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有效的局部可修复码的构造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祥旭 车书玲 纪玉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1,共6页
为了能够同时优化局部可修复码的平均信息修复度、平均修复度以及更新复杂度,并降低构造局部可修复码的算法复杂度,通过分析Tanner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构造方法。首先,对局部校验节点进行设计,在满足局部可修复码的平均信息修复度... 为了能够同时优化局部可修复码的平均信息修复度、平均修复度以及更新复杂度,并降低构造局部可修复码的算法复杂度,通过分析Tanner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构造方法。首先,对局部校验节点进行设计,在满足局部可修复码的平均信息修复度为最优的基础上,通过区分局部组的特点,对重叠组进行分类构造,优化码的平均修复度;其次,对全局校验节点进行设计,优化码的更新复杂度;最后对构造码的算法复杂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优化了以上所述的性能,且降低了局部可修复码在构造过程中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可修复 TANNER图 更新复杂 平均修复度 平均信息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