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测定水中大肠菌群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萍 梁霞 张豫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4-128,共5页
水质常规监测中,大肠菌群的检测采用的是传统的多管发酵法,由于传统方法费时费力,在水样多及时间紧的情况下,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监测的需要,本研究工作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即在初发酵管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革兰氏阳性菌抑菌剂和... 水质常规监测中,大肠菌群的检测采用的是传统的多管发酵法,由于传统方法费时费力,在水样多及时间紧的情况下,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监测的需要,本研究工作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即在初发酵管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革兰氏阳性菌抑菌剂和显色剂,直接依据产酸产气及溶液颜色的变化,推算出水样中大肠菌群的含量。通过大量对比实验,最终完成了革兰氏阳性菌抑菌剂种类、浓度和显色剂浓度的确定工作,并用所购菌种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准确性较好,与传统的多管发酵法进行比对,两种方法所测结果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菌群 革兰氏阳性菌抑菌剂 显色剂TTC 平板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椰毒假单胞菌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会杰 董莲华 +3 位作者 陈桂芳 刘思渊 杨佳怡 杨靖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椰毒假单胞菌可污染包括发酵米面等多种食物,其产生的两种毒素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威胁人体健康。基于数字PCR技术,建立了针对椰毒假单胞菌的定量测量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重复性,人工污染糯米汤样品中的检出限为361 CFU/mL... 椰毒假单胞菌可污染包括发酵米面等多种食物,其产生的两种毒素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威胁人体健康。基于数字PCR技术,建立了针对椰毒假单胞菌的定量测量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重复性,人工污染糯米汤样品中的检出限为361 CFU/mL。与平板培养法相比,基于数字PCR技术的测量方法缩短了测量时间,有利于椰毒假单胞菌的快速准确测量,未来可在食品安全监测与中毒分析等领域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 食物中毒 数字PCR 平板培养法 定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菊芋青贮物料耐低温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3
作者 魏晓强 孙雪梅 +5 位作者 张海旺 王丽慧 杨世鹏 司诚 钟启文 芦光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0-490,共11页
为筛选可提升高寒地区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青贮发酵品质的耐低温乳酸菌,本研究以‘青芋2号’菊芋青贮物料为材料,利用平板培养法分离乳酸菌株,分析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并通过16S rRNA测序进行菌株种属鉴定。结果表明,菊芋青贮物料... 为筛选可提升高寒地区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青贮发酵品质的耐低温乳酸菌,本研究以‘青芋2号’菊芋青贮物料为材料,利用平板培养法分离乳酸菌株,分析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并通过16S rRNA测序进行菌株种属鉴定。结果表明,菊芋青贮物料中共分离得到34株乳酸菌株,经低温及生理生化筛选获得13株耐低温乳酸菌株,包括11株同型发酵乳酸菌和2株异型发酵乳酸菌,其耐酸性和耐盐性均较强;经产酸和生长能力对比,GN02菌株生长最快(OD=2.63),GN10菌株具有更强的产酸能力(pH=3.59),XN25菌株兼具较强的生长和产酸能力;16S rRNA测序鉴定出9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1株戊糖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entosus)、1株棒状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coryniformis)、1株短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brevis)及1株无法鉴定。本研究筛选出适合高寒地区菊芋青贮发酵的耐低温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短乳杆菌各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菊芋 青贮 平板培养法 耐低温乳酸菌 16S rRNA测序 菌株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新宇 李大皓 李佩瑶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0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以抑菌率为指标,研究不同培养时间、碳源、培养基、pH值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能力的影响。结果:不同培养时间、碳源、培养基、pH值对哈茨... 目的:探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以抑菌率为指标,研究不同培养时间、碳源、培养基、pH值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能力的影响。结果:不同培养时间、碳源、培养基、pH值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的能力均有影响。培养到第4天时抑菌效果达到最佳,抑菌率为69.12%;不同碳源中,最优为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乳糖;PDA培养基培养对哈茨木霉菌抑制串珠镰刀菌的生长效果最佳;p H值为5~9时,哈茨木霉菌对串珠镰刀菌抑制率无差异。