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7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测水准网动态平差与静态平差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罗三明 董运洪 +2 位作者 韩月萍 袁油新 李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0,122,共5页
用动态平差与静态平差方法对复测水准网资料进行处理,获得两种方法下高程点的变化量及其速率,对高程点变化量及其速率的分析表明:动态平差可以获取任意时刻地壳运动的动态变化信息,其结果在描述地壳垂直运动特征及其过程时更为合理;而... 用动态平差与静态平差方法对复测水准网资料进行处理,获得两种方法下高程点的变化量及其速率,对高程点变化量及其速率的分析表明:动态平差可以获取任意时刻地壳运动的动态变化信息,其结果在描述地壳垂直运动特征及其过程时更为合理;而在静态平差结果中,待定点的变化量及其精度、速率值均会因固定点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中出现了一个强制约束值,该结果淹没或者转移了观测值中可能包含的形变信息。因此认为,在进行地壳垂直运动分析时,宜采用动态平差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测水准网 动态 静态 形变信息 高程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基线相关性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丁克良 刘大杰 胡丛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2,共4页
根据GPS网平差的基本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GPS基线相关性对GPS网平差结果的影响,推导了相关公式;并通过实例说明在精密GPS控制网平差时,应当考虑基线之间的相关性,以使解算结果达到毫米级精度。
关键词 基线相关性 工程控制网 基线向量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控制点对机载LiDAR航带平差结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洁 杜磊 +1 位作者 李京 孙秉钊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4,16,共5页
机载激光雷达(Li DAR)是一种激光探测和测距系统,可主动地进行对地观测并获取物体坐标信息。由于受到系统误差和不确定的偶然误差影响,解算出的点云数据成果会带有航带性误差,即相邻两条航带的重叠区域内同名地物的三维坐标不一致,故常... 机载激光雷达(Li DAR)是一种激光探测和测距系统,可主动地进行对地观测并获取物体坐标信息。由于受到系统误差和不确定的偶然误差影响,解算出的点云数据成果会带有航带性误差,即相邻两条航带的重叠区域内同名地物的三维坐标不一致,故常采用无地面控制点的航带平差方法予以修正。但这种航带平差可能造成系统内部精度的提高而牺牲了外部精度。本文基于Burman航带平差方程,就地面控制点的引入与否及其对点云内外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与引入地面控制点方式相比,无地面控制点条件下的航带平差结果,同样能消除航带间的相对高程差异,且对系统误差的检校效果良好,但在绝对高程精度上,反而引起误差增大的副效应。因此,在仅关心内部相对精度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无地面控制点的方式进行成图作业,以提高地物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航带 Burm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约束对GPS观测网平差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国杰 赵承坤 +3 位作者 顾国华 郑贵明 牛红叶 许永江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1年第1期35-41,共7页
对卫星轨道和测站坐标的约束程度设计了 4种方案 ,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0 18GPS周的基准站观测数据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松驰轨道和紧约束 IGS站方案的结果与紧约束轨道和 IGS站方案的结果基本一致 ,认为这与先验坐标的精确度... 对卫星轨道和测站坐标的约束程度设计了 4种方案 ,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0 18GPS周的基准站观测数据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 :松驰轨道和紧约束 IGS站方案的结果与紧约束轨道和 IGS站方案的结果基本一致 ,认为这与先验坐标的精确度较高有关。其他方案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最后讨论了大尺度 GPS监测网数据处理时参考基准的选择问题 ,认为一般情况下 ,应该使用全球解 H文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数据处理 参考基准 观测网 地壳运动 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算数据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和检验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加纳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8年第3期62-66,共5页
当起算数据误差较大时,应顾及它们对平差结果的影响。探讨了在起算数据误差Δλ的数学期望E(Δλ)≠0的情况下,非基准起算数据误差对未知参数平差值和单位权中误差估值的影响,同时讨论了非基准起算数据误差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 起算数据误 统计检验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平差方法分析山西地区重力场的变化特征
6
作者 李勇江 冯建林 +3 位作者 何辛 刘冬阳 姬计法 董磊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0-657,共8页
