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派河水体中DOM的光谱分析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
30
1
作者
张欢
崔康平
+3 位作者
张强
藕翔
董献彬
吴晨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4,共8页
派河是环巢湖流域重要入湖河流,为加强该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采集派河入河口水样,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及相关性分析,进行DOM(dissolred organic matter,溶解性有机物)光谱学特性研究...
派河是环巢湖流域重要入湖河流,为加强该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采集派河入河口水样,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及相关性分析,进行DOM(dissolred organic matter,溶解性有机物)光谱学特性研究,分析派河水体DOM荧光组分来源及特征.结果表明:(1)水体中DOM含2类4种荧光组分,其中,类蛋白物质荧光组分(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占总组分荧光强度的68. 1%,类富里酸物质(紫外类富里酸和可见类富里酸)占总组分荧光强度的31. 9%;(2)采样点FI (荧光指数)大于1. 9,BIX (生物源指数)大于1. 0,派河上游HIX (腐殖化指数)小于1. 5,下游HIX范围为1. 5~3,表明派河DOM具有明显的生物源特征,水体腐殖化程度较低,上覆水体浮游动植物和生物细菌分布均匀且对水体环境有明显影响;(3)紫外-可见光吸收系数[a(280)和a(355)]可很好地表征派河水体中DOM相对含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结果显示,水体中含大量性质相对稳定的有机物;(4)紫外类富里酸和类酪氨酸的荧光强度均与a(280)、a(355)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水体DOM中紫外类富里酸和类酪氨酸组分的产生及来源具有一致性或相伴发生.研究显示,光谱分析法可有效表征派河水体中DOM兼具陆源和生物来源的双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河
DOM(溶解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模型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菹草生长-衰亡期东平湖DOM演变特征
2
作者
刘立
樊团团
+4 位作者
桑冬玲
孙赵利
王珊珊
刘强
姚昕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0-711,共12页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湖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典型的草型湖泊东平湖中,菹草是湖内分布最广泛且最具代表性的沉水植被,其生长、衰亡过程势必对水体DOM的浓度、来源及组分构成变化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湖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典型的草型湖泊东平湖中,菹草是湖内分布最广泛且最具代表性的沉水植被,其生长、衰亡过程势必对水体DOM的浓度、来源及组分构成变化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同步荧光光谱(SF)、二维相关光谱分析(2D-COS)、平行因子分析模型(PARAFAC)与三维荧光光谱(EEMs)多种技术手段,对东平湖中菹草聚集区水体中的DOM进行时间序列综合分析.研究共检测出类蛋白质(C2、C3和C5)和类腐殖质(C1、C4)5种DOM荧光组分.与菹草的生长-衰亡腐解规律相一致,菹草聚集区DOM在菹草生长期(3—5月份)呈现类蛋白组分消耗和类腐殖质组分积累的变化趋势;而后在菹草衰亡腐解期两类荧光组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揭示水生植物生长和腐烂分解过程中水体DOM的演变特征,为草型湖泊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平湖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洞庭湖不同湖区水体DOM的荧光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
5
3
作者
马飞扬
樊团团
+4 位作者
孙小平
明峻德
王世同
张英豪
姚昕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70-2379,共10页
解析夏季洞庭湖不同湖区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来源、荧光特征及环境行为对湖泊水体污染来源监测、水环境污染防治及安全调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DOM Fluor工具运行平行因子分析模型(PARAFAC)与同步荧光光谱(SFS)和紫外荧光光谱(UV-V...
