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状分布-平均绝对误差法的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更新方法
1
作者 张爱琳 王凯 +2 位作者 丁超 闫泽文 郎秀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058-5065,共8页
针对如何实现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更新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构建-对比-更新”的更新思路。首先,在完成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借助形状分布法,绘制不同时点下构建的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的形状分布曲线;其次,利用平均绝... 针对如何实现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更新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构建-对比-更新”的更新思路。首先,在完成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借助形状分布法,绘制不同时点下构建的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的形状分布曲线;其次,利用平均绝对误差法的变形实现两种模型的相似度评估;此外,根据不同的相似度评估结果,设定历史建筑构件模型的更新策略,并借助相关软件完成数字孪生模型更新;最后,以弘慈寺玉佛殿斗拱柱构件为对象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历史建筑模型更新思路及其实现方法不仅为实现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更新奠定了基础,还为历史建筑的智能化保护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模型 形状分布 平均绝对误差(mae) 模型相似度 模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均绝对误差的海上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交流海缆纵联保护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彬 杜丁香 +3 位作者 王兴国 王书扬 程琪 郭雅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29,共8页
海上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交流海缆线路两侧故障电流均受控,故障特征与传统同步电源有着明显差别,差动保护存在不正确动作风险。针对该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平均绝对误差的海上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交流海缆纵联保护。所提保护根据一定时... 海上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交流海缆线路两侧故障电流均受控,故障特征与传统同步电源有着明显差别,差动保护存在不正确动作风险。针对该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平均绝对误差的海上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交流海缆纵联保护。所提保护根据一定时间窗内一侧电流采样值与负的另一侧电流采样值之间计算得到的平均绝对误差值在区内外故障时的差异构成保护判据,并对所提保护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PSCAD软件仿真验证了所提保护在各种工况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在区内外故障时能够正确动作,且在高阻故障时有着良好的性能,面对风机不出力的极端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并具备选相功能,性能比差动保护更优越,更适用于海上风电经柔直送出系统交流海缆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绝对误差 海上风电 柔性直流 交流海缆 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预测误差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尚武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预测误差 预测绝对误差 预测相对误差 平均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AE指数的高光谱影像序列微弱变化信息提取 被引量:1
4
作者 仰继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1-266,共6页
针对多时相高光谱影像的微弱变化,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平均绝对误差(MMAE)的无监督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利用高光谱影像光谱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光谱特征向量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单波段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得到局部变化趋势以及进行多波段... 针对多时相高光谱影像的微弱变化,提出一种基于最小平均绝对误差(MMAE)的无监督变化信息提取方法。利用高光谱影像光谱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光谱特征向量组成的时间序列进行单波段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得到局部变化趋势以及进行多波段拟合获得整体变化趋势,并通过哈达玛积将两者相结合,利用MMAE指数有效地提取微弱变化信息,获得初步变化信息图。实验结果表明,与SCD,PCA,CVA,IR-MAD等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取多时相高光谱影像的微弱变化信息,保持变化区域的细节,同时可抑制不同时相高光谱影像的背景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变化 高光谱影像 最小平均绝对误差 向量自回归 变化信息提取 变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记适应的人脸年龄识别优化算法
5
作者 张会影 圣文顺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1,共8页
