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江上游平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生物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沙 郭嘉伟 +3 位作者 胡恩 穆琳 孙长顺 潘保柱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5,共8页
探究平水期汉江上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状况,为汉江上游水源涵养区水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于2020年4月对汉江汉中段干流及11条主要支流的浮游植物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汉江汉中段干支流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 探究平水期汉江上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水质状况,为汉江上游水源涵养区水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参考。于2020年4月对汉江汉中段干流及11条主要支流的浮游植物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汉江汉中段干支流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35属51种,物种组成为硅藻-绿藻型,优势种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舟形藻(Navicula sp.)、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箱型桥弯藻(Cymbella cistula)、棒胶藻(Rhabdogloea sp.)、二角多甲藻(Peridinium bipe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以及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0.39×10^(6)~3.59×10^(6)个/L,生物量为0.39~3.49 mg/L。Shannon多样性指数(0.64~2.15)和Pielou均匀度指数(0.28~0.81)变化趋势一致,干流略低于支流。结合水体理化指标、营养状态指数、污染指示种以及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汉江汉中段干支流处于轻度污染~α-中污染状况,营养状态为轻度富营养。RDA与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TN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动态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平水期 汉江汉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汛期平水期河槽冲淤调整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秀芝 刘琦 +1 位作者 曲少军 彭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27,31,共3页
对黄河下游汛期平水期的水沙特点及其对河槽冲淤调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汛期平水期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平均含沙量小于15 kg/m3、水沙搭配系数小于0.012 kg.s/m6时,下游河道以冲刷为主,反之则以淤积为主;从长时段看,汛期平水期... 对黄河下游汛期平水期的水沙特点及其对河槽冲淤调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汛期平水期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平均含沙量小于15 kg/m3、水沙搭配系数小于0.012 kg.s/m6时,下游河道以冲刷为主,反之则以淤积为主;从长时段看,汛期平水期下游主河槽处于淤积状态;汛期平水期进入下游的水量、沙量较少,对下游河道的冲淤影响相对较小;虽然汛期平水期冲淤量绝对值相对较小,但是其冲淤调整均在主河槽内进行,会对黄河下游防洪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特点 冲淤调整 河槽 汛期平水期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合色素的钦州湾平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蓝文陆 黎明民 李天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595-6603,共9页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并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技术,分析了2010年平水期钦州湾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组成,进而由CHEMTAX软件估算全粒级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平水期浮游植物特征光合色素含量以岩藻黄素最高,其次为叶绿...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并结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技术,分析了2010年平水期钦州湾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组成,进而由CHEMTAX软件估算全粒级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平水期浮游植物特征光合色素含量以岩藻黄素最高,其次为叶绿素b、玉米黄素和青绿素,其它特征光合色素含量较低;水体中色素组成表明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为硅藻,其次为蓝藻和青绿藻,它们分别平均占据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的73.9%、11.7%和8.7%,其它藻类所占比例很低。硅藻呈现出从湾顶往外随着盐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青绿藻显现出相反的分布趋势。钦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形成了茅岭江和钦江河口、湾颈-外湾近岸和外湾靠外海域共3种类型,平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主要是由茅岭江和钦江径流变化以及营养盐等环境所决定。平水期叶绿素b和青绿素在大部分站点存在证实了青绿藻在钦州湾的分布,而且表明青绿藻、绿藻和定鞭金藻等微型藻类在钦州湾占有相当比重,它们的重要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色素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平水期 钦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平水期水质污染综合分析——以贵州省白云岩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尘月 刘子琦 +2 位作者 刘肇军 李渊 邢锴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259,共7页
