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成藏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苏奥 陈红汉 +4 位作者 陈旭 马玉华 杨文帅 刘洪平 李培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6-1026,共11页
以平湖构造带平湖组中下段为例,基于烃源岩及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尝试利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技术厘定的油气充注史结合储层岩石学恢复的孔隙度演化史,得到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之间具有"独特"的耦合关系,从而识别出该区... 以平湖构造带平湖组中下段为例,基于烃源岩及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尝试利用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技术厘定的油气充注史结合储层岩石学恢复的孔隙度演化史,得到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与成藏之间具有"独特"的耦合关系,从而识别出该区存在2种不同成因类型的致密砂岩油气藏。即第1期(16.2~13.8 Ma)油充注于储层致密化之前,在浮力作用下进入储层,形成"后成型"致密油藏;第2期(5~0 Ma)油气充注于储层逐渐致密化时期,在浮力和毛细管压力共同作用下进入储层,形成"边成藏边致密型"油气藏。同时分别对应2种不同的成藏模式,即"早期侧向充注古构造、晚期改造"的复合成藏模式和"原油从源岩垂向充注于圈闭,同时受后来天然气气侵改造"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平湖构造 流体包裹体 致密砂岩 成岩 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砂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55
2
作者 胡明毅 沈娇 胡蝶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5-191,共7页
以岩心和铸体薄片观察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压汞及试采等综合资料分析,对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砂岩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平湖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质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分选和磨圆度较好,成分成熟度中等... 以岩心和铸体薄片观察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储层物性、压汞及试采等综合资料分析,对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砂岩储层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平湖组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质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分选和磨圆度较好,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高;储层物性表现为低孔、低渗和中孔、中渗的特征,孔、渗相关性好;孔隙类型主要发育有粒间溶孔和剩余原生粒间孔,喉道类型以缩颈型喉道、片状喉道、弯片状喉道为主,孔、喉组合以中孔、粗喉为主。在此基础上,从沉积相、成岩作用和异常超压等方面对该区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表明,沉积相是该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之一,其中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砂体物性最好,其次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该区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则有助于形成次生孔隙空间,并大大改善储层物性;异常超压对研究区储层有建设性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原生孔隙得以保存,并促进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形成粒间溶孔,改善储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超压 沉积相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平湖 平湖构造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异常压力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先平 张树林 +1 位作者 陈海红 叶加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3-97,共5页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深部普遍发育异常高压,对研究区的异常压力的分布特征、主导成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平湖构造带深部储层和泥岩现今普遍发育超压,且不同区带超压主导成因不同;超压对有机质的热演化和...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深部普遍发育异常高压,对研究区的异常压力的分布特征、主导成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平湖构造带深部储层和泥岩现今普遍发育超压,且不同区带超压主导成因不同;超压对有机质的热演化和烃类的生成无明显影响,对储集层物性有保存和改善作用,对油气运聚先起动力作用促进再运移,后起封堵作用形成聚集,对深部泥质盖层起超压封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湖构造 异常高压 油气成藏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23
4
作者 顾惠荣 叶加仁 郝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平湖构造带有正常凝析油、非正常凝析油、轻质原油和正常原油4种类型原油。天然气以热解成因的凝析气为主。平湖构造带产出的油气以凝析气为主,原油次之。花港组油气藏以背斜型油藏为主,并多被断层所切割;平湖组油气藏依附于断裂,多为... 平湖构造带有正常凝析油、非正常凝析油、轻质原油和正常原油4种类型原油。天然气以热解成因的凝析气为主。平湖构造带产出的油气以凝析气为主,原油次之。花港组油气藏以背斜型油藏为主,并多被断层所切割;平湖组油气藏依附于断裂,多为受同生断层控制的断块和半背斜凝析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湖构造 平湖 油气藏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油气运聚特征 被引量:28
5
作者 胡芬 叶加仁 刘俊海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102,共8页
平湖构造带是东海西湖凹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应用流体包裹体及碳同位素组成等研究了构造带内的油气运聚特征,并与凹陷内的另一个主要油气聚集带———浙东中央背斜带的油气运聚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平... 平湖构造带是东海西湖凹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应用流体包裹体及碳同位素组成等研究了构造带内的油气运聚特征,并与凹陷内的另一个主要油气聚集带———浙东中央背斜带的油气运聚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平湖构造带经历了2期油气充注过程,其中第1期主要充注液态烃,第2期主要充注气态烃,充注时间相对较晚,且第1期古地温低于第2期;构造带内油气运移以侧向运移为主,该区是有利的油气运移指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碳同位素 油气动聚 平湖构造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蒋一鸣 邵龙义 +4 位作者 李帅 赵洪 康世龙 沈文超 易琦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153,共13页