为研究山西地区重力场变化特征,利用贝叶斯平差和经典平差法,分析2015—2020年山西地震重力监测网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得到山西断陷带内不同时间尺度的重力场动态变化,并对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误差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①2种平差方... 为研究山西地区重力场变化特征,利用贝叶斯平差和经典平差法,分析2015—2020年山西地震重力监测网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得到山西断陷带内不同时间尺度的重力场动态变化,并对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误差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①2种平差方法在点值精度上整体相当,但贝叶斯平差法的段差序列具备更好的随机分布特征,可以更好地消除由仪器的非线性漂移对结果带来的影响;②2种方法得到的重力场变化形态一致,但变化量有所差异;③山西断陷带内重力场变化相对稳定,累积重力场变化显示,区内变化趋势具备连续性,但不同部位重力场变化特征有所差异,位于中部和中南部的太原盆地、临汾盆地重力场变化量小,南北两端的变化量较大,且变化态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断陷带 贝叶斯 经典 时变重力场 流动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刚性变换与非线性改正的机载LiDAR测深航带平差
7
作者 高兴国 闫豆豆 +5 位作者 常增亮 尤超帅 来浩杰 杨安秀 宿殿鹏 阳凡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71,共13页
机载LiDAR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ALB)测量过程中存在控制点布设困难、校准误差残余等问题,同时由于水下测点精度不一致导致机载LiDAR测深航带间出现高程不一致现象。鉴于此,提出一种无控制条件下联合刚性变换与非线性改正的... 机载LiDAR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ALB)测量过程中存在控制点布设困难、校准误差残余等问题,同时由于水下测点精度不一致导致机载LiDAR测深航带间出现高程不一致现象。鉴于此,提出一种无控制条件下联合刚性变换与非线性改正的航带平差方法。首先,基于八邻域提取航带间重叠区域,限定点面匹配范围;然后,通过构建三角不规则网络(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TIN)与相邻航带点匹配确定近似同名点,建立航带间的联系,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优化匹配,构建区域网航带平差模型,求解航带最佳变换矩阵;最后,利用多项式曲面表达复杂地形,并根据点面匹配距离和最小求解多项式系数,计算各点改正值予以改正。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ALB系统Mapper 20KU采集数据开展实验,并以陆地RTK点和船载单波束测深点为基准评定平差前后的数据精度。ALB航带平差后陆地和水下测量偏差分别减小8.8 cm和7.5 cm,处理后数据测深精度为24.0 cm,满足国际海道测量标准IHO S-44(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IHO)Standards for Hydrographic Surveys(S-44))特级标准,为ALB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测深 无控制条件 区域网航带 非线性改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定向参数精化的稀疏控制机载InSAR区域网平差试验分析
8
作者 张昊 熊新 王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6,共10页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对高精度地形数据支撑需求的提升,针对多云雨、山体密集区域地形数据获取难的问题,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成为解决该类型区域基础地形测绘的有效技术。为此,提出一种顾及方位向与距离向定向参...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高质量建设对高精度地形数据支撑需求的提升,针对多云雨、山体密集区域地形数据获取难的问题,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成为解决该类型区域基础地形测绘的有效技术。为此,提出一种顾及方位向与距离向定向参数的InSAR区域网平差方法,系统分析控制点数量与空间分布对平差精度的影响。基于陕西渭南长条带状测区的双航带机载毫米波InSAR数据,采用三角形、四角形及距离向居中等布设策略开展控制点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控制点沿距离向均匀布设为三角形时,平差解算稳定性最佳;在仅需3个控制点的条件下,该方案可满足地形测量精度的要求。同时,该方案可减少外业控制测量,为多云雨山区水利工程勘察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定向参数 区域网 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联合FAST算法和双像光束法平差的相机标定方法
9
作者 宋胜嘉 朱勇超 +1 位作者 苏杰 陆秋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3-838,共6页
非量测相机以价格低、体积小、使用灵活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测量工作中,但相机标定结果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针对现有相机标定方法存在着精度不够或标定效率不高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联合加速分割检测特征(features from accelerated... 非量测相机以价格低、体积小、使用灵活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测量工作中,但相机标定结果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针对现有相机标定方法存在着精度不够或标定效率不高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联合加速分割检测特征(features from accelerated segment test,FAST)算法和双像光束法平差的相机标定方法。首先利用FAST算法对像片标志点自动提取,利用直接线性变换方法解得相机内、外参数初值;然后基于固定基线长度约束的双像光束法平差模型解算相机相关参数,并通过分类阈值方法提高模型收敛效率。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普通双像光束法平差的精度有所提升,其标定后的中误差达到0.0064 mm,且实现了相机标定流程的半自动化,提高了作业效率,有望应用于实际场景的相机标定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标定 双像光束法 模型 FA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平差基准下高速铁路CPⅢ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占峰 余世峰 +1 位作者 李荣之 李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113,共7页
