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油水平井平行双管注汽井筒参数计算模型 被引量:8
1
作者 东晓虎 刘慧卿 +3 位作者 庞占喜 张传新 易勇刚 秦耘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9-945,共7页
考虑到传统单管蒸汽注入模型的局限性,利用热传递理论,建立平行双管稠油水平井的井筒参数计算模型以及蒸汽回流模型,并采用节点分析方法进行求解。采用蒸汽回流模型对水平段封隔器的封隔情况进行了模拟,从而对稠油双管注汽水平井的实际... 考虑到传统单管蒸汽注入模型的局限性,利用热传递理论,建立平行双管稠油水平井的井筒参数计算模型以及蒸汽回流模型,并采用节点分析方法进行求解。采用蒸汽回流模型对水平段封隔器的封隔情况进行了模拟,从而对稠油双管注汽水平井的实际验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管蒸汽注入方式相比,平行双管注汽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单管注蒸汽过程相比,双管注汽可以提高注汽井井底蒸汽干度0.1以上。平行双管注汽的井筒沿程蒸汽参数与双注汽管的注汽方式、注汽参数以及管柱尺寸等有较大关系,井口蒸汽干度与注汽速率对井筒热损失程度影响较大;双管注汽的井筒蒸汽干度主要损失于水平段,主注汽管水平段管柱的尺寸应尽可能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水平井 平行双管 热损失 压力验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型多元热流体平行双管流动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孙逢瑞 姚约东 +3 位作者 李相方 丁冠阳 邹明 张逸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137,共7页
针对平行双管注过热型多元热流体井筒传热问题,利用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井筒内非等温流动数学模型。结合有限差分和迭代方法得到井筒内流动典型曲线。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对注汽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主油管中高温流体... 针对平行双管注过热型多元热流体井筒传热问题,利用质量、能量和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井筒内非等温流动数学模型。结合有限差分和迭代方法得到井筒内流动典型曲线。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对注汽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主油管中高温流体通过热辐射和热对流向低温副油管导热,导致主油管中过热度下降,副油管中过热度升高;随主油管注汽速度增加,主油管中温度和过热度先迅速增加,后缓慢增加;主油管注汽温度增加,井底过热度增加;非凝结气含量增加,流体过热度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双管 非凝结气辅助过热蒸汽 热物性参数分布 数值模型 稠油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浅埋平行泄压隧洞瞬态渗流场解析研究
3
作者 黄越 姜岸 +2 位作者 余俊 胡正 潘剑超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44-249,共6页
渗流对隧道设计、施工及运营均有重要影响,隧洞在开挖时会引起瞬态渗流场,其与周围泄压隧洞的渗流场会相互耦合影响。针对双浅埋平行泄压隧道瞬态渗流耦合机制,建立了二维平面应变解析模型。当单一浅埋圆形隧洞存在时,运用保角变换将其... 渗流对隧道设计、施工及运营均有重要影响,隧洞在开挖时会引起瞬态渗流场,其与周围泄压隧洞的渗流场会相互耦合影响。针对双浅埋平行泄压隧道瞬态渗流耦合机制,建立了二维平面应变解析模型。当单一浅埋圆形隧洞存在时,运用保角变换将其二维渗流平面转换为圆环区域,再综合运用叠加法及分离变量法求得了单一隧洞的瞬态渗流场。在此基础上,采用Schwarz迭代法构建双隧道瞬态渗流场迭代算法,通过边界条件动态耦合与时空离散化处理,实现双隧道渗流场的时域叠加解析。该解析结果与数值模拟及已有文献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其正确性和适用性。本解析模型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群渗流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深部地下工程渗流安全评估与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平行泄压隧洞 保角变换 分离变量法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平行双裂隙白砂岩力学行为数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云飞 董贺 +2 位作者 马勇超 张意文 袁乐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70,共10页
目的为探究平行双裂隙对白砂岩力学特性、裂纹扩展和能量演化的影响,方法利用颗粒流软件PFC2D获取白砂岩细观力学参数,通过改变双裂隙倾角和双裂隙间距2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多次单轴压缩试验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随着裂... 目的为探究平行双裂隙对白砂岩力学特性、裂纹扩展和能量演化的影响,方法利用颗粒流软件PFC2D获取白砂岩细观力学参数,通过改变双裂隙倾角和双裂隙间距2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多次单轴压缩试验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随着裂隙倾角增大,岩石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变大;随着平行双裂隙间距增大,裂隙倾角为30°时,岩石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大幅降低,裂隙倾角为60°时,裂隙间距对岩石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无显著影响,即裂隙间距转变为影响力学特性的次要因素;裂隙倾角对岩石的微裂纹发育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在裂纹扩展初期以拉伸裂纹为主,最终破坏形式多为剪切破坏;裂隙倾角为45°时,裂纹发育至贯通最为彻底;随着裂隙倾角增大,耗散能开始出现应变节点逐渐后移现象,岩石的弹性储能极限随之增强,裂隙倾角为0°~15°时,储能极限会发生一次小幅度反弹。结论双裂隙倾角和间距对白砂岩力学特性、裂纹扩展和能量演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裂隙 离散元 声发射 裂纹扩展 裂隙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化学文献的英汉平行语料库构建及应用
