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稳定同位素标记和平行反应监测的蛋白质组学定量技术用于肝癌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验证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素兰 高华萍 +1 位作者 张菁 叶翔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34-940,共7页
肝癌是全球第五大恶性肿瘤,其五年生存率极低,及早地发现与诊断对肝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结合体外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组学相对定量技术和基于平行反应监测的靶向蛋白质组学定量技术,建立了一种癌症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验... 肝癌是全球第五大恶性肿瘤,其五年生存率极低,及早地发现与诊断对肝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结合体外稳定同位素标记的蛋白质组学相对定量技术和基于平行反应监测的靶向蛋白质组学定量技术,建立了一种癌症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验证方法。该方法被用于肝癌组织的差异蛋白质筛选和后期验证,共筛选到70个在癌组织中显著变化的蛋白质,并对其中7个蛋白质进行了验证。所验证的蛋白质包括已在临床使用的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文献报道的潜在肝癌生物标志物热休克蛋白(HSP90)、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和乙醇脱氢酶4(ADH4),说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该文所筛选的差异蛋白质可以为肝癌生物标志物研究和临床验证提供参考;该方法还可用于其他癌症样品的差异蛋白质筛选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稳定同位素标记 平行反应监测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行反应监测验证技术分析绵羊胚胎骨骼肌蛋白质组数据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欣悦 赵志达 +2 位作者 石田培 尚明玉 张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87-1596,共10页
旨在对绵羊胚胎骨骼肌蛋白质组学数据进行分析,为阐明绵羊胚胎骨骼肌生长发育机制奠定基础。前期试验应用串联质谱定量法(tandem mass tag,TMT)对成年中国美利奴绵羊妊娠第85(D85)、105(D105)和135天(D135)的胚胎背最长肌进行蛋白质定量... 旨在对绵羊胚胎骨骼肌蛋白质组学数据进行分析,为阐明绵羊胚胎骨骼肌生长发育机制奠定基础。前期试验应用串联质谱定量法(tandem mass tag,TMT)对成年中国美利奴绵羊妊娠第85(D85)、105(D105)和135天(D135)的胚胎背最长肌进行蛋白质定量,并对D85/D105、D105/D135和D85/D1353个比较组进行分析。本试验在此基础上,利用KEGG和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等数据分析方法对3个比较组绵羊胚胎骨骼肌上、下调差异丰度蛋白质进行分析和验证,并对候选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对肌纤维成熟分化标志性蛋白肌球蛋白重链(myosin-2 isoform X2,MYH)进行PRM靶向定量验证,结果表明,其变化趋势与绵羊胚胎肌纤维成熟分化趋势相符。本研究对上调差异丰度蛋白和下调差异丰度蛋白的KEGG分析结果表明,D105/D85比较组中上调差异丰度蛋白质显著富集于胰岛素等信号通路,D135/D105和D135/D85比较组中下调差异丰度蛋白质显著富集于DNA复制和蛋白质消化吸收等信号通路。与肌肉发育相关的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α(PRKACA)和葡萄糖转运蛋白成员4(GLUT4)蛋白均显著富集于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两个蛋白质的理论分子量分别为121.73和20.64 ku,分别有147、12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和135、12个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理论等电点分别为8.81和6.54;亲水性平均系数分别为-0.408和0.811;PRKACA蛋白无N端糖基化位点,有45个磷酸化位点;GLUT4蛋白有1个N端糖基化位点,25个磷酸化位点;PRKACA蛋白三级结构与CAMP-2依赖蛋白激酶a嵌合融合的晶体结构相似度为85%,GLUT4蛋白三级结构与人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相似性为78%。本研究表明,PRM定量验证趋势与绵羊胚胎肌纤维成熟分化趋势相符,PRKACA和GLUT4蛋白具有丰富的磷酸化修饰位点,并参与胰岛素信号通路调控,是重要的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胚胎骨骼肌 平行反应监测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结合PRM技术快速鉴定棉秆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卿 张敏 +3 位作者 喻楷权 李嘉鑫 蔡伟 刘良红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1-372,共12页
【目的】系统研究棉秆的化学成分,为其深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 【目的】系统研究棉秆的化学成分,为其深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色谱柱为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TM)aQ(100 mm×2.1 mm,1.9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流速为0.3 m L·min^(-1),柱温为40℃,进样量为2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一级母离子全扫描和数据依赖性前三强二级子离子扫描并结合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模式采集数据。【结果】在棉秆中共鉴定了102种化合物,包括有机酸类化合物48种、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13种、萜类化合物10种、核苷酸类化合物8种、氨基酸类化合物8种、香豆素类化合物3种、生物碱类化合物2种、其他化合物10种。其中,92种为首次在棉秆中发现。【结论】建立的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结合PRM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鉴定了棉秆中102种化合物,首次鉴定了92种,为棉秆的深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成分 平行反应监测 有机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黏大熊猫的血液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其生物信息分析