结论:PDA培养基培养到第4天达到最佳抑制效果,多种碳源及广泛的pH值范围均适合哈茨木霉菌对串珠镰刀菌的生长形成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茨木霉菌 串珠镰刀菌 平板对峙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素的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建新 孙明 +6 位作者 汪海峰 闫雪 姚明兰 朱聪 王丽君 周建昌 刘宝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采用滤纸片法和平板培养法研究了芝麻特征性成分芝麻素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芝麻素对细菌的抑(杀)作用显著,且对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0.1%;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芝麻素对真菌基本无抑制作用。另外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了芝麻素... 采用滤纸片法和平板培养法研究了芝麻特征性成分芝麻素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芝麻素对细菌的抑(杀)作用显著,且对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0.1%;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芝麻素对真菌基本无抑制作用。另外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了芝麻素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芝麻素具有良好的抗油脂氧化活性,ω(芝麻素)=0.04%在大豆色拉油中的抗氧化活性与ω(BHT)=0.02%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纸片 平板培养法 芝麻 芝麻素 抗菌活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断溶体油气藏微生物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8
6
作者 闫亮 季苗 +2 位作者 贾宝迁 陈晓彤 高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6-585,共10页
油气微生物检测技术因廉价、直接、高效等特点而日益受到油气勘探界的重视。文章对油气勘探潜力较大的顺北地区顺8井北三维区开展了油气微生物异常特征的研究。采取改良平板培养计数法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法与高通量测序法对土壤样... 油气微生物检测技术因廉价、直接、高效等特点而日益受到油气勘探界的重视。文章对油气勘探潜力较大的顺北地区顺8井北三维区开展了油气微生物异常特征的研究。采取改良平板培养计数法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法与高通量测序法对土壤样品中的油气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采用改良平板培养计数法了解了顺北地区的微生物数量特征,通过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法与高通量测序法查清了顺北地区油气微生物的种类异常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建立了顺北-跃参已知油气藏的微生物数量及种类异常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对顺8井北三维区划出了4个微生物数量异常区,推测出未知区存在4个潜在有利勘探目标区(异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培养法 甲烷氧化菌 丁烷氧化菌 油气微生物勘探 顺北断溶体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新和地区低幅度构造油气微生物特征及有利目标区预测 被引量:5
7
作者 闫亮 贾宝迁 +2 位作者 季苗 陈晓彤 高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1-1008,共8页
对塔里木盆地新和地区油气微生物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为该地区油气预测和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主要采用平板培养计数法、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法与高通量测序法对土壤样品中的油气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利用这些方法... 对塔里木盆地新和地区油气微生物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为该地区油气预测和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主要采用平板培养计数法、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法与高通量测序法对土壤样品中的油气微生物进行定量检测,利用这些方法研究了新和地区油气微生物种群构成及数量异常情况,构建出研究区油气区的油气微生物异常模式。以此为依据,对新和及三道桥地区低幅度圈闭线索区域的油气微生物进行检测,根据油气微生物异常特征预测油气有利区。最终识别出5个微生物异常区,并结合构造圈闭认识结果及油气微生物数量异常,优选出5个潜在的有利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菌 丁烷氧化菌 平板培养法 高通量测序 油气微生物勘探 新和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叶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潘田扬 殷照青 +4 位作者 李仙杰 韦然 管清莹 蒋欢 张汉波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73-78,共6页
外来入侵植物通常要和当地的生物发生相互关系并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为表明叶内生真菌是否有利于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入侵力,首次调查了其叶内生真菌多样性。利用过夜冰冻组织法和常规的麦芽汁琼脂平板培养法,分别... 外来入侵植物通常要和当地的生物发生相互关系并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为表明叶内生真菌是否有利于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入侵力,首次调查了其叶内生真菌多样性。利用过夜冰冻组织法和常规的麦芽汁琼脂平板培养法,分别于3、6月份从昆明西山、金殿种群分离得到312个菌株,根据其ITS基因差异,分为77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系统发育地位分布在Agaricomycetes、Dothideomycetes、Sordariomycetes和Pezizomycetes 4个纲。在低阶分类上这些真菌可分为19个属,优势属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25.09%)和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10.80%)。有2.09%的菌株属于未知真菌。相比较,6月份的紫茎泽兰种群比3月份具有较高的内生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叶内生真菌非常丰富,这些真菌是否对紫茎泽兰的入侵力具有影响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入侵植物 内生真菌多样性 过夜冰冻组织(ONFIT) 麦芽汁琼脂平板培养法(M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铁钩端螺旋菌氧化难处理金矿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杰 张旭 +1 位作者 朱明龙 谭文松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2-66,共5页
