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平衡与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发民
《人文杂志》
1985年第3期32-35,共4页
什么是平衡与不平衡呢?一般所谓平衡,就是指事物同外界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适应、互相协调的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恰当比例,是这种关系的主要表现。所谓不平衡,就是事物同外界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互不适应互不协调的关系;...
什么是平衡与不平衡呢?一般所谓平衡,就是指事物同外界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适应、互相协调的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恰当比例,是这种关系的主要表现。所谓不平衡,就是事物同外界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互不适应互不协调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就是对平衡比例或左或右的偏离,即比例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与不平衡
互相适应
平衡
和
不平衡
唯物辩证法
相协调
对重
平衡
比
要素
或事物
恰当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衡概念探索
被引量:
5
2
作者
金一虹
《人文杂志》
1984年第6期18-21,27,共5页
一、自然科学中平衡概念 发展的三个阶段 远在自然科学尚未萌动的时代,哲学就已经提出了含有一定辩证法因素的平衡观。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把“整个天宇当作一个和谐与数”。这种和谐论把平衡理解为对立面的“协合”或“和解”,是...
一、自然科学中平衡概念 发展的三个阶段 远在自然科学尚未萌动的时代,哲学就已经提出了含有一定辩证法因素的平衡观。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把“整个天宇当作一个和谐与数”。这种和谐论把平衡理解为对立面的“协合”或“和解”,是一种动态平衡观。但是这种平衡观说到底还是建立在直观观察的基础上,而且具有神秘性。所以,尽管它在整体上、在本质上是比较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
观
流态
平衡与不平衡
稳定态
自然科学
平衡
范畴
平衡
态
质变
广义
平衡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持和趋向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属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门忠民
《人文杂志》
1981年第6期49-52,共4页
自然界、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大量事实表明,保持和趋向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属性。 在微观世界,物理学,化学的研究表明,原子总有一种使自已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也就是达到平衡,从而形成稳定的电子构型的趋势。如果核外电子数少于核...
自然界、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大量事实表明,保持和趋向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属性。 在微观世界,物理学,化学的研究表明,原子总有一种使自已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也就是达到平衡,从而形成稳定的电子构型的趋势。如果核外电子数少于核内质子数,也就是不平衡时,它就表现出较强的化学活性,积极与其它元素进行反应,摄取电子,以达到平衡,形成稳定的电子构型。如“钾”、“钠”等活性元素就是如此。如果电子数与质子数己经相等,也就是达到平衡,它就表现出惰性,不再积极参与化学反应,以保持已经达到的平衡。如“氖”、“氮”等惰性元素就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向
平衡
相对
平衡
属性
宇宙岛
电子构型
根本条件
保持
平衡
平衡与不平衡
内质
电子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平衡化与不平衡”——中国近代农村经济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丽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122,共20页
在对以往“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和“停滞论”进行回顾和评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非平衡化与不平衡”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与国际经济和国内工商业经济发展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在对以往“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和“停滞论”进行回顾和评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非平衡化与不平衡”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与国际经济和国内工商业经济发展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虽然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和“停滞论”都曾有其一定的真实性,但是“衰退”、“增长”、“内卷”或“停滞”本身并不足以全面反映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国传统农村经济“旧平衡的瓦解和新平衡的缺失”才是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主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退”
“增长”
“内卷”
“停滞”
“非
平衡
化
与不平衡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哲学依据
5
作者
李皓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1期86-90,共5页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谈到今后二十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时,特别指出要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但是,...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谈到今后二十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时,特别指出要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但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理论和实践,过去却长期受到“左”的错误思想的反对和干扰。有人说,既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那么,要求实现和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在理论上就要陷入形而上学的机械平衡论,在实践上就会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出发,他们给综合平衡扣上了“消极平衡”的帽子,而把破坏平衡的错误作法誉为“积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
平衡
哲学依据
比例关系
平衡
状态
经济发展
平衡与不平衡
客观规律
客观必然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根本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品种产量潜力水平形成原理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被引量:
5
6
作者
褚清河
潘根兴
+2 位作者
郭耀东
史海萍
温日宇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838-842,共5页
为了探索玉米品种产量潜力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应用不平衡施肥条件下选育的6个玉米自交系(1父5母),在平衡与不平衡2种施肥方法下进行了杂交并在第2年进行了组合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平衡施肥条件下杂交的5个组合在相同条件下种植鉴定...
