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达照射面积和平台速度对海杂波统计特性影响分析
1
作者 李建博 张金鹏 +3 位作者 彭怀云 夏晓云 张浙东 李清亮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3-751,共9页
除雷达参数和海洋环境参数外,雷达海杂波统计特性还受测量平台状态的严重影响,导致不同平台测量的海杂波具有显著差异。为支撑海杂波数据和特性的跨平台转换应用,本文基于不同雷达带宽、载机高度、载机速度下的机载X波段和Ku波段大擦地... 除雷达参数和海洋环境参数外,雷达海杂波统计特性还受测量平台状态的严重影响,导致不同平台测量的海杂波具有显著差异。为支撑海杂波数据和特性的跨平台转换应用,本文基于不同雷达带宽、载机高度、载机速度下的机载X波段和Ku波段大擦地角海杂波数据,研究了雷达分辨单元照射面积和平台运动速度对海杂波幅度统计分布特性的影响,给出了典型幅度分布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雷达分辨单元照射面积的增大,海杂波幅度分布趋向于Rayleigh分布,幅度分布形状参数与距离向分辨率呈现负相关,分辨率超过一定临界值时形状参数趋于稳定;平台运动速度对海杂波幅度分布的影响显著,速度较大时,海杂波幅度分布趋向于平稳。上述结论对不同平台间海杂波差异分析与转换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杂波 幅度分布 距离向分辨率 照射面积 平台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连接臂瞬态分析及优化设计
2
作者 张璐凡 孙贺贺 +4 位作者 闫恒 张鹏启 李兴冲 李奥楠 席政扬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0,共5页
对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柔性定位平台的连接臂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定位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寿命。在SolidWorks中构建三维模型,将模型进行参数化后导入Workbench中,通过静力分析得到最大总变形云图和等效应力云图,通过nCode模块得到疲劳... 对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柔性定位平台的连接臂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定位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寿命。在SolidWorks中构建三维模型,将模型进行参数化后导入Workbench中,通过静力分析得到最大总变形云图和等效应力云图,通过nCode模块得到疲劳寿命云图,从而得到连接臂的危险部位;对危险部位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响应面优化法选择优化参数和优化目标;最后,从优化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大总变形降低1.1%,优化后的连接臂等效应力降低16.3%,疲劳寿命提高30.4%。通过响应面优化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超精密定位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 瞬态动力学 超精密定位 响应面优化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响应分析的柔性定位平台多目标优化研究
3
作者 张璐凡 胡梦远 +1 位作者 闫恒 孙贺贺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159,共10页
为提升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关键机构柔性定位平台的精度与稳定性,研究平台在特定激励下的动态响应。使用SolidWorks和Ansys Workbench对柔性定位平台进行谐响应分析,采用模态叠加法,得到柔性定位平台的固有特性,工况中压电致动器提... 为提升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关键机构柔性定位平台的精度与稳定性,研究平台在特定激励下的动态响应。使用SolidWorks和Ansys Workbench对柔性定位平台进行谐响应分析,采用模态叠加法,得到柔性定位平台的固有特性,工况中压电致动器提供微动平台位移定位,获得位移频率响应曲线。通过峰值响应云图,确定柔性定位平台铰链处为实际载荷作用下的危险区域。最后利用响应面优化方法对柔性定位平台危险区域进行优化设计,并验证优化后的模型。研究数据表明,柔性定位平台一阶固有频率增加3.7%,X轴、Y轴和Z轴最大振幅响应分别降低,整体结构更加平稳,为含柔性铰链定位平台的结构设计以及激励下的响应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 柔性定位平台 危险区域 谐响应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平台加速度表输出多角度实时考核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煦 李醇铼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共4页
针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测试方法不能完成平台加速度表输出多角度实时考核的现状,分析了平台加速度表测试状态,分三种状态对加速度表输出进行讨论,通过坐标变换和矩阵运算推导出了以时间和输入角为函数的加速度表输出方程。求解方程即... 针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测试方法不能完成平台加速度表输出多角度实时考核的现状,分析了平台加速度表测试状态,分三种状态对加速度表输出进行讨论,通过坐标变换和矩阵运算推导出了以时间和输入角为函数的加速度表输出方程。求解方程即可完成平台加速度表输出的多角度实时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速度 多角度 实时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的多工况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璐凡 韩红安 +3 位作者 聂福全 张振强 李雪丽 吴军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9-64,共6页
