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利用枝条菌种高效栽培平菇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李会杰
刘巧宁
马俊江
段庆虎
申进文
-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河南滑县金开食用菌服务中心
-
出处
《食用菌》
2011年第3期45-46,共2页
-
文摘
平菇这种大宗食用菌在全国食用菌领域已经形成区域化,专业合作化,简单机械化栽培,但仍然处于低级水平的发展。随着栽培原材料和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和市场供应的不断趋于平衡,抓"三伏",抓"三九",抓新材料,抓新品种的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
-
关键词
枝条
菌种
菌种制作
平菇栽培
-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利用枝条培养基菌种高效栽培平菇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会杰
刘巧宁
马俊江
段庆虎
申进文
-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
河南滑县金开食用菌服务中心
-
出处
《食药用菌》
2011年第1期53-54,共2页
-
文摘
平菇是我国的大宗食用菌,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区域化、专业合作化栽培,但总体仍处于低级水平。随着栽培原材料和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和市场供应趋于平衡,抓“三伏”,抓“三九”,抓新材料,抓新品种的发展已经是势在必行。河南农业大学联合滑县金开食用菌服务中心推出平菇熟料、发酵料和半生料周年化栽培的配套技术。
-
关键词
平菇
枝条菌种
种植
菌株生产
出菇管理
-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平菇麦粒菌种的技术改进
- 3
-
-
作者
贺新生
-
机构
四川省绵阳农业专科学校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1989年第6期30-31,共2页
-
文摘
平菇纯麦粒菌种易污染、积水、破裂发粘和老化。我们经过近3年的实验,改煮沸为浸泡,拌入稻麦草粉等添加剂,并在瓶底垫0.5cm厚的干料,用米糠、、棉籽壳、草粉作封口料,打孔接种,大大减少了制种难度,污染率小于5%。满瓶日数为原来的一半,最快为一周;菌种不积水,麦粒不破裂;制种成本降低10—15%。这种方法稍加改变和调整,可用于双孢蘑菇麦粒种的大规模生产。也可用于金针菇、黑木耳、黄背木耳、香菇、猴头等的麦粒菌种制作。
-
关键词
平菇
麦粒
菌种
改进
-
分类号
S646.10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不同类型平菇菌种培养及生产应用对比试验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李岩杰
杜成志
陈英健
赵岑
王世东
-
机构
聊城市农业科学院/聊城市食用菌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
济南市历城区农业农村事业发展中心
-
出处
《食用菌》
CAS
2022年第6期47-49,共3页
-
基金
食用菌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平菇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
-
文摘
为综合对比棉籽壳菌种、麦粒菌种、枝条菌种、液体菌种在发菌、出菇以及接种成本、效率等方面差异,以平菇抗病3号为试验用种开展试验。结果表明:棉籽壳菌种、麦粒菌种接种后发菌较快,菌丝洁白粗壮,具有较大发菌优势;麦粒菌种从接种至出菇时间最短,平菇上市早,价高;用棉籽壳菌种平菇生物学效率最高,比麦粒菌种和枝条菌种提高10%左右;枝条菌种相比棉籽壳菌种、麦粒菌种具有接种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在缺乏配套设施和良好接种环境的情况下,液体菌种不适宜在规模化农法生产中应用。
-
关键词
平菇棉籽壳菌种麦粒菌种枝条菌种
液体菌种
-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平菇麦粒菌种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 5
-
-
作者
龚立强
-
机构
贵州省德江县科委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1989年第2期29-29,共1页
-
文摘
平菇麦粒种在培养过程中受到细菌侵染后,菌丝生长缓慢而纤细、松散,生活力下降。用此菌种来栽培时,极易遭到真菌的侵染和危害。严重影响栽培产量和经济效益。一、发生症状平菇麦粒种培养基受到细菌侵染后,发生局部或全部腐烂。侵染较轻时,平菇菌丝可绕过被侵染部分而继续生长,如气温较低时,会有少部分菌丝长入侵染部分;侵染较重时,平菇菌丝生长受阻,导致整瓶菌种报废。一般在菌种培养的中后期发生侵染,在未长菌丝的中下部扩展蔓延。侵染初期,先在培养料与塑料袋(或玻璃瓶)的交界处产生大量水珠,然后麦粒变软而破裂,出现黄白色粘液,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被侵染的培养料全部腐烂变成暗褐色粘液,将袋打开会散发出酱臭气味。
-
关键词
平菇
麦粒菌种
细菌性病害
防治
-
分类号
S43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三种类型榆黄菇菌种应用比较试验
被引量:3
- 6
-
-
作者
严源辉
宋爽
宋庆港
刘新康
宋忠娟
刘宇
毕倩
-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北京市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百色学院
-
出处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5期63-65,共3页
-
基金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CARS-20)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能力创新建设专项(KJCX20200801)。
-
文摘
采用枝条菌种、棉籽壳菌种、液体菌种三种不同类型的菌种栽培榆黄菇,以筛选出栽培榆黄菇的适合菌种类型。结果表明,从菌种制作到栽培袋菌丝满袋,枝条菌种、棉籽壳菌种和液体菌种分别为37 d、55 d和28 d;应用棉籽壳菌种或枝条菌种的栽培袋三潮菇生物学效率相当,比液体菌种高20%左右。
-
关键词
榆黄菇
枝条菌种
棉籽壳菌种
液体菌种
比较试验
-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不同类型菌种对杏鲍菇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孙宁
班立桐
王玉
黄亮
汤佳丽
王学洁
-
机构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镇农业和水务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18,共4页