为了探索玉米品种产量潜力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应用不平衡施肥条件下选育的6个玉米自交系(1父5母),在平衡与不平衡2种施肥方法下进行了杂交并在第2年进行了组合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平衡施肥条件下杂交的5个组合在相同条件下种植鉴定,组合间的产量方差分析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并且组合间苗期植株氮含量测定值的方差分析也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多重比较检验结果也与产量检验结果较为一致,而这些组合在平衡施肥条件下种植,组合间产量则无明显差异且单位面积产量并未有增加趋势,表明该品种是具有不平衡施肥特性的品种;不平衡施肥条件下培育自交系在平衡施肥条件下杂交的组合,无论在平衡施肥条件下还是不平衡施肥条件下种植,虽然组合间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玉米产量与不平衡条件下的组合也无明显差异,但平衡施肥条件下培育品种单位面积产量较不平衡施肥培育品种平均增加8.7%,而在不平衡施肥条件下种植,单位面积产量减少5.6%,可见,该品种是具有平衡施肥特性的品种,是玉米自交系在平衡施肥条件下选择与遗传的结果。玉米平衡施肥特性基因是自交系所固有的,平衡与不平衡施肥条件是隐性和显性基因互相转化的重要条件或激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与不平衡
自交系
杂交试验
抗
不平衡
性
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精神文明建设中“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关系的思考
7
作者
唐善茂
李善辉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4期53-54,共2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要求和鼓励自主决策、平等竞争、等价交换、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契约等,这一切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这正是社会主义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要求和鼓励自主决策、平等竞争、等价交换、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契约等,这一切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建设
硬件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
平衡与不平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动态
平衡
文明城市
内在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根于中国大地上的发展经济学──评夏振坤主编《发展经济学新探》
8
作者
谭绮
彭建刚
方国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经济文化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西方发展经济学
“经济人”假设
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平衡与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施肥配比理论解析与百年经典施肥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
4
9
作者
强彦珍
褚清河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706-1709,共4页
对在《土壤施肥配比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土壤作物系统量比线性极点一次性施肥理论的平衡与不平衡施肥、最佳施肥比例等概念、定义进行了解释,同时结合生产实际解析了施肥比例和施肥量的施肥学意义、作用以及作物产量随施肥...
对在《土壤施肥配比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土壤作物系统量比线性极点一次性施肥理论的平衡与不平衡施肥、最佳施肥比例等概念、定义进行了解释,同时结合生产实际解析了施肥比例和施肥量的施肥学意义、作用以及作物产量随施肥量增加变化的函数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土壤作物系统量比线性极点一次性施肥理论是对施肥上重大问题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提出的施肥原则中多数内容是经典施肥理论几乎没有涉及到的重要问题,能够用于指导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而百年经典施肥理论不是在科学实验基础上得出的推论,它是养分归还学说的一个具体内容,并非高产施肥理论。最小因子理论不符合内因是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以及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的哲学思想,也不能应用于指导生产施肥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施肥理论
量比线性极点
平衡与不平衡
养分类型
最佳施肥比例
内因与外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邓小平关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辩证法的思想
10
作者
牛涛
《东南学术》
CSSCI
1995年第5期3-6,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发展的辩证法
社会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平衡与不平衡
现代化
发展与稳定
辩证关系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唯物辩证发展观的新篇章
11
作者
王浩夫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52,共3页
唯物辩证发展观的新篇章王浩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当代中国的现实要求出发,把关注的焦点放到中国如何发展,如何加快发展上面,并把发展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强调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形成了符合中国...