5
作者 张金焕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46,共2页
分析化学是一门关注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科学,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对于英、汉双语教学、翻译、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分析化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已成为... 分析化学是一门关注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科学,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对于英、汉双语教学、翻译、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分析化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已成为学术共同体的主要交流语言。中国每年都有大量分析化学研究成果发表,其中很多以英文形式呈现。本文通过构建英汉平行语料库,系统考察英汉语言的内部规律和外部差异,可以洞察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优化人工翻译策略,为学术交流提供语言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平行语料库 语教学 英汉平行语料库 分析化学研究 外部差异 内部规律 学术共同体 国际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基坑同步开挖引起邻近地铁盾构隧道变形监测分析
6
作者 刘凤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3,58,共6页
[目的]双基坑同步开挖会对邻近地铁盾构隧道造成影响。为了保障邻近盾构隧道的稳定性,需对平行双基坑同步开挖引起的邻近盾构隧道的变形规律进行监测分析。[方法]以杭州地铁6号线江汉路站为工程背景,基于隧道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及收敛... [目的]双基坑同步开挖会对邻近地铁盾构隧道造成影响。为了保障邻近盾构隧道的稳定性,需对平行双基坑同步开挖引起的邻近盾构隧道的变形规律进行监测分析。[方法]以杭州地铁6号线江汉路站为工程背景,基于隧道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及收敛变形等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平行双基坑同步开挖对邻近盾构隧道的影响,探究施工风险节点。[结果及结论]基坑长边效应及其卸载应力集中导致基坑中部的隧道水平位移较两侧都大,先开挖区土体的扰动随着后开挖基坑的施工逐步叠加,使得隧道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基坑的后开挖区;隧道竖向位移曲线由于双基坑同步开挖、架设支撑、浇筑坑底,而形成两处波峰、一处波谷的特征;在邻近基坑偏心卸载作用下,隧道横截面收敛变形呈横鸭蛋形;双基坑平行于盾构隧道同步开挖,产生叠加效应,进一步加剧隧道的变形发展;基坑分区、分层的开挖方式能较好地利用时空效应,减少基坑的暴露时间,有效限制坑底土体的回弹,大大减小土体的隆起。合理采取分区分层、限时开挖,及时架设支撑,以及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小双基坑开挖对邻近盾构隧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变形监测 平行基坑 基坑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长空间内倾斜双电缆火蔓延行为试验研究
7
作者 刘梦镇 陈元 +1 位作者 赵胜中 庄兆意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1-737,共7页
采用理论分析和燃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倾斜角度和电缆间距对平行双电缆火蔓延行为的影响,重点关注了火焰形态、质量损失速率及火蔓延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缆间距相同时,火焰高度、质量损失速率及火蔓延速率均随倾斜角... 采用理论分析和燃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倾斜角度和电缆间距对平行双电缆火蔓延行为的影响,重点关注了火焰形态、质量损失速率及火蔓延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电缆间距相同时,火焰高度、质量损失速率及火蔓延速率均随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倾斜角度相同时,火焰高度、质量损失速率及火蔓延速率均随电缆间距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且均在间距为1倍电缆直径时达到最大值;电缆燃烧时,质量损失曲线不光滑,多处出现炭化层脱落导致的“台阶”式突变现象;燃烧过程中炭化层开始脱落的时刻大多集中在点燃电缆后200~400s,炭化层的脱落现象均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倾斜角度相同时,燃烧相同长度的电缆,总损失质量不相同,0间距工况质量损失总是最少的;建立了平行双电缆在水平及倾斜条件下火蔓延速率预测公式,能够较好地预测火蔓延速率和倾斜角度和电缆间距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电缆 倾斜角度 电缆间距 传热 火蔓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线阵扩展协方差矩阵二维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8
作者 王绪虎 孙高利 +3 位作者 金序 侯玉君 王辛杰 陈建军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69,共8页
