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平坦型病变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
12
1
作者
沙杰
李学良
+2 位作者
林琳
施瑞华
胡小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就诊患者行常规内镜检查,有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者随机分为2组,染色组行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后活检;对照组不染色,肉眼判断病灶,常规活检。结果:共入选...
目的:探讨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就诊患者行常规内镜检查,有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者随机分为2组,染色组行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后活检;对照组不染色,肉眼判断病灶,常规活检。结果:共入选240例,染色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染色组中18例出现喷洒染色剂后黏膜退色,其早期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现率之和为94.4%(17/18);79例出现喷洒染色剂后黏膜着色不良,其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现率之和为91.1%(72/79)。染色组共检出早期胃癌10例(8.3%)、上皮内瘤变25例(20.8%)、肠上皮化生58例(48.3%);对照组共检出早期胃癌2例(1.7%)、上皮内瘤变6例(5.0%)、肠上皮化生32例(26.7%)。结论: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可提高胃平坦型病变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黏膜退色对于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着色不良对于肠上皮化生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
靛胭脂
胃
平坦型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放大内镜对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
1
2
作者
严山
凌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胃小凹形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Olympus GIF- Q240Z内镜对46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局部喷洒4g/L靛胭脂染色后利用其放大功能观察病变周围胃小凹形态改变,在观察部位取病...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胃小凹形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Olympus GIF- Q240Z内镜对46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局部喷洒4g/L靛胭脂染色后利用其放大功能观察病变周围胃小凹形态改变,在观察部位取病理组织学检查,研究两者相互关系。【结果】46例病变中平坦隆起型病变(Ⅱa)33例,表面平坦型病变(Ⅱb)12例,隆起凹陷型病变(Ⅱa+Ⅱc型)1例;小凹开口呈A型10例,B型8例,C型17例,D型6例。E型3例,2例病变其表面小凹模糊不清甚至消失。【结论】放大内镜对诊断平坦型病变有重要价值,病变周边小凹形态改变与病灶的良恶性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内镜
黏膜染色
平坦型病变
胃小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腺平坦型上皮不典型病变的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
被引量:
11
3
作者
龚西騟
孟刚
+1 位作者
杨枫
闻祥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目的 探讨乳腺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病变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观察 4 9例乳腺癌和 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病变的HE形态 ,对其中 2 5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选用的一抗有CK8、EMAS 10 0蛋白、SMA、c erbB 2、E cad、P...
目的 探讨乳腺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病变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观察 4 9例乳腺癌和 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病变的HE形态 ,对其中 2 5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选用的一抗有CK8、EMAS 10 0蛋白、SMA、c erbB 2、E cad、PCNA及p5 3,少数病例加做CK(34βE12 )标记 ,1例贴壁性癌加做CK5、bcl 2及GCDFP 15标记。 结果 平坦型上皮不典型病变有以下特征 :①TDLU轮廓保存 ,导 /小管扩张 ,内衬单层或多层有轻重不等不典型性的柱状 /立方上皮 ,常有胞质顶突 ,细胞排列成平坦层状 ,少有向腔内突起 ,腔内可有蓝色絮状物或微小钙化 ,重度病变可有局部的沙丘斑块状突起及少量微乳头。②免疫表型 :柱状细胞表达CK8、EMA ;中 /重度病变表达c erbB 2、E cad ;不表达CK(34βE12 )及CK5 ;PCNA表达率因病变程度而异 ;1例贴壁性癌表达p5 3,部分细胞顶突GCDFP 15阳性 ,bcl 2阴性。③按平坦型不典型病变与癌的关系分为 3组 :Ⅰ组 4 0例 ,两者形态上仅为伴随关系 ;Ⅱ组 5例 ,形态学显示两者间有移行或细胞特征相同 ,提示两者间有内在联系 ;Ⅲ组 4例 ,贴壁性导管原位癌 ,伴小叶内或小叶外微量浸润。结论 平坦型上皮不典型病变中少部分 (本文的Ⅱ、Ⅲ组 )应视为原位癌和 (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平坦