唯物辩证发展观的新篇章王浩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当代中国的现实要求出发,把关注的焦点放到中国如何发展,如何加快发展上面,并把发展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强调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理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观
唯物辩证
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
发展战略
当代中国
改革和稳定
非均衡
平衡与不平衡
改革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泽东波浪式前进思想简论
被引量:
1
12
作者
郭建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54-58,共5页
在毛泽东同志一生中,有许多关于波浪式前进的论述。波浪式前进是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独创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
关键词
波浪式前进
螺旋式
毛泽东同志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列宁
量变质变规律
工作方法
平衡与不平衡
起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邓小平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法论思想
13
作者
颜虹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1期26-30,共5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不仅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且对如何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论思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不仅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且对如何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论思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思想,必将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更加协调、健康和迅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方法论思想
邓小平
两个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
平衡与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牵住这个“牛鼻子”
14
作者
李德洋
李恩溥
《人民论坛》
1997年第2期23-23,共1页
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既保持了快速增长,又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解决了近年来一度出现的投资和消费增长过快,金融秩序混乱,物价涨幅过高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国际舆论也认为中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形势...
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既保持了快速增长,又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解决了近年来一度出现的投资和消费增长过快,金融秩序混乱,物价涨幅过高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国际舆论也认为中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形势确实令人鼓舞! 我国近三年宏观调控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抓住了综合平衡这个“牛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鼻子
综合
平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平衡与不平衡
“三个面向
社会主义事业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两手抓”
工作会议
通货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特色
15
作者
叶志坚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9期15-18,共4页
通常,辩证法被理解为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仅仅是从理论形态和知识形态的角度来界定辩证法的,并没有充分说明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其实,辩证法的主要之...
通常,辩证法被理解为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仅仅是从理论形态和知识形态的角度来界定辩证法的,并没有充分说明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其实,辩证法的主要之点并不只是它的“普遍适用”性,而在于它揭示了思维向真理运动的途径以及实践地改造世界的方法。所以,必须把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以此来研究实践中的新课题,推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从而更有效地认识和改造现实社会,这才是辩证法的精神实质之所在。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
平衡与不平衡
共同富裕
“一国两制”
精神实质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思维方式
公有制为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衡与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发民
出处
《人文杂志》
1985年第3期32-35,共4页
文摘
什么是平衡与不平衡呢?一般所谓平衡,就是指事物同外界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适应、互相协调的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恰当比例,是这种关系的主要表现。所谓不平衡,就是事物同外界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互不适应互不协调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就是对平衡比例或左或右的偏离,即比例失调。
关键词
平衡与不平衡
互相适应
平衡
和
不平衡
唯物辩证法
相协调
对重
平衡
比
要素
或事物
恰当比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衡概念探索
被引量:
5
2
作者
金一虹
出处
《人文杂志》
1984年第6期18-21,27,共5页
文摘
一、自然科学中平衡概念 发展的三个阶段 远在自然科学尚未萌动的时代,哲学就已经提出了含有一定辩证法因素的平衡观。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把“整个天宇当作一个和谐与数”。这种和谐论把平衡理解为对立面的“协合”或“和解”,是一种动态平衡观。但是这种平衡观说到底还是建立在直观观察的基础上,而且具有神秘性。所以,尽管它在整体上、在本质上是比较正确的。
关键词
平衡
观
流态
平衡与不平衡
稳定态
自然科学
平衡
范畴
平衡
态
质变
广义
平衡
