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对比增强及平均表观传播子磁共振成像在预测高级别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袁鹏翾 高阳 +2 位作者 吴琼 张华鹏 王少彧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91,共7页
目的 探讨应用平均表观传播子MRI(mean apparent propagator-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P-MRI)及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预测3、4级胶质瘤患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 目的 探讨应用平均表观传播子MRI(mean apparent propagator-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P-MRI)及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预测3、4级胶质瘤患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hransferase, 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本院自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14例MGMT启动子甲基化和17例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胶质瘤患者,进行了术前常规MRI、DCE-MRI及MAP-MRI扫描。通过手动勾画肿瘤实质区域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并提取ROI定量参数特征,测量DCE-MRI参数及MAP-MRI参数。参数与MGMT甲基化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所有参数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CE-MRI和MAP-MRI对预测3、4级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诊断效能。进一步建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以DeLong检验比较DCE-MRI参数、MAP-MRI参数与多参数联合模型预测MGMT甲基化的诊断效果。结果 DCE-MRI参数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fractional volume of the extravascular-extracellular space, Ve)以及MAP-MRI参数非高斯(non-Gaussianity, NG)、非高斯轴向(non-Gaussianity axial, NGAx)、Q空间逆方差(Q-space inverse variance,QIV)、返回原点概率(return to the origin probability, RTOP)、返回轴线概率(return to the axis probability,RTAP)与MGMT启动子甲基化间呈中等相关性,对预测3、4级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与非甲基化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803、0.815、0.807、0.803、0.765、0.790、0.739。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Ve是预测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最佳预测因子,其准确性最高,AUC为0.815(95%CI:0.659~0.971),比值比(odds ratio, OR)为0.891(95%CI:0.815~0.975)。DeLong检验结果表明DCE-MRI和MAP-MRI多参数联合后预测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92。结论 DCE-MRI和MAP-MRI对于预测高级别胶质瘤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应用两者联合诊断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平均表观传播磁共振成像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不同b值表观扩散系数值与乳腺癌预后因子及分子分型相关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悦 刘万花 +1 位作者 王瑞 叶媛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不同b值下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乳腺癌预后因子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8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于术前行不同b... 目的对比分析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不同b值下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乳腺癌预后因子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8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于术前行不同b值(b=0、400、800、1000 s/mm2)DWI扫描,所有病灶行ADC值测量并计算平均值。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获得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及Ki-67的表达状态,并将其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型4种分子亚型,其中Luminal B型又分为B1型和B2型。根据不同的数据资料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除b=400 s/mm^2时,ER分别表达阴阳性时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因子在不同b值下,不同表达状态的AD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除b=400 s/mm2时,ADC值与ER阳性表达无相关性外,余不同b值下ADC值与ER、PR的阳性表达均呈负相关,与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且当b=800、1000 s/mm^2时,各预后因子阳性表达与ADC值间相关系数较高;Ki-67表达程度与各b值下ADC值均无相关性。(3)在不同b值下,各分子分型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值下Luminal A型及Luminal B型的ADC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型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乳腺癌部分预后因子表达状态及不同分子亚型具有相关性,且行乳腺DWI检查时b值选择800 s/mm^2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预后因子 分子分型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与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分子亚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尚柳彤 杨家斐 +6 位作者 卢晶 王婷婷 周颖 邢新博 王鑫坤 杨淑辉 胡明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与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5种分子亚型及其生物学预后因子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6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69个肿块型病灶)的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分子亚型间平均ADC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与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5种分子亚型及其生物学预后因子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6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69个肿块型病灶)的磁共振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分子亚型间平均ADC值及其与乳腺癌生物学预后因子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的表达的关系。结果浸润性乳腺癌5种分子亚型间ADC值无显著差异(P>0.05);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阴性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阳性组平均ADC值高于阴性组;Ki-67阳性、阴性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阴性组ADC值明显高于阳性组,ADC值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249)。结论 ADC不能鉴别肿块型浸润性乳腺癌5种分子亚型,但与浸润性乳腺癌预后因子Ki-67的表达存在相关性,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预测较低级别脑胶质瘤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申棚鑫 谭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3,共6页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复发率高,预后较差。