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不同类型居民主体储蓄倾向的估计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葛学敏 孙克任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124,共3页
居民的储蓄倾向偏高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对我国城镇、农村居民及按收入等级分组的城镇居民储蓄倾向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对降低农村和城镇居民的储蓄倾向提出了可行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民储蓄倾向变化解析
2
作者 上官乐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7期154-157,共4页
文章结合中国二元经济的特性,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和城镇居民的储蓄倾向变化轨迹进行了估算与分析,并从收入、经济发展与改革、企业产品及投资渠道四个方面分析了高储蓄倾向的原因,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藏城镇储蓄的作用特点及发展对策
3
作者 郑秋根 《西南金融》 1986年第S1期138-143,共6页
(一) 西藏的城镇储蓄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一九五九年以来,大致可分三个发展阶段。五九年至六五为“始增期”。累积增长额为1539万元。年均递增率为17.1%。平叛以后,实行民主改革,百废俱兴,西藏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 (一) 西藏的城镇储蓄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一九五九年以来,大致可分三个发展阶段。五九年至六五为“始增期”。累积增长额为1539万元。年均递增率为17.1%。平叛以后,实行民主改革,百废俱兴,西藏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货币节余增加。但是,这一时期城镇储蓄递增率高,基数小,具有发展初始阶段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额 边际储蓄倾向 收入水平 六六年 上存资金 平均储蓄倾向 耐用消费品 地区经济 信贷渠道 资金短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储蓄资金拥进储蓄是储蓄超常增长的重要原因
4
作者 卢汉川 谭岳衡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8-10,共3页
近年来,城乡储蓄存款超常增长,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是理论界议论的热点。关于储蓄超常增长的原因,储蓄增长与市场疲软的关系,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对于事物的认识,各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储蓄存款来源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 公款私存 平均储蓄倾向 来源结构 边际储蓄倾向 银行统计 民间借贷 消费性 银行信用 人民银行 地区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政策目标的选择及实现
5
作者 贝多广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8年第2期15-19,共5页
设计得当的金融政策,如同设计得当的其它经济政策一样,能够加速经济发展的进程。而在设计金融政策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可能就是政策目标的选择。对于政策目标,一种观点认为,在人均收入很低的条件下要维持高的投资水平,只能通过提高储蓄... 设计得当的金融政策,如同设计得当的其它经济政策一样,能够加速经济发展的进程。而在设计金融政策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可能就是政策目标的选择。对于政策目标,一种观点认为,在人均收入很低的条件下要维持高的投资水平,只能通过提高储蓄比例来扩大储蓄规模,于是,政策的出发点自然是降低平均消费倾向,提高平均储蓄倾向。我们把这种观点称作“鼓励储蓄论”。另一种观点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目标 宏观金融政策 经济发展 金融结构 投资结构 鼓励储蓄 金融部门 平均储蓄倾向 投资决策 投资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余购买力对市场压力的数量分析——对福建省近几年来市场供求失衡的评价
6
作者 唐斌 《统计研究》 1987年第6期22-29,共8页
市场供求状况是国民经济各方面比例协调与否的综合反映,结余购买力是商品购买力与可供量平衡的结果。长期以来理论和实际部门多把结余等同于市场供求缺口,并由此推出:结余越大,缺口越大,缺口越大,市场稳定性越差。按照这种观点,既无法... 市场供求状况是国民经济各方面比例协调与否的综合反映,结余购买力是商品购买力与可供量平衡的结果。长期以来理论和实际部门多把结余等同于市场供求缺口,并由此推出:结余越大,缺口越大,缺口越大,市场稳定性越差。按照这种观点,既无法否认从1953—1978年间,福建省多数年份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但结余购买力不仅存在且不断扩展的事实,也无从解释近几年结余购买力急剧增加,但市场却能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因此,深入分析福建省结余购买力的形成及对市场压力的数量界限,有助于准确测定供求缺口,评价福建省近几年供求失衡的真实程度,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余购买力 供求缺口 转结 市场供求 数量分析 市场压力 平均储蓄倾向 福建省 求差 供求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