解析夏季洞庭湖不同湖区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来源、荧光特征及环境行为对湖泊水体污染来源监测、水环境污染防治及安全调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DOM Fluor工具运行平行因子分析模型(PARAFAC)与同步荧光光谱(SFS)和紫外荧光光谱(UV-Vis)结合探究夏季洞庭湖水体DOM来源及荧光特性。水体中DOM一共含有4类荧光组分:C1、C2(类富里酸),C3(类蛋白),C4(类胡敏酸)。其中,洞庭湖DOM以类富里酸物质(C1、C2)为主。地统计分析结合荧光光谱指数(FI、BIX、HIX)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水体DOM主要以内源输入为主,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较为强烈,洞庭湖4类组分均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洞庭湖东、南、西3个湖区联系密切,各湖区水体DOM具有较高同源性。东、南、西3个湖区的荧光组分与各水质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不尽相同,东洞庭湖水体DOM中较高的类腐殖质和类蛋白物质与丰水期干流水系、自然条件及周围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DOM)
平行因子分析模型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光谱特征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派河水体中DOM的光谱分析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
30
1
作者
张欢
崔康平
张强
藕翔
董献彬
吴晨光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4,共8页
基金
安徽省省级环境保护科研项目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No.17030801031)~~
文摘
派河是环巢湖流域重要入湖河流,为加强该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采集派河入河口水样,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及相关性分析,进行DOM(dissolred organic matter,溶解性有机物)光谱学特性研究,分析派河水体DOM荧光组分来源及特征.结果表明:(1)水体中DOM含2类4种荧光组分,其中,类蛋白物质荧光组分(类色氨酸和类酪氨酸)占总组分荧光强度的68. 1%,类富里酸物质(紫外类富里酸和可见类富里酸)占总组分荧光强度的31. 9%;(2)采样点FI (荧光指数)大于1. 9,BIX (生物源指数)大于1. 0,派河上游HIX (腐殖化指数)小于1. 5,下游HIX范围为1. 5~3,表明派河DOM具有明显的生物源特征,水体腐殖化程度较低,上覆水体浮游动植物和生物细菌分布均匀且对水体环境有明显影响;(3)紫外-可见光吸收系数[a(280)和a(355)]可很好地表征派河水体中DOM相对含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结果显示,水体中含大量性质相对稳定的有机物;(4)紫外类富里酸和类酪氨酸的荧光强度均与a(280)、a(355)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水体DOM中紫外类富里酸和类酪氨酸组分的产生及来源具有一致性或相伴发生.研究显示,光谱分析法可有效表征派河水体中DOM兼具陆源和生物来源的双重特性.
关键词
派河
DOM(溶解性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模型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Keywords
Pai River
DOM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model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um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菹草生长-衰亡期东平湖DOM演变特征
2
作者
刘立
樊团团
桑冬玲
孙赵利
王珊珊
刘强
姚昕
机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山东省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0-71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322)资助.
文摘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湖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典型的草型湖泊东平湖中,菹草是湖内分布最广泛且最具代表性的沉水植被,其生长、衰亡过程势必对水体DOM的浓度、来源及组分构成变化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同步荧光光谱(SF)、二维相关光谱分析(2D-COS)、平行因子分析模型(PARAFAC)与三维荧光光谱(EEMs)多种技术手段,对东平湖中菹草聚集区水体中的DOM进行时间序列综合分析.研究共检测出类蛋白质(C2、C3和C5)和类腐殖质(C1、C4)5种DOM荧光组分.与菹草的生长-衰亡腐解规律相一致,菹草聚集区DOM在菹草生长期(3—5月份)呈现类蛋白组分消耗和类腐殖质组分积累的变化趋势;而后在菹草衰亡腐解期两类荧光组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揭示水生植物生长和腐烂分解过程中水体DOM的演变特征,为草型湖泊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东平湖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模型
Keywords
Dongping Lake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model(PARAFAC)
分类号
X-1 [环境科学与工程]
O6 [理学—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洞庭湖不同湖区水体DOM的荧光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
5
3
作者
马飞扬
樊团团
孙小平
明峻德
王世同
张英豪
姚昕
机构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山东省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70-237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322,41901120)
聊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CXCY2020Y035)。
文摘
解析夏季洞庭湖不同湖区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来源、荧光特征及环境行为对湖泊水体污染来源监测、水环境污染防治及安全调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DOM Fluor工具运行平行因子分析模型(PARAFAC)与同步荧光光谱(SFS)和紫外荧光光谱(UV-Vis)结合探究夏季洞庭湖水体DOM来源及荧光特性。水体中DOM一共含有4类荧光组分:C1、C2(类富里酸),C3(类蛋白),C4(类胡敏酸)。其中,洞庭湖DOM以类富里酸物质(C1、C2)为主。地统计分析结合荧光光谱指数(FI、BIX、HIX)分析结果表明,洞庭湖水体DOM主要以内源输入为主,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较为强烈,洞庭湖4类组分均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洞庭湖东、南、西3个湖区联系密切,各湖区水体DOM具有较高同源性。东、南、西3个湖区的荧光组分与各水质参数的相关分析结果不尽相同,东洞庭湖水体DOM中较高的类腐殖质和类蛋白物质与丰水期干流水系、自然条件及周围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DOM)
平行因子分析模型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光谱特征
洞庭湖
Keywords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
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model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um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Dongting Lake
分类号
X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派河水体中DOM的光谱分析及其来源解析
张欢
崔康平
张强
藕翔
董献彬
吴晨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菹草生长-衰亡期东平湖DOM演变特征
刘立
樊团团
桑冬玲
孙赵利
王珊珊
刘强
姚昕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洞庭湖不同湖区水体DOM的荧光特征及来源
马飞扬
樊团团
孙小平
明峻德
王世同
张英豪
姚昕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