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吴凡 马俊芬 +1 位作者 平杰丹 明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首发并于发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9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者126例为对照组。治疗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脑梗死患者病... 目的:探讨早期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首发并于发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9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者126例为对照组。治疗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分,轻度117例,中度46例,重度26例。检测两组血常规及血脂指标,计算MPVLR。结果:脑梗死组MPV、MPVLR均高于对照组,而LC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脑梗死患者MPVLR低于重度患者,而LC高于重度患者(P<0.008)。MPV、LC及MPVLR诊断急性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2(0.765~0.860)、0.792(0.741~0.844)、0.851(0.807~0.895),MPVLR的曲线下面积较大。临界值取5.98时,MPVLR诊断急性脑梗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60%和81.75%。结论:早期MPVLR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淋巴细胞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柳 陈向金 +2 位作者 李变利 彭颖 徐丽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72-2775,共4页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病情恶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病情恶化进展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9年3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PBC的80例患者的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测中的RDW、MPV、PDW指标,并计算NLR、LMR、PLR。根据诊断标准分为PBC肝硬化组(n=50)和PBC肝炎组(n=30)。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BC肝硬化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对PBC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较PBC肝炎组,PBC肝硬化组的血清WBC水平明显降低(Z=-4.777,P<0.001),而血清ALT水平明显下降(Z=-2.152,P=0.031)。与PBC肝炎组相比,PBC肝硬化组的RDW、MPV及NLR升高(Z值分别为-3.180、-2.963、-3.590,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MPV及NLR是PBC患者进展为肝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4.99(1.39~17.92)、13.01(2.96~57.07)、4.45(1.59~12.40)],三者诊断PBC肝硬化阶段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667及0.741,3项指标联合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结论RDW、MPV及NLR水平升高可能预示PBC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对PBC患者病情的恶性进展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时振宇 周白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5期392-394,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发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综合征。ACS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发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综合征。ACS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以及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death,SCD)。已有研究证实.血小板和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是触发ACS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长期死亡率的关系:一项队列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风华 郑颖颖 +8 位作者 唐俊楠 郭倩倩 张建朝 程梦蝶 蒋丽珠 王凯 刘志煜 柏岩 张金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353-3357,共5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长期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3472例,根据ROC曲线确定MPVLR预测冠心病PCI... 目的探究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长期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3472例,根据ROC曲线确定MPVLR预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长期死亡率的最佳临界值为5.69,根据临界值水平将分为低MPVLR组(MPVLR<5.69,n=2433)和高MPVLR组(MPVLR≥5.69,n=1039)。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MPVLR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长期心源性死亡(HR=1.630,95%CI:1.020~2.640,P<0.05)及全因死亡(HR=1.579,95%CI:1.093~2.281,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MPVLR对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长期死亡事件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淋巴细胞 冠心病 PCI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平均体积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联合检测在老年AECOPD近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广生 李月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8-9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相关性及近期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时的MPV...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相关性及近期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2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时的MPV、WBC、NC、LC、PLT、CRP、DD、FIB、PaO_2,并记录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指标,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于3个月后患者处于COPD稳定期时,门诊复查血常规、凝血全项、CRP、动脉血气及肺功能,52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PV与WBC、NLR、CRP、DD、FIB、FEV_1%、FEV_1/FVC%的相关性;结果:与COPD稳定期及对照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WBC、NLR、DD、FIB及CRP水平升高,FEV_1、FVC、FEV_1%、FEV_1/FVC%降低,MPV水平在急性加重期明显降低。MPV<8.35fl作为分界点预测COPD的急性加重,敏感性约为84.6%,特异性约为86.5%;COPD急性加重期MPV降低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CRP、DD及FIB增高相关。结论:MPV及NLR可作为老年COPD病情评估的潜在炎症指标,监测MPV水平可能对于预测老年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风险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小板平均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急性加重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娜 何华 +3 位作者 赵天业 陶雪蓉 吴燕华 姜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9-1325,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在2019年9月—12月... 目的通过比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RP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在2019年9月—12月、2020年9月—12月分别在丙型肝炎发病较为集中的扶余县2个乡镇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开展肝硬化和肝癌筛查。