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民初平政院的治理权能与角色
被引量:
7
1
作者
吴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4-272,共9页
一般认为,成立于1914年的北洋政府平政院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行政审判机构。但在治理秩序转型与重构的视野中考察,民初平政院不仅是一个中立的官民纠纷裁判者,更是一个被寄予"平政爱民"期待的治理者。作为隶属于大总统而又相对...
一般认为,成立于1914年的北洋政府平政院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行政审判机构。但在治理秩序转型与重构的视野中考察,民初平政院不仅是一个中立的官民纠纷裁判者,更是一个被寄予"平政爱民"期待的治理者。作为隶属于大总统而又相对独立的中央治理机构,平政院内设院长、庭长、评事、肃政厅等职位和机构,在民初政制设计和政治实践中不仅具有行政审判、行政监察的本职,还具有参与宪法解释、参与文官惩戒、监督国民会议选举等深度介入国家治理秩序建构的权能。平政院拥有一批兼具中西学历背景、专业法律素养和丰富仕宦经历的法政人群体,他们扮演着民初国家治理实践中积极能动和具体真实的治理角色。民初平政院建章立制和实践运行中的经验智慧值得今日论者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政院
行政诉讼
治理权能
治理角色
治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政院裁判与近代中国文官保障制度的司法实践
被引量:
2
2
作者
聂鑫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4-181,共8页
在从帝制到共和过渡的北洋政府时期,内阁短命、政局反复动荡,为使政府运转维持最低限度的连贯性与效率,必须建立文官保障制度、对政务官之外的政府官员给予身份保障,以维系官僚体系的专业与稳定。以美国早期的经验来看,如此方可避免政...
在从帝制到共和过渡的北洋政府时期,内阁短命、政局反复动荡,为使政府运转维持最低限度的连贯性与效率,必须建立文官保障制度、对政务官之外的政府官员给予身份保障,以维系官僚体系的专业与稳定。以美国早期的经验来看,如此方可避免政党分赃及官僚集团的沉沦。文官保障制度其实是"寓保障于惩戒之中",通过设立相对独立的惩戒委员会负责文官的惩戒处分,并予以司法救济,是欧美各国比较常见的做法。面对政治风潮与政府变换,平政院依然坚持了文官保障的底线,并在行政审判中兼顾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通过对文官惩戒处分的审查,平政院保障了文官的法定权利与整个官僚体系的稳定。我们可以说,平政院裁判在落实文官保障制度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政院
文官保障
惩戒
行政审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洋政府平政院述论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绍滨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54,共6页
1 91 4年 3月 ,北洋政府依法令在北京设平政院受理全国行政诉讼及纠弹案件 ,内设肃政厅独立行使纠弹与行政公诉之职。平政院具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法规 ,行政诉讼亦有比较完备的程序法 ,其人事状况在实践中也符合法律规定。平政院审理案件...
1 91 4年 3月 ,北洋政府依法令在北京设平政院受理全国行政诉讼及纠弹案件 ,内设肃政厅独立行使纠弹与行政公诉之职。平政院具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法规 ,行政诉讼亦有比较完备的程序法 ,其人事状况在实践中也符合法律规定。平政院审理案件的范围比较广泛 ,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掣肘 ,成绩有限。以特别机关之名 ,平政院行司法权之实 ,审理案件颇具特点。平政院审理纠弹案件这一职能在肃政厅裁撤后丧失 ,职权也不断削弱。作为第一个行政法院 ,它推动了我国法制近代化 ,并在调整官署间关系、缓解官民矛盾方面起过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政院
纠弹
行政诉讼
北洋政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初平政院制度的共和精神与治理向度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4-192,244,共10页
在行政审判机构的立法定位背后,民初平政院深层次的设计理念和建制考量值得挖掘。考诸史事,民初平政院由辛亥元勋宋教仁“斟酌立宪政治之通例”并“参酌中国古今官制”而命名和倡设,盖意在取法“共同议政”和“平政爱民”之古意而彰显...