4
作者 夏茂华 李祥翔 +6 位作者 刘金鹏 国欣欣 徐海泓 刘彦晖 戴春阔 李曦 王运盛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55-1965,共11页
【目的】探讨圈养大熊猫在排黏期与非排黏期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以揭示排黏现象的分子机制,并为圈养大熊猫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8只圈养大熊猫为研究对象,每只大熊猫在排黏期和非排黏期各采集一次血液样本,将样本分为排... 【目的】探讨圈养大熊猫在排黏期与非排黏期血清蛋白质组学特征,以揭示排黏现象的分子机制,并为圈养大熊猫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8只圈养大熊猫为研究对象,每只大熊猫在排黏期和非排黏期各采集一次血液样本,将样本分为排黏期组(NY)和非排黏期组(Con)。排黏期组在大熊猫排黏后2 h内完成血液采集,非排黏期组血液采集与排黏期相隔至少30 d。提取血液蛋白后进行酶解,获取的肽段经过脱盐和定量处理。采用数据独立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技术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析,数据导入Spectronaut TM软件,进行分析。检测数据在美吉云平台分析,差异蛋白筛选标准为P<0.05,且差异倍数(FoldChange,FC)>1.2或<0.8。用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差异蛋白进行聚类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对差异蛋白涉及的代谢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差异蛋白之间进行蛋白互作分析;采用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验证蛋白数据,将目标蛋白中肽段的定量值根据标肽进行归一化,统计检验的阈值设定为P<0.05,并与PRM验证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大熊猫血液样品中共鉴定出273种蛋白,其中258种为共有蛋白,12种为排黏期特有蛋白,3种为非排黏期特有蛋白。差异表达蛋白分析显示,排黏期组和非排黏期组共筛选出25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7种蛋白表达上调、18种蛋白表达下调。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细胞生长、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且主要富集于Rap1信号通路、雌激素(Estrogen)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和松弛素(Relaxin)信号通路。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A0A7N5KNP1(FBLN5)、D2GWB9(THBS1)、D2HUL0(SERPIND1)和D2HHD2(ITGA2)等核心蛋白在排黏期显著变化。【结论】排黏大熊猫与非排黏熊猫血清中发现25种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富集于PI3K-Akt、Rap1、Estrogen和Relaxin信号通路,其中核心蛋白A0A7N5KNP1(FBLN5)、D2GWB9(THBS1)、D2HUL0(SERPIND1)和D2HHD2(ITGA2)在大熊猫排黏现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血清蛋白质组 排黏 非数据依赖采集(DIA) 平行反应监测(p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T和PRM技术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泪液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覃珂 刘丹宁 周希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3-480,共8页
目的研究未经诊治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患者的泪液蛋白质组学,绘制蛋白质图谱,筛选差异表达蛋白以鉴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就诊... 目的研究未经诊治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患者的泪液蛋白质组学,绘制蛋白质图谱,筛选差异表达蛋白以鉴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33例未经诊治湿性AMD(nAMD)患者和同时期及地点的30例排除眼底疾病的正常老年人泪液为对象,采用串联质谱标签法(tandem mass tag, TMT)对鉴定两组样本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定量,对所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筛选出有潜在研究前景的候选蛋白,并使用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 PRM)技术靶向验证候选蛋白在人群泪液nAMD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TMT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从未经诊治的湿性AM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的泪液中共定量到3 473个蛋白质,其中包含差异表达蛋白382个(122种蛋白上调,260种蛋白下调,P<0.05),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免疫反应和氧化应激的调节。选择MAOA、Transaldolase和LAMP-2作为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并通过PRM成功验证到这3个候选蛋白的表达情况与TMT定量蛋白质组结果一致。结论采用TMT相对定量结合PRM靶向验证技术能有效地筛选出湿性AMD与正常人泪液中的382个差异蛋白,并验证提供3种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泪液蛋白质组学 串联质谱标签 平行反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T和PRM技术筛选车叶草苷干预CUMS大鼠海马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 被引量:1
6
作者 尹丽 卢成淑 +3 位作者 曾国芳 曾诗媛 吕佳榆 王华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13-4525,共13页
