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猪精子活力与同品种母猪受胎率及平均窝产仔数的关系
1
作者 孙嘉瑛 李步社 +7 位作者 张和军 宋团伟 付茂 韩雪峻 姜红菊 严敏鸣 许利琴 瞿文学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5年第4期1-3,共3页
为研究公猪精子活力(精液稀释前的精子活力)对母猪受胎率及平均窝产仔数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6-2024年华东地区某公猪站1457头种公猪以及对应某核心育种场56560窝纯繁母猪配种受胎分娩记录,检测种公猪的精子活力,并按精子活力高低将杜... 为研究公猪精子活力(精液稀释前的精子活力)对母猪受胎率及平均窝产仔数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6-2024年华东地区某公猪站1457头种公猪以及对应某核心育种场56560窝纯繁母猪配种受胎分娩记录,检测种公猪的精子活力,并按精子活力高低将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3个品种的种公猪各分为3组,同时统计分析同期所有配种母猪的孕检及分娩情况。结果显示:3个品种中,1组(精子活力<0.7)母猪的平均受胎率低于2组(精子活力0.7~0.8)母猪的,2组母猪平均受胎率低于3组(精子活力>0.8)母猪的;3个品种的公猪精子活力与受胎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15(杜洛克猪)、0.26(长白猪)和0.20(大白猪),呈弱正相关关系;3个品种3个分组对应的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也呈相同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活力 受胎率 平均产仔数 公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star-Imamichi大鼠的引种、保种与扩大繁殖的研究 Ⅱ.引入种鼠一年来的繁殖情况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旭日干 张锁链 薛晓先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Z1期7-10,共4页
本文对引入的良种实验动物W—Ⅰ大鼠一年来的繁殖情况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引入种鼠由25只增殖为3336只,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群,并在受胎率、分娩率、平均产仔数以及仔鼠性比和离乳仔数的平均体重等重要繁殖指标方面的均与... 本文对引入的良种实验动物W—Ⅰ大鼠一年来的繁殖情况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引入种鼠由25只增殖为3336只,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群,并在受胎率、分娩率、平均产仔数以及仔鼠性比和离乳仔数的平均体重等重要繁殖指标方面的均与原种资料保持一致。引入后的W—Ⅰ大鼠,在扩大繁殖的现阶段基本保持原种的繁殖力强,产仔数多的生殖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胎率 平均产仔数 离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狐、貉繁殖力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3
作者 陈滨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7期78-78,共1页
1影响因素种畜品质是影响繁殖力关键因素,只有优良的种畜才能生产出优秀的后代。因此,繁殖力高的优良种畜是提高繁殖力的关健因素。种畜的年龄和体况。一般初产种畜的繁殖力较低,其每胎平均产仔数和仔畜成活率都比经产种畜低。受配率和... 1影响因素种畜品质是影响繁殖力关键因素,只有优良的种畜才能生产出优秀的后代。因此,繁殖力高的优良种畜是提高繁殖力的关健因素。种畜的年龄和体况。一般初产种畜的繁殖力较低,其每胎平均产仔数和仔畜成活率都比经产种畜低。受配率和胎平均产仔数随着种畜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提高,狐、貉在2~4岁时的繁殖力较高,此时是种畜的最佳繁殖期。种畜繁殖期的体况对繁殖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种畜过肥或过瘦都对繁殖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繁殖力 影响因素 平均产仔数 预防 繁殖期 种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障碍病流行特点及发病原因
4
作者 成建国 《农业知识》 2023年第5期31-34,共4页
猪繁殖障碍疾病是指繁殖期内的公、母猪由于病理因素引起繁殖异常的一类疾病总称.临床上以母猪不发情、屡配不孕、流产、少产仔、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等为特征的繁殖障碍性疫病,该病可致母猪平均产仔数较低、仔猪出栏率降低... 猪繁殖障碍疾病是指繁殖期内的公、母猪由于病理因素引起繁殖异常的一类疾病总称.临床上以母猪不发情、屡配不孕、流产、少产仔、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等为特征的繁殖障碍性疫病,该病可致母猪平均产仔数较低、仔猪出栏率降低、饲料利用率下降、养殖成本上升,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利用率 猪繁殖障碍 屡配不孕 养猪业 平均产仔数 出栏率 木乃伊 弱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熊配合饲料的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卢玉明 王建强 +3 位作者 李景华 张献义 马淑芬 闫序君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32,共3页
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属食肉目,熊科动物,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东北、华南、台湾等地.黑熊体型粗壮,既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又是价值很高的药用和观赏动物.近年来,熊类的栖息地发生了很大变化,野生种群数... 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属食肉目,熊科动物,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东北、华南、台湾等地.黑熊体型粗壮,既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又是价值很高的药用和观赏动物.近年来,熊类的栖息地发生了很大变化,野生种群数量显著下降,分布区亦大大缩小.这种状况已引起国际保护组织和动物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促进了人工饲养熊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熊 配合饲料 繁殖期 受配率 产仔率 平均产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