在行政审判机构的立法定位背后,民初平政院深层次的设计理念和建制考量值得挖掘。考诸史事,民初平政院由辛亥元勋宋教仁“斟酌立宪政治之通例”并“参酌中国古今官制”而命名和倡设,盖意在取法“共同议政”和“平政爱民”之古意而彰显共和宪制之精神。宋教仁殁后,政治强人袁世凯“参酌旧制,体察国情”,力排众议设置平政院并为之做政治背书和执行保障,呈现出借由平政院整顿纲纪、重建秩序的治理期许。宋教仁和袁世凯这两位政见主张多有不同的民初政局关键人物,在通过平政院“平政致治”这一问题上却分享了相同或近似的理念和考量,民初平政院也因此成为彼时“帝制走向共和”之际国家治理秩序转型和重构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民初平政院制度蕴含的共和精神与治理向度,折射和印证了殊值鉴察的制度与人事相须相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行政审判机构
平政院
共和精神
治理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理抑或政争:民国初年行政审判模式之争的“表”与“里”
5
作者
胡译之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6,共15页
行政审判模式究竟应采一元制抑或二元制,曾在民国初年思想界及宪法起草者中引发长达十余年的争论。过往研究并未揭示出,在思想界大论战中,章士钊的一元制理论实则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二元制的领军人物张东荪、汪叔贤却蹊跷地倒向一元制...
行政审判模式究竟应采一元制抑或二元制,曾在民国初年思想界及宪法起草者中引发长达十余年的争论。过往研究并未揭示出,在思想界大论战中,章士钊的一元制理论实则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二元制的领军人物张东荪、汪叔贤却蹊跷地倒向一元制。在制宪辩论中,论争双方逻辑一致,结论则完全相反,却又都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且论者不惜以论代史、删削学说,可见双方虽表面上言必称法理,背后实则另有动因。学界成说以为,论争双方留学经历及党派,是决定其模式偏好的最主要因素,但事实上二者皆不足恃。行政审判模式之争的真相,实为时局变换下,各方对行政权抑制与伸张的角力;而历次制宪的行政审判模式变化不定背后,反映出制宪者的利益诉求和不同时空下的权力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行政法院
平政院
法律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国“违宪先决问题”之制度与实务
被引量:
4
6
作者
杰哈·马库
李鎨澂
《交大法学》
2014年第1期92-107,共16页
目次一、违宪先决问题之定义以及其所保护之客体(一)宪法委员会之职权与其受理声请判决/解释之方式(二)违宪先决问题所保护之客体(三)违宪先决问题之"优先"特质与法律性质二、
关键词
违宪先决问题
宪法委员会
平政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民初平政院的治理权能与角色
被引量:
7
1
作者
吴欢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4-272,共9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原理
制度与判解:民初行政诉讼法制的理性与经验"(2016M591865)
+1 种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民初行政诉讼法制的理性与经验研究"(2016SJB820005)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文摘
一般认为,成立于1914年的北洋政府平政院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行政审判机构。但在治理秩序转型与重构的视野中考察,民初平政院不仅是一个中立的官民纠纷裁判者,更是一个被寄予"平政爱民"期待的治理者。作为隶属于大总统而又相对独立的中央治理机构,平政院内设院长、庭长、评事、肃政厅等职位和机构,在民初政制设计和政治实践中不仅具有行政审判、行政监察的本职,还具有参与宪法解释、参与文官惩戒、监督国民会议选举等深度介入国家治理秩序建构的权能。平政院拥有一批兼具中西学历背景、专业法律素养和丰富仕宦经历的法政人群体,他们扮演着民初国家治理实践中积极能动和具体真实的治理角色。民初平政院建章立制和实践运行中的经验智慧值得今日论者深思。
关键词
平政院
行政诉讼
治理权能
治理角色
治理者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政院裁判与近代中国文官保障制度的司法实践
被引量:
2
2
作者
聂鑫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4-181,共8页
基金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的支持
文摘
在从帝制到共和过渡的北洋政府时期,内阁短命、政局反复动荡,为使政府运转维持最低限度的连贯性与效率,必须建立文官保障制度、对政务官之外的政府官员给予身份保障,以维系官僚体系的专业与稳定。以美国早期的经验来看,如此方可避免政党分赃及官僚集团的沉沦。文官保障制度其实是"寓保障于惩戒之中",通过设立相对独立的惩戒委员会负责文官的惩戒处分,并予以司法救济,是欧美各国比较常见的做法。面对政治风潮与政府变换,平政院依然坚持了文官保障的底线,并在行政审判中兼顾实体问题与程序问题。通过对文官惩戒处分的审查,平政院保障了文官的法定权利与整个官僚体系的稳定。我们可以说,平政院裁判在落实文官保障制度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平政院
文官保障
惩戒
行政审判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洋政府平政院述论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绍滨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54,共6页