【目的】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车叶草苷对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为车叶草苷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5只雄性SD大鼠预饲1周后,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 【目的】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车叶草苷对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为车叶草苷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45只雄性SD大鼠预饲1周后,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车叶草苷组,每组各15只;空白组每笼饲养3只,其他组单笼饲养。试验周期为5周,于试验第3周开始,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同时给药,车叶草苷组按0.070 g/kg BW剂量灌胃给药,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一次。造模完成后提取大鼠海马组织总蛋白,利用同位素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定量标记技术进行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潜在差异表达蛋白,借助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技术对候选蛋白在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靶向验证。【结果】筛选出车叶草苷组、模型组之间6个上调和17个下调的差异表达蛋白;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它们主要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互补和协同调节级联、胃酸分泌等信号通路;PRM成功验证缓激肽(BK)、免疫球蛋白(IGHM及ILD)、蛋白酶体激活剂复合物亚基1(PSME1)4个蛋白表达趋势与TMT定量结果一致,可能是车叶草苷调节抑郁的潜在靶标蛋白。车叶草苷通过参与调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的关键靶标、下调BK蛋白表达对神经元发挥直接或间接的保护作用、上调与免疫球蛋白IgG表达显著相关的PSME1蛋白水平产生免疫抑制、使免疫蛋白浓度趋于正常等途径保护海马组织。【结论】车叶草苷可能通过多途径协同作用减轻机体抑郁症状。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索CUMS模型病理机制及阐明车叶草苷调控海马组织的蛋白质或通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串联质谱标签(TMT) 平行反应监测(prm) 车叶草苷 蛋白质组学 海马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定量检测母乳中14种低聚糖
7
作者 郭敏 杨芹 +3 位作者 魏小晶 王琳琳 田丰伟 赵建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163,共10页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定量检测母乳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方法。【方法】样品脱脂后离心取上清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BEH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以含2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定量检测母乳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方法。【方法】样品脱脂后离心取上清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BEH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以含2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通过平行反应监测模式(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结果】14种母乳低聚糖在质量浓度为0.10~100.00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802,检出限为0.05~1.00μg/mL,定量限为0.10~5.00μg/mL,回收率为78.03%~105.23%,相对标准偏差为0.14%~5.86%。【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不同来源母乳样品中母乳低聚糖,为母乳低聚糖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母乳低聚糖 平行反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黄血蜱脂肪酸结合蛋白对褐黄血蜱卵及其原生质蛋白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王兰兰 刘金宝 程天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2-349,共8页
为了解蜱类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及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基于褐黄血蜱转录组文库中的Contig 879序列设计引物,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扩增其两翼缺失部分,拼接后得到编码褐黄血蜱FABP (HfFABP)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qPCR法... 为了解蜱类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及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本研究基于褐黄血蜱转录组文库中的Contig 879序列设计引物,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扩增其两翼缺失部分,拼接后得到编码褐黄血蜱FABP (HfFABP)的全长cDNA序列;采用qPCR法检测该基因在褐黄血蜱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转录水平;采用平行反应监测(PRM)法分析HfFABP dsRNA干扰对褐黄血蜱产卵和孵化,以及卵原生质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HfFABP的cDNA全长1 443 bp,ORF长396 bp,编码132个氨基酸的多肽。