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筋腱断裂后张力腿平台-筋腱-立管耦合系统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慎颜 刘秀全 +2 位作者 畅元江 陈国明 李朝玮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以某张力腿平台为例,建立了张力腿平台-筋腱-立管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开展了多种工况和不同筋腱断裂状态下平台-筋腱-立管系统瞬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筋腱断裂后,平台运动位移和绕Z轴转动角度变化较小,平台绕X、Y轴转动角度变化较... 以某张力腿平台为例,建立了张力腿平台-筋腱-立管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开展了多种工况和不同筋腱断裂状态下平台-筋腱-立管系统瞬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筋腱断裂后,平台运动位移和绕Z轴转动角度变化较小,平台绕X、Y轴转动角度变化较大且发生高频波动,经过衰减后平台的运动频率与完整状态下保持一致;位于断裂筋腱对角线位置上的筋腱顶部张紧力减小,其余筋腱张紧力增大,所有筋腱顶部张紧力发生高频波动并不断衰减至与完整状态下的波动频率一致;所有钻井立管和生产立管顶部平均张紧力都增大,且2根筋腱断裂后的立管顶部平均张紧力增大值较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极端工况下张力腿平台设计和立管系统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腿平台 平台-筋腱-立管耦合系统 筋腱断裂 瞬态响应 钻井立管 生产立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自浮式钢桁架钻孔平台系泊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琰 马长飞 戴青年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5,共6页
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为主跨1 4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5号主墩采用18根?6.3 m超大直径钻孔桩基础,采用先平台后围堰方案施工,施工平台采用自浮式钢桁架钻孔平台,该平台通过系泊系统(由12组1 000 t混凝土重力锚及锚缆组成)临... 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为主跨1 488 m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5号主墩采用18根?6.3 m超大直径钻孔桩基础,采用先平台后围堰方案施工,施工平台采用自浮式钢桁架钻孔平台,该平台通过系泊系统(由12组1 000 t混凝土重力锚及锚缆组成)临时锚固。为确保该浮式平台锚固及定位施工安全,首先对施工海域处波浪、海流等环境要素开展长期监测,分析波浪、海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然后采用ANSYS/AQWA软件建立自浮式钢桁架钻孔平台的三维波流仿真模型;最后采用Orcaflex软件计算波流耦合作用下浮式平台的结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在波浪、海流联合作用下,浮式平台锚缆张力最大值为1 894.4 kN,远小于其最大允许张力9 000 kN,锚缆安全系数远大于2.5,锚缆不会发生强度破坏;锚缆张力最小值为296.5 kN,锚缆不会发生松弛;1 000 t混凝土重力锚可提供的最大水平摩阻力为2 940 kN,不会发生滑移;锚缆初始张力及混凝土重力锚自重均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跨海桥梁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 自浮式钢桁架钻孔平台 系泊系统 环境监测 波流耦合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作用下平台吊放遥控水下机器人系统共振响应研究
3
作者 李文喆 常安腾 +1 位作者 曹航语 杜君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6,共8页
针对平台吊放遥控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underwater vehicle, ROV)过程中产生的复杂的共振现象会激发ROV剧烈的摆动和纵荡响应,从而影响下放安全的问题,本文基于Orcaflex软件建立了平台-吊缆-ROV耦合运动系统的数值仿真模型,采... 针对平台吊放遥控水下机器人(Remotely operated underwater vehicle, ROV)过程中产生的复杂的共振现象会激发ROV剧烈的摆动和纵荡响应,从而影响下放安全的问题,本文基于Orcaflex软件建立了平台-吊缆-ROV耦合运动系统的数值仿真模型,采用时域分析方法,研究波浪作用下平台吊放ROV过程的空中下放阶段和水中下放阶段的共振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空中下放阶段,单摆共振周期公式可以估算吊缆-ROV系统摆动周期,系统共振周期随缆长增加而不断增大;由于吊缆-ROV系统会同平台发生纵摇的谐振,下放过程中出现共振摆动和纵荡响应尤为剧烈的阶段。水中下放阶段,本文对单摆公式进行了修正,系统摆动周期估算误差低于4%;海水阻尼使系统共振摆角随缆长增加而减小,共振摆动得到明显抑制;流荷载导致吊缆-ROV系统共振周期的增大,且流速越大,共振周期增加越明显。在常见海况下放ROV时,下放过程存在共振区,可通过选择合适的下放速度以减小下放过程中的共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吊缆-ROV耦合运动系统 共振响应 摆动角度 吊缆张力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陵水17-2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朱海山 李达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陵水17-2气田开发采用带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功能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为国际上首个采用立柱储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该平台设计面临环境条件恶劣、建造场地和合龙资源受限、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安全性要求高、立管... 陵水17-2气田开发采用带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功能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为国际上首个采用立柱储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该平台设计面临环境条件恶劣、建造场地和合龙资源受限、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安全性要求高、立管运动要求严格等诸多挑战。本文详细阐述了“深海一号”能源站总体设计技术,包括深水环境条件分析、基于受限场地资源的定制化设计、凝析油U型储存隔离与安全储存和动力定位外输以及整体船型参数设计等,并重点介绍了深水系泊系统设计、深水钢悬链立管布置与疲劳寿命分析、平台低频运动响应预报、关键结构设计及30年不进坞的防腐方案设计等关键技术。基于上述技术,研制出了新型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母型船——“深海一号”能源站。该平台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海洋工程制造业逐步向深水浮式生产平台等高端装备业进军,也为同类深水浮式平台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水17-2气田 半潜式生产平台 “深海一号”能源站 柱储油 凝析油储存与外输 总体设计 深水系泊系统 深水钢悬链立管 低频运动响应 30年不进坞防腐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立管的局部冲刷实验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兵 邵学 +1 位作者 韩丽华 姜萌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9年第6期712-720,共9页
海洋平台立管底部的局部冲刷容易造成海底管道的暴露悬空,在波浪和水流作用下产生疲劳破坏,以往的研究多偏重于海底管道水平段局部冲刷,而对立管底部开始的局部冲刷研究较少.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实验室物理模型实验,利用波流水槽对波-流... 海洋平台立管底部的局部冲刷容易造成海底管道的暴露悬空,在波浪和水流作用下产生疲劳破坏,以往的研究多偏重于海底管道水平段局部冲刷,而对立管底部开始的局部冲刷研究较少.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实验室物理模型实验,利用波流水槽对波-流共存以及纯波浪条件下海洋平台立管-桩系统基础周围的局部冲刷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观测立管系统周围海底地形的冲淤变化过程,得到冲刷稳定后的地形形态、各冲深监测点的冲深历时曲线及最大冲刷深度.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水深、波高、恒定来流流速、立管-桩系统倾斜角度以及床面泥沙粒径等参数对冲刷形态和最大冲刷深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立管 立管-系统 波流共存场 物理模型实验 局部冲刷 最大冲刷深度 冲淤形态 冲深历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