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周平王东迁的时与地再探
1
作者
王红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43,213,共16页
《史记》中有周平王元年东迁洛邑之说,古今学者罕有异议,以至成为定论。但详细考察《史记》此说的史料来源,发现其本之于《秦记》,而后者仅记周幽王十一年幽王被杀,秦襄公被封为诸侯。至于周东徙洛邑事,虽在周幽王十一年之后,至于具体...
《史记》中有周平王元年东迁洛邑之说,古今学者罕有异议,以至成为定论。但详细考察《史记》此说的史料来源,发现其本之于《秦记》,而后者仅记周幽王十一年幽王被杀,秦襄公被封为诸侯。至于周东徙洛邑事,虽在周幽王十一年之后,至于具体在何年,《秦记》并未明确。实际上,《史记》中的这一说法基于司马迁个人的推断,未有可靠资料凭据。根据清华简《系年》等文献可知,平王东迁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一个过程:平王元年东迁的地点是成周,即考古所发现的韩旗成周;再结合《左传》《国语》等文献中的记载可知,平王三十三年之后又从韩旗成周迁至洛邑,即考古所发现的涧河王城。《史记》将这一过程笼统地说成平王元年东迁洛邑,并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系年》
平王东迁
韩旗成周
涧河王城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王东迁年代与史事新探
被引量:
2
2
作者
杜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0-140,F0002,共12页
在传统认知上,幽王失国,平王东迁,是前后两年相继发生的事情。近年清华简《系年》问世后,人们始知平王东迁经历了多种力量的角逐和漫长的历史岁月,形成两周之际重大的历史变局。依清华简《系年》所示,幽王死后,携王立二十一年,复经无王...
在传统认知上,幽王失国,平王东迁,是前后两年相继发生的事情。近年清华简《系年》问世后,人们始知平王东迁经历了多种力量的角逐和漫长的历史岁月,形成两周之际重大的历史变局。依清华简《系年》所示,幽王死后,携王立二十一年,复经无王九年,平王被正式迎立,三年后东迁洛邑,此时已到了平王三十四年(公元前737年)。这一时间节点,粗看起来似已超出助力东迁事宜的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在位年代的下限,然据新出清华简《系年》、古本《竹书纪年》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记晋、郑、秦三君年代详加考察,发现均有舛误,实际上他们都是在平王三十四年东迁之后辞世的。在这个乱云飞渡的历史过程中,东周国家虽遭内乱外患的严重打击,但文明未曾中断,重启了接续发展的新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王东迁
清华简《系年》
年代
史事
《十二诸侯年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周之际若干重要史实考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生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164,共23页
周幽王并非西周最后一位君主。幽王之后,有携王。携王在位二十一年,且得到诸侯大臣普遍拥戴,最后为晋文侯所杀(前750);携王死后,晋文侯等拥立平王,但诸侯拒绝承认,天下虽无共主,而西周未亡;平王复居京师三年之久,亦为西周之延续。宜臼(...