型
上皮不典
型
病变
形态学
免疫表
型
乳腺癌
组织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
13
4
作者
张艳飞
丁士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7-1120,1125,共5页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最早于1993年由日本学者Kudo提出,它是结直肠的一种特殊平坦型病变,直径&gt;1 cm,倾向于沿肠壁侧向生长或环肠壁生长,而不是向肠壁深部垂直生长([1])。LST形态多样,病理亚型较多...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最早于1993年由日本学者Kudo提出,它是结直肠的一种特殊平坦型病变,直径&gt;1 cm,倾向于沿肠壁侧向生长或环肠壁生长,而不是向肠壁深部垂直生长([1])。LST形态多样,病理亚型较多,常规内镜下很容易漏诊。LST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随着病变直径增加,黏膜下浸润癌的发生率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
型
肿瘤
内镜治疗
平坦型病变
诊断
结直肠癌
病理亚
型
LST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放大染色胃镜检查的护理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惠芳
徐雷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1-331,共1页
放大染色胃镜检查,是通过对胃黏膜喷洒染色剂并进行放大处理,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胃黏膜的微细结构,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提供帮助。通常胃平坦型病变或微小病变在普通胃镜下难以发现,仅表现为黏膜发红、发白或血管网消失,然...
放大染色胃镜检查,是通过对胃黏膜喷洒染色剂并进行放大处理,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胃黏膜的微细结构,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提供帮助。通常胃平坦型病变或微小病变在普通胃镜下难以发现,仅表现为黏膜发红、发白或血管网消失,然而放大胃镜结合染色法进行观察,可以使病灶显示清晰,同时能观察Pit分型.而Pit分型可大致判断是否有胃癌及癌前病变,并可对Pit分型可疑部位进行定点活榆,提高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因此,放大染色胃镜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对胃黏膜病灶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术后护理
染色剂
癌前
病变
早期胃癌
平坦型病变
胃黏膜
T分
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平坦型病变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
12
1
作者
沙杰
李学良
林琳
施瑞华
胡小丹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
出处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418,共5页
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第五批高层次人才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探讨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就诊患者行常规内镜检查,有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者随机分为2组,染色组行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后活检;对照组不染色,肉眼判断病灶,常规活检。结果:共入选240例,染色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染色组中18例出现喷洒染色剂后黏膜退色,其早期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现率之和为94.4%(17/18);79例出现喷洒染色剂后黏膜着色不良,其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现率之和为91.1%(72/79)。染色组共检出早期胃癌10例(8.3%)、上皮内瘤变25例(20.8%)、肠上皮化生58例(48.3%);对照组共检出早期胃癌2例(1.7%)、上皮内瘤变6例(5.0%)、肠上皮化生32例(26.7%)。结论:内镜下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可提高胃平坦型病变患者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黏膜退色对于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着色不良对于肠上皮化生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醋酸
靛胭脂
胃
平坦型病变
Keywords
acetic acid
indigo carmine
flat gastric lesion
分类号
R57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大内镜对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
1
2
作者
严山
凌红