针对工程实际CPⅢ网复测中以CPⅡ进行约束平差出现大量CPⅢ点坐标超限的情况,提出合理的CPⅢ网平差方法,设计总长为4020 m的标准网和加密网两种CPⅢ平面网。建立重心、一点一长方向和一点一短方向3种平差基准,分别计算各基准下两种网形6... 针对工程实际CPⅢ网复测中以CPⅡ进行约束平差出现大量CPⅢ点坐标超限的情况,提出合理的CPⅢ网平差方法,设计总长为4020 m的标准网和加密网两种CPⅢ平面网。建立重心、一点一长方向和一点一短方向3种平差基准,分别计算各基准下两种网形600 m间距CPⅢ点间的相对中误差,并与CPⅡ点相对中误差8 mm的规范规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网形在3种基准下,测距精度对点位相对精度影响均非常小,方向精度是影响点位相对精度的主要因素。在重心、一点一长方向(CPⅠ的间距)基准下,两种网形600 m间距CPⅢ点间的相对中误差均显著小于8 mm,高于CPⅡ的相对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PⅢ面网 基准 精度 相对中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稳平差法在GNSS时间序列修复中的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齐聪 党亚民 杨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0,26,共6页
针对CORS坐标时间序列的缺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NSS网拟稳平差的时间序列插值方法。在区域内选择相对稳定的测站构建基线网,根据稳定测站的趋势变化对缺失序列进行修复。模拟实验对比分析证明,拟稳平差法的修复效果最好,平均误差在5 mm以... 针对CORS坐标时间序列的缺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NSS网拟稳平差的时间序列插值方法。在区域内选择相对稳定的测站构建基线网,根据稳定测站的趋势变化对缺失序列进行修复。模拟实验对比分析证明,拟稳平差法的修复效果最好,平均误差在5 mm以内,并保留了原始数据的运动趋势。使用拟稳平差法对待求点365 d的坐标序列进行仿真处理,并与真实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序列与真实序列变化趋势基本一致,E、N方向上的平均误差在5 mm以内,U方向上的平均误差在10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稳 GNSS坐标时间序列 插值 间接 仿真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阵列SAR点云区域网平差
12
作者 潘凤卓 程春泉 +1 位作者 黄国满 纪方方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阵列SA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重建技术,是InSAR发展一个重要的方向。由于其存在与点云位置成非线性关系的高频误差,难以直接用于测绘产品生产。针对阵列SAR点云中误差的特点,首先对点云进行了噪点去除和点云匹配,然后对平面坐标采用... 阵列SA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重建技术,是InSAR发展一个重要的方向。由于其存在与点云位置成非线性关系的高频误差,难以直接用于测绘产品生产。针对阵列SAR点云中误差的特点,首先对点云进行了噪点去除和点云匹配,然后对平面坐标采用线性精化模型,在对高程坐标采用二次多项式精化模型进行平差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对虚拟观测值的约束,构建阵列SAR点云数据的区域网平差模型。最后选择山区和城区两种典型地表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所构建的区域网平差模型可有效降低阵列SAR点云定位中存在的高频误差影响;在不同控制点情况下,定位精度和解算稳健性均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SAR 点云滤波 点云匹配 区域网 RANS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视觉SLAM分段式光束平差算法
13
作者 白云鹏 徐会希 吕凤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2,共6页
自主水下机器人(AUV)采用视觉SLAM系统可以实现近距离精确定位,但是面对水下大规模场景时,后端优化采用的光束平差算法(BA)存在内存不足和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式BA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基于运动模式的分段方法... 自主水下机器人(AUV)采用视觉SLAM系统可以实现近距离精确定位,但是面对水下大规模场景时,后端优化采用的光束平差算法(BA)存在内存不足和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段式BA优化算法。首先采用基于运动模式的分段方法,根据相机的直行运动和转弯运动将轨迹分段后对每个子分段分别进行BA优化;然后各子分段采用动态调整优化权重的求解方法,根据不同子分段的运动模式动态调整优化参数;最后针对BA代价函数的求解,采用改进的列文伯格-马夸尔特(L-M)求解算法,将信赖域定义为可调参数,优化由雅克比矩阵非正定性引发的算法稳定性问题,提高运算效率。在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运行时间较长、环境较恶劣的数据集序列上,本文算法相较于ORB-SLAM3算法有更好的精度,同时全局BA的效率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视觉SLAM 后端优化 光束 分段式BA L-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分参数约束的粒子加速器隧道控制网平差
