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公交行程速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高曼 韩勇 +2 位作者 陈戈 张小垒 李洁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22-424 439,共4页
定位与无线装置在公交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获取实时公交数据成为可能。为挖掘这些数据中蕴含的道路交通状况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数据融合模型,来计算相邻公交站点间的平均行程速度。首先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改进:(1... 定位与无线装置在公交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获取实时公交数据成为可能。为挖掘这些数据中蕴含的道路交通状况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数据融合模型,来计算相邻公交站点间的平均行程速度。首先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改进:(1)聚类数K不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而是不重复样本数的平方根,不同路段不同时段K值不同;(2)初始聚类中心不是随机选取,而是根据K值按一定规则选取。其次利用改进的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类,然后对各类数据进行加权融合,计算出平均行程速度。最后通过折线图对青岛市4个城区的行程速度进行分析,挖掘交通流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为交通管理、居民出行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平均行程速度 K-均值聚类算法 数据融合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气质与行车速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江 田萍 +1 位作者 荣建 任福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2,共6页
驾驶员的生理一心理特征与道路的安全密切相关.不同气质的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会采取不同的行车方式,从而会对交通安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气质类型的驾驶员行车时的平均行程速度进行分析,得出了胆汁质驾驶员行车速度最快,... 驾驶员的生理一心理特征与道路的安全密切相关.不同气质的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会采取不同的行车方式,从而会对交通安全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气质类型的驾驶员行车时的平均行程速度进行分析,得出了胆汁质驾驶员行车速度最快,富于冒险,潜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高;抑郁质驾驶员行车速度较低、比较谨慎.本文对进一步研究驾驶员的生理-心理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气质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气质 平均行程速度 生理-心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上机动车比功率分布特性与模型 被引量:38
3
作者 宋国华 于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6期133-140,共8页
在交通油耗和排放模型的研究中,利用机动车比功率(VSP)分布刻画交通状态成为了最新研究需求.然而,现有交通工程还缺乏对常见交通参数与VSP间关系的认识,更缺乏利用交通参数求解VSP分布的模型.为了研究交通状态对VSP分布的影响,本文利用... 在交通油耗和排放模型的研究中,利用机动车比功率(VSP)分布刻画交通状态成为了最新研究需求.然而,现有交通工程还缺乏对常见交通参数与VSP间关系的认识,更缺乏利用交通参数求解VSP分布的模型.为了研究交通状态对VSP分布的影响,本文利用大量城市快速路上的浮动车数据,建立了其不同行程速度下对应的VSP分布.经分析,发现了VSP分布与平均行程速度之间的规律性特征:当平均行程速度大于20 km/h时,VSP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分布均值为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的VSP值;分布标准差可表达为平均行程速度的幂函数.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利用平均行程速度的VSP分布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机动车油耗测算.通过与实测油耗的对比分析,VSP分布模型可以有效用于机动车油耗测算.本研究指出了利用数学模型描述不同交通状态下VSP分布的可能性,该模型可有效地与交通数据或模型结合,实现油耗和排放的实时量化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机动车比功率 平均行程速度 油耗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TEGRATION的北京西三环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案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琳 于雷 +2 位作者 赵娜乐 郭继孚 温慧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1期50-55,共6页
城市快速路设置公交专用道作为缓解快速路交通拥堵的策略之一,受到了北京市交通部门的关注.本文旨在利用先进的仿真技术对快速路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案后的交通运行影响进行探讨.文中选取北京市西三环快速路为研究对象,在考虑专用道设置区... 城市快速路设置公交专用道作为缓解快速路交通拥堵的策略之一,受到了北京市交通部门的关注.本文旨在利用先进的仿真技术对快速路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案后的交通运行影响进行探讨.文中选取北京市西三环快速路为研究对象,在考虑专用道设置区段、结构形式、站点结构、匝道交通组织以及公交线路调整的基础上,设计四个公交专用道方案并利用INTEGRATION模型开展仿真评价.选取车辆行程速度、道路运行状态分布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尽管道路设施及交通状况满足专用道设置条件,西三环运行指标却有所下降,无法发挥专用道功效.分析其关键制约因素在于车辆分道行驶加大了匝道附近车辆换道、进出的难度,建议协调匝道控制和公交线路优化改善方案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INTEGRATION模型 西三环快速路 路侧式公交专用道 中央式公交专用道 平均行程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