设计一种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将运动过程分为五个工作状况,针对不同工况中的平台,采用有限元方法,展开静态受力分析,获得相应变形和应力分布云图,对其相关载荷参数影响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通过动态特性分析计算,获得前六阶固有频... 设计一种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将运动过程分为五个工作状况,针对不同工况中的平台,采用有限元方法,展开静态受力分析,获得相应变形和应力分布云图,对其相关载荷参数影响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通过动态特性分析计算,获得前六阶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其中第一阶固有频率高于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驱动频率,避免了系统共振的发生。利用锤击振动测试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证明模拟仿真数据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微电子制造产业飞速发展及其设备更新换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加速度宏微运动平台 多工况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叉升降平台液压缸的安装位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何雪浤 鲁文佳 +1 位作者 殷其阵 胡智勇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10期1159-1163,共5页
针对五层双液压缸布置的剪叉升降平台,起升阶段剪叉机构受力和平台运动平稳性存在的问题,利用Matlab的局部优化函数fmincon,以液压缸的安装位置为优化变量,根据剪叉结构的布置要求和液压缸安装铰点的位置关系,建立了合理的优化变量约束... 针对五层双液压缸布置的剪叉升降平台,起升阶段剪叉机构受力和平台运动平稳性存在的问题,利用Matlab的局部优化函数fmincon,以液压缸的安装位置为优化变量,根据剪叉结构的布置要求和液压缸安装铰点的位置关系,建立了合理的优化变量约束条件,以起始位置液压缸推力和平台速度变化率达到最小为目标,确定了多目标优化函数,从而建立了五层双液压缸布置的剪叉升降平台液压缸安装位置优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型剪叉升降平台油缸安装铰点布置。优化结果表明,液压缸推力值减小了13.3%,危险铰点受力减小了10.5%,平台起升速度变化率减小了14.8%,达到了"减小起始位置液压缸推力以改善剪叉机构受力,同时降低起始位置平台起升速度变化率以提高平台运动平稳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叉升降平台 MATLAB 液压缸推力 平台速度变化率 液压缸安装位置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inertially stabilized platforms using current command design 被引量:2
7
作者 黎志强 张智永 +1 位作者 周擎坤 范大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342-353,共12页
Accurat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s essential when designing controllers for inertially stabilized platforms (lSPs). But tradition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suffer from observation measurement noise and operating re... Accurate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s essential when designing controllers for inertially stabilized platforms (lSPs). But tradition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suffer from observation measurement noise and operating restrictions of ISPs. To address this issue, a novel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current command design and multilevel coordinate search (MCS) algorithm without any higher order measurement differentiations was proposed. The designed current commands were adopted to obtain parameter decoupled models with the platform operating under allowable conditions. MCS algorithm was employed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s based on parameter decoupled models. A comparison experiment between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non-linear least square method was carried out and most of the relative errors of identified parameters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were below 10%.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based on identified parameters were conducted. A velocity control structure was also developed with disturbance observer (DOB) for application in disturbance compensation control system of an IS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the identified parameters with DOB has the best disturbance rejection performance. It reduces the peak to peak value (PPV) of velocity error integral to 0.8 mrad which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value (10 mrad) obtained by the single velocity controller without DOB.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scheme based on sweep model with DOB compensation,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improves the PPV of velocity error integral by 1.625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current command design multilevel coordinate search inertially stabilized platfo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