机构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192-19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胃小凹形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Olympus GIF- Q240Z内镜对46例胃黏膜平坦型病变患者进行观察,局部喷洒4g/L靛胭脂染色后利用其放大功能观察病变周围胃小凹形态改变,在观察部位取病理组织学检查,研究两者相互关系。【结果】46例病变中平坦隆起型病变(Ⅱa)33例,表面平坦型病变(Ⅱb)12例,隆起凹陷型病变(Ⅱa+Ⅱc型)1例;小凹开口呈A型10例,B型8例,C型17例,D型6例。E型3例,2例病变其表面小凹模糊不清甚至消失。【结论】放大内镜对诊断平坦型病变有重要价值,病变周边小凹形态改变与病灶的良恶性存在密切关系。
关键词
放大内镜
黏膜染色
平坦型病变
胃小凹
分类号
R573.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腺平坦型上皮不典型病变的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
被引量:
11
3
作者
龚西騟
孟刚
杨枫
闻祥红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文摘
目的 探讨乳腺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病变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观察 4 9例乳腺癌和 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平坦型上皮不典型性病变的HE形态 ,对其中 2 5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选用的一抗有CK8、EMAS 10 0蛋白、SMA、c erbB 2、E cad、PCNA及p5 3,少数病例加做CK(34βE12 )标记 ,1例贴壁性癌加做CK5、bcl 2及GCDFP 15标记。 结果 平坦型上皮不典型病变有以下特征 :①TDLU轮廓保存 ,导 /小管扩张 ,内衬单层或多层有轻重不等不典型性的柱状 /立方上皮 ,常有胞质顶突 ,细胞排列成平坦层状 ,少有向腔内突起 ,腔内可有蓝色絮状物或微小钙化 ,重度病变可有局部的沙丘斑块状突起及少量微乳头。②免疫表型 :柱状细胞表达CK8、EMA ;中 /重度病变表达c erbB 2、E cad ;不表达CK(34βE12 )及CK5 ;PCNA表达率因病变程度而异 ;1例贴壁性癌表达p5 3,部分细胞顶突GCDFP 15阳性 ,bcl 2阴性。③按平坦型不典型病变与癌的关系分为 3组 :Ⅰ组 4 0例 ,两者形态上仅为伴随关系 ;Ⅱ组 5例 ,形态学显示两者间有移行或细胞特征相同 ,提示两者间有内在联系 ;Ⅲ组 4例 ,贴壁性导管原位癌 ,伴小叶内或小叶外微量浸润。结论 平坦型上皮不典型病变中少部分 (本文的Ⅱ、Ⅲ组 )应视为原位癌和 (或 )
关键词
乳腺
平坦
型
上皮不典
型
病变
形态学
免疫表
型
乳腺癌
组织学特征
Keywords
lesion of breast
intraductal proliferative lesions
flat epithelial atypia
clinging carcinoma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
13
4
作者
张艳飞
丁士刚
机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7-1120,1125,共5页
基金
北京大学"985工程"(临床医院合作专项)建设项目(2014-3-1)
文摘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最早于1993年由日本学者Kudo提出,它是结直肠的一种特殊平坦型病变,直径&gt;1 cm,倾向于沿肠壁侧向生长或环肠壁生长,而不是向肠壁深部垂直生长([1])。LST形态多样,病理亚型较多,常规内镜下很容易漏诊。LST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随着病变直径增加,黏膜下浸润癌的发生率为4.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
型
肿瘤
内镜治疗
平坦型病变
诊断
结直肠癌
病理亚
型
LST
生长
分类号
R735.3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大染色胃镜检查的护理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惠芳
徐雷鸣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1-331,共1页
文摘
放大染色胃镜检查,是通过对胃黏膜喷洒染色剂并进行放大处理,能够更清楚地观察到胃黏膜的微细结构,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提供帮助。通常胃平坦型病变或微小病变在普通胃镜下难以发现,仅表现为黏膜发红、发白或血管网消失,然而放大胃镜结合染色法进行观察,可以使病灶显示清晰,同时能观察Pit分型.而Pit分型可大致判断是否有胃癌及癌前病变,并可对Pit分型可疑部位进行定点活榆,提高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因此,放大染色胃镜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对胃黏膜病灶的观察。
关键词
胃镜检查
术后护理
染色剂
癌前
病变
早期胃癌
平坦型病变
胃黏膜
T分
型
分类号
R4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平坦型病变的辅助诊断价值
沙杰
李学良
林琳
施瑞华
胡小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放大内镜对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诊治价值
严山
凌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乳腺平坦型上皮不典型病变的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
龚西騟
孟刚
杨枫
闻祥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及内镜治疗进展
张艳飞
丁士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放大染色胃镜检查的护理
陈惠芳
徐雷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