为提升水听器阵列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的性能,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双平行线阵的扩展协方差矩阵DOA估计方法。该方法以平行水听器阵列接收数据为基础,构造扩展的协方差矩阵,利用线性阵列间的平行属性对扩展矩阵的信号子空间进... 为提升水听器阵列二维波达方向(DOA)估计的性能,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出一种基于双平行线阵的扩展协方差矩阵DOA估计方法。该方法以平行水听器阵列接收数据为基础,构造扩展的协方差矩阵,利用线性阵列间的平行属性对扩展矩阵的信号子空间进行分块和重组,同时筛选对应的阵列流形矩阵,然后利用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ESPRIT)方法估计入射信号的方位角和俯仰角。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双平行线阵的自相关和互相关信息,提升了二维DOA估计的性能,且无需谱峰搜索则可得到估计值,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节约了计算成本。仿真实验和湖上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线阵 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扩展协方差矩阵 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反应环流电流的平行双回线保护选相元件 被引量:30
9
作者 索南加乐 王树刚 +2 位作者 张超 许庆强 宋国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47-52,共6页
针对目前反应电流全量的电流平衡保护受负荷电流影响导致相继动作区大或保护拒动,以及反应故障分量的电流平衡保护故障分量提取方面的问题,基于双回线的相序变换原理,得出了环流电流故障分量与系统参数无关的结论,由此得到了平行双回线... 针对目前反应电流全量的电流平衡保护受负荷电流影响导致相继动作区大或保护拒动,以及反应故障分量的电流平衡保护故障分量提取方面的问题,基于双回线的相序变换原理,得出了环流电流故障分量与系统参数无关的结论,由此得到了平行双回线各种单线故障时环流电流的特征,进而提出了一种平行双回线单线故障的选相原理及其元件。文中提出的反应各相稳态环流电流故障分量的选相元件,不受系统参数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并且稳态环流电流本身就是故障分量,在整个故障期间都存在,易于提取、误差小。与电流平衡保护相比,该基于环流电流的保护在理论上能够提高平行双回线保护的性能。EMTP仿真结果表明,该选相元件能准确有效地选出故障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保护 平行回线 环流量 选相元件 电流平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回线中串补电容对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刘家军 闫泊 +1 位作者 姚李孝 梁振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4-270,255,共8页
研究串联电容补偿对平行双回线保护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从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判据出发,推导出在含有串联电容补偿的平行双回线中,保护安装处零序电流与故障处零序电流的关系。从理论分析得出影响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范围的根本因素是采... 研究串联电容补偿对平行双回线保护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从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判据出发,推导出在含有串联电容补偿的平行双回线中,保护安装处零序电流与故障处零序电流的关系。从理论分析得出影响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范围的根本因素是采用保护安装处零序电流相位来代替故障处零序电流相位。在含有串联电容补偿的平行双回线中,串联电容的补偿度、故障位置及零序参数会影响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的范围。ATP仿真结果表明:在含有串联电容补偿的双回线中,传统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范围缩小。适用于含串联补偿电容的平行双回线的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的新算法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补偿 平行回线 距离保护 零序电流 ATP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回线电流平衡保护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解建宝 梁振锋 +2 位作者 康小宁 张靠社 郭怀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0-83,共4页
平行双回线路电流平衡保护具有不需要通道、不需要PT输入的优点。文章提出了适用于高压平行双回线的电流平衡保护方案,首先仿真分析了基于全量、故障分量、零序分量的电流平衡保护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全量电流和零序电流构成... 平行双回线路电流平衡保护具有不需要通道、不需要PT输入的优点。文章提出了适用于高压平行双回线的电流平衡保护方案,首先仿真分析了基于全量、故障分量、零序分量的电流平衡保护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全量电流和零序电流构成综合启动判据、由故障分量构成选线判据的电流平衡保护方案,该方案较基于全量的电流平衡保护灵敏度高、相继动作区小,而且具有选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平行回线 电流平衡保护 相继动作区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回线路高阻接地故障保护的新思路 被引量:13
12
作者 景敏慧 柳焕章 +2 位作者 邓洪涛 许群 张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5-58,共4页