14
作者 刘忠贺 李宗春 何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3,共13页
为控制隧道控制网平差时的误差累积问题,提高隧道控制网平差精度,设计了3种约束方案。首先,考虑到测站铅垂线之间的不平行性,依据控制网规模计算测站铅垂线与储存环中心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在平差时顾及该约束,使平差模型更加严密。然后,... 为控制隧道控制网平差时的误差累积问题,提高隧道控制网平差精度,设计了3种约束方案。首先,考虑到测站铅垂线之间的不平行性,依据控制网规模计算测站铅垂线与储存环中心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在平差时顾及该约束,使平差模型更加严密。然后,为提高隧道控制网的平面精度,使用全站仪对距离较远的控制点进行长边夹角测量,在平差过程中附加长边夹角约束。其次,按照一等水准规范,对隧道地面点进行水准测量,基于水准测量结果,采用最小二乘转换方法,将控制网转换至水平面,进一步提高控制网竖向精度。最后,对周长为1360 m的隧道控制网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顾及测站垂差及水准点高程或高差平差值可提高控制网竖向精度;附加长边夹角约束可提高控制网平面精度;同时顾及测站垂差、长边夹角观测值及水准高程或高差平差值可提高控制点的点位精度,验证了约束条件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工程布设控制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设站 隧道控制网 累积 三维控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平差精度评定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乐洋 罗鑫磊 赵卫凤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1-559,共9页
从非线性平差精度评定的理论基础出发,综述目前两类精度评定方法的研究现状,描述相应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并对非线性平差精度评定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非线性 精度评定 近似函数表达式 近似函数概率分布 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十四号卫星立体影像与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联合平差
16
作者 杨苗苗 尚大帅 +1 位作者 高雪梅 同芙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3-852,共10页
高分十四号是我国目前测绘精度最高卫星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高分十四号卫星的高程精度,将其与高程测量精度优势明显的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进行联合处理。在利用各类激光属性信息对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引入高程检核点... 高分十四号是我国目前测绘精度最高卫星之一。为进一步提高高分十四号卫星的高程精度,将其与高程测量精度优势明显的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进行联合处理。在利用各类激光属性信息对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引入高程检核点设计了一种联合平差策略。在联合平差过程中精化激光高程控制点的筛选、解决立体影像数据与激光测高数据的配准问题,获取目标的高精度三维信息,并建立两个实验区对该联合平差策略处理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联合平差策略能够较好地解决高程控制点筛选与数据配准问题,两个实验区立体影像的高程中误差均优于1 m,基本满足1∶10000地形图测绘的要求,可为全球1∶10000无地面控制点测图工程提供支撑,促进高分十四号卫星立体影像和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在地形测绘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 立体影像 高分十四号卫星 ICESat-2卫星 高程控制点 数据配准 高程检核点 有理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平差的弧形闸门几何公差分析模型
17
作者 毋新房 李东明 +1 位作者 王志颖 涂从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8-151,共4页
孔口中心线是弧形闸门安装、故障诊断的几何基础,但在工程上常面临不易保存、难以复现的难题。对此,综合各埋件与孔口中心线的几何关系,基于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理论,实现了孔口中心线的准确求解;并根据弧形闸门的空间结构,建立了坐标维... 孔口中心线是弧形闸门安装、故障诊断的几何基础,但在工程上常面临不易保存、难以复现的难题。对此,综合各埋件与孔口中心线的几何关系,基于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理论,实现了孔口中心线的准确求解;并根据弧形闸门的空间结构,建立了坐标维度具备工程含义的几何公差分析坐标系,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平差的弧形闸门几何公差分析模型。理论和工程实践表明,该模型可准确复现孔口中心线,并直观、高效地分析各埋件的几何公差,具有极强的工程价值和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闸门 孔口中心线 条件 几何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二版)出版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69,共1页