哲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持和趋向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属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门忠民
出处
《人文杂志》
1981年第6期49-52,共4页
文摘
自然界、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大量事实表明,保持和趋向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属性。 在微观世界,物理学,化学的研究表明,原子总有一种使自已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也就是达到平衡,从而形成稳定的电子构型的趋势。如果核外电子数少于核内质子数,也就是不平衡时,它就表现出较强的化学活性,积极与其它元素进行反应,摄取电子,以达到平衡,形成稳定的电子构型。如“钾”、“钠”等活性元素就是如此。如果电子数与质子数己经相等,也就是达到平衡,它就表现出惰性,不再积极参与化学反应,以保持已经达到的平衡。如“氖”、“氮”等惰性元素就是如此。
关键词
趋向
平衡
相对
平衡
属性
宇宙岛
电子构型
根本条件
保持
平衡
平衡与不平衡
内质
电子数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平衡化与不平衡”——中国近代农村经济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丽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出处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3-122,共2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关于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再讨论:近代国际贸易扩张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的项目成果
项目批准号:06JA790058
文摘
在对以往“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和“停滞论”进行回顾和评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国近代农村经济“非平衡化与不平衡”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与国际经济和国内工商业经济发展之间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虽然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部门,“衰退论”、“增长论”、“内卷论”和“停滞论”都曾有其一定的真实性,但是“衰退”、“增长”、“内卷”或“停滞”本身并不足以全面反映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国传统农村经济“旧平衡的瓦解和新平衡的缺失”才是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主要特性。
关键词
“衰退”
“增长”
“内卷”
“停滞”
“非
平衡
化
与不平衡
”
Keywords
"Decline"
"Development"
"Stagnation" or "Involution"
"Dis - Equilibrium and Non- Equilibruim"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哲学依据
5
作者
李皓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1期86-90,共5页
文摘
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谈到今后二十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时,特别指出要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但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理论和实践,过去却长期受到“左”的错误思想的反对和干扰。有人说,既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那么,要求实现和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在理论上就要陷入形而上学的机械平衡论,在实践上就会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此出发,他们给综合平衡扣上了“消极平衡”的帽子,而把破坏平衡的错误作法誉为“积极平衡”。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综合
平衡
哲学依据
比例关系
平衡
状态
经济发展
平衡与不平衡
客观规律
客观必然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根本条件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品种产量潜力水平形成原理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被引量:
5
6
作者
褚清河
潘根兴
郭耀东
史海萍
温日宇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838-842,共5页
基金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基金项目(YBSJJ0907)
文摘
为了探索玉米品种产量潜力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应用不平衡施肥条件下选育的6个玉米自交系(1父5母),在平衡与不平衡2种施肥方法下进行了杂交并在第2年进行了组合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平衡施肥条件下杂交的5个组合在相同条件下种植鉴定,组合间的产量方差分析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并且组合间苗期植株氮含量测定值的方差分析也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多重比较检验结果也与产量检验结果较为一致,而这些组合在平衡施肥条件下种植,组合间产量则无明显差异且单位面积产量并未有增加趋势,表明该品种是具有不平衡施肥特性的品种;不平衡施肥条件下培育自交系在平衡施肥条件下杂交的组合,无论在平衡施肥条件下还是不平衡施肥条件下种植,虽然组合间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玉米产量与不平衡条件下的组合也无明显差异,但平衡施肥条件下培育品种单位面积产量较不平衡施肥培育品种平均增加8.7%,而在不平衡施肥条件下种植,单位面积产量减少5.6%,可见,该品种是具有平衡施肥特性的品种,是玉米自交系在平衡施肥条件下选择与遗传的结果。玉米平衡施肥特性基因是自交系所固有的,平衡与不平衡施肥条件是隐性和显性基因互相转化的重要条件或激活剂。
关键词
平衡与不平衡
自交系
杂交试验
抗
不平衡
性
利用效率
Keywords
balance and unbalance
inbred line
cross experiment
anti-unbalan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3.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神文明建设中“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关系的思考
7
作者
唐善茂
李善辉
机构
桂林工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4期53-54,共2页
文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要求和鼓励自主决策、平等竞争、等价交换、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契约等,这一切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的...
