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枳实和陈皮对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作用机理探讨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红芳 李丹明 +4 位作者 瞿颂义 郑天珍 李伟 丁永辉 卫玉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58-660,共3页
目的 :观察枳实和陈皮对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用生理记录仪记录并观察加入枳实和陈皮水煎剂后 ,离体灌流血管条张力变化。结果 :枳实和陈皮可浓度依赖性地提高主动脉条张力 (r=0 .82 ,P <0 .0 0 1;r =... 目的 :观察枳实和陈皮对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用生理记录仪记录并观察加入枳实和陈皮水煎剂后 ,离体灌流血管条张力变化。结果 :枳实和陈皮可浓度依赖性地提高主动脉条张力 (r=0 .82 ,P <0 .0 0 1;r =0 .96 ,P <0 .0 0 1) ,枳实的作用明显强于同浓度陈皮。 10 -7mol/L酚妥拉明、10 -5mol/L异搏定及无钙Krebs液温育均可明显减弱陈皮和枳实的作用 ,但 10 -6mol/L苯海拉明无明显影响。去除内皮细胞后 ,10 -7mol/L阿托品可部分阻断枳实和陈皮的作用。结论 :枳实和陈皮可使兔主动脉平滑肌收缩 ,此作用可能与激活平滑肌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α受体、胆碱能M受体及异搏定敏感Ca2 + 通道有关 ,并对胞外Ca2 + 有一定的依赖性 ;与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组胺H1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陈皮 主动脉平滑肌条 张力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对大鼠结肠平滑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谢冬萍 李伟 +4 位作者 瞿颂义 郑天珍 杨颖丽 丁永辉 魏玉玲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条实验 ,观察雷尼替丁 ( 0 .0 2 ,0 .2 ,2和 10mmol·L- 1)和西咪替丁 ( 0 .0 .8和 4mmol·L- 1)对结肠收缩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 :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增加结肠头端环行肌和结肠尾端纵行肌的平均收缩幅... 通过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条实验 ,观察雷尼替丁 ( 0 .0 2 ,0 .2 ,2和 10mmol·L- 1)和西咪替丁 ( 0 .0 .8和 4mmol·L- 1)对结肠收缩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 :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增加结肠头端环行肌和结肠尾端纵行肌的平均收缩幅度以及结肠尾端环行肌的运动指数 ,减小结肠头端纵行肌的平均收缩幅度 ,并均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雷尼替丁增加结肠头端纵行肌的静息张力和结肠尾端纵行肌的收缩频率 ,西咪替丁则降低结肠肌条的收缩频率 .阿托品( 0 .0 1μmol·L- 1)部分阻断雷尼替丁 ( 0 .2mmol·L- 1)对结肠肌条的兴奋作用 ,但不影响西咪替丁 ( 0 .8mmol·L- 1)的作用 ;六甲溴铵 ( 10 μmol·L- 1)不影响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对结肠肌条的作用 .提示 ,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对结肠肌条主要表现兴奋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尼替丁 西咪替丁 结肠平滑肌条收缩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维溴胺对束缚应激大鼠结肠不同部位和肌层平滑肌条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翠萍 刘诗 +2 位作者 徐三平 钱伟 侯晓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评价匹维溴胺对束缚应激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条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各型IBS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用自制硬塑胶模具束缚2 h。分别制作两组大鼠近端及远端结肠的环行肌和纵行肌条共64条(每组肌... 目的:评价匹维溴胺对束缚应激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条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各型IBS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用自制硬塑胶模具束缚2 h。分别制作两组大鼠近端及远端结肠的环行肌和纵行肌条共64条(每组肌条32个,各肌层8个)。采用离体平滑肌条器官浴槽实验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匹维溴胺对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匹维溴胺对模型组和对照组离体结肠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活动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对模型组效应较对照组显著(近端结肠28.54±4.82vs7.48±1.65,21.75±1.00vs12.56±3.15;远端结肠15.71±5.27vs3.89±1.16,20.16±3.16vs7.56±1.96)(P<0.05)。匹维溴胺对近端结肠平滑肌收缩的抑制作用较远端结肠显著(P<0.05)。匹维溴胺对相同部位结肠环行肌与纵行肌的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匹维溴胺能抑制束缚应激大鼠离体结肠平滑肌的收缩,且对近端结肠收缩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远端结肠;但在相同部位,对环行肌和纵行肌收缩的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维溴胺 束缚应激 大鼠 结肠平滑肌条 自发性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平滑肌条在磺脲受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军 张乐之 +6 位作者 何华美 付爱玲 徐红梅 谭娅 魏斌 汪海 肖文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 评价血管平滑肌条在研究磺脲受体结合特性中的应用。