较低级别脑胶质瘤是指2021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WHO CNS)分级为2级和3级的肿瘤,较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对其...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复发率高,预后较差。较低级别脑胶质瘤是指2021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entral Nervous System,WHO CNS)分级为2级和3级的肿瘤,较低级别脑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对其治疗与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分子分型诊断对脑胶质瘤的临床管理至关重要。分子分型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检测,获取病理组织基因测序,但其有一定的有创性和滞后性。近年来,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fMRI)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明确了fMRI预测较低级别胶质瘤分子分型的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多种fMRI技术,包括扩散成像、灌注成像、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等,对预测较低级别胶质瘤多种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就各种fMRI技术对不同分子分型的预测价值分别进行分析,旨在为预测较低级别胶质瘤分子分型提供影像学指标,从而达到临床精准诊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较低级别脑胶质瘤 分子分型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平均表观传播因子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 动态磁敏感对比 动态对比增强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及IDH基因型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驰 高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154,共6页
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同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及预后明显不同。随着2021版世界卫生组织分类的更新,更加强调了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的作用,IDH是胶质瘤遗传学特征中的一个重要分子指标,IDH... 成人型弥漫性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不同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及预后明显不同。随着2021版世界卫生组织分类的更新,更加强调了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的作用,IDH是胶质瘤遗传学特征中的一个重要分子指标,IDH的不同状态对于胶质瘤患者的手术方式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多模态MRI的发展,多种功能成像技术已被临床用于评估胶质瘤分级、预测基因分型、评估预后等,其准确率与实用性较为可观。本文主要对不同磁共振扩散成像(diffusion MRI,dMRI)技术(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峰度成像、神经突定向扩散和密度成像、平均表观传播扩散MRI)在胶质瘤分级及分子基因型预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揭示胶质瘤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后续诊疗过程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基因分型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扩散成像 神经突定向扩散和密度成像 平均表观传播扩散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亚型的关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谢宗玉 马宜传 +1 位作者 姚明 程流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种分子亚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生物学预后因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相关性,为鉴别不同分子亚型及评估...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种分子亚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生物学预后因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相关性,为鉴别不同分子亚型及评估乳腺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病理及术前MRI资料的8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采用平面回波成像序列获得扩散加权成像(b=0、1000 s/mm2),测定最小ADC值;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检查获得检测ER、PR、HER2及4种分子亚型,其中HER2(++)或(++^+++)采用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确定有无扩增。比较不同分子亚型间及乳腺癌生物学预后因子ER、PR、HER2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种分子亚型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阴性者ADC值高于ER、PR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阴性者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不能鉴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种分子亚型,无法评估其生物学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病理学 外科 预后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酮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细胞瘤MRI扩散加权成像、肿瘤细胞密度与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崔永鹏 舒畅 +2 位作者 朱雁兵 王欢 郁文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91-893,898,共4页
目的探讨高级别和低级别星形细胞瘤MRI DWI、肿瘤细胞密度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术后病理确诊的33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行MRI DWI检查,并计算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用Scion Image 4.0.3.2软件计算... 目的探讨高级别和低级别星形细胞瘤MRI DWI、肿瘤细胞密度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术后病理确诊的33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前行MRI DWI检查,并计算肿瘤实质部分的ADC值;用Scion Image 4.0.3.2软件计算肿瘤细胞密度;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平均ADC值高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0,P<0.001)。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平均细胞密度值明显大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5,P<0.01)。低级别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均有HIF-1α表达,其表达强度分别为(20.08±10.01)%、(47.91±19.03)%。肿瘤ADC值与HIF-1α标记指数、肿瘤细胞密度值呈显著负相关(r=-0.756、-0.617,P<0.001),HIF-1α和肿瘤细胞密度值呈显著正相关(r=0.622,P<0.001)。结论 ADC值有助于初步判定星形细胞瘤的性质,对低级别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有一定的鉴别价值。HIF-1α在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应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肿瘤细胞 细胞计数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读出DWI序列ADC图的全肿瘤直方纹理分析参数与乳腺癌预后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雪 朱宏 +3 位作者 孙琨 柴维敏 傅彩霞 严福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分段读出扩散加权成像序列(rs-EPI-DWI)的全肿瘤直方纹理分析参数与乳腺癌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搜集123例术前行乳腺MRI检查,术后经组织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在1.5T MR扫描仪上采用rs-EPI-DWI序列获得DWI及相应... 