HfFABP基因在雌蜱中的转录水平高于幼蜱、若蜱和雄蜱;在蜱的卵巢、中肠和体壳中的转录水平高于其在唾液腺中的转录水平;吸血使HfFABP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HfFABP dsRNA干扰使蜱产卵减少,其中约30%的卵大小不均、蜡质增多、塌瘪易裂;表观正常的卵孵化率降低,原生质中的FABP、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弹性蛋白酶抑制剂(Neutrophil elastase inhibitor)、天冬氨酸蛋白酶(Aspartic protease)和热休克蛋白83 (Heat shock protein 83)等12种蛋白的丰度大幅下降(P<0.01、P<0.05)。上述结果首次表明HfFABP在蜱卵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HfFABP在抑制雌蜱生殖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黄血蜱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 平行反应监测(p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梦琪 彭淼曦 +6 位作者 刘婧文 黄成栋 吴祖庆 凌莉 袁慕云 陈文锐 胡松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97-310,共14页
食品安全是关乎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基于质谱的靶向蛋白质组学凭借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定量准确性好等优势,在评估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多反应监测和平行反应监测两种常见的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 食品安全是关乎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基于质谱的靶向蛋白质组学凭借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定量准确性好等优势,在评估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多反应监测和平行反应监测两种常见的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重点综述近5年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动物源性食品掺假鉴别、食物过敏原检测和食源性致病菌及其毒素检测;最后对该领域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蛋白质组学 食品安全 反应监测 平行反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志物研究中常用蛋白组学质谱方法的定量准确性评估
10
作者 张磊 申华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1-199,共9页
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修饰状态或相互作用模式的变化有可能反映病理状态或疾病进展,因此蛋白质常被用作疾病标志物.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发现了大量的潜在疾病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及其质谱检测方法能否进一步推广至临床检... 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修饰状态或相互作用模式的变化有可能反映病理状态或疾病进展,因此蛋白质常被用作疾病标志物.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发现了大量的潜在疾病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及其质谱检测方法能否进一步推广至临床检测,定量准确性和稳定性是关键.本文合成了32条标准肽段,对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IA)、多反应监测(MRM)及平行反应监测(PRM) 3种有潜力在临床质谱方面大规模应用的定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估.将肽段稀释成4个不同的浓度来模拟不同丰度的实际样本,用以上3种质谱方法采集数据后,比较了肽段发现率、标准曲线线性、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及保留时间(RT)漂移等情况,总结了3种定量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潜在应用方向.结果表明,MRM定量方法最适合临床应用,在于其优异的日间日内稳定性、灵敏度和定量精度;PRM适合科研方向靶向定量,因其拥有最高灵敏度和较高稳定性定量精度;而DIA由于高通量而依赖于软件和算法解析,定量数目多的同时,对于特定肽段定量准确性比PRM/MRM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质谱 蛋白质组学 平行反应监测 反应监测 数据非依赖性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定量测定肉类特征肽的质谱采集模式对比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忠合 李晓婷 +1 位作者 胡文梅 王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64-273,共10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肉类特征肽,探讨液相色谱洗脱参数、质谱采集模式和参数等对肉类特征肽定量测定的影响,以建立肉类特征肽鉴别和定量测定的方法。样品中蛋白质经超声辅助法提取,胰蛋白酶酶解后经固相柱净化去除基质...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肉类特征肽,探讨液相色谱洗脱参数、质谱采集模式和参数等对肉类特征肽定量测定的影响,以建立肉类特征肽鉴别和定量测定的方法。样品中蛋白质经超声辅助法提取,胰蛋白酶酶解后经固相柱净化去除基质中的盐类等干扰物,以体积分数0.1%的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分离,采用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的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模式和靶标单一离子监测/数据依赖扫描(targeted single ion monitoring/data-dependent MS/MS scans,tSIM/ddMS 2)模式采集,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色谱梯度洗脱条件、碰撞能量、采集模式等对特征肽的测定影响较大,梯度洗脱流速增加至0.3 mL/min可有效减少峰展宽与拖尾,PRM采集模式不需优化碰撞能可直接采用归一化碰撞能为28的值,tSIM/ddMS 2采集模式可采用Skyline软件优化出的最优碰撞能值,从而简化优化碰撞能的过程。不同采集模式下各特征肽标准溶液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检出限分别为0.04~0.19μg/L、0.01~0.16μg/L,在牛肉丸提取液中的基质效应为81.3%~114.7%,3个添加浓度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9%~117%,且相对标准偏差≤10%(n=5)。