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乳链球菌感染吉富罗非鱼后体内病原菌的动态分布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溪 敖秋桅 +3 位作者 谭芸 周宇 甘西 朱佳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15-1719,共5页
【目的】研究吉富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其体内主要器官组织中病原菌的分布及消除规律,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诊断和药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吉富罗非鱼进行人工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HN016菌株),分别在感染后3、6、12、18... 【目的】研究吉富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其体内主要器官组织中病原菌的分布及消除规律,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诊断和药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吉富罗非鱼进行人工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HN016菌株),分别在感染后3、6、12、18、24、48、72、96、120、144、168 h和10、15、20、30 d,随机选取未死亡罗非鱼取样(脑组织、肝脏、前肾和脾脏)划线接种于鸡血培养基上,28℃培养12 h后统计菌落数量。【结果】人工注射感染HN016菌株3 h后,吉富罗非鱼未出现发病症状,但在其脑组织、肝脏、前肾和脾脏均可分离出病原菌;感染18 h后进入发病高峰期,从其肝脏、脾脏分离出的菌落数量明显多于脑组织和前肾,之后各组织的病原菌落数量持续增长并在48~72 h间趋于稳定;感染72 h后各组织分离出的菌落数量逐渐减少;感染10 d后从存活吉富罗非鱼的脑组织已分离不到病原菌,感染20 d后存活鱼体的脑组织、肝脏、前肾和脾脏均未分离出无乳链球菌。【结论】吉富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HN016菌株)的发病死亡高峰期在感染后48~72 h,而无乳链球菌在吉富罗非鱼体内的代谢周期为20 d,因此养殖生产中应注意发病高峰期间的水体消毒及减少饵料投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无乳链球 动态分布 消除规律 平板活菌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