关键词
软件建设
硬件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协调发展
平衡与不平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动态
平衡
文明城市
内在依据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根于中国大地上的发展经济学──评夏振坤主编《发展经济学新探》
8
作者
谭绮
彭建刚
方国平
机构
武汉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经济文化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西方发展经济学
“经济人”假设
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平衡与不平衡
分类号
F091.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施肥配比理论解析与百年经典施肥理论的思考
被引量:
4
9
作者
强彦珍
褚清河
机构
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706-1709,共4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40311008-1)
文摘
对在《土壤施肥配比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土壤作物系统量比线性极点一次性施肥理论的平衡与不平衡施肥、最佳施肥比例等概念、定义进行了解释,同时结合生产实际解析了施肥比例和施肥量的施肥学意义、作用以及作物产量随施肥量增加变化的函数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土壤作物系统量比线性极点一次性施肥理论是对施肥上重大问题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提出的施肥原则中多数内容是经典施肥理论几乎没有涉及到的重要问题,能够用于指导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而百年经典施肥理论不是在科学实验基础上得出的推论,它是养分归还学说的一个具体内容,并非高产施肥理论。最小因子理论不符合内因是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以及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的哲学思想,也不能应用于指导生产施肥实践。
关键词
经典施肥理论
量比线性极点
平衡与不平衡
养分类型
最佳施肥比例
内因与外因
Keywords
linear system
application rate
ratio
soil-crop system
major issues
fertilization principles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邓小平关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辩证法的思想
10
作者
牛涛
机构
厦门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5年第5期3-6,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
发展的辩证法
社会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平衡与不平衡
现代化
发展与稳定
辩证关系
对外开放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唯物辩证发展观的新篇章
11
作者
王浩夫
机构
内蒙古林学院社会科学部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52,共3页
文摘
唯物辩证发展观的新篇章王浩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当代中国的现实要求出发,把关注的焦点放到中国如何发展,如何加快发展上面,并把发展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强调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理论。发展...
关键词
发展观
唯物辩证
社会主义现代化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
发展战略
当代中国
改革和稳定
非均衡
平衡与不平衡
改革开
分类号
B025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泽东波浪式前进思想简论
被引量:
1
12
作者
郭建宁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54-58,共5页
文摘
在毛泽东同志一生中,有许多关于波浪式前进的论述。波浪式前进是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独创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
关键词
波浪式前进
螺旋式
毛泽东同志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列宁
量变质变规律
工作方法
平衡与不平衡
起波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邓小平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法论思想
13
作者
颜虹
机构
中共重庆市委第二党校文史教研室
出处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1期26-30,共5页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不仅反复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且对如何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论思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思想,必将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更加协调、健康和迅速的发展。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方法论思想
邓小平
两个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
平衡与不平衡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牵住这个“牛鼻子”
14
作者
李德洋
李恩溥
出处
《人民论坛》
1997年第2期23-23,共1页
文摘
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既保持了快速增长,又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解决了近年来一度出现的投资和消费增长过快,金融秩序混乱,物价涨幅过高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国际舆论也认为中国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形势确实令人鼓舞! 我国近三年宏观调控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抓住了综合平衡这个“牛鼻子”。
关键词
牛鼻子
综合
平衡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平衡与不平衡
“三个面向
社会主义事业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两手抓”
工作会议
通货膨胀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特色
15
作者
叶志坚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9期15-18,共4页
文摘
通常,辩证法被理解为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仅仅是从理论形态和知识形态的角度来界定辩证法的,并没有充分说明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其实,辩证法的主要之点并不只是它的“普遍适用”性,而在于它揭示了思维向真理运动的途径以及实践地改造世界的方法。所以,必须把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以此来研究实践中的新课题,推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从而更有效地认识和改造现实社会,这才是辩证法的精神实质之所在。实际上。
关键词
辩证法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
平衡与不平衡
共同富裕
“一国两制”
精神实质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思维方式
公有制为主体
分类号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平衡与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
杨发民
《人文杂志》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平衡概念探索
金一虹
《人文杂志》
198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保持和趋向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属性
门忠民
《人文杂志》
198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平衡化与不平衡”——中国近代农村经济
张丽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哲学依据
李皓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玉米品种产量潜力水平形成原理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褚清河
潘根兴
郭耀东
史海萍
温日宇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精神文明建设中“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关系的思考
唐善茂
李善辉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植根于中国大地上的发展经济学──评夏振坤主编《发展经济学新探》
谭绮
彭建刚
方国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土壤施肥配比理论解析与百年经典施肥理论的思考
强彦珍
褚清河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试论邓小平关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辩证法的思想
牛涛
《东南学术》
CSSCI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唯物辩证发展观的新篇章
王浩夫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毛泽东波浪式前进思想简论
郭建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邓小平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法论思想
颜虹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牵住这个“牛鼻子”
李德洋
李恩溥
《人民论坛》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邓小平辩证法思想的特色
叶志坚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