[目的]对贵州省施秉县的白云岩喀斯特遗产地的河流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以期掌握遗产地水质污染原因,更好地保护白云岩喀斯特遗产地的河流与环境。[方法]于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对遗产地境内黄洲河流域的8个代表性样点进行采样,对TP,T... [目的]对贵州省施秉县的白云岩喀斯特遗产地的河流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以期掌握遗产地水质污染原因,更好地保护白云岩喀斯特遗产地的河流与环境。[方法]于2017年10月和2018年4月对遗产地境内黄洲河流域的8个代表性样点进行采样,对TP,TN,NH_3-N,COD_(Mn),DO,Chl-a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并运用单因素评价法、均值型指数综合评价法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法分析评价。[结果]①遗产地缓冲区水质总体符合国家地表水Ⅲ类水标准,核心区水质部分不满足国家Ⅰ类水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总氮。②黄洲河流域春、秋季平水期水质状况相差不大,总体秋季较好,水体有较强的自净能力。③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固体垃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结论]对施秉白云岩喀斯特遗产地进行环境保护和流域水质综合管理时应注意减少氮、磷肥料的长期大量使用,防止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与丢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遗产地 平水期 水质污染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东洞庭湖水域碳素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丽婧 朱怡帆 +5 位作者 田泽斌 纪道斌 杨忠勇 李莹杰 刘佳 孟江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42-2552,共11页
2022年4月平水期及2022年7月丰水期对洞庭湖区域进行调查采样,同步检测各环境因子;基于水体酸碱平衡、亨利定律及室内实验,计算水体各碳素赋存含量,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东洞庭湖水域各碳素赋存含量均呈现出溶解性无机碳(... 2022年4月平水期及2022年7月丰水期对洞庭湖区域进行调查采样,同步检测各环境因子;基于水体酸碱平衡、亨利定律及室内实验,计算水体各碳素赋存含量,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东洞庭湖水域各碳素赋存含量均呈现出溶解性无机碳(DIC)>溶解态有机碳(DOC)>颗粒态有机碳(POC)>颗粒态无机碳(PIC)的特征.水位变动、水体理化因子、湘江来流和温室气体分压对东洞庭湖水域碳素赋存含量有较大影响;不同时期水温(Temp)、pH值、溶解氧(DO)与叶绿素a(Chl-a)含量对碳素赋存含量影响差异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 平水期 丰水期 碳素赋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州湾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蓝文陆 李天深 +2 位作者 刘勐伶 庞碧剑 刘昕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在2011年丰水期(7月)和2012年枯水期(3月),分别对钦州湾的内湾和外湾开展了浮游动物调查,研究了枯水期和丰水期钦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分别为27种和44种,以优势度指数Y... 在2011年丰水期(7月)和2012年枯水期(3月),分别对钦州湾的内湾和外湾开展了浮游动物调查,研究了枯水期和丰水期钦州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分别为27种和44种,以优势度指数Y〉0.02确定的优势种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为3种和4种。丰水期浮游动物丰度为4.0-133.6ind/m^3,平均丰度为50.9ind/m^3;枯水期浮游动物丰度为1.2-1 725.0ind/m^3,平均丰度为272.2ind/m^3。丰水期浮游动物(包含鱼卵仔鱼)生物量为1.7-179.2mg/m^3,平均生物量为44.0mg/m^3;枯水期浮游动物(包含鱼卵仔鱼)生物量为3.1-3 530.0mg/m^3,平均生物量为474.9mg/m^3。无论是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丰度和生物量,均显示出内湾低于外湾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枯水期高于丰水期的变化特征。钦州湾浮游动物的这种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主要是与浮游植物生物量、贝类养殖、环境的稳定度以及人为干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平水期 枯水期 钦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20
7
作者 唐聪 钱宝 +3 位作者 李炜钦 潘畅 杨宇 肖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9-56,62,共9页
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处理好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开发与治理的关系,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解洞庭湖水系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2017年8月对洞庭湖水系24个点位表... 长江经济带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处理好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开发与治理的关系,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解洞庭湖水系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2017年8月对洞庭湖水系24个点位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采样,分别对研究区域中Hg、As、Cr、Cd、Pb和Cu等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评价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①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表现为Cr>Pb>Cu>As>Cd>Hg,Hg、As、Cr、Cd、Pb的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7.0,2.0,9.3,2.2,2.3倍,湖区Hg、As、Cr、Cd、Pb平均含量均略高于入湖水系,是入湖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1.1~1.5倍。②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指数评价显示:重金属RI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d>Hg>Cu>Pb>As>Cr;Cd处于中度污染,重生态风险,Hg处于偏中度污染,重生态风险,表明Cd、Hg是主要污染物;mPEC-Q均值为0.43,表明研究区域内发生生物毒性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在15%~29%之间。③来源分析表明:As、Pb、Cd、Cu等重金属具有同源性,主要来自“四水”流域工业废水,需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降低Cr含量,应加强生物灭螺实际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沉积物 风险评价 平水期 洞庭湖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丰、平、枯水期界定标准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方少文 王仕刚 欧阳千林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5,共5页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泊,湖泊水文节律变化显著影响着湖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但界定标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综合考虑水位变化规律、湖盆形态特点、水资源利用等特征指标,探讨鄱阳湖丰、平、枯水期界定标准。