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平行双回线路在强磁弱电联系运行方式下,一回线路末端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线路纵联零序方向保护会误动,而纵联负序方向保护不会误动,提出在使用纵联零序方向保护切除高阻接地故障的保护装置中,增加纵联负序方向保... 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平行双回线路在强磁弱电联系运行方式下,一回线路末端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线路纵联零序方向保护会误动,而纵联负序方向保护不会误动,提出在使用纵联零序方向保护切除高阻接地故障的保护装置中,增加纵联负序方向保护,退出纵联零序方向保护以防止误动的发生,并讨论了纵联负序方向保护新方案,方案增加负序电抗继电器和负序电流、电压闭锁,并带小延时动作,从而确保平行线之一故障时,非故障线路纵联负序方向保护不会误动,而故障线路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纵联负序方向保护能带小延时可靠切除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回线路 纵联零序方向保护 高阻接地故障 纵联负序方向保护 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电气量的同杆平行双回线单线故障测距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千宽 李永斌 黄少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0,共4页
考虑同杆平行双回线零序互感的影响,针对同杆双回线单回线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线双端电气量的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根据同杆平行双回线单回线内部故障的等效序网图,利用相应故障类型在故障支路的电压边界条件导出其测距方程。算法... 考虑同杆平行双回线零序互感的影响,针对同杆双回线单回线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线双端电气量的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根据同杆平行双回线单回线内部故障的等效序网图,利用相应故障类型在故障支路的电压边界条件导出其测距方程。算法利用了现有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提供的单回线本端电压和两端电流工频量,原理上与过渡电阻和系统阻抗无关。通过PSCAD/EMTDC软件,仿真计算了不同过渡电阻、系统阻抗和负荷情况下不同故障点发生各种类型故障的测距情况。仿真测距结果表明,该算法应用于同杆平行双回线单回线故障测距时具有很高的精度,并与过渡电阻、系统阻抗和负荷工况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序互感 过渡电阻 同杆平行回线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自由面岩体爆破炮孔堵塞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洋 史秀志 +1 位作者 苟永刚 郭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80-85,共6页
为研究平行双自由面岩体炮孔堵塞效应,借助动量定理推导出炮孔堵塞长度范围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采用ALE多物质算法,建立4 m深的四孔无限岩体模型。通过分析自由面附近单元应力峰值和岩体应力分布规律,得到:炸药长度为... 为研究平行双自由面岩体炮孔堵塞效应,借助动量定理推导出炮孔堵塞长度范围计算公式;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采用ALE多物质算法,建立4 m深的四孔无限岩体模型。通过分析自由面附近单元应力峰值和岩体应力分布规律,得到:炸药长度为2.4 m的无堵塞炮孔爆破效果最优;1.2 m炸药长度的炮孔模型中,单向堵塞和非对称堵塞爆破对岩体的应力分布规律无影响,但岩体自由面附近单元的应力峰值增大,作用时间加长;双向对称堵塞的最佳堵塞长度为1.0~1.2 m。对比不同参数下的工程爆破效果,采用数值模拟结果的工程爆效最优,证明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自由面 岩体爆破 堵塞长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平行双回线故障测距新算法 被引量:21
15
作者 黄雄 尹项根 辛振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9,共5页
基于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提出利用线路两端电量的同杆平行双回线故障测距算法。根据同向正序电压故障分量沿线分布规律,使用搜索的方法确定故障距离,精确地确定各种对称、不对称跨线故障及单回线故障位置。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测距... 基于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提出利用线路两端电量的同杆平行双回线故障测距算法。根据同向正序电压故障分量沿线分布规律,使用搜索的方法确定故障距离,精确地确定各种对称、不对称跨线故障及单回线故障位置。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测距精度高,且不要求两端数据同步,不需要判别故障类型,不存在伪根,不受线路负荷、系统阻抗和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平行回线 分布参数 故障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回线路故障分量电流平衡保护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振锋 康小宁 +1 位作者 索南加乐 罗云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06-110,共5页
传统的平行双回线路电流平衡保护存在灵敏度低、受过渡电阻影响大等缺点,难以满足高压平行双回线路的要求。该文给出了基于故障分量的电流平衡保护启动判据和选线判据。利用叠加原理和六序故障分量法分析了过渡电阻对选线判据的影响,给... 传统的平行双回线路电流平衡保护存在灵敏度低、受过渡电阻影响大等缺点,难以满足高压平行双回线路的要求。该文给出了基于故障分量的电流平衡保护启动判据和选线判据。利用叠加原理和六序故障分量法分析了过渡电阻对选线判据的影响,给出了各种故障情况下两回线故障相故障分量电流幅值之比的表达式。给出了相继动作区故障时的电流平衡保护方案。理论分析和EMTP仿真表明,基于故障分量的选线判据几乎不受过渡电阻和负荷电流的影响,灵敏度得到了提高,可直接应用于目前微机保护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平行回线 电流平衡保护 故障分量 过渡电阻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回线故障测距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孙立山 张晓友 陈学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30,共3页