目的:探讨基于分段读出扩散加权成像序列(rs-EPI-DWI)的全肿瘤直方纹理分析参数与乳腺癌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搜集123例术前行乳腺MRI检查,术后经组织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在1.5T MR扫描仪上采用rs-EPI-DWI序列获得DWI及相应ADC图,经全肿瘤直方纹理分析软件得到全肿瘤直方图参数及纹理参数。将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记录每例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细胞增殖抗原标志物(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预后因子不同表达状态间全肿瘤直方纹理分析参数的差异,采用组间及组内相关系数评价全肿瘤直方纹理分析的可重复性。结果:除组间及组内的ADC Kurtosis、组间的ADC Skewness具有中等的可重复性外,其余直方纹理分析参数均具有较好或极好的可重复性(相关系数为0.801~0.987)。除PR阳性组的ADC Kurtosis值大于PR阴性组外,ER、PR阳性组中各定量参数值均小于ER、PR阴性组,其中ADC 95th和ADC Skewness在ER阳性与阴性组、PR阴性与阳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C 95th:ER阴性组和阳性组分别为(1513.09±390.47)和(1327.71±290.36),PR阴性组和阳性组分别为(1481.95±371.58)和(1323.28±294.63);ADC Skewness:ER阴性组和阳性组分别为(0.73±0.61)和(0.32±0.66),PR阴性组和阳性组分别为(0.61±0.63)和(0.34±0.68),P值均<0.05];除ADC Meadian、ADC 5th外,Ki-67高表达组中各直方纹理分析参数值均大于Ki-67低表达组,其中ADC Diffentropy和ADC Entropy值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DC Diffentropy值分别为(1.75±0.29)和(1.89±0.25),ADC Entropy值分别(2.73±0.35)和(2.88±0.29),P值均<0.05];各定量参数与HER-2表达状态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基于分段读出扩散加权成像序列的全肿瘤直方纹理分析参数与乳腺癌预后因子ER、PR、Ki-67具有一定相关性,提示其在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疗效预测及预后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预后因子 纹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分子分型的MRI表观扩散系数特点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南帅明 黄波 罗娅红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各分子亚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基底细胞样型)及其生物学因子[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HER-2及Ki-67]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各分子亚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基底细胞样型)及其生物学因子[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HER-2及Ki-67]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coefficient,ADC)是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为鉴别不同分子亚型及评估乳腺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MRI检查的158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患者的资料,术前获得扩散加权成像并测定平均ADC值,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检查获得ER、PR、HER-2及Ki-67等生物学因子和4种分子亚型。比较不同分子亚型间及乳腺癌生物学因子间的ADC值是否具有各自特征。结果 ER、PR、Ki-67阴性者的ADC值(1.013±0.099,1.002±0.094,1.003±0.087)高于阳性者(0.932±0.066,0.940±0.079,0.952±0.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ER-2阳性者ADC值(1.004±0.088)显著高于阴性者(0.948±0.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过表达型的ADC值(1.048±0.073)较管腔B型及基底细胞样型(0.923±0.074,0.960±0.09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各分子分型及生物学因子的ADC值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分子分型 生物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平均值及最小值与食管癌病理特点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伟 王亚婷 +1 位作者 周海飞 柏根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ADC mean)、最小值(ADC min)在预测食管癌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7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分化三组(分别为20、22、28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DW...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ADC mean)、最小值(ADC min)在预测食管癌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7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分化三组(分别为20、22、28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DWI扫描,分别测量病灶的ADC mean值、ADC min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食管癌的ADC min及ADC mean值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程度食管癌的ADC mean值、ADC min值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食管癌分化程度与ADC mean值、ADC min值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 mean值、ADC min值鉴别诊断低分化、中高分化食管癌的效能。结果:食管鳞癌与腺癌的ADC mean、ADC min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分化与中分化、中分化与高分化、低分化与高分化食管癌之间的ADC mean、ADC min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食管癌的ADC mean、ADC min值与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rs=0.801、rs=0.814);ADC min值在鉴别低分化与中高分化食管癌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以ADC min值≤1.245×10^-3 mm^2/s为阈值诊断低分化食管癌的敏感度为88.1%,特异度为92.9%。结论:ADC min值在预测食管癌病理分级方面优于ADC mean值,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平均ADC值 最小ADC值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与直肠腺癌预后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海滨 李晓婷 +1 位作者 王帅 孙应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的D、D*、f值与直肠腺癌病理预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未行新辅助治疗而直接手术的86例直肠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直肠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的D、D*、f值与直肠腺癌病理预后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7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未行新辅助治疗而直接手术的86例直肠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直肠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测量病灶相应的D、D*、f值。根据术后病理分化程度、T/N分期、脉管神经侵犯状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进行分组,分析各定量参数与肿瘤病理学指标的关系。