结果表明:以星子站作为鄱...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泊,湖泊水文节律变化显著影响着湖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但界定标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综合考虑水位变化规律、湖盆形态特点、水资源利用等特征指标,探讨鄱阳湖丰、平、枯水期界定标准。结果表明:以星子站作为鄱阳湖代表性测站,当星子站水位大于17.00 m时为丰水期,13.01~16.00 m为平水期,小于12.00 m(含12.00 m)为枯水期,16.01~17.00 m为平-丰过渡期,12.01~13.00 m为枯-平过渡期。枯水期多发生在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发生日数平均为142 d;丰水期多发生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发生日数平均为40 d;平水期多发生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8月下旬至10月中旬,发生日数平均为11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水期 枯水期 平水期 界定标准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游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太湖流域生态系统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宇飞 严航 +4 位作者 夏霆 姚春雨 王浩 邱尧 刘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5-343,356,共10页
基于江苏太湖流域43个湖库点位和138个河流点位的浮游动物和水质监测结果,构建浮游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Z-IBI指数)体系,评价太湖流域水生态系统受损程度。选取16个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筛选、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最终获得构成太... 基于江苏太湖流域43个湖库点位和138个河流点位的浮游动物和水质监测结果,构建浮游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Z-IBI指数)体系,评价太湖流域水生态系统受损程度。选取16个生物指标进行分布范围筛选、判别能力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最终获得构成太湖流域平水期Z-IBI指数的指标,并采用比值法统一量纲,分别得到太湖流域河流和湖库的Z-IBI指数。结果表明:构成太湖流域平水期Z-IBI指数的4个指标分别为丰富度指数、桡足类种数、非轮虫类总丰度和前3优势种丰度百分比。评价湖库中,阳澄湖、尚湖和昆承湖生态状况最好,长漾、横山水库、大溪水库和永河水库次之,其余多为一般和差。评价河流中,丹金溧漕河、盐铁塘和娄江生态状况最好,其余多为良和中。太湖流域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大,总磷的干扰影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BI 太湖流域 浮游动物 生态系统评价 平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三角洲平原河道对湖平面下降响应的水槽实验
10
作者 关超 张元福 +1 位作者 焦朝维 苏展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232-235,共4页
分流河道的发育演化对扇三角洲整体的发育演化有重要影响,水体深度影响着分流河道的发育,因此研究水体深度变化对分流河道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扇三角洲整体的发育演化有很重要的意义。利用物理模拟的方法,通过水槽实验探究,表明湖平面下... 分流河道的发育演化对扇三角洲整体的发育演化有重要影响,水体深度影响着分流河道的发育,因此研究水体深度变化对分流河道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扇三角洲整体的发育演化有很重要的意义。利用物理模拟的方法,通过水槽实验探究,表明湖平面下降促进分流河道的聚流,并使河道数目急剧下降,进而使扇三角洲向湖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而沿岸生长速度明显降低,同时垂向加积基本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分流河道 湖平面 平水期 水退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江河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齐 张俊华 +4 位作者 李红涛 张文敏 陶敏 田勇 左家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55-65,共11页
【目的】探明印江河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印江河生态保护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平水期(4月)和丰水期(8月)对印江河泉水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及实验区共12个位点的底... 【目的】探明印江河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印江河生态保护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平水期(4月)和丰水期(8月)对印江河泉水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及实验区共12个位点的底栖动物调查采样并鉴定,采用主成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2次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91属(种),其中,平水期74属(种),丰水期46属(种)。不同采样位点底栖动物的种类、生物量和密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平水期的种类、生物量和密度普遍高于丰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优势种均以蜉蝣目种类为主。平水期总磷(TP)、丰水期溶解氧(DO)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种类组成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印江河底栖动物的种类、生物量、密度、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平水期均高于丰水期;TP和DO分别是平水期和丰水期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种类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 环境因子 平水期 丰水期 印江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区环境地表水中氚浓度水平调查与评价
12
作者 张文芊 肖鹏 +3 位作者 李军 郑晓静 孔令海 喻正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4-977,共4页
本课题主要研究W区相关水域地表水中氚活度浓度水平,并评估其对当地居民年有效剂量的贡献。考虑W区内的湖泊及河流分布,选取在B地区内以及周边入淀河流布设点位,分别于平水期、丰水期采集样品进行测量。结果:W区主要湖泊河流关键点位全... 本课题主要研究W区相关水域地表水中氚活度浓度水平,并评估其对当地居民年有效剂量的贡献。考虑W区内的湖泊及河流分布,选取在B地区内以及周边入淀河流布设点位,分别于平水期、丰水期采集样品进行测量。结果:W区主要湖泊河流关键点位全年地表水平水期与丰水期氚活度浓度基本一致,均位于探测下限附近(探测下限LLD=0.91Bq/L),属正常本底水平,并且对周围生活居民造成的年有效剂量贡献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平水期 丰水期 年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