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器大攻角升沉平移加速度导数测量技术 被引量:7
1
作者 孙海生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9,共5页
为了测量由升沉和平移加速度 ( α和 β)产生的导数 ,进而将组合动导数分开 ,来改善飞机飞行特性的预测效果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开展了大攻角升沉平移加速度导数测量技术研究工作。采用刚性强迫振动法 ,研制了试验装置 ... 为了测量由升沉和平移加速度 ( α和 β)产生的导数 ,进而将组合动导数分开 ,来改善飞机飞行特性的预测效果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开展了大攻角升沉平移加速度导数测量技术研究工作。采用刚性强迫振动法 ,研制了试验装置 ,测量了由升沉平移加速度产生的动导数和“静导数”。给出了升沉振动试验在振幅为60mm ,频率为 1 .0Hz、1 .5Hz,α =0~ 45°,Re=0 .76× 1 0 6 情况下的典型试验结果。小攻角情况下 ,Cm α为负值 ,是动稳定的 ,且随攻角变化不大 ,而在大攻角情况下 ,由于非定常气动力的作用 ,Cm α变化剧烈而且出现动不稳定。从典型试验结果看 ,该技术是成功的 ,所获数据是合理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沉振动实验 激振装置 飞机飞行特性 平移速度导数 大攻角动导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轮摩擦传动机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田军委 王建华 +2 位作者 李平 范植坚 王罡岗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93-97,共5页
从四种工作状况出发对扭轮摩擦传动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讨论了扭轮平移加速度和驱动力矩及扭轮承受载荷的关系、扭轮纯滚动的动力学条件以及驱动力合力和扭轮轴线的夹角.通过分析表明,载荷对扭轮平移加速度和传动轴圆周切向驱动力的... 从四种工作状况出发对扭轮摩擦传动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讨论了扭轮平移加速度和驱动力矩及扭轮承受载荷的关系、扭轮纯滚动的动力学条件以及驱动力合力和扭轮轴线的夹角.通过分析表明,载荷对扭轮平移加速度和传动轴圆周切向驱动力的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轮摩擦传动机构 动力学 扭轮 平移速度 纯滚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雷冲击掩埋的一维-三维模型预测
3
作者 Peter C Chu 王驰 籍顺心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9-710,共32页
当圆柱体或非圆柱体海军水雷通过空气、水和沉积物下落时,水雷冲击掩埋状态预测模型建立了一段时间历程.模型的输出是预测水雷在空气和水柱中的运动轨迹、在沉积物中的掩埋深度和方向,以及雷体在掩埋物中凸出部分的高度、面积和体积.模... 当圆柱体或非圆柱体海军水雷通过空气、水和沉积物下落时,水雷冲击掩埋状态预测模型建立了一段时间历程.模型的输出是预测水雷在空气和水柱中的运动轨迹、在沉积物中的掩埋深度和方向,以及雷体在掩埋物中凸出部分的高度、面积和体积.模型的输入包括环境、水雷特征和初始释放状态等参数.综述近30年来水雷冲击掩埋预测模型从一维到三维的发展情况:(1)一维模型预测了在水雷降落角度恒定时的水雷质心的垂向位置;(2)二维模型预测了水雷质心在(x,z)二维平面中的位置以及绕y轴的旋转情况;(3)三维模型预测了水雷质心在(x,y,z)三维空间里的位置以及绕x,y和z轴的旋转情况.这些模型均通过从水雷冲击掩埋试验中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一维模型只求解了在沿z轴方向运动的一个动量方程,它不能很好地预测水雷的运动轨迹和掩埋深度.二维模型仅限于水雷在(x,z)平面中的运动状态预测,而且要求雷体周围的流体是静止的,另外,使用了不准确的阻尼系数和不精确的沉积物动力学.因此,二维模型在水雷的运动轨迹和埋藏深度的预测上误差很大(比在Monterey湾砂底观察的深度大6~10倍).三维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圆柱体、近圆柱体以及实验用的Manta和Rockan等水雷的运动轨迹和掩埋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雷冲击掩埋预测 Kirchhoff-Kelvin方程 冲击掩埋预测模型 IMPACT25/28 IMPACT35 阻力和 升力及其力矩 平移速度 方位 掩埋深度 沉积物动力学 三维坐标系 水雷形状效应 柱形水雷 Manta水雷 Rockan水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