以分布参数作为高压输电线路的模型,对双端及三分支平行双回输电线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距算法。该方法仅利用线路每一端两回线电流序分量差的有效值,可对单回线及不对称跨线故障进行准确测距。其测距精度不受系统阻抗变化、过渡电阻及不... 以分布参数作为高压输电线路的模型,对双端及三分支平行双回输电线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距算法。该方法仅利用线路每一端两回线电流序分量差的有效值,可对单回线及不对称跨线故障进行准确测距。其测距精度不受系统阻抗变化、过渡电阻及不同步采样数据的影响。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平行回输电线 输电线路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回线路纵联零序方向误动原因分析及负序功率方向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蒋苏静 毕天姝 +1 位作者 徐振宇 房金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1-26,共6页
平行线路若在强磁弱电联系方式下运行,一回线路的接地故障可能会引起另一回线路零序功率方向保护误动。分析了强磁弱电情况下零序功率方向保护误动的原因以及双回线路各种连接方式对方向元件产生的影响。针对零序方向保护容易误动的情况... 平行线路若在强磁弱电联系方式下运行,一回线路的接地故障可能会引起另一回线路零序功率方向保护误动。分析了强磁弱电情况下零序功率方向保护误动的原因以及双回线路各种连接方式对方向元件产生的影响。针对零序方向保护容易误动的情况,提出使用负序功率方向元件作为纵联方向保护的方向元件并对采用负序补偿电压代替负序电压做了分析。PSCAD的大量仿真表明,负序功率方向元件可以正确反应正常运行、故障线路的区内、区外故障,同时在非故障线路中不会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回线路 零序功率方向元件 负序功率方向元件 纵联方向保护 强磁弱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关节坐标测量机的标定及不确定度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夏桂锁 廖城 伏燕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7-1234,共8页
借鉴国外ScanMax测量机所具有的优势,研发了RRP结构(即两个转动和一个直线运动)的平行双关节坐标测量机,并研究了该仪器的误差模型、标定方法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首先,根据平行双关节坐标测量机的机械结构建立了仪器的数学模型和误差... 借鉴国外ScanMax测量机所具有的优势,研发了RRP结构(即两个转动和一个直线运动)的平行双关节坐标测量机,并研究了该仪器的误差模型、标定方法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首先,根据平行双关节坐标测量机的机械结构建立了仪器的数学模型和误差模型。然后,基于全误差分析技术设计了仪器的标定方案并分别介绍了对重力和扭矩变形、平行度、臂长、零位等参数的标定。最后,根据国家坐标测量机校准规范,提出了通过评价测量重复性和长度测量精度的方法来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实验结果表明:在1 000mm×250mm(直径×高度)的测量范围内,平行双关节坐标测量机的测量不确定度可达到12μm(k=2)。得到的结果验证了平行双关节坐标测量技术及全误差分析技术的可行性,为非正交坐标测量机的标定探索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关节 坐标测量机 全误差分析 不确定度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条件下平行双裂隙岩体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晋勋 杨昊 +2 位作者 单仁亮 武福美 郭志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73-3580,3589,共9页
裂隙是影响工程岩体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平行双裂隙是一种重要的裂隙分布形式,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开展一系列平行双裂隙类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研究裂隙产状对平行双裂隙岩体力学性质和破坏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平行双裂隙岩体强度、... 裂隙是影响工程岩体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平行双裂隙是一种重要的裂隙分布形式,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开展一系列平行双裂隙类岩石三轴压缩试验,研究裂隙产状对平行双裂隙岩体力学性质和破坏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平行双裂隙岩体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受迹长和迹长比共同影响,受裂隙间距影响较小,随倾角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倾角<30°时,破裂面起始于裂隙端部贯穿岩桥,并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发展,倾角在30°~60°之间时,沿其中一条裂隙剪切破坏。迹长和迹长比较小时(贯通率<25%,迹长比<2.5),破坏形态与裂隙无关;迹长较大(贯通率>75%),迹长比较小时(迹长比<1),破坏形态取决于长裂隙;迹长介于两者之间时(贯通率25%~75%),迹长比接近1时,受两条裂隙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裂隙岩体 裂隙倾角 裂隙间距 迹长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