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侧链间氢键的协同效应对环状多肽自组装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曲雯雯
谭宏伟
+1 位作者
刘若庄
陈光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7-311,共5页
运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和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AM1对四种环状多肽[-(L-Asn-Ala)4-],[-(L-Asp-Ala)4-],[-(L-Gln-Ala)4-]和[-(L-Glu-Ala)4-]的单体、平行和反平行二聚体到十聚体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环状多肽无论以平行还是...
运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和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AM1对四种环状多肽[-(L-Asn-Ala)4-],[-(L-Asp-Ala)4-],[-(L-Gln-Ala)4-]和[-(L-Glu-Ala)4-]的单体、平行和反平行二聚体到十聚体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环状多肽无论以平行还是以反平行的方式聚集,聚集体中相邻两个环状多肽的侧链之间都能形成氢键.侧链间氢键的相互作用使得这些环状多肽在组装过程中的结构和能量变化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加强了多肽纳米管的稳定性,同时对聚集模式的选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多肽纳米管
协同效应
平行和反平行
密度泛函理论
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侧链间氢键的协同效应对环状多肽自组装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曲雯雯
谭宏伟
刘若庄
陈光巨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7-31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231010
20271009
+1 种基金
20503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G2004CB719900)资助
文摘
运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和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AM1对四种环状多肽[-(L-Asn-Ala)4-],[-(L-Asp-Ala)4-],[-(L-Gln-Ala)4-]和[-(L-Glu-Ala)4-]的单体、平行和反平行二聚体到十聚体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环状多肽无论以平行还是以反平行的方式聚集,聚集体中相邻两个环状多肽的侧链之间都能形成氢键.侧链间氢键的相互作用使得这些环状多肽在组装过程中的结构和能量变化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加强了多肽纳米管的稳定性,同时对聚集模式的选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自组装
多肽纳米管
协同效应
平行和反平行
密度泛函理论
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
Keywords
Self-assembly
Cyclic peptide nanotube
Cooperative effect
Parallel and antiparallel
DFT
AM1
分类号
O64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侧链间氢键的协同效应对环状多肽自组装的影响
曲雯雯
谭宏伟
刘若庄
陈光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