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沈括的平均价格法—宋代中位数的应用
- 1
-
-
作者
刘叔鹤
-
机构
湖北财经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处
《统计研究》
1985年第3期80-76,共2页
-
文摘
沈括,北宋神宗时人(公元1031年—1095年),字存中,生于浙江杭州。他博学多能,是北宋时的三司使(财计长官名)。他擅长天文、算学、历史、考古、音律、医药、冶炼、水利及工艺技术。当时他积极投入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工作,锐意革新。为了避免米谷价格波动影响“和籴”,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平均价格的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刘晏,掌南计,数百里外物价高下,即日知之。”从而使他得到启发。因为原来“
-
关键词
平均价格法
和籴
中位数
刘晏
粟价
五等
三司使
第三等
郡县
粮价
-
分类号
C8
[社会学—统计学]
-
-
题名购买力平价汇总方法偏差研究
- 2
-
-
作者
谢长
-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经济统计系
东北财经大学国民核算研究中心
-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9,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民核算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核算的理论方法研究”(23BTJ02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生产核算的理论、方法和中国实践研究”(20&ZD134)
+1 种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际经济比较中的质量调整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21BTJ065)
东北财经大学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能力提升专项项目“最新一轮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的技术方法、结果及其质量评估研究”(PT-Y202230)。
-
文摘
国际比较项目(ICP)数据质量评估是世界银行ICP技术咨询组关注的研究议题,从偏差视角研究购买力平价(PPP)汇总方法是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提出一个解释替代偏差的理论框架和两个定理,以探讨两类PPP汇总方法的偏差来源,并选择最短路径法(SP法)作为参照系,测度16种PPP汇总方法的偏差大小。同时,基于我国视角探讨亚太区域现行基尼–埃尔特托–科维斯–苏尔克(GEKS)法是否具备测度优势。研究发现,采用两个解释替代偏差的定理可以明确两类PPP汇总方法的偏差均源自替代偏差;链式方法的偏差低于平均价格法;相比最小距离法(MD)和可加的最小距离法(AMD),GEKS法并不具备测度优势,且该方法对我国而言也并非最优方法。本文研究为认识与测度PPP汇总方法偏差提供了新视角,对明确PPP汇总方法发展的方向、认识与改善ICP数据质量,以及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选择更合理的PPP汇总方法提供了有益参考。
-
关键词
购买力平价
汇总方法
偏差
平均价格法
链式方法
-
Keywords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Aggregation Methods
Bias
Average Price Method
Chain Methods
-
分类号
F222.3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