缺乏完整和足够的人脸年龄标记数据集是当前人脸年龄识别问题中最突出的挑战之一。由于相近年龄的面部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年龄识别中可以学习并利用相邻年龄的面部信息,将每张人脸图像看作相关年龄的标记分布(LD),从而有效缓解了训练和... 缺乏完整和足够的人脸年龄标记数据集是当前人脸年龄识别问题中最突出的挑战之一。由于相近年龄的面部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年龄识别中可以学习并利用相邻年龄的面部信息,将每张人脸图像看作相关年龄的标记分布(LD),从而有效缓解了训练和测试数据集不足的问题。但是在不同年龄阶段,人的面部衰老变化速度显著不同,如儿童和老年时期面部变化较快,而中年时期面部变化较平缓,当前常用的LD方法存在模式单一的缺点,难以适应不同年龄阶段人脸特征的变化规律。为提高人脸年龄识别算法的通用性,提出一种深度学习框架下基于标记适应的人脸年龄识别优化算法IFAR-LA。引入标记适应机制,能够更好地学习特征表示,挖掘人脸图像数据中丰富的语义信息,从而有效提取不同年龄阶段面部变化的特征,大幅提升表示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改进后的标记适应算法能够适应不同年龄阶段人脸变化规律,使每幅人脸图像在学习其真实年龄和相关年龄的时候都能发挥作用,缓解训练数据不足的问题,同时,提升了算法普适性,能够适应不同年龄阶段人的面部衰老变化速度。在公开的人脸数据集MORPH和FG-NET上的实验结果表明,IFAR-LA算法相比改进前的人脸年龄识别算法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6.5%和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分布学习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人脸年龄识别 平均绝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听成年人全方向水平声源定位能力初步研究
6
作者 户红艳 李思阳 +3 位作者 王倩 叶放蕾 李楠 冀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9-714,共6页
目的利用360°全方向24和36声源测试设备,初步探讨健听中青年和健听老年前期-老年人水平声源定位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3例健听成年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根据... 目的利用360°全方向24和36声源测试设备,初步探讨健听中青年和健听老年前期-老年人水平声源定位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1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43例健听成年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21~49岁)20例和老年前期-老年组(50~72岁)23例。两组分别给予纯音听阈测试、全方向24声源(间隔15°)和36声源(间隔10°)水平声源定位(sound localization,SL)能力评估。给声强度60 dB HL,给声刺激为1 kHz啭音,通过计算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RMS)、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ly error,MAE)等评估受试者的声源定位能力。结果24声源老年前期-老年组MAE、RMS均值高于中青年组的MAE、RMS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声源老年前期-老年组MAE、RMS高于中青年组的MAE、R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声源和36声源前场MAE和RMS均高于后场的MAE和RMS,前后场的MAE和R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场的MAE、R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声源前后混淆比例为7.73%,36声源前后混淆比例为15.42%;24声源和36声源均为正前方的声源定位准确度最差;老年前期-老年组前后混淆的比例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听老年前期-老年人全方向24声源和36声源水平定位能力,相比健听中青年组有所下降。左右场的定位准确度高,前后场的定位准确度低,正前方定位准确度最低。全方向水平声源定位能力的测试结果与扬声器数量有关,且反应趋势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源定位 360°全方向 均方根误差 平均绝对误差 前后混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几何特征深度表达学习的物理系统仿真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滏 石稼晟 +4 位作者 高泽 楚遵康 马琼敏 余海燕 饶卫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48-3555,共8页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在物理系统仿真中无法处理几何边界与初始条件同时变化的场景的问题,提出将几何边界约束的表达与物理系统仿真解耦的技术思路,设计了几何特征表达学习和物理系统仿真双步骤的技术路线。在构建与外部物理条件无关的... 针对现有深度学习方法在物理系统仿真中无法处理几何边界与初始条件同时变化的场景的问题,提出将几何边界约束的表达与物理系统仿真解耦的技术思路,设计了几何特征表达学习和物理系统仿真双步骤的技术路线。在构建与外部物理条件无关的几何特征提取模块之后,融合提取的几何特征与物理特征,最后设计基于神经网络的物理系统仿真方法。在应力场预测实验中,所提方法的预测时间为2.63 ms,远低于有限元法(FEM)的0.6 s,且平均绝对误差(MAE)仅为MeshNet的0.389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保持较高仿真精度,同时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的几何边界与初始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物理系统仿真 3D网格 特征表达 平均绝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传感器与测力跑台同步方法滑动时间窗口比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上校 潘嘉慧 +1 位作者 王冬梅 郝卫亚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3-183,共1页