-
基金
天津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6YFNZNC00060)
天津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ITTVRS2017015)
-
文摘
应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棉籽壳木屑菌种、麦粒菌种与枝条菌种进行栽培试验,对3种不同类型菌种的生产周期、子实体性状以及其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等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使用枝条菌种栽培杏鲍菇生产周期为78 d,短于其他2种类型的菌种,且其单袋产量为415.52 g,子实体品质好,生物转化率高达83.10%。枝条菌种是工厂化生产杏鲍菇较为优良的菌种。
-
关键词
杏鲍菇
棉籽壳木屑菌种
麦粒菌种
枝条菌种
子实体性状
-
Keywords
Pleurotus eryngii
cotton seed shell strain
wheat strain
stick strain
the characters of fruiting bodies
-
分类号
S646.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双孢蘑菇菌种基质改进的研究
被引量:4
- 8
-
-
作者
汪凯华
谈峰
李树江
-
机构
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1998年第2期20-22,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农科院南通市科委资助
-
文摘
本文报导了用于双孢蘑菇菌种制种基质材料的研究。结果证明:平菇生产下脚料是替代棉籽壳制作蘑菇菌种的好材料,其菌种质量与棉籽壳菌种无差别,大大地降低了菌种生产成本。
-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菌种
基质
平菇生产下脚料
棉籽壳
-
Keywords
Agaricus bisporus,Spawn,Medium,Production waste of Pleurotus,Cottonseed hull
-
分类号
S646.110.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平菇枝条种制作技术要点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孟庆国
-
机构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食用菌》
2019年第1期63-63,68,共2页
-
文摘
枝条菌种是指用竹签、木条、雪糕棒等制作的食用菌菌种,通常枝条菌种用来制作三级种,平菇、木耳等常规品种都可以使用枝条菌种。枝条菌种可以提高接种效率,具有萌发快,接种方便、快捷,污染率低等优点(不需要全开袋口,培养基暴露的时间短)。接种后,枝条深入培养基内部,菌种从上、中、下多点萌发,菌丝从里向外呈立体辐射状蔓延,满瓶、满袋时间可提早5~7d,提高了出菇同步性。现将其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
关键词
平菇
枝条
菌种培养
-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平菇袋式生料栽培优质高产技术措施
- 10
-
-
作者
崔颂英
富新华
-
机构
熊岳农专农工系
-
出处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年第Z1期78-79,共2页
-
文摘
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辽宁的广大农村,平菇已经成为人工栽培食用菌的主要种类,栽培平菇已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平菇也已成为占领蔬菜市场的主要品种。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唯有掌握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才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用了近一年半的时间,进行了三个周期的小面积栽培试验,对平菇袋式生料栽培优质、高产技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几点研究。供试菌种是沈师生物系提供的P<sub>01</sub>、P<sub>99</sub>、
-
关键词
生料栽培
优质高产技术
平菇
培养基配方
菌种质量
棉籽壳
干玉米粒
栽培技术
培养料
玉米芯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庭院种平菇 致富好门路
- 11
-
-
作者
关引玲
秦文忠
桂育谦
-
机构
滑县八里营乡蔬菜办
-
出处
《河南农业》
1996年第1期18-19,共2页
-
文摘
一、选择优良菌种 选菌种时要选菌丝浓白、粗壮,生命力强的菌种。 二、选料与配料 培养料选用新鲜无霉变的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等料也可以)这种培养料的产量高。其具体配料方法是以棉籽壳占90%,麦麸占10%,料水比1:1.2—1.3为宜,加水要均匀,充分搅拌。掺料时还要加入2%的石膏粉和5%的福尔马林液进行培养料消毒,拌好后料堆盖膜堆闷10-12小时。
-
关键词
培养料消毒
棉籽壳
平菇
透气塞
空气相对湿度
玉米芯
通风窗
优良菌种
配料方法
庭院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庭院栽培平菇
- 12
-
-
-
出处
《新疆农垦科技》
2005年第3期64-64,共1页
-
文摘
平菇味道鲜美,号称疏菜之王,但栽培技术并不复杂。一般每m^3需棉籽壳11kg、50g多菌灵、10%石膏粉,3m^3的塑料薄膜、750ml的菌种3瓶。播前把菌种晒两天以上,杀灭杂菌,然后拌料。拌料前,先将多菌灵和石膏粉按以上比例溶于水中。水的质量按棉籽壳重量的1.4倍计算,并与棉籽壳充分搓匀拌透,堆沤1天,即成培养料。
-
关键词
庭院栽培
平菇
棉籽壳
栽培技术
塑料薄膜
多菌灵
石膏粉
培养料
菌种
拌料
疏菜
播前
杂菌
堆沤
-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食用菌栽培中常见杂菌污染的原因与防治
被引量:5
- 13
-
-
作者
陶佳喜
-
机构
黄冈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1994年第A01期85-86,共2页
-
文摘
食用菌栽培中常见杂菌污染的原因与防治陶佳喜(黄冈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436100)近几年,鄂东地区食用菌特别是平菇栽培蓬勃发展,但杂菌也污染严重,一旦发病,轻者严重减产,重者绝收。为此,笔者根据有关报道,结合本地实际就其栽培中经常出现的几种杂菌污染原因...
-
关键词
杂菌污染
食用菌栽培
培养料
生料栽培
菌种
农作物秸秆
综合防治方法
平菇
原因与防治
棉籽壳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