采用改良双层板方法从酸性矿坑水(AMD)中筛选、鉴定并命名为氧化效果最佳的分离株—嗜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LJ-02。当温度在36~46℃范围内,矿石氧化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降低pH对提高细菌氧化能力有着显著影... 采用改良双层板方法从酸性矿坑水(AMD)中筛选、鉴定并命名为氧化效果最佳的分离株—嗜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LJ-02。当温度在36~46℃范围内,矿石氧化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降低pH对提高细菌氧化能力有着显著影响;在接种量不超过10%(v/v)的条件下,接种量的提高有利于矿石的生物氧化。该菌株对难处理金矿的吸附属于Langmuir等温吸附,其吸附平衡常数为8.72×10-10 mL/cells,单位质量矿物颗粒的最大吸收能力为1.99×109 cells/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铁钩端螺旋菌 双层平板培养法 难处理金矿 吸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菌菌相分析及优势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素云 李佳佳 +2 位作者 方伟 王艳萍 耿伟涛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3,共7页
目的:了解红茶菌菌相结构及获取发酵菌株。方法: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对红茶菌菌相组成和优势菌株进行分析。结果:高通量测序显示红茶菌的细菌群落丰富度与多样性大于真菌。结论:细菌中驹形氏杆菌(Kohmagataeib... 目的:了解红茶菌菌相结构及获取发酵菌株。方法: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对红茶菌菌相组成和优势菌株进行分析。结果:高通量测序显示红茶菌的细菌群落丰富度与多样性大于真菌。结论:细菌中驹形氏杆菌(Kohmagataeibacter)、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优势菌株,真菌中德克酵母属(Dekkera)、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ormyces)为优势菌株。传统平板培养法分离得到7株醋酸菌、3株酵母菌和1株乳酸菌,其中食糖驹形氏杆菌(Komagataeibacter saccharivorans)1株、腐烂苹果醋酸杆菌(Acetobacter malorum)1株、木驹形氏菌(Komagataeibacter xylinus)4株、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1株、拜耳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2株、布鲁塞尔德克酒香酵母(Dekkera bruxellensis)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菌相 优势菌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平板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不同季节与单元之间根际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永华 吴晓芙 +3 位作者 张珍妮 蒋丽娟 李科林 柳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7247-7254,共8页
采用选择性平板培养基法和PCR-DGGE法比较研究了三级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不同季节与单元之间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秋-冬-春-夏"的季节的变化,2种方法测定的微生物数量都呈现"高-低-高"... 采用选择性平板培养基法和PCR-DGGE法比较研究了三级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不同季节与单元之间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秋-冬-春-夏"的季节的变化,2种方法测定的微生物数量都呈现"高-低-高"季节性变化现象,但选择性平板培养基法显示秋季数量最多,PCR-DGGE法显示夏季数量最多。从三级处理单元的1—3级,两种方法测定的微生物数量都呈现"低-高-低"的规律。除土样11外,其余相同季节的土样均出现聚集在同一个分支下。得到的4个差异序列(YP1—YP 4),经BLAST比较,分别找到同源性最近的已知类群,分别为肠杆菌属、弧菌、欧文氏菌、产酸克雷伯菌。BLASTX比较发现YP1与细菌代谢分解有机物有关;YP2蜡样芽胞杆菌生命活动相关,具有解磷的作用;YP3与APOE载脂蛋白e功能相似,参与细菌的分解代谢;YP4功能可能与细菌去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根际微生物 选择性平板培养 PCR-DGGE BLAS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菊洗剂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广求 刘文 +2 位作者 谭璐 张为 王树平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8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研究参菊洗剂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培养液连续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琼脂培养液平板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与市售某妇科洗液比较抑菌作用。结果参菊洗剂对5种病原菌株的... 目的研究参菊洗剂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培养液连续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琼脂培养液平板法测定最低杀菌浓度(MBC),并与市售某妇科洗液比较抑菌作用。