目的可穿戴惯性传感器(wearable inertial sensor,IMU)便携且测量精度较高,广泛应用于生物力学数据采集。本研究使用滑动时间窗口比对法对不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解决IMU与其他实验设备的同步问题。方法15名大学生左腿胫骨下缘粘贴1块I... 目的可穿戴惯性传感器(wearable inertial sensor,IMU)便携且测量精度较高,广泛应用于生物力学数据采集。本研究使用滑动时间窗口比对法对不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解决IMU与其他实验设备的同步问题。方法15名大学生左腿胫骨下缘粘贴1块IMU,在专用测力跑台跑步。测力软件和IMU软件根据同一指令点击开始,记录12、14和16 km/h速度跑步时小腿三维加速度数据和v GRF值,每个速度采集1 min数据。以IMU冠状面角速度极大峰值前第1个极小值和v GRF数据曲线中v GRF≤50 N时刻为左脚离地时刻,计算各步周期。设定v GRF的连续步态的周期数据集为基准时间窗口,IMU的连续步态周期为比对时间窗口。以3步为对比窗口,逐步移动时间窗口,计算基准时间窗口与比对时间窗口群中各个对比窗口的误差,找到误差最小值(若无最小值则以4步为对比窗口),以此找到IMU与测力台步态数据的同步点。结果各个速度下,受试者同步数据中复步时间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03~0.027 s。平均相对误差为0.4%~4.1%。且Bland-Altman一致性结果显示,复步时间的平均误差均接近于0(-0.002~0.002 s),最大误差(-0.055~0.055 s)均在95%置信区间内。结论滑动时间窗口比对法可有效实现IMU与测力跑台之间的数据同步,也为解决可穿戴传感器与其他测量系统之间的同步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传感器 时间窗口 同步数据 步态周期 数据同步 比对法 平均绝对误差 计算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流形学习的人脸年龄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会影 圣文顺 金鑫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9-806,共8页
现有的人脸年龄识别方法大多利用深度学习框架提取人脸特征来识别年龄,但深度学习方法提取的高维人脸特征往往包含大量的冗余信息,不利于人脸年龄的识别。为了提高人脸年龄识别算法的精度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流形学习(Deep Mani... 现有的人脸年龄识别方法大多利用深度学习框架提取人脸特征来识别年龄,但深度学习方法提取的高维人脸特征往往包含大量的冗余信息,不利于人脸年龄的识别。为了提高人脸年龄识别算法的精度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流形学习(Deep Manifold Learning, DML)的算法,采用深度学习提取人脸特征,通过流形学习选择具有判别性的人脸特征,将深度学习提取的高维人脸特征嵌入到低维的判别子空间上识别年龄。在公开的人脸数据库MORPH和FG-NET上对DML算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DML方案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大幅度降低,不同误差值下识别累积评分(Cumulative Score, CS)明显提高,显著优于当前流行的人脸年龄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识别 流形学习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平均绝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环的近生理疲劳加载模式研究
10
作者 冯文韬 左辉 +2 位作者 唐笑兰 李舟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6-76,共1页
目的二尖瓣成形环通过收缩病变的人体瓣环减少或消除返流。新型的成形环通常设计为柔性结构从而保留心脏运动过程中二尖瓣环的生理运动功能,然而柔性的增加会降低器械的疲劳强度。为评价其抗疲劳性能,本文提出了成形环的近生理体外疲劳... 目的二尖瓣成形环通过收缩病变的人体瓣环减少或消除返流。新型的成形环通常设计为柔性结构从而保留心脏运动过程中二尖瓣环的生理运动功能,然而柔性的增加会降低器械的疲劳强度。为评价其抗疲劳性能,本文提出了成形环的近生理体外疲劳强度测试新方法,使体外疲劳试验可以更接近体内的载荷环境。方法在现有测试加载模式(C1、D1)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体外加载模式(C2、D2)。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别对开口成形环(C1、C2)和闭口成形环(D1、D2)在体内载荷环境下和体外疲劳试验条件下的应力分布进行计算,使用平均绝对误差(X)和相关系数(Φ)来定量评估两种加载模式与体内载荷下应力分布的相似程度。结果对于闭口成形环,新加载模式(D2)在模拟体内应力分布方面并不明显优于传统试验方法(D1)(ΦD1=0.88 vsΦD2=0.92),但新加载模式中的最大应力值更接近体内载荷下的最大应力值(XD1=5.2 MPa vs XD2=4.4 MPa);对于开口成形环,新加载模式(C2)在模拟体内应力分布和应力峰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ΦC1=0.22 vsΦC2=0.98;XC1=59.1 MPa vs XC2=11.0 MPa)。结论本文提出的加载模式更能模拟体内力学环境,同时操作简单,效率高,为提升产品开发和监管效率提供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运动 内应力分布 心脏运动 二尖瓣环 监管效率 平均绝对误差 模拟体 生理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4D Flow MRI的血流压力测量方法
11
作者 陶春昊 乔爱科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7-237,共1页
目的目前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对患者进行血流压力测量的研究大多只能计算某一固定边界条件下稳态流场血流压力参数,从而无法计算瞬态流场,也无法考虑不同患者不同边界条件对血液流场造成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4D Flow ... 目的目前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对患者进行血流压力测量的研究大多只能计算某一固定边界条件下稳态流场血流压力参数,从而无法计算瞬态流场,也无法考虑不同患者不同边界条件对血液流场造成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4D Flow MRI的方法实现患者血流压力的测量,能够根据不同患者不同边界条件计算患者特异性血流压力。方法利用4D Flow MRI获得患者血流速度数据,根据待测量点及其邻域内速度梯度数据,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获取邻域内速度梯度、黏性项与压力梯度的特征关系,从而实现待测点血流压力的计算。结果通过与计算流体力学结果相比较,利用归一化平均绝对误差NMAE评估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准确率达到了96.28%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患者血流压力的机器学习方法,相比于先前研究,本研究所提出方法可以将不同患者不同时刻的流场边界条件作为输入特征,为之后机器学习预测血流压力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方法 血流压力 计算流体力学 平均绝对误差 深度学习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图像层间插值方法的深入分析验证
12
作者 菅影超 王虹 +1 位作者 王伟 马善达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6,共8页