2种采集模式均可利用二级碎片离子鉴别目标物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12批次牛肉丸样品检测中共检出含有猪肉源或鸡肉源特征肽的比例为58.3%,其中有明确标识的为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掺假 特征肽 定量质谱 平行反应监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婴幼儿食品中过敏原蛋白质的高灵敏检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吴慈 陈溪 +7 位作者 刘健慧 张晓林 薛伟锋 梁振 刘梦遥 崔妍 黄大亮 张丽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37-1041,共5页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选择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特征肽段,利用平行反应监测(PRM)技术,实现了多类过敏原蛋白质的高灵敏度同时检测,并成功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的分析。对于婴幼儿食品中蛋白质的提取,与传...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选择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特征肽段,利用平行反应监测(PRM)技术,实现了多类过敏原蛋白质的高灵敏度同时检测,并成功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中过敏原成分的分析。对于婴幼儿食品中蛋白质的提取,与传统的丙酮沉淀法比,采用膜上原位样品预处理方法(i-FASP)可实现更高的蛋白质提取效率和抗干扰能力。所检测的过敏原蛋白质的定量限(LOQ)最小可达到0.028 mg/L,其线性范围最宽可跨越4个数量级,且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该方法为食品中过敏原蛋白质组学快速分析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反应监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过敏原蛋白质 婴幼儿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似蛇毒液样品的纳升级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鉴定
13
作者 李泽华 王闯 +4 位作者 徐斌 陈佳 张瑛 郭磊 谢剑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30,共9页
针对5个疑似蛇毒毒液及其沾染样品,基于纳升级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Nano LC-MS/HRMS)技术,结合尺寸排阻色谱分离,建立了一种蛋白质种类及物种归属的严格鉴定方法。5个样品经尺寸排阻色谱分离后均得到3个洗脱峰... 针对5个疑似蛇毒毒液及其沾染样品,基于纳升级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Nano LC-MS/HRMS)技术,结合尺寸排阻色谱分离,建立了一种蛋白质种类及物种归属的严格鉴定方法。5个样品经尺寸排阻色谱分离后均得到3个洗脱峰,分别冻干后以胰蛋白酶进行溶液内酶解处理并进行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鉴定。首先采用全扫描-数据依赖型MS/MS(Full MS/dd MS^(2))采集模式对样品中的肽段信息进行非靶向采集,依次与Swiss-Prot、蛇亚目(Serpentes)、游蛇科(Colubroidea)、眼镜蛇科(Elapidae)、眼镜蛇亚科(Elapinae)、眼镜蛇属(Naja)蛋白质数据库逐级收缩比对;再筛选符合肽谱匹配度、肽段错误发现率小于1%和特征肽段数目大于等于2的蛋白质,共鉴定到32种蛋白质均来自中华眼镜蛇(Naja atra),可归属于Naja atra的10个家族,主要为三指毒素、金属蛋白酶、磷脂酶A2等。最后,采用平行反应监测模式选取每种蛋白质的两条特征肽段进行靶向验证,当两条特征肽段均满足“至少75%的y^(+)和b^(+)离子的Δm/z小于5 ppm”时,方认为鉴定到了样品中的某一蛋白质。最终鉴定出5个样品均含有Naja atra蛇毒。此鉴定方法研究系统、严格,可为蛇毒中毒司法鉴定以及蛇毒药物研究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升级超高效液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 蛇毒 蛋白质组学 平行反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基因CLCF1启动子区相互作用转录因子的筛选及分析
14
作者 谢丽华 李生强 +5 位作者 陈娟 叶云金 黄景文 陈玄 陈赛楠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70-1574,共5页
目的检测、分析与CLCF1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方法采用DNA pulldown技术联合质谱鉴定的方法检测与CLCF1基因启动子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对鉴定出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50个转录因子,使用平行反应监测(paral... 目的检测、分析与CLCF1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方法采用DNA pulldown技术联合质谱鉴定的方法检测与CLCF1基因启动子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对鉴定出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50个转录因子,使用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技术靶向验证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共筛选出251个差异蛋白,GO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蛋白主要涉及核糖体生物发生、正向调控DNA模板转录等生物学过程,包含转录调节复合物、SWI/SNF超家族型复合物,具有与cAMP应答元件结合、ATP水解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感染、线粒体自噬、甲状腺激素等信号通路。PRM验证发现MAFK、TFE3、MITF、JUNB、FOSL2这5个转录因子表达趋势与DNA pulldown检测结果一致。结论MAFK、TFE3、MITF、JUNB、FOSL2这5个转录因子可能与CLCF1基因启动子区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心肌营养素样细胞因子1 DNA pulldown 质谱 平行反应监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