周幽王并非西周最后一位君主。幽王之后,有携王。携王在位二十一年,且得到诸侯大臣普遍拥戴,最后为晋文侯所杀(前750);携王死后,晋文侯等拥立平王,但诸侯拒绝承认,天下虽无共主,而西周未亡;平王复居京师三年之久,亦为西周之延续。宜臼(即平王)曾两次称王:第一次为申侯、曾侯、许男等拥立(前771),并未得到诸侯大臣拥护,旋即放弃王号;第二次为晋文侯、郑武公等拥立(前750),即位后三年,东迁成周,方为东周之始。晋文侯生于穆侯七年,他杀殇叔自立在周携王五年(前766),幽王被杀之次年(前770),他尚未即位,不可能助平王东迁;晋文侯在位二十年而非三十五年;郑桓公死于幽王之乱,其子武公东迁,数年后灭郐、灭虢,始建立新郑,也不可能在前770年助周东迁。《竹书纪年》所谓“周二王并立”,清华简《系年》称“周亡王九年”,体现出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并不符合事实。《竹书纪年》说幽王灭后“二十四年,定鼎洛邑”,清华简《系年》说携王立二十一年,为晋文侯所杀,晋文侯立平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两者完全吻合。从武王伐纣至平王东迁,西周存续时间为二百八十一年而非二百五十七年;东周起始时间为公元前747年而非前770年,平王即位应推迟二十年,在位时间亦当相应减削二十年(实际在位三十一年而非五十一年),东周肇始之年当后移二十四年。周平王以幽王嫡嗣自居,而将即位时间“通前数之”,以显示其正统地位,于是,携王在位二十一年、“周亡王九年”的史实因此湮没不彰。平王非周室中兴之主,而是继幽王之后导致周室衰微的又一关键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携王
平王东迁
两周积年
清华简《系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陕西省珍贵文物展览巡礼》的一点意见
4
作者
木浮
《文博》
1985年第3期85-,共1页
编辑同志: 顷读贵刊一九八四年第三期所载石沉的《陕西省珍贵文物展览巡礼》一文,感到有些提法不很妥当,特提出如下意见。在这次陕西珍贵文物展览中,最珍贵的一件西周铜器就是被称为“簋王”的(害夫)簋。《巡礼》一文声称,发现了(害夫)...
编辑同志: 顷读贵刊一九八四年第三期所载石沉的《陕西省珍贵文物展览巡礼》一文,感到有些提法不很妥当,特提出如下意见。在这次陕西珍贵文物展览中,最珍贵的一件西周铜器就是被称为“簋王”的(害夫)簋。《巡礼》一文声称,发现了(害夫)簋耳上的纹饰是一个象首图案。并认为“这一发现不亚于从甲骨文中认出商代的先公先王之名。”读者不禁要问,一件铜器上某个部位的纹饰的发现,能否与从甲骨文中认出商代先公先王名相提并论呢?本世纪初,甚至还有不少学者否认有商代历史存在。而正是王国维凿破混沌,从甲骨文中认出商代的先公先王之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先
西周晚期
先王
一九
历史存在
断代研究
周王
周厉王
西周王朝
平王东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平王东迁的时与地再探
1
作者
王红亮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43,213,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华简书类文献与上古史研究”(23BZS001)。
文摘
《史记》中有周平王元年东迁洛邑之说,古今学者罕有异议,以至成为定论。但详细考察《史记》此说的史料来源,发现其本之于《秦记》,而后者仅记周幽王十一年幽王被杀,秦襄公被封为诸侯。至于周东徙洛邑事,虽在周幽王十一年之后,至于具体在何年,《秦记》并未明确。实际上,《史记》中的这一说法基于司马迁个人的推断,未有可靠资料凭据。根据清华简《系年》等文献可知,平王东迁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一个过程:平王元年东迁的地点是成周,即考古所发现的韩旗成周;再结合《左传》《国语》等文献中的记载可知,平王三十三年之后又从韩旗成周迁至洛邑,即考古所发现的涧河王城。《史记》将这一过程笼统地说成平王元年东迁洛邑,并不准确。
关键词
清华简《系年》
平王东迁
韩旗成周
涧河王城
《史记》
Keywords
Tsinghua bamboo slips Xinian
King Ping moving to the east
Hanqi Chengzhou
Jianhe the capital city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王东迁年代与史事新探
被引量:
2
2
作者
杜勇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0-140,F000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西周史》”(17ZDA179)。