目的:通过CT图像层间插值的方法提高图像质量,从而保证放疗中患者摆位验证的精度。方法:采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算法,利用图像层间的关联信息重建中间层图像。应用卷积层、膨胀卷积层、池化层和上采样层交织的端到端的神经网络... 目的:通过CT图像层间插值的方法提高图像质量,从而保证放疗中患者摆位验证的精度。方法:采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算法,利用图像层间的关联信息重建中间层图像。应用卷积层、膨胀卷积层、池化层和上采样层交织的端到端的神经网络对CT图像进行处理。由于头颈部和胸腹盆部的结构差异,分别采用70例头颈部和75例胸腹盆部患者的图像数据进行训练,建立不同的头颈部和胸腹盆部模型。采用留一交叉验证的方法验证模型,将DCNN与线性插值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头颈部患者中,DCNN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36 HU,优于线性插值和GAN的62 HU和50 HU。除此之外,骨骼的Dice相似系数(DSC)为0.95,超过线性插值和GAN的0.88和0.91;胸腹盆部位患者中,DCNN的MAE为29 HU,优于线性插值和GAN的47 HU和34 HU。除此之外,骨骼的DSC为0.94,同样超过线性插值和GAN的0.87和0.91。结论:与线性插值和GAN相比,DCNN算法在重建薄层CT图像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其显著减少了插值伪影、图像失真和锯齿效应,从而提高了放疗患者摆位验证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位验证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生成对抗神经网络 平均绝对误差 Dice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文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选择机制研究 被引量:69
13
作者 王玉祥 乔秀全 +1 位作者 李晓峰 孟洛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26-2135,共10页
服务选择机制作为为用户提供智能性、主动性应用服务的一项关键支撑技术,是移动社交网络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文中提出了基于上下文、信任网络和协作过滤算法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选择机制,将上下文相似度引入到服务选择的过程中,并且和... 服务选择机制作为为用户提供智能性、主动性应用服务的一项关键支撑技术,是移动社交网络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文中提出了基于上下文、信任网络和协作过滤算法的移动社交网络服务选择机制,将上下文相似度引入到服务选择的过程中,并且和信任度相结合,构成"用户-服务-上下文"三维协作过滤服务选择模型.该方法提高了服务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服务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协作过滤推荐算法相比,该服务选择算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服务 服务选择 上下文感知 协作过滤算法 平均绝对误差(m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相似度的用户协同过滤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范永全 杜亚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22-225,259,共5页
协同过滤算法中用户相似性度量的准确性对推荐质量有显著影响。为了提高用户协同过滤算法中近邻选择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加权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可根据用户-项目的评分数,直接计算出PCC加权因子。将改进的皮尔逊相似度机制用于Movie L... 协同过滤算法中用户相似性度量的准确性对推荐质量有显著影响。为了提高用户协同过滤算法中近邻选择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加权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CC),可根据用户-项目的评分数,直接计算出PCC加权因子。将改进的皮尔逊相似度机制用于Movie Lens,Douban和Epinions数据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协同过滤推荐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相似性 皮尔逊相关系数 平均绝对误差(m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用户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被引量:70
15
作者 李涛 王建东 +2 位作者 叶飞跃 冯新宇 张有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78-1182,共5页
为解决传统协同过滤算法在生成推荐时的速度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将推荐过程分成了离线和在线两个部分。离线时,算法对基本用户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基本用户聚类;在线时,算法利用已有的用户聚类... 为解决传统协同过滤算法在生成推荐时的速度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将推荐过程分成了离线和在线两个部分。离线时,算法对基本用户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基本用户聚类;在线时,算法利用已有的用户聚类寻找目标用户最近邻居,并产生推荐。实验表明,基于用户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不仅加快了推荐生成速度,而且提高了推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算法 协同过滤 聚类 平均绝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MM测雨产品3B42与台站资料在中国区域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0
16
作者 骆三 苗峻峰 +2 位作者 牛涛 魏春秀 王霞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1-1090,共10页
本文利用2004—2008年6—8月中国673个气象站逐6小时降水资料检验同期TRMM测雨产品3B42的精度。经检验得出:卫星资料日平均降水和降水频率空间分布与台站资料非常类似,相关系数分别能达到0.79和0.84,降水频率与台站资料相比偏大;从日降... 本文利用2004—2008年6—8月中国673个气象站逐6小时降水资料检验同期TRMM测雨产品3B42的精度。经检验得出:卫星资料日平均降水和降水频率空间分布与台站资料非常类似,相关系数分别能达到0.79和0.84,降水频率与台站资料相比偏大;从日降水相关空间分布看,卫星资料在东部地区相关性较高,日降水相关系数都在0.6~0.9之间;从日降水和逐6小时降水平均绝对误差空间分布看,卫星资料在华南地区误差最大,长江流域次之;从中国8个区域逐6小时降水总量日变化看,卫星资料与台站资料有很好的一致性,但在华南地区20时降水量偏小;按不同雨量等级对比,发现卫星资料绝对误差相对百分率空间分布有如下特点:小雨全国普遍数值偏高,中雨东部部分地区偏大,大雨和暴雨整体上数值小于1;全国平均漏演率和空演率分别为10%和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 降水频率 平均绝对误差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推荐系统中的朋友关系预测算法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建威 徐浩 陈洪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3-168,共6页
