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gistic回归分析在厚颌鲂生活史类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欣 刘焕章 王剑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6-509,共4页
以34种中国淡水鱼类和近海鱼类的生态参数为基础,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长江上游龙溪河厚颌鲂的生活史类型,然后用平衡产量模型进行验证,并探讨合理开发龙溪河厚颌鲂种群资源的渔业管理措施。结果表明:logistic回归模型... 以34种中国淡水鱼类和近海鱼类的生态参数为基础,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长江上游龙溪河厚颌鲂的生活史类型,然后用平衡产量模型进行验证,并探讨合理开发龙溪河厚颌鲂种群资源的渔业管理措施。结果表明:logistic回归模型估算出厚颌鲂属于k选择鱼类的概率为13%,判别标准为29%,因此厚颌鲂应该属于r选择鱼类;Beverton-Holt产量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厚颌鲂平衡产量曲线与典型的r选择鱼类尖头塘鳢极为类似;捕捞死亡系数和起捕年龄的变化对产量曲线有显著影响,因此限制捕捞量和网目大小是控制过度捕捞,合理开发和保护种群资源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生活史类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平衡产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的生长、死亡参数及资源利用状况 被引量:9
2
作者 赵丽爽 程飞 +4 位作者 张磊 王欣 张胜宇 蒋功成 谢松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0-249,共10页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采用银鱼拖网对洪泽湖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进行周年逐月采样,确定单位水体面积(1 km2)捕捞渔获量,估算种群生长和死亡相关参数;利用平衡产量模型评估获得最高单位补充量渔产量时的最适开捕时间,并设定为优化的管理方...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采用银鱼拖网对洪泽湖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进行周年逐月采样,确定单位水体面积(1 km2)捕捞渔获量,估算种群生长和死亡相关参数;利用平衡产量模型评估获得最高单位补充量渔产量时的最适开捕时间,并设定为优化的管理方案;构建单位补充量产卵群体生物量(Spawner biomass perrecruitment;SBR)模型,评估洪泽湖银鱼资源在当前和优化管理方案下的捕捞利用状况,为其资源管理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大银鱼体长和体重分别为29.0—182.6 mm和0.10—34.79 g,世代周期中存在2个快速生长阶段,即4—6月和8—11月;最适生长方程为von Bertalanffy方程,Lt=173.35×[1–e–1.972(t–0.092)];捕捞死亡系数和自然死亡系数分别为8.583/year和3.292/year。太湖新银鱼体长和体重分别为20.4—82.7 mm和0.04—3.40 g,整个世代周期持续生长,最适生长方程为Logistic方程,Lt=66.82/[1+e–5.386(t–0.124)];捕捞死亡系数和自然死亡系数分别为7.006/year和1.146/year。平衡产量模型结果显示,当大银鱼开捕年龄为0.593 year,太湖新银鱼开捕年龄为0.420 year时,即将银鱼开捕时间由现行的8月9日,推迟20d,并取消现行的5月一周捕捞,可以获得最大总渔产量。SBR模型评估结果显示,在当前管理模式下,大银鱼SBR残存量相当于未开发状态的20.23%,优化管理方式后可达到36.72%,能有效缓解大银鱼的捕捞压力;在优化管理方式后,大湖新银鱼的SBR残存量从现行管理方式下相当于未开发状态的7.50%,提升至12.86%,但仍低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鱼 生长 死亡 平衡产量模型 SBR模型 评价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冯菲 陈森 +3 位作者 周艳波 谢恩阁 周文礼 吴洽儿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9年第4期250-256,共7页
海洋渔业资源承载力是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利用非平衡剩余产量模型对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1994-2017年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承载力均处于临界超载或超载状态,超载年份占总调查年份的... 海洋渔业资源承载力是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依据和前提条件。利用非平衡剩余产量模型对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1994-2017年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承载力均处于临界超载或超载状态,超载年份占总调查年份的88.9%。同时利用损失经济估算模型,对2017年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承载力超载损失的经济情况进行估算,2017年超载损失的海洋渔业资源产量价值37380.3×10^4元,已达到亿元数量级,而损失的后代产量贴现到当年的海洋渔业资源量价值为747606.3×10^4元,占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总价值量的10%以上。广东省海洋渔业资源承载力超载情况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承载力 平衡剩余产量模型 损失经济估算模型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