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行结构类问题求解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蓬 石纯一 苏伯珙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26,共6页
本文将分布式问题求解应用背景分为层次结构与平行结构两大类;给出了二维平行结构类问题的形式化描述,讨论了二维平行结构类问题的集中式与分布式求解方法以及计算复杂性。结果表明:基于知识的解法是可行的;分布式求解在提高问题求解速... 本文将分布式问题求解应用背景分为层次结构与平行结构两大类;给出了二维平行结构类问题的形式化描述,讨论了二维平行结构类问题的集中式与分布式求解方法以及计算复杂性。结果表明:基于知识的解法是可行的;分布式求解在提高问题求解速度与减少内存空间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结构类 问题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向求解平行结构类问题的方法
2
作者 胡蓬 石纯一 王克宏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391-398,共8页
平行结构类问题是一类适于分布式求解的人工智能问题.已有的大多数求解方法均采用预期或目标来指导自底向上的问题求解.但这些预期或目标是以局部问题求解状态为基础的,指导性较弱.尽管有的方法(如改进的DVMT结构)允许高层了... 平行结构类问题是一类适于分布式求解的人工智能问题.已有的大多数求解方法均采用预期或目标来指导自底向上的问题求解.但这些预期或目标是以局部问题求解状态为基础的,指导性较弱.尽管有的方法(如改进的DVMT结构)允许高层了解,但未给出明确的求解算法.本文提出一种双向求解平行结构类问题的方法,首先根据全局问题求解状态生成预期,指导自底向上的求解,然后根据新产生的假设来验证和修改预期,并用新的预期重新指导求解.该方法不仅提高了预期的指导性,而且使问题求解更为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结构类问题 人工智能 双向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结构类问题的分解与任务分布
3
作者 胡蓬 苏伯珙 石纯一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8-136,共9页
本文给出平行结构类问题及其求解系统的形式化描述,讨论了此类问题的分解与任务分布,并提出了一种IPD算法(Improved Problem Decomposition).该算法从规模上将问题分解为若干性质相同的任务,按就近原则将任务预分布到系统中各结点上,并... 本文给出平行结构类问题及其求解系统的形式化描述,讨论了此类问题的分解与任务分布,并提出了一种IPD算法(Improved Problem Decomposition).该算法从规模上将问题分解为若干性质相同的任务,按就近原则将任务预分布到系统中各结点上,并通过启发式状态空间查找方法进行负载调整,使系统负载平衡.试验表明:IPD算法的分解分布结果负载平衡,系统潜在协作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结构类 人工智能 问题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求解平行结构类问题中重选区域的研究
4
作者 胡蓬 苏伯珙 石纯一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42-450,共9页
本文以平行结构类问题的形式化描述为基础,详细讨论了分布式求解平行结构类问题系统中相邻结点间重迭区域的作用,定义了最小重迭区域的概念,并提出一种新的设立重迭区域方法——“可变法”,最后在分布式运输调度系统上进行了试验研究,... 本文以平行结构类问题的形式化描述为基础,详细讨论了分布式求解平行结构类问题系统中相邻结点间重迭区域的作用,定义了最小重迭区域的概念,并提出一种新的设立重迭区域方法——“可变法”,最后在分布式运输调度系统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设置重迭区域是必要的;〈2〉最小重迭区域的定义是有意义的;〈3〉与美国麻省大学采用的“固定法”相比,“可变法”保证了求解质量,减少了冗余的计算与通信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求解 重迭区域 平行结构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