[本刊讯]《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二版)近日由测绘出版社出版。《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一版)于2013年1月出版,迄今已超过10年。第二版在内容安排上仍然强调误差基本理论和测量平差基础两个方向的特色;在能力培养上,加强测... [本刊讯]《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二版)近日由测绘出版社出版。《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一版)于2013年1月出版,迄今已超过10年。第二版在内容安排上仍然强调误差基本理论和测量平差基础两个方向的特色;在能力培养上,加强测量基本模型的建立、算法设计和解算技巧的结合;在知识应用上,补充了测量平差在GNSS高程拟合、坐标转换平差、数字化数据平差、序贯平差等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卡尔曼滤波、整体最小二乘等现代测绘数据处理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测绘学科的新发展、新技术、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出版社 测量 整体最小二乘 测绘学科 序贯 理论与测量基础 坐标转换 算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理多项式模型区域网平差的GF-1影像几何校正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佳 王利民 +4 位作者 杨玲波 邵杰 滕飞 杨福刚 富长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46-154,共9页
2013年4月成功发射的GF-1卫星是中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首发星,影像在中国农情遥感监测业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的主要数据源之一。高精度几何位置的配准是卫星农情定量化应用的基础与前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 2013年4月成功发射的GF-1卫星是中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首发星,影像在中国农情遥感监测业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的主要数据源之一。高精度几何位置的配准是卫星农情定量化应用的基础与前提,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网平差方法修正GF-1卫星WFV(wide field view,WFV)影像RPC(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s,RPC)参数,获取更高几何定位精度的校正方法,形成了模式化的业务处理流程,为该影像在农情遥感监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算法流程包括2个部分,首先是基于像面间仿射变换关系及有理多项式RFM(rational function model,RFM)模型构建轨道间的区域网平差数学模型,其次是根据影像连接点及少量控制点输入求解所有参与平差的卫星影像定向参数,获取亚像元级的校正结果。平差参数的解算是通过两步求解完成的,初始平差参数是根据连接点及对应的DEM高程值进行平差迭代至收敛,结果平差参数是将初始平差参数作为初始值代入区域网平差模型,并以逐点消元方式约化法方程,解算出各影像的仿射变换参数。该文在求解平差参数过程中,直接使用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上获取的高程值作为约束条件,消除了平面坐标与高程的相关性,保证了区域网平差模型能够解算。混合地形、平原、山区3种情况下区域网平差结果表明,全连接点平差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对定位精度,其行方向的中误差分别为0.3046、0.4674、0.3365像元,列方向的中误差分别为0.3677、0.2849、0.2889像元;而结合少量控制点的区域网平差则同时具有很高的绝对定位精度,其行方向的中误差分别为0.3648、0.5041、0.3605像元,列方向的中误差分别为0.4954、0.4039、0.6323像元,整体达到了亚像素级。最后,在农业应用基础控制底图的支持下,分别对原始影像、RPC校正影像、区域网平差后的影像进行几何配准,分析不同输入影像条件下的几何校正精度,仅有区域网平差后的影像达到了亚像元的校正精度,混合地形、平原、山区3种情况下行方向的中误差分别为0.6857、0.6664、1.0646像元,列方向的均方差分别为0.4342、0.4696、0.5609像元,但与几何校正前精度相比没有明显改善,说明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可以实现少量控制点条件下的几何精校正。不同DEM校正结果表明,对于山区,更高分辨率的DEM可以获得更好的定位精度。上述研究充分表明,该方法对GF-1/WFV数据的处理有效且可行,并在农业部中国农情遥感业务工作中得到了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遥感 影像处理 高分一号卫星 有理函数模型 区域网 逐点消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环平差流量调节的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谢金芳 钟崴 +2 位作者 周懿 吴燕玲 童水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9-504,共6页
鉴于采用经典的图解法在求解复杂结构锅炉的水动力特性时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基环平差流量调节的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算法建立了由"节点"和"阻力区段"组成的"有向流程图"所表示的计算... 鉴于采用经典的图解法在求解复杂结构锅炉的水动力特性时存在诸多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基于基环平差流量调节的锅炉水动力计算方法.算法建立了由"节点"和"阻力区段"组成的"有向流程图"所表示的计算模型,并依据流量守恒和阻力平衡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节点的流量连续性方程和基环上的阻力闭合差平衡方程,进而分"粗调"和"细调"2个阶段,采用不同流量调节策略逐步缩小基本环路上的闭合压差来完成对方程的迭代求解.算法与锅炉的具体流程拓扑结构无关,能够适用于任意结构锅炉的水动力计算.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具有优良的通用性,能够显著提高锅炉水动力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水动力计算 环路 流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