方法 对比研究 [3H ]格列本脲 (Glib enclamide ,Gli)与主动脉平滑肌条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特异性结合。结果 在pH 7 40的HEPES缓冲液中 2 5℃孵育 60min... 目的 评价血管平滑肌条在研究磺脲受体结合特性中的应用。方法 对比研究 [3H ]格列本脲 (Glib enclamide ,Gli)与主动脉平滑肌条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特异性结合。结果 在pH 7 40的HEPES缓冲液中 2 5℃孵育 60min时 ,3nmol L [3H]Gli与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特异性结合为 (0 5± 0 2 )fmol mg ,3nmol L[3H]Gli在pH 6 0 0~ 8 5 0 ,特异性结合为 (16 8~ 19 2 )fmol mg湿重 ;在 2~ 8mg ,特异性结合量与主动脉条湿重呈线性关系 ;在 4~ 2 5℃范围内特异性结合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3H]Gli与主动脉平滑肌条结合反应的平衡时间为 60min ,其特异性结合的变异系数较与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特异性结合的变异系数小。结论 利用主动脉平滑肌条代替平滑肌细胞膜研究血管平滑肌磺脲受体的结合特性简便、快速、重复性好、节省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条 磺脲受体 主动脉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力宝对人离体妊娠子宫平滑肌条收缩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为相 邱红玉 +3 位作者 沙慧兰 王泽华 朱鹤珍 孙汉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314,317,共3页
利用离体肌肉张力实验观察中药方剂产力宝对人离体妊娠子宫平滑肌条收缩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 :产力宝能明显提高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及收缩频率 (P<0 .0 1) ,从而增强其收缩力。但其影响力不及缩宫素 (P<0 .0 5 )。不同浓度的产... 利用离体肌肉张力实验观察中药方剂产力宝对人离体妊娠子宫平滑肌条收缩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 :产力宝能明显提高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及收缩频率 (P<0 .0 1) ,从而增强其收缩力。但其影响力不及缩宫素 (P<0 .0 5 )。不同浓度的产力宝对子宫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这可能就是产力宝加速产程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力宝 离体妊娠 子宫平滑肌条收缩性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平滑肌收缩性及肌球蛋白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志立 刘守义 +1 位作者 李云兴 陶小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平滑肌收缩性及肌球蛋白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离体小肠及胃平滑肌条为研究模型,首先考察槲皮素在高钙、低钙及正常克氏液环境中对平滑肌条收缩性的影响。然后在正常克氏液中分别观察槲皮素对新斯的明、...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平滑肌收缩性及肌球蛋白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大鼠离体小肠及胃平滑肌条为研究模型,首先考察槲皮素在高钙、低钙及正常克氏液环境中对平滑肌条收缩性的影响。然后在正常克氏液中分别观察槲皮素对新斯的明、乙酰胆碱及阿托品存在下平滑肌收缩性的影响。用孔雀绿法测定槲皮素对肌球蛋白Mg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在高钙、正常钙及低钙不同条件下,槲皮素在4~64μmol/L范围内均剂量依赖性抑制小肠、胃平滑肌收缩;槲皮素(32μmol/L)拮抗新斯的明、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作用(P<0.01),且相加性协同阿托品引起的抑制收缩作用(P<0.01);槲皮素(25μmol/L)对不同磷酸化程度的肌球蛋白的Mg2+-ATPase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槲皮素对胃、肠平滑肌收缩性及平滑肌肌球蛋白的Mg2+-ATPase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平滑肌条 拮抗作用 相加作用 肌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一枝蒿水提物及不同萃取部位的促胃动力作用研究
7
作者 麦迪娜·库尔班 斯拉甫·艾白 +2 位作者 哈木拉提·哈斯木 王佩佩 周文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9期1733-1741,1723,共10页
筛选新疆一枝蒿水提物及其不同萃取部位促进胃肠动力最佳活性部位,并探究其药效及作用机制。采用色素标记法测定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结合离体平滑肌实验,比较并筛选出一枝蒿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和剩余水溶... 筛选新疆一枝蒿水提物及其不同萃取部位促进胃肠动力最佳活性部位,并探究其药效及作用机制。采用色素标记法测定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结合离体平滑肌实验,比较并筛选出一枝蒿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和剩余水溶性部位中活性最佳部位。采用L-精氨酸建立胃肠动力障碍小鼠模型,通过ELISA检测血清胃动素(motilin,MTL)和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变化。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进行活性部位化学成分鉴定,结合药效学结果进行活性成分关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部位中总黄酮含量高于其他部位(131.40±5.59 mg/g),且该部位显著降低正常小鼠胃内色素残留率(P<0.01),提高小肠推进率(P<0.01)。在胃肠动力障碍模型中,该部位显著改善症状,升高血清MTL和GAS水平(P<0.05)。离体实验证实该萃取部位既对乙酰胆碱诱导的收缩具有协同作用,又可拮抗阿托品引起的舒张。化学成分鉴定出共14种成分,其中黄酮类成分较多,包括槲皮素、山柰酚等特征性成分。综上,新疆一枝蒿正丁醇萃取部位有可能通过黄酮类成分调节胆碱能通路及胃肠激素分泌进行调节,这一过程或许是其发挥促胃肠动力作用的关键机制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不同极性萃取部位 胃肠动力 平滑肌条 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