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赛宾原理的车内平均吸声系数现场测量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晋源 袁苗达 +1 位作者 杨洋 褚志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1期201-204,共4页
为有效测量内饰材料在实际汽车中的平均吸声系数,准确评价分析车内声学性能,提出基于赛宾原理的车内平均吸声系数现场测量方法以及详细的测量计算流程。针对某轿车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1 250Hz以上频段,该轿车的车内平均... 为有效测量内饰材料在实际汽车中的平均吸声系数,准确评价分析车内声学性能,提出基于赛宾原理的车内平均吸声系数现场测量方法以及详细的测量计算流程。针对某轿车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1 250Hz以上频段,该轿车的车内平均吸声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约为0.33。研究结果为车内平均吸声系数的现场测量提供有效方法,为轿车内饰声学性能的评价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赛宾原理 车内平均吸声系数 现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穿孔吸声结构平均吸声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姜在秀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38,共3页
提出针对微穿孔吸声结构的"平均吸声系数"概念,并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分析确定带宽内不同微穿孔结构"平均吸声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微穿孔结构参数变化时"平均吸声系数"的极值及所对应的微穿孔结构参数。... 提出针对微穿孔吸声结构的"平均吸声系数"概念,并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分析确定带宽内不同微穿孔结构"平均吸声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微穿孔结构参数变化时"平均吸声系数"的极值及所对应的微穿孔结构参数。所提出的微穿孔结构的设计步骤为微穿孔结构的实际应用和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微穿孔结构 共振频率 相对声阻抗率 平均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沥青路面吸声性能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金喜 孔静静 +2 位作者 黄颂昌 徐剑 王书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84-1090,共7页
为研究不同路面类型的吸声性能,利用驻波管按1/3倍频分别测定不同路面类型的混合料试件的平均吸声系数,并从沥青添加剂、混合料级配、路面表面特征等方面(沥青-混合料-路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间断级配要比连续级配吸声效果好;沥青... 为研究不同路面类型的吸声性能,利用驻波管按1/3倍频分别测定不同路面类型的混合料试件的平均吸声系数,并从沥青添加剂、混合料级配、路面表面特征等方面(沥青-混合料-路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间断级配要比连续级配吸声效果好;沥青外掺剂对路面的吸声性能有改善作用;路面混合料孔隙率越大,平均吸声系数越大,吸声效果越好;微表处路面的平均吸声系数大小与原路面类型有直接的关系,原路面平均吸声系数愈大,吸声效果愈好;微表处路面平均吸声系数峰值有向(1.2~1.6)kHz频率区间偏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波管法 平均吸声系数 级配类型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多孔陶瓷吸声性能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进兴 刘培生 陈斌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3-388,共6页
通过模压法结合添加造孔剂法成功制备出多孔陶瓷材料,采用JTZB吸声系数测试系统测试多孔陶瓷的吸声系数并计算出平均吸声系数。以样品厚度、孔隙率、孔径大小和空腔深度为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选用正交表优化多孔陶瓷吸声性能... 通过模压法结合添加造孔剂法成功制备出多孔陶瓷材料,采用JTZB吸声系数测试系统测试多孔陶瓷的吸声系数并计算出平均吸声系数。以样品厚度、孔隙率、孔径大小和空腔深度为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选用正交表优化多孔陶瓷吸声性能。结果表明:四个因素优水平组合是样品厚度为25 mm、孔隙率为73.5%、孔径大小为4-5 mm、背后空腔厚度为20 mm,此时多孔陶瓷在中低频区吸声性能最优;通过极差分析找到了影响多孔陶瓷吸声性能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 平均吸声系数 孔隙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及其混合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栾巧丽 邱华 +1 位作者 成钢 刘晓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71,共5页
为优化羊毛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以羊毛、毛/涤、毛/麻3种材料制备非织造材料。通过阻抗管对3种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声波频率在250~6 300 Hz范围内,材料的纤维种类、厚度和空腔深度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 为优化羊毛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以羊毛、毛/涤、毛/麻3种材料制备非织造材料。通过阻抗管对3种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声波频率在250~6 300 Hz范围内,材料的纤维种类、厚度和空腔深度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均大于0.2,纯毛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略好于毛/涤与毛/麻非织造材料;通过增加材料厚度或设置空腔的方式均可提高材料全频段(尤其中低频段)的吸声性能,其中厚度对材料吸声系数的影响程度更大;从环保、材料价格、便于施工等方面考虑,以厚度为6 mm的毛/麻非织造材料作为吸声材料,并设置6 mm的空腔,即可达到较为优异的低频吸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毛/麻 毛/涤 非织造材料 厚度 空腔 平均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