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行支架技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远期效果分析
1
作者 徐通洁 朱俊龙 +5 位作者 余皓 王伟明 张雷 胥雄飞 刘勇 何虎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9-1344,共6页
目的评价平行支架技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aortoiliac occlusive disease,AIOD)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平行支架(金属裸支架或覆膜支架)植入重建主髂动脉的18例有症状AIOD患... 目的评价平行支架技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aortoiliac occlusive disease,AIOD)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平行支架(金属裸支架或覆膜支架)植入重建主髂动脉的18例有症状AIO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4例,年龄(64.8±9.0)岁。记录手术细节、临床成功、并发症和通畅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手术技术和临床成功。共植入62枚支架(金属裸支架52枚,覆膜支架9枚,肾动脉球囊扩张支架1枚)。术后出现腔隙性脑梗死、肱动脉假性动脉瘤、血红蛋白降低、血栓移入肾动脉各1例,经积极处理后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4/18。随访期间3例患者出现再狭窄,再次血管腔内干预后恢复了通畅。术后12、18、24、30、36个月主要通畅率分别为100%、95%、90%、85%、85%。结论平行支架技术治疗AIOD 3年效果令人满意,即使是复杂AIOD患者也有较高的技术成功率和可接受的中远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 平行支架技术 血管腔内治疗 中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窗技术与平行支架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卢楷 孙晓凡 +4 位作者 彭臣 司逸 单艳 符伟国 王盛章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0-367,共8页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开窗技术与平行支架技术对主动脉弓及弓上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并对比不同术式的差异。方法研究4例采用不同术式(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潜望镜技术)重建弓上分支的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通过随访影像数据建...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开窗技术与平行支架技术对主动脉弓及弓上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并对比不同术式的差异。方法研究4例采用不同术式(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和潜望镜技术)重建弓上分支的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通过随访影像数据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将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测量的血流量作为升主动脉入口和弓上血管出口的边界条件。使用3单元Windkessel模型获得降主动脉出口的压力波形作为边界条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仿真获得弓上血管压力、分支支架入口速度矢量以及相对滞留时间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潜望镜支架的压力变化最大,其次是开窗支架,烟囱支架的压力变化最小。开窗支架和潜望镜支架的入口流速不均匀,容易形成涡流,烟囱支架入口流速均匀。开窗支架外壁远心侧、“沟槽”部位、烟囱支架和潜望镜支架与血管壁贴合处相对滞留时间偏大。结论开窗支架和潜望镜支架内外壁压差较大,建议使用球扩支架。烟囱支架内外壁压差较小,建议使用自膨支架。本文预测的术后血栓形成位置与临床随访数据较为一致,故有可能用于主动脉弓部病变介入治疗的手术规划和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技术 平行支架技术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主动脉弓部病变 Windkesse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