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其HCV RNA定量、肝功能和血常规,同时行肝瞬时弹性成像和腹部超声检查。计算RPR、PLR、NLR、FIB-4和APRI。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取RPR、PLR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线性回归趋势性检验分析不同纤维化分期的丙型肝炎患者之间RPR、PLR、FIB-4和APRI的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68例,其中确诊为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123例(12.7%)。与慢性丙型肝炎组相比,肝硬化组RPR升高,PLR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白蛋白<40 g/L、RPR>0.081、PLR<91.11、FIB-4>3.25、APRI>2与丙型肝炎性肝硬化代偿期的发生有关(OR值分别为1.79、10.40、3.83、2.25、3.14、3.60,95%CI值分别为1.12~2.86、3.47~31.18、2.19~6.69、1.31~3.89、1.74~5.67、1.10~11.78,P值分别为0.015、<0.001、<0.001、0.004、<0.001、0.035)。随着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加重,RPR、FIB-4、APRI呈逐渐升高趋势,PLR呈逐渐降低趋势(P值均<0.001)。结论RPR、PLR与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发生、纤维化进展程度相关。对于慢性丙型肝炎老年患者(年龄>60岁),在监测白蛋白和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的同时,也应定期监测RPR和PLR,以早期发现肝硬化,及时干预治疗,降低肝癌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肝硬化 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和白细胞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付方方 陈欣 邢璐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患者和白细胞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238例... 目的研究老年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ectasia,CAE)患者和白细胞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238例,根据CAG检查结果及年龄分为老年CAE组100例、非老年CAE组138例。根据CAG检查结果,选择同期年龄匹配的127例患者为老年冠状动脉正常组。检测所有患者WMR水平。结果老年CAE组WMR高于非老年CAE组和老年冠状动脉正常组[(745.50±237.46)vs(672.43±194.52)、(610.11±144.22),P=0.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WMR与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和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380,P=0.000;r=0.819,P=0.000;r=0.283,P=0.00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再入院、男性、TC和WMR是老年CAE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WMR区分老年CAE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4(95%CI:0.531~0.677,P=0.006)。结论WMR升高有可能成为老年CAE患者中具有成本效益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数据相关性 回顾性研究 预测 冠状动脉扩张 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HDL-C、MPV/PC比值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郭晓冬 张海云 +1 位作者 孙秋愿 方居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2-447,共6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联合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MPV/PC)比值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联合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MPV/PC)比值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PCI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36例)与非ISR组(204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TG/HDL-C、MPV/PC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TG/HDL-C比值与MPV/PC比值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G/HDL-C、MPV/PC比值与PCI术后ISR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TG/HDL-C、MPV/PC比值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支架直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SR组TG、MPV、TG/HDL-C、MPV/PC比值高于非ISR组,HDL-C、PC低于非ISR组(P<0.05);TG/HDL-C比值与MPV/PC比值呈正相关(P<0.05);TG/HDL-C、MPV/PC比值与老年冠心病PCI术后ISR独立相关(P<0.05);TG/HDL-C、MPV/PC比值预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ISR的AUC分别为0.759、0.784,联合预测的AUC为0.921,优于两者单独预测。结论TG/HDL-C、MPV/PC比值与老年冠心病PCI术后ISR显著相关,联合预测价值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炎症指标和血小板相关参数与不同OCT分型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9
9
作者 胡卫文 符树宇 +2 位作者 黄雄高 邢文锐 陈又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索外周血炎症指标和血小板相关参数与不同OCT分型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关系。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的RVO-ME患者共100例(100眼)。根据视网膜静脉阻... 目的探索外周血炎症指标和血小板相关参数与不同OCT分型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关系。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的RVO-ME患者共100例(100眼)。根据视网膜静脉阻塞部位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组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其次,根据RVO-ME患者的OCT形态分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型(SRD)组、黄斑囊样水肿型(CME)组和混合型ME组。同时,选取已排除眼底疾病的白内障手术患者100例(10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组间比较。结果CRVO组和BRVO组患者外周血NLR、PLR、MPV和PDW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CRVO组、BRVO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根据OCT不同形态分组结果发现,不同类型RVO-ME在不同RVO类型中占比不同(χ^(2)=6.489,P<0.05),其中有15眼SRD由BRVO引起,占比78.9%。混合型ME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差于SRD组和C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三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混合型ME组患者的MPV和PDW均高于SRD组和CM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RD组、CME组和混合型ME组患者的PLT、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不同OCT分型的RVO-ME患者的MPV和PDW存在差异,血小板的活化和体积增大与混合型ME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炎症标志物对脑出血不良预后预测能力的比较研究
10
