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磨西-冕宁段的滑动速率与强震位错
被引量:
42
1
作者
周荣军
何玉林
+2 位作者
杨涛
何强
黎小刚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3-262,共10页
航片解译及野外地震地质考察结果表明 ,鲜水河 -安宁河断裂带磨西 -冕宁段存在明显的晚第四纪活动性 ,其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 ,并伴有显著的垂直滑动分量。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在鲜水河断裂磨西以南段为 6 0~ 9 9mm a ,安...
航片解译及野外地震地质考察结果表明 ,鲜水河 -安宁河断裂带磨西 -冕宁段存在明显的晚第四纪活动性 ,其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 ,并伴有显著的垂直滑动分量。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在鲜水河断裂磨西以南段为 6 0~ 9 9mm a ,安宁河断裂冕宁以北段为 4 7~5 3mm a。同震位错及地震地表破裂研究表明 ,A .D .1786年康定 -泸定磨西 7 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可能南延至田湾以南 ;安宁河断裂冕宁以北段则具有蕴育 7 级左右地震的构造背景 ,最晚一次强震的地质记录极有可能是史料记载不全的A .D .132 7年一次 6级或 6级以上地震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错地貌
平均滑动速率
同震位错
晚第四纪
滑动
速率
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小金抚边河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
11
2
作者
周荣军
何玉林
+1 位作者
马声浩
黎小刚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6-381,共6页
1989 年9 月22 日小金6-6 级地震和本次地震的前震(1989 年3 月1 日的5-0 级)及余震(1991 年2 月18 日的5-0 级) 均发生于小金两河口—木城附近, 这3 次地震的震中连线及其等烈度线长轴皆大致呈N3...
1989 年9 月22 日小金6-6 级地震和本次地震的前震(1989 年3 月1 日的5-0 级)及余震(1991 年2 月18 日的5-0 级) 均发生于小金两河口—木城附近, 这3 次地震的震中连线及其等烈度线长轴皆大致呈N30°W 方向, 暗示着该区存在北西向的活动构造。本文在航空照片判译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初步查明了抚边河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通过断错地貌的研究, 结合热释光(TL) 测龄结果, 首次发现了抚边河断裂晚第四纪以来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 并兼具一定倾滑分量的地质证据, 其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在1-3 ±0-1mm/a 左右。最后讨论了抚边河断裂的可能地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错地貌
平均滑动速率
晚第四纪
四川
地震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磨西-冕宁段的滑动速率与强震位错
被引量:
42
1
作者
周荣军
何玉林
杨涛
何强
黎小刚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3-262,共10页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95 0 7 0 42 5 )资助
文摘
航片解译及野外地震地质考察结果表明 ,鲜水河 -安宁河断裂带磨西 -冕宁段存在明显的晚第四纪活动性 ,其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 ,并伴有显著的垂直滑动分量。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在鲜水河断裂磨西以南段为 6 0~ 9 9mm a ,安宁河断裂冕宁以北段为 4 7~5 3mm a。同震位错及地震地表破裂研究表明 ,A .D .1786年康定 -泸定磨西 7 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可能南延至田湾以南 ;安宁河断裂冕宁以北段则具有蕴育 7 级左右地震的构造背景 ,最晚一次强震的地质记录极有可能是史料记载不全的A .D .132 7年一次 6级或 6级以上地震的证据。
关键词
断错地貌
平均滑动速率
同震位错
晚第四纪
滑动
速率
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
Keywords
Dislocation landform Landform\ Average slip rate\ Coseismic\|slip Late\|Quaternary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小金抚边河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
11
2
作者
周荣军
何玉林
马声浩
黎小刚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6-381,共6页
文摘
1989 年9 月22 日小金6-6 级地震和本次地震的前震(1989 年3 月1 日的5-0 级)及余震(1991 年2 月18 日的5-0 级) 均发生于小金两河口—木城附近, 这3 次地震的震中连线及其等烈度线长轴皆大致呈N30°W 方向, 暗示着该区存在北西向的活动构造。本文在航空照片判译和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初步查明了抚边河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通过断错地貌的研究, 结合热释光(TL) 测龄结果, 首次发现了抚边河断裂晚第四纪以来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 并兼具一定倾滑分量的地质证据, 其平均水平滑动速率在1-3 ±0-1mm/a 左右。最后讨论了抚边河断裂的可能地震能力。
关键词
断错地貌
平均滑动速率
晚第四纪
四川
地震地质
Keywords
Off set, average slip rate, late Quaternary, Sichuan Xiaojin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磨西-冕宁段的滑动速率与强震位错
周荣军
何玉林
杨涛
何强
黎小刚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小金抚边河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周荣军
何玉林
马声浩
黎小刚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