分 收敛分析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包容性政策框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高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71,共7页
构建分类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平衡充分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和迫切任务。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新趋势,针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现实困境,从政策目标、政策体系和政策工具三个维度,探... 构建分类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平衡充分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和迫切任务。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新趋势,针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现实困境,从政策目标、政策体系和政策工具三个维度,探索建构我国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包容性政策框架。此框架的重点在于进一步提升分类发展政策的目标整合性、体系协同性和工具适配性,促进多元平衡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发展多样、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系 分类发展 包容性政策 平衡充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科技政策跃迁及创新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伟 范旭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6,共8页
破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科技政策的有效支撑,科技政策也应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适时调整。中国科技政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发生了三次跃迁,实现了从建立科学技术体系向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再到提高科技有效供给的改变。新时代科技政... 破解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科技政策的有效支撑,科技政策也应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适时调整。中国科技政策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发生了三次跃迁,实现了从建立科学技术体系向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再到提高科技有效供给的改变。新时代科技政策面临新的逻辑转向,包括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以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为必要前提,价值转向更多关注平衡发展并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目标转向充分发展并重视社会生产的速度、效率。在社会主要矛盾视野下,科技政策存在政策的使命目标对人民需要的回应性不足、科技政策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参与主体缺乏有机协同三大困境,必须聚焦人民需要的科技政策使命,重构科技政策供给结构,并围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强化科技政策主体的互动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政策 社会主要矛盾 美好生活 发展平衡充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偏远乡村农产品上行问题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曼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2-146,共5页
偏远乡村农产品上行不畅,是目前解决我国乡村商品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障碍。为推动偏远乡村农产品上行,一是要根据偏远乡村上行产品的特质与供求的双向权衡做好目标市场定位;二是要遵循效益原则、优化原则与差异化原则做好... 偏远乡村农产品上行不畅,是目前解决我国乡村商品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障碍。为推动偏远乡村农产品上行,一是要根据偏远乡村上行产品的特质与供求的双向权衡做好目标市场定位;二是要遵循效益原则、优化原则与差异化原则做好偏远乡村上行产品开发项目决策;三是要通过整合多条资金渠道与强化偏远乡村造血功能、形成农村运力和物流企业分工协作格局、加速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使农民产品上行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等方略,突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物流成本高企、动力不足四大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远乡村 发展平衡充分 农产品上行 目标市场定位 产品开发项目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界讨论的若干重大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景维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4-25,共2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本文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分析框架下,对最近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本文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分析框架下,对最近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等问题的讨论进行梳理,并总结这些问题呈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增长方式转换 发展平衡充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逻辑主线探究
10
作者 关凤利 孟宪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0,共9页
逻辑主线是科学把握特定思想体系要素构成及其展开理路的中心线索,既贯穿于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也体现在思想体系展开的各个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发展什么样... 逻辑主线是科学把握特定思想体系要素构成及其展开理路的中心线索,既贯穿于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也体现在思想体系展开的各个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时代课题。其中,以“实现平衡充分发展”为主线,清晰刻画了各范畴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展开理路,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主题的一脉相承性、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现实性以及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导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平衡充分发展 逻辑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