根据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进行研究,并结合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古盐度与古水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平湖组中部P7砂层组底面为界,其下为断陷期,断裂系统对沉积相分布具有控制... 根据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对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平湖组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进行研究,并结合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古盐度与古水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平湖组中部P7砂层组底面为界,其下为断陷期,断裂系统对沉积相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其上则为拗陷期,向上断裂系统对沉积相分布控制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研究区平湖组古盐度与古水深整体反映了振荡式水进、水退的沉积背景,该沉积时期主要以淡水沉积为特征,间歇发育半咸水沉积特征,水体深度一般为0~8 m,在平湖组三段沉积时期达到最大,近14 m。平湖组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Ⅰ—Ⅲ),分别对应平湖组五段、平湖组三—四段、平湖组一—二段,发育三角洲-潮坪沉积体系。层序Ⅰ沉积时期,受北东-南西向断裂影响,以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特征,且断裂对沉积相展布具有控制作用;层序Ⅱ沉积时期,断裂活动减弱,地形逐渐被填平补齐,潮汐作用影响增大,潮坪沉积环境占主导地位,发育少量潮道和潮汐砂坝;层序Ⅲ沉积时期,海水逐渐退去,在宽缓斜坡背景下发育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和潮坪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平湖构造 古盐度 古水深 沉积体系 层序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断裂垂向封闭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思尧 范昌育 +3 位作者 蒲仁海 王刚 王爱国 黄雷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3-359,共7页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断圈发育,但勘探中失利较多,在其他成藏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断层的封闭性是成藏的主控因素。前人在该区断层侧向封闭性的研究中开展了一些工作,仅仅是针对断层侧向封闭性,对断层垂向封闭性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漏评...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断圈发育,但勘探中失利较多,在其他成藏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断层的封闭性是成藏的主控因素。前人在该区断层侧向封闭性的研究中开展了一些工作,仅仅是针对断层侧向封闭性,对断层垂向封闭性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漏评大量有利断块,因此断层垂向封闭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湖凹陷P5小层是一套准区域盖层,通过分析P5准盖层上下油气、压力分布以及岩石物理学性质后,使用泥岩涂抹系数(SSF)法对其评价,并以此对典型失利断块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SSF等于1.9是断层垂向封闭的界限。对T气田中T_(2)失利断块进行分析,发现T_(2)断块侧向封闭性良好,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垂向封闭性差。西湖凹陷众多断块如K2,K3断块勘探的失利,主要是垂向封闭性差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湖构造 平湖 断层垂向封闭性 SSF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花港组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被引量:6
8
作者 易琦 邵龙义 +5 位作者 秦兰芝 沈文超 周倩羽 鲁静 张信 刘金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83,共11页
为了对西湖凹陷勘探区优选、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评价,就西湖凹陷花港组的岩相古地理和煤层富集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根据钻井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古生物特征及地球物理测井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岩性等值线图恢复了花港组的岩相古地理... 为了对西湖凹陷勘探区优选、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评价,就西湖凹陷花港组的岩相古地理和煤层富集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根据钻井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古生物特征及地球物理测井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岩性等值线图恢复了花港组的岩相古地理图,总结了平湖构造带的沉积特征与煤层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识别出9种岩相类型,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区位于该凹陷区西部的海礁隆起和西南部的渔山隆起,且花港组下段古地理单元包括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上段古地理单元包括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整个花港组以下三角洲平原占优势。在花港组沉积期发生持续的湖侵现象,聚煤作用主要发生于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且下段聚煤作用强于上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平湖构造 花港组 沉积环境 聚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地层压力特征及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金水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9,共10页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古近纪平湖组普遍发育异常压力,探讨地层高压发育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旨在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以声波时差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地质、地化及油气测试资料,利用Bowers法计算单井地层压力,...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古近纪平湖组普遍发育异常压力,探讨地层高压发育的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旨在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以声波时差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地质、地化及油气测试资料,利用Bowers法计算单井地层压力,恢复平湖构造带单井压力剖面,以实测地层压力结果为约束,分析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认为该构造带异常高压主要分布在埋藏较深的平湖组,随深度增加,高压幅度呈阶梯状增大;平湖构造带不同构造单元高压顶界面的深度具有明显差异,从平中区向平北区高压异常顶界面有变深的趋势,其中平中区为3.3km,平北区为3.7km。压力场的纵向叠置决定了油气的分布,高压发育与油气层分布的耦合关系分为4种类型:双封闭高压型、双封闭压力过渡型、单封闭压力过渡型、单封闭常压型,其中以双封闭压力过渡型和单封闭常压型为主。单封闭常压带、双封闭压力过渡带和双封闭高压带的顶部为油气的有利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ers法 异常地层压力 油气分布 平湖构造 西湖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湖构造即将开展三维地震勘探
10
作者 周艺诚 《海洋地质动态》 1987年第6期20-21,共2页
1987年3月25-27日,海洋地质调查局邀请有关人员对"复杂构造海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专题设计进行了审查。这个编号为54-04的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由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负责设... 1987年3月25-27日,海洋地质调查局邀请有关人员对"复杂构造海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专题设计进行了审查。这个编号为54-04的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由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负责设计和实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 平湖构造 海上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海洋地质调查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