作者 黄琴 宋紫薇 +6 位作者 况洪腊 张治 朱玉萍 吴麟 洪道俊 林晶 朱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多种炎症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并比较多种炎症标志物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多种炎症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并比较多种炎症标志物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比较两组的一般信息、检验、检查和随访资料,其中炎症标志物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white blood cell count to mean platelet volume ratio,WM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全身凝血炎症指数(systemic coagulation-inflammation index,SCI)。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脑出血后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并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比较其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总共入组510例脑出血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297例(58.2%),预后不良组213例(41.8%)。基线资料的比对显示与预后良好的患者相比,预后不良的患者在入院时具有更高水平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NLR、PLR、SIRI、SII、WMR;基线血肿体积和基线水肿体积较大,脑叶出血比例更高,年龄更大,更低水平的血小板、淋巴细胞、LMR和S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LR(OR:1.081,95%CI:1.032~1.1131,P=0.001)、SIRI(OR:1.089,95%CI:1.014~1.169,P=0.019)、SII(OR:1.000,95%CI:1.000~1.001,P=0.011)、WMR(OR:2.627,95%CI:1.267~5.445,P=0.009)为脑出血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表明,在预测脑出血患者的不良预后方面,NL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0.729(95%CI:0.685~0.774)]大于SIRI[0.692(95%CI:0.645~0.738)]、SII[0.688(95%CI:0.641~0.735)]和WMR[0.65(95%CI:0.602~0.698)],提示NLR预测能力最强。结论NLR、SIRI、SII、WMR为脑出血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NLR的预测能力优于其他炎症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预后不良 炎症标记物 预测能力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相关指标对突聋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思林 周文胜 +3 位作者 胡仿玲 梁红星 江红群 余杰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NLR)变化与听力下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NLR)变化与听力下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172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不同听阈曲线类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及全聋型)及疗效(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的突聋患者间血常规相关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分布特征。结果低频型、平坦型、高频型及全聋型突聋患者血浆MPV、NLR值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和0.01);治疗有效组MPV、NLR明显低于无效组(P<0.01);突聋患者的预后与入院24小时内MPV、NLR负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正相关;NLR和MPV判断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2%和85.5%、58.4%和86.7%。结论突聋患者MPV、NLR与听阈曲线类型和预后有关,入院24时内中NLR可能对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血常规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听阈曲线突发性聋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婷 夏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听阈曲线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听阈曲线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PLR)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148例突发性聋患者根据听阈曲线类型分为低频下降型47例,高频下降型22例,平坦下降型58例,全聋型21例。每组再按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各组患者MPV、NLR、PLR的水平,并与10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SSHL组MPV、NLR、PL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不同类型听阈曲线突聋患者各组间MPV、NLR、P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下降组、平坦下降组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8,0.037);高频下降组、平坦下降组NL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35);高频下降组PL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2)不同类型听阈曲线SSHL患者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间MPV、NLR、P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SSHL患者MPV、NLR、PLR均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不同类型听阈曲线SSHL患者血常规MPV、NLR、PLR与其预后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血小板平均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炎性标志物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文清 夏立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液学炎性标志物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学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为NIP的90例患者作为良性组,70例NIP相关鳞状细胞癌(IP-SCC)患者作为恶性组,选取... 目的探讨外周血液学炎性标志物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学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为NIP的90例患者作为良性组,70例NIP相关鳞状细胞癌(IP-SCC)患者作为恶性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3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液学炎性标志物计数,回顾性分析外周血液学炎性标志物与NIP的发生及NIP恶性转化为IP-SCC的相关性。结果良性组PLT、MPV、PLR低于对照组,PDW高于对照组(P<0.05)。恶性组MON、RDW、NLR高于良照组,PLR低于良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W[OR=1.539,95%CI(1.305,1.943),P<0.001]、MPV[OR=0.592,95%CI(0.432,0.812),P=0.001]是NIP发生的影响因素,NLR[OR=0.886,95%CI(0.768,1.479),P<0.001]、PLR[OR=0.867,95%CI(0.821,0.915),P<0.001]是NIP恶化的影响因素。结论外周血PDW的增加和MPV的减少与NIP的发生相关,是NIP发生的危险因素。NLR的增加和PLR的减少与NIP的恶化相关,是NIP恶性转变为IP-SCC的危险因素。PLR在IP-SCC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内翻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血小板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评分系统对子痫前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煜 赵科永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2-714,共3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压积(platelet hematocrit,PCT)在子痫前期孕妇...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压积(platelet hematocrit,PCT)在子痫前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160例子痫前期孕妇的外周血常规数据及临床资料。其中,160例子痫前期孕妇包含轻度子痫前期孕妇(mild preeclampsia,MPE)8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severe preeclampsia,SPE)80例。对照组为同期就诊的80例正常孕妇(normal pregnancy,NP)。比较SPE、MPE和对照组之间NLR、PLR、MPV和PCT。结果:3组中性粒细胞、PLR、MPV、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E组与对照组比较,中性粒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与NP组相比,中性粒细胞、血小板、PLR、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与MPE组比较,中性粒细胞、血小板、PLR、MPV和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中PLR、MPV和PCT检测用于子痫前期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同时可以反映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