文摘
1 91 4年 3月 ,北洋政府依法令在北京设平政院受理全国行政诉讼及纠弹案件 ,内设肃政厅独立行使纠弹与行政公诉之职。平政院具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法规 ,行政诉讼亦有比较完备的程序法 ,其人事状况在实践中也符合法律规定。平政院审理案件的范围比较广泛 ,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掣肘 ,成绩有限。以特别机关之名 ,平政院行司法权之实 ,审理案件颇具特点。平政院审理纠弹案件这一职能在肃政厅裁撤后丧失 ,职权也不断削弱。作为第一个行政法院 ,它推动了我国法制近代化 ,并在调整官署间关系、缓解官民矛盾方面起过一定作用。
关键词
平政院
纠弹
行政诉讼
北洋政局
分类号
K258.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初平政院制度的共和精神与治理向度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欢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4-192,24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国初期平政院裁决实践中的行政法理研究”(19BFX02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行政审判机构的立法定位背后,民初平政院深层次的设计理念和建制考量值得挖掘。考诸史事,民初平政院由辛亥元勋宋教仁“斟酌立宪政治之通例”并“参酌中国古今官制”而命名和倡设,盖意在取法“共同议政”和“平政爱民”之古意而彰显共和宪制之精神。宋教仁殁后,政治强人袁世凯“参酌旧制,体察国情”,力排众议设置平政院并为之做政治背书和执行保障,呈现出借由平政院整顿纲纪、重建秩序的治理期许。宋教仁和袁世凯这两位政见主张多有不同的民初政局关键人物,在通过平政院“平政致治”这一问题上却分享了相同或近似的理念和考量,民初平政院也因此成为彼时“帝制走向共和”之际国家治理秩序转型和重构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民初平政院制度蕴含的共和精神与治理向度,折射和印证了殊值鉴察的制度与人事相须相成关系。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行政审判机构
平政院
共和精神
治理向度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理抑或政争:民国初年行政审判模式之争的“表”与“里”
5
作者
胡译之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6,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平政院稀见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CFX059)的研究成果。
文摘
行政审判模式究竟应采一元制抑或二元制,曾在民国初年思想界及宪法起草者中引发长达十余年的争论。过往研究并未揭示出,在思想界大论战中,章士钊的一元制理论实则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二元制的领军人物张东荪、汪叔贤却蹊跷地倒向一元制。在制宪辩论中,论争双方逻辑一致,结论则完全相反,却又都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且论者不惜以论代史、删削学说,可见双方虽表面上言必称法理,背后实则另有动因。学界成说以为,论争双方留学经历及党派,是决定其模式偏好的最主要因素,但事实上二者皆不足恃。行政审判模式之争的真相,实为时局变换下,各方对行政权抑制与伸张的角力;而历次制宪的行政审判模式变化不定背后,反映出制宪者的利益诉求和不同时空下的权力格局。
关键词
行政诉讼
行政法院
平政院
法律移植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dministrative Court
Ping-Cheng-Yuan
Legal Transplant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国“违宪先决问题”之制度与实务
被引量:
4
6
作者
杰哈·马库
李鎨澂
机构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
出处
《交大法学》
2014年第1期92-107,共16页
文摘
目次一、违宪先决问题之定义以及其所保护之客体(一)宪法委员会之职权与其受理声请判决/解释之方式(二)违宪先决问题所保护之客体(三)违宪先决问题之"优先"特质与法律性质二、
关键词
违宪先决问题
宪法委员会
平政院
分类号
D956.5 [政治法律—法学]
DD911 [政治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民初平政院的治理权能与角色
吴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平政院裁判与近代中国文官保障制度的司法实践
聂鑫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洋政府平政院述论
杨绍滨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民初平政院制度的共和精神与治理向度
吴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法理抑或政争:民国初年行政审判模式之争的“表”与“里”
胡译之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法国“违宪先决问题”之制度与实务
杰哈·马库
李鎨澂
《交大法学》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