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积平衡法与川东大池干推覆带区域滑脱面预测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玉萍
张洁
+1 位作者
尹宏伟
徐士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0-417,共8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面积平衡法的原理与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川东大池干构造的解释。利用面积平衡法,本文预测出在该地区可能有三个较大的区域滑脱面,它们分别位于3.53km处的中三叠统(由石膏、盐岩和泥页岩组成),7.79km处的下寒武统(由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面积平衡法的原理与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川东大池干构造的解释。利用面积平衡法,本文预测出在该地区可能有三个较大的区域滑脱面,它们分别位于3.53km处的中三叠统(由石膏、盐岩和泥页岩组成),7.79km处的下寒武统(由页岩、石膏和岩盐层组成),以及8.67km处的下寒武统(由页岩、石膏和岩盐层组成)地层之中。根据以上滑脱面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大池干构造可以解释为滑脱褶皱和断层转折褶皱两种成因模式。在滑脱褶皱模式中,主滑脱面为8.67km处的非能干层;在断层转折褶皱模式中,该地区被认为具有上下两个滑脱面,其上滑脱面为3.53km处的非能干层,而其下滑脱面为7.79km处的非能干层。两种模式所对应的面积深度直线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两种构造解释都具有内部岩层一致性,剖面达到平衡,故具有相对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与恢复
面积
平衡
法
大池干构造
滑脱深度
滑脱褶皱
断层转折褶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面积深度法对克拉苏构造带中部盐下构造的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谢会文
尹宏伟
+4 位作者
唐雁刚
汪伟
魏红兴
吴珍云
李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3-1040,共8页
因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前景,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构造成为该地区研究的重心,深层地震信息的模糊和复杂的盐下构造又使得研究工作困难重重。本文结合最新地震剖面,将面积深度法应用于大北-克深区域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层,完善大北-克深盐下层的...
因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前景,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构造成为该地区研究的重心,深层地震信息的模糊和复杂的盐下构造又使得研究工作困难重重。本文结合最新地震剖面,将面积深度法应用于大北-克深区域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层,完善大北-克深盐下层的构造模式,研究其构造特征,并得出以下结论:1.大北-克深地区盐下层构造分布以克拉苏断层为界线,克拉苏断层以北主要发育基底卷入的高角度逆冲构造,断层以南主要发育滑脱构造;2.大北-克深盐下滑脱构造的区域滑脱面深度约10 km左右;3.从大北至克深,盐下滑脱构造的区域缩短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由11~14 km增加到16~21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与恢复
面积深度法
克拉苏构造带
滑脱构造
滑脱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积平衡法与川东大池干推覆带区域滑脱面预测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玉萍
张洁
尹宏伟
徐士进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及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0-41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402019)部分资助
文摘
本文详细介绍了面积平衡法的原理与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川东大池干构造的解释。利用面积平衡法,本文预测出在该地区可能有三个较大的区域滑脱面,它们分别位于3.53km处的中三叠统(由石膏、盐岩和泥页岩组成),7.79km处的下寒武统(由页岩、石膏和岩盐层组成),以及8.67km处的下寒武统(由页岩、石膏和岩盐层组成)地层之中。根据以上滑脱面的分析结果,作者认为大池干构造可以解释为滑脱褶皱和断层转折褶皱两种成因模式。在滑脱褶皱模式中,主滑脱面为8.67km处的非能干层;在断层转折褶皱模式中,该地区被认为具有上下两个滑脱面,其上滑脱面为3.53km处的非能干层,而其下滑脱面为7.79km处的非能干层。两种模式所对应的面积深度直线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两种构造解释都具有内部岩层一致性,剖面达到平衡,故具有相对的合理性。
关键词
平衡与恢复
面积
平衡
法
大池干构造
滑脱深度
滑脱褶皱
断层转折褶皱
Keywords
Balancing and restoration
area-depth
Daehigan thrust belt
detachment depth
detaehment fold
fault-bend fold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面积深度法对克拉苏构造带中部盐下构造的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谢会文
尹宏伟
唐雁刚
汪伟
魏红兴
吴珍云
李伟
机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3-104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134
41272227)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29-001)联合资助
文摘
因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前景,克拉苏构造带盐下构造成为该地区研究的重心,深层地震信息的模糊和复杂的盐下构造又使得研究工作困难重重。本文结合最新地震剖面,将面积深度法应用于大北-克深区域克拉苏构造带盐下层,完善大北-克深盐下层的构造模式,研究其构造特征,并得出以下结论:1.大北-克深地区盐下层构造分布以克拉苏断层为界线,克拉苏断层以北主要发育基底卷入的高角度逆冲构造,断层以南主要发育滑脱构造;2.大北-克深盐下滑脱构造的区域滑脱面深度约10 km左右;3.从大北至克深,盐下滑脱构造的区域缩短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由11~14 km增加到16~21 km。
关键词
平衡与恢复
面积深度法
克拉苏构造带
滑脱构造
滑脱深度
Keywords
balancing and restoration
area-depth method
Kelasu structure belt
detachment structure
detachment depth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积平衡法与川东大池干推覆带区域滑脱面预测
刘玉萍
张洁
尹宏伟
徐士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面积深度法对克拉苏构造带中部盐下构造的研究
谢会文
尹宏伟
唐雁刚
汪伟
魏红兴
吴珍云
李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