结果直肠腺癌不同分化程度(高、中、低)的D值分别为(0.541±0.093)×10^(-3) mm^2/s、(0.490±0.156)×10^(-3) mm^2/s、(0.342±0.147)×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腺癌脉管神经侵犯组D值为(0.511±0.154)×10^(-3) mm^2/s,未受侵犯组D值为(0.387±0.130)×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T、N分期肿瘤D、D*、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及Her-2高表达组的f值均高于低表达组(0.379±0.076比0.298±0.099、0.356±0.097比0.298±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腺癌IVIM定量参数可望无创地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腺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基因 ERBB-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多模型定量技术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鹏 高阳 +3 位作者 吴琼 王红茹 王少彧 张华鹏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1期1040-1043,共4页
胶质瘤是一种来源于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神经系统肿瘤,因磁共振存在无辐射、分辨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胶质瘤的分级、术后评估生存期和治疗效果等。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量化微观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并显示病理组... 胶质瘤是一种来源于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神经系统肿瘤,因磁共振存在无辐射、分辨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胶质瘤的分级、术后评估生存期和治疗效果等。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量化微观组织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并显示病理组织的微观结构改变的技术,可以用于显示胶质瘤复杂的微观病理变化,因此近些年被广泛应用,全文就该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引申的多模型定量技术在临床中的进展应用予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神经胶质瘤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平均表观传播扩散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MRI与DCE-MRI在鉴别胶质母细胞瘤与脑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之月 高阳 +2 位作者 吴琼 王少彧 张华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0,共9页
目的探讨平均表观传播扩散MRI(mean apparent propagator-MRI,MAP-MRI)与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RI,DCE-MRI)在鉴别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与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 目的探讨平均表观传播扩散MRI(mean apparent propagator-MRI,MAP-MRI)与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RI,DCE-MRI)在鉴别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与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BM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GBM[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isocitrate dehydrogenase-wildtype,IDH-wt)]患者27例及经手术病理确诊或临床随访证实的BMs患者24例行常规MRI序列及扩散频谱成像(diffusion spectrum imaging,DSI)与DCE-MRI检查,DSI经解析得到MAP-MRI的各参数图,DCE-MRI经西门子工作站处理后得到多个参数图。在各参数图上分别测量两组患者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区的参数值。为了最小化个体差异,将各参数值除以对侧正常脑组织的值,得到各参数的相对值。采用卡方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性别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患者的年龄、MAP-MRI及DCE-MRI各参数值及其相对值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以评估各参数值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GBM(IDH-wt)组与BMs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27和P=0.247)。GBM(IDH-wt)组患者肿瘤实质区的非高斯轴向(non-Gaussianity axial,NGAx)、非高斯垂直(non-Gaussianity vertical,NGRad)、返回轴概率(return to the axis probability,RTAP)、返回平面概率(return to the plane probability,RTPP)均高于BMs组,均方位移(mean square displacement,MSD)低于BM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M(IDH-wt)组患者瘤周水肿区的相对转运常数(relative volume transfer constant,rK^(trans))高于BMs,而相对渗出速率常数(relative the rate constant,rK_(ep))低于BM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区RTPP与NGAx是鉴别GBM(IDH-wt)与BMs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较高的单一参数,AUC分别为0.985、0.937,敏感度分别为0.963、0.926,特异度分别为0.917、0.833。结论MAP-MRI与DCE-MRI在鉴别GBM(IDH-wt)与BMs时表现出了较好的诊断价值,且肿瘤实质区的RTPP与NGAx可作为较好的影像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脑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平均表观传播扩散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表型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兴 白国艳 +4 位作者 王虹 印弘 张艰 徐肖攀 康晓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0-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在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表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行肺部MRI检查及EGFR基因检测的74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资料。对肿瘤标本进行基因检测,证实EGFR突变型32例,野生... 目的:探讨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在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表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行肺部MRI检查及EGFR基因检测的74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资料。对肿瘤标本进行基因检测,证实EGFR突变型32例,野生型42例。MRI序列包括T_(2)WI、DWI及ADC图。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CEA、Ki-67、位置、最大直径和病理分级。分别在T_(2)WI、DWI和ADC图上于肿瘤最大截面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共提取1404个影像组学特征。然后,利用Student-t检验和基于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消除(SVM-RFE)策略进行特征优选后建立预测模型,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最终选取16个最优纹理特征构建EGFR表型预测模型,其预测EGFR突变型的敏感度为53.1%,特异度为92.9%,符合率为75.7%,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合性别因素构建模型,预测符合率提高到78.9%。结论:基于多序列MRI影像组学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肺腺癌的EGFR基因表型,为术前肺腺癌患者的个体化风险分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