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隆林德峨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平行不整合及其意义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树青 张喜 +2 位作者 陆干强 周辉 李兴鹏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7-284,共8页
右江盆地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存在着“F-F”事件以及“柳江运动”形成的石炭系与泥盆系的平行不整合界线。通过对隆林县德峨地区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平行不整合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区域宏观特征、地层(生物带)的缺失,结合地层层序、沉积环... 右江盆地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存在着“F-F”事件以及“柳江运动”形成的石炭系与泥盆系的平行不整合界线。通过对隆林县德峨地区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平行不整合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区域宏观特征、地层(生物带)的缺失,结合地层层序、沉积环境(相)的变化等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区上泥盆统-下石炭统台地相存在短暂的暴露剥蚀,并缺失了5个牙形刺化石带;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由于强烈拉张所形成的一条北西向拉张并伴随强烈左行走滑断裂,将北东盆抬升形成台地相以白云质灰岩、砂屑灰岩为主的局限半局限台地沉积,并形成沉积间断不整合面;南西盆则为深水盆地沉积的硅质岩、扁豆状灰岩,形成“北台南盆”的古地理局面;其与古特提斯海演化、右江盆地的伸展作用为主的构造格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平行不整合界线 伸展作用 右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