伴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展,信息过载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推荐系统被视为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最有效方法。然而目前的方法大多数仅考虑用户独立的反馈,而忽略用户的社会属性对推荐的重要作用,这对信息推荐系统的性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伴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展,信息过载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推荐系统被视为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最有效方法。然而目前的方法大多数仅考虑用户独立的反馈,而忽略用户的社会属性对推荐的重要作用,这对信息推荐系统的性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朋友关系预测的信息推荐算法,将用户的社会关系预测引入信息推荐过程中,分别基于用户的拓扑信息及历史交互信息建立用户社会关系的存在性判定及关系类型判定,并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实现了基本特征的融合。最后,通过在Epinions和Slashdot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社会关系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推荐 朋友关系 社会网络 算法设计 mae(平均绝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居决策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春 朱珍民 +1 位作者 高晓芳 陈援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34-36,39,共4页
协同过滤技术应用于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稀疏性问题和可扩展性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凭借邻居数做决策的方法,比较各个待测位置的用户邻居数和项目邻居数,由数量多的一方作预测,同时对预测值判定给出一种... 协同过滤技术应用于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稀疏性问题和可扩展性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传统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凭借邻居数做决策的方法,比较各个待测位置的用户邻居数和项目邻居数,由数量多的一方作预测,同时对预测值判定给出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度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推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推荐 邻居数 协作过滤 平均绝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领域最近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被引量:93
19
作者 李聪 梁昌勇 马丽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32-1538,共7页
协同过滤是目前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最成功的推荐技术,但面临严峻的用户评分数据稀疏性和推荐实时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领域最近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以用户评分项并集作为用户相似性计算基础,将并集中的非目标用... 协同过滤是目前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最成功的推荐技术,但面临严峻的用户评分数据稀疏性和推荐实时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领域最近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以用户评分项并集作为用户相似性计算基础,将并集中的非目标用户区分为无推荐能力和有推荐能力两种类型;对于前一类用户不再计算用户相似性以改善推荐实时性,对于后一类用户则提出"领域最近邻"方法对并集中的未评分项进行评分预测,从而降低数据稀疏性和提高最近邻寻找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推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推荐算法 领域最近邻 用户相似性 平均绝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理论用于风力发电容量中长期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孟祥星 田成微 +3 位作者 冬雷 高阳 郝颖 廖晓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81-85,共5页
采用灰色理论对风电场的年风力发电容量进行了预测。考虑到风力发电容量主要取决于风速,通过预装风电机组的发电容量并结合风速数据资料建立风速-功率函数。将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得到的日平均风速数据代入风速-功率函数,从而得到每天的... 采用灰色理论对风电场的年风力发电容量进行了预测。考虑到风力发电容量主要取决于风速,通过预装风电机组的发电容量并结合风速数据资料建立风速-功率函数。将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得到的日平均风速数据代入风速-功率函数,从而得到每天的发电容量数据。以年为周期进行积分,得到年风力发电计算容量。利用这些年风力发电计算容量建立灰色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富锦风力发电场某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计算容量进行了预测。以年为单位,对该风电机组48年风力发电计算容量进行单步预测的归一化平均绝对误差为7.8806%。该预测结果表明灰色理论用于风力发电容量中长期预测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陈代谢模型 灰色预测 灰色模型 风力发电容量预测 平均绝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