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均血小板容积对肝细胞癌TACE术后疗效判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海瑞 刘兆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的平均血小板容积在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6月接受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初次TACE术前、术后及随访过程中每次TACE术前、术后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并记录...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的平均血小板容积在TACE术后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6月接受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初次TACE术前、术后及随访过程中每次TACE术前、术后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并记录肿瘤首次发生进展的时间(TTP)(参照m RECIST标准)。将初次TACE术前MPV值按中位数分为低MPV组与高MPV组,并比较两组TTP。结果共随访263例患者,HCC患者初次TACE术前MPV值(9.45±1.24)fL与初次术后MPV值(9.01±1.11)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4,P<0.05);HCC病灶首次出现进展时MPV值(9.38±1.16)fL与初次TACE术后MPV值(9.01±1.11)fL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498,P<0.05)。以初次TACE术前MPV值的中位数(9.3 fL)为界值,将初次TACE术前MPV值分为低MPV组、高MPV组,高MPV组首次肿瘤进展时间与低MPV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显示BCLC分期B、C期、初次术前MPV是HCC TACE术后肿瘤病灶进展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结论 HCC患者术前及术后MPV值的变化在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且初次术前MPV值可能对TACE术后HCC进展时间起到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平均血小板容积 经皮肝动脉造影及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容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海燕 毕春潮 屈超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6-768,共3页
目的评估平均血小板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所有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眼科中心住院的DR患者137例(非增殖期67例,增殖期70例),同时选... 目的评估平均血小板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所有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眼科中心住院的DR患者137例(非增殖期67例,增殖期70例),同时选取72例无DR糖尿病患者和70例无糖尿病健康人群进行对照。收集人口学资料及疾病史,抽空腹血行MPV和血小板计数等检查。结果健康对照组人群MPV水平[7.2(5.6-9.9)fL]显著低于糖尿病各组(均为P<0.05),且随DR病变分级的增加,MPV水平显著增加,分别为7.8(5.7-10.1)fL、8.3(5.5-11.0)fL和8.9(5.9-12.5)f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MPV水平升高,非增殖期(OR:1.382;95%CI:1.280-1.484)和增殖期DR(OR:1.481;95%CI:1.370-1.592)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均为P<0.001)。结论 MPV水平随DR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随着MPV水平升高,非增殖期和增殖期DR患病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平均血小板容积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窦性心律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小板平均容积与心功能分级及LVDD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恩慈 李晓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05-1607,共3页
目的:了解伴窦性心律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心功能分级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的关系。方法:选取61例具有窦性心律且... 目的:了解伴窦性心律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心功能分级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的关系。方法:选取61例具有窦性心律且无血栓病史的DCM患者,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Ⅰ级15例,Ⅱ级16例,Ⅲ级16例,Ⅳ级14例4个亚组。选取15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了DCM亚组及对照组的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及MPV、PLT与心功能分级和LVDD的关系。结果:MPV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呈逐渐增高的趋势,Ⅱ、Ⅲ、Ⅳ级与对照组比较,Ⅰ级与Ⅲ、Ⅳ级比较,Ⅱ级与Ⅳ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随心功能分级增高呈逐渐下降的趋势,Ⅱ、Ⅲ、Ⅳ级与对照组比较,Ⅰ级与Ⅲ、Ⅳ级比较,Ⅱ级与Ⅳ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各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V与PLT呈负相关(r=-0.613,P<0.01),MPV、PLT与LVDD偏相关分析显示均有相关性,分别为r=0.239,P<0.05及r=-0.233,P<0.05。结论:伴有窦性心律,无血栓史的DCM患者其心功能状态与MPV呈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提示伴窦性心律且无血栓形成的DCM患者,其心功能越差,血栓形成倾向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血小板平均容积 血小板计数 心力衰竭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疾病时血小板平均容积变化的研究
4
作者 陶晶 肇宇 +3 位作者 姜红 吴伟 关敏 项永迂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S1期76-76,共1页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在小儿各种疾病时的变化及意义,国内尚无报道。我们曾对154名正常小儿的MPV和PLT进行了检测和研究,初步探出一定规律。于1989年5月至1990年5月又对112例小儿不同疾病时的MPV和PLT进行了检测和观察。
关键词 血小板平均容积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平均容积的变化
5
作者 汪玉兰 匡霞 任利民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143-143,共1页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平均容积的变化汪玉兰匡霞任利民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封47500关键词血小板平均容积;脑梗死;血小板聚集率近年来由于血液自动化仪器的进展,对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plateletvolume,MP...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平均容积的变化汪玉兰匡霞任利民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封47500关键词血小板平均容积;脑梗死;血小板聚集率近年来由于血液自动化仪器的进展,对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plateletvolume,MPV)的测定引起了关注[1]。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平均容积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向峰 刘双 +1 位作者 宋扬 周玉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472-1474,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3月期间确诊为急性PTE的患者48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50例同期来我院查体的健康者,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因素与研...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诊断和病情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3月期间确诊为急性PTE的患者48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50例同期来我院查体的健康者,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因素与研究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急性PTE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右心室内径、栓塞面积、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同时分别检测两组对象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比较两者血小板计数、MPV、PDW的差别,并与其他观察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急性PTE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后者[(183.5±34.8)g/L vs.(245.8±55.4)g/L,t=-3.104,P=0.003],MPV则明显高于对照组[(11.0±0.8)flvs.(9.9±0.8)fl,t=5.195,P<0.001];简单相关分析发现急性PTE组血小板计数与右心室内径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382,P=0.027),MPV与右心室内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759,P=0.004);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急性PTE患者MPV与右心室内径独立相关(β=0.629,P=0.021)。结论急性PTE发生后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减低,而MPV明显升高,且与右室内径明显相关,测定血小板参数对急性PTE的诊断和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均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小板参数 血小板平均容积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曲线评估血小板参数对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怿辰 付绍杰 +4 位作者 于立新 肖露露 罗敏 梁永杰 奉艳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0-293,29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五项参数对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本中心33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GF47例(DGF组),未发生DGF283例(非DGF组),采用ROC曲线对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小板数量(PL... 目的探讨血小板五项参数对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本中心33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GF47例(DGF组),未发生DGF283例(非DGF组),采用ROC曲线对肾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小板数量(PLT)、大型血小板比值(P-LCR)、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评估分析。结果术前DGF组血小板五项参数水平与非DGF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在DGF诊断日,两组血小板参数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DGF组PLT和PCT指标显著低于非DGF组(P〈0.05,P〈0.02),而P-LCR、MPV、PDW指标则明显高于非DGF组(P=0.01,P〈0.01,P=0.036)。P-LCR、PDW和MPV的AUC分别为0.611±0.047,0.603±0.048和0.762±0.037,均显著大于机会参考下面积(P〈0.05),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4.80%、12.95fl和11.55fl,其中,MPV的敏感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PDW与P-LCR指标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性较低,两者对预测DGF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MPV预测DGF发生的价值更好,可作为诊断DGF发生的一种参考指标。PLT与PCT的AUC为0.37和0.38,对DGF无明显的预测价值。结论DGF发生时,血小板五项参数同未发生DGF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对肾移植术后早期受者MPV、PDW、P-LCR指标变化的监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及早治疗DGF,血小板参数MPV预测DGF的临床价值达到中度(0.7~0.9),MPV〉11.55fl时,需警惕患者有发生DGF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 血小板 血小板平均容积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