结果参菊洗剂对5种病原菌株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相同浓度的市售某妇科洗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菊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的MIC分别为33.75,67.50,67.50,67.50,33.75 mg·m L-1;参菊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的MBC分别为33.75,67.50,67.50,135.00,33.75 mg·m L-1。结论参菊洗剂具有较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菊洗剂 琼脂扩散纸片 液体培养液连续稀释 琼脂培养平板 抑菌作用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提取液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晓华 梁晓东 +2 位作者 徐成东 范树国 杨应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6-118,共3页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平板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对紫茎泽兰石油醚提取物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提取液对供试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的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肝菌&...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平板培养基连续稀释法对紫茎泽兰石油醚提取物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提取液对供试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的顺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肝菌>枯草芽孢杆菌.因此,紫茎泽兰提取液在抑菌方面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提取液 纸片琼脂扩散 平板培养基连续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邱权 陈雯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0,共6页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培养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区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代谢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培养微生物数量随沿程变化较为明显,同时受到时间变化影响;5个采样点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能力随时间的变化...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培养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区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代谢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培养微生物数量随沿程变化较为明显,同时受到时间变化影响;5个采样点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能力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大;大多数采样点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优势度不随时间变化且采样点之间的丰富度和优势度差异不明显,随时间的变化个别采样点微生物群落的均匀度受到了影响且不同采样点之间差异较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个采样点土壤微生物在利用碳源方式上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区 微生物多样性 平板稀释分离培养 BIOLOG-E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藏稻谷及糙米表面霉菌检测情况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琳 张海洋 +1 位作者 祁智慧 唐芳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107,共7页
本研究在15~35℃的恒温条件下对含水量为14.6%的优质粳稻进行了模拟储藏实验,采用电镜赋值法、孢子计数法和平板培养法三种方法定期检测稻谷表面和糙米表面的霉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5℃低温条件下储藏,可有效抑制霉菌生长,20℃下虽有... 本研究在15~35℃的恒温条件下对含水量为14.6%的优质粳稻进行了模拟储藏实验,采用电镜赋值法、孢子计数法和平板培养法三种方法定期检测稻谷表面和糙米表面的霉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15℃低温条件下储藏,可有效抑制霉菌生长,20℃下虽有霉菌生长,但不会造成较大的危害,而在25℃及以上条件下长期储藏,存在较大的风险。相同条件下,稻谷表面霉菌的检出量高于糙米,相差1个数量级左右。三种方法的检出结果规律一致,孢子计数法检出时间早、检出量大,灵敏度高,且具有成本低、检测速度快等优点,更适用于稻谷储藏过程霉菌的早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粳稻 电镜赋值 孢子计数 平板培养法 霉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马边植被垂直分布带谱土壤放线菌特征
16
作者 黄正全 杨林鹏 徐伟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6期73-76,共4页
本文主要对四川省马边县具有垂直分布带谱的山地土壤放线菌数量特征采取微生物平板培养法和计数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放线菌数量明显下降;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放线菌数量差异明显;土壤放线菌的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升... 本文主要对四川省马边县具有垂直分布带谱的山地土壤放线菌数量特征采取微生物平板培养法和计数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放线菌数量明显下降;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放线菌数量差异明显;土壤放线菌的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先增多后减少;同时,不同植被的林地放线菌总数量在雨季和旱季变化较大,以雨季最大而旱季最小的趋势,且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分布带谱 放线菌 微生物平板培养法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