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驱砂岩油藏理论含水上升率计算新方法——对分流量方程法的校正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宏友 邓琪 +2 位作者 牟春荣 别梦君 张言辉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83,共5页
针对分流量方程法无法准确描述水驱砂岩油藏理论含水上升规律的问题,利用流管模型计算油井见水后不同时刻的油藏平均含水饱和度与油藏出口端含水饱和度值,统计发现两者呈近似线性关系;利用该关系对分流量方程进行了校正,提出了计算... 针对分流量方程法无法准确描述水驱砂岩油藏理论含水上升规律的问题,利用流管模型计算油井见水后不同时刻的油藏平均含水饱和度与油藏出口端含水饱和度值,统计发现两者呈近似线性关系;利用该关系对分流量方程进行了校正,提出了计算理论含水上升率的新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反九点注采井网、水油流度比为1~200的水驱砂岩油藏。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新方法能更准确地描述水驱砂岩油藏理论含水上升率,可以用来指导水驱砂岩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上升率 分流量方程 流管模型 平均含水饱和度 出口端含水饱和度 水驱砂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侵气藏动态储量和水侵量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岳世俊 刘应如 +5 位作者 项燚伟 王玉林 陈汾君 郑长龙 景紫岩 张婷静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3-160,共8页
以均质径向地层边水气藏为例,基于水驱气藏的物质平衡理论,推导了地层平均含水饱和度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引入存水体积系数,建立了平均含水饱和度与气藏动态储量和水侵量的联系,计算气藏动态储量和水侵量;将该方法运用于柴达木盆... 以均质径向地层边水气藏为例,基于水驱气藏的物质平衡理论,推导了地层平均含水饱和度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引入存水体积系数,建立了平均含水饱和度与气藏动态储量和水侵量的联系,计算气藏动态储量和水侵量;将该方法运用于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第四系涩北组第6小层,以视地质储量法验证了动态地质储量,以数值模拟法验证了水侵量的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均质径向地层边水气藏中,地层平均含水饱和度与出口端含水饱和度呈线性正相关;(2)通过平均饱和度计算气藏动态储量时,应选取开发中后期趋于稳定的数据,此时地层压降波及到储层边界,能反映全工区真实的动态储量,而早期数据计算的结果偏小;(3)通过平均饱和度计算的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第四系涩北组第6小层的动态地质储量为80.1×10^(8)m^(3),与视地质储量法计算的动态地质储量误差为1%,通过平均饱和度计算的水侵量与数值模拟法计算的水侵量误差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侵气藏 动态储量 物质平衡 分流理论 地层平均含水饱和度 水侵量 径向地层 台南气田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童氏“7.5”值计算方法及物理含义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冯乔 王柏力 +3 位作者 孟海燕 曹崇军 孙秋分 赵启阳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4-357,共4页
基于不同水驱特征曲线对应不同的油水相渗规律,文中研究了2种水驱特征曲线下童氏"7.5"值的计算公式,认为油水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式不同,则推导出的童氏"7.5"值也不尽相同,但也存在共同之处,即该值与... 基于不同水驱特征曲线对应不同的油水相渗规律,文中研究了2种水驱特征曲线下童氏"7.5"值的计算公式,认为油水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式不同,则推导出的童氏"7.5"值也不尽相同,但也存在共同之处,即该值与油水相渗曲线的回归系数及储层和流体的性质有关。通过实例验证,推荐使用乙型水驱特征曲线的油水相渗规律来计算童氏"7.5"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相渗 平均含水饱和度 出口端含水饱和度 童氏“7.5”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