文摘
在传统认知上,幽王失国,平王东迁,是前后两年相继发生的事情。近年清华简《系年》问世后,人们始知平王东迁经历了多种力量的角逐和漫长的历史岁月,形成两周之际重大的历史变局。依清华简《系年》所示,幽王死后,携王立二十一年,复经无王九年,平王被正式迎立,三年后东迁洛邑,此时已到了平王三十四年(公元前737年)。这一时间节点,粗看起来似已超出助力东迁事宜的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在位年代的下限,然据新出清华简《系年》、古本《竹书纪年》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记晋、郑、秦三君年代详加考察,发现均有舛误,实际上他们都是在平王三十四年东迁之后辞世的。在这个乱云飞渡的历史过程中,东周国家虽遭内乱外患的严重打击,但文明未曾中断,重启了接续发展的新历程。
关键词
平王东迁
清华简《系年》
年代
史事
《十二诸侯年表》
Keywords
King Ping’s Eastward Migration
Tsinghua Bamboo Slip Xinian
the age
historical events
Chronology of the Twelve Princes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周之际若干重要史实考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赵生群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164,共23页
文摘
周幽王并非西周最后一位君主。幽王之后,有携王。携王在位二十一年,且得到诸侯大臣普遍拥戴,最后为晋文侯所杀(前750);携王死后,晋文侯等拥立平王,但诸侯拒绝承认,天下虽无共主,而西周未亡;平王复居京师三年之久,亦为西周之延续。宜臼(即平王)曾两次称王:第一次为申侯、曾侯、许男等拥立(前771),并未得到诸侯大臣拥护,旋即放弃王号;第二次为晋文侯、郑武公等拥立(前750),即位后三年,东迁成周,方为东周之始。晋文侯生于穆侯七年,他杀殇叔自立在周携王五年(前766),幽王被杀之次年(前770),他尚未即位,不可能助平王东迁;晋文侯在位二十年而非三十五年;郑桓公死于幽王之乱,其子武公东迁,数年后灭郐、灭虢,始建立新郑,也不可能在前770年助周东迁。《竹书纪年》所谓“周二王并立”,清华简《系年》称“周亡王九年”,体现出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并不符合事实。《竹书纪年》说幽王灭后“二十四年,定鼎洛邑”,清华简《系年》说携王立二十一年,为晋文侯所杀,晋文侯立平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两者完全吻合。从武王伐纣至平王东迁,西周存续时间为二百八十一年而非二百五十七年;东周起始时间为公元前747年而非前770年,平王即位应推迟二十年,在位时间亦当相应减削二十年(实际在位三十一年而非五十一年),东周肇始之年当后移二十四年。周平王以幽王嫡嗣自居,而将即位时间“通前数之”,以显示其正统地位,于是,携王在位二十一年、“周亡王九年”的史实因此湮没不彰。平王非周室中兴之主,而是继幽王之后导致周室衰微的又一关键人物。
关键词
周携王
平王东迁
两周积年
清华简《系年》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陕西省珍贵文物展览巡礼》的一点意见
4
作者
木浮
出处
《文博》
1985年第3期85-,共1页
文摘
编辑同志: 顷读贵刊一九八四年第三期所载石沉的《陕西省珍贵文物展览巡礼》一文,感到有些提法不很妥当,特提出如下意见。在这次陕西珍贵文物展览中,最珍贵的一件西周铜器就是被称为“簋王”的(害夫)簋。《巡礼》一文声称,发现了(害夫)簋耳上的纹饰是一个象首图案。并认为“这一发现不亚于从甲骨文中认出商代的先公先王之名。”读者不禁要问,一件铜器上某个部位的纹饰的发现,能否与从甲骨文中认出商代先公先王名相提并论呢?本世纪初,甚至还有不少学者否认有商代历史存在。而正是王国维凿破混沌,从甲骨文中认出商代的先公先王之名。
关键词
公先
西周晚期
先王
一九
历史存在
断代研究
周王
周厉王
西周王朝
平王东迁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周平王东迁的时与地再探
王红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平王东迁年代与史事新探
杜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周之际若干重要史实考论
赵生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陕西省珍贵文物展览巡礼》的一点意见
木浮
《文博》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