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柠檬问题”形成机理与治理机制——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81
1
作者 汪旭晖 张其林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1-52,共22页
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柠檬问题"形成机理与治理机制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往理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力较为有限。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表明:信息超载、信息衰减、信息投机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新型三方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委托代... 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柠檬问题"形成机理与治理机制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往理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力较为有限。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表明:信息超载、信息衰减、信息投机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新型三方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是"柠檬问题"的主要成因;市场治理机制的形式和功能均发生了异化,行政治理机制存在严重的"水土不服",平台企业则通过直接参与和间接管理确保了市场治理机制的效果,还代理实施了行政治理机制,成为规制市场的第三种力量;平台服务策略与平台管理策略共同构成了平台企业治理体系,其中,平台服务策略包括信号策略、声誉策略、质保策略、认证策略、中间商策略,平台管理策略包括平台规定、介入经营、自主经营、市场分割、平台监督,平台规则与政府政策的协同演进、角色交叠与信息整合基础上的功能交织、大众参与基础上的资源获取与整合是该体系的关键支撑。据此,本文将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柠檬问题"治理机制归纳为"市场治理—平台治理—行政治理"三元复合模式,这为宏观市场治理与微观企业管理搭建了桥梁,对于探索互联网时代的市场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方法论意义,同时,也昭示着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已经开始"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网络市场 柠檬问题 形成机理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型网络市场中卖家声誉的有效性研究——信息质量、信源可信度和保障标记敏感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仙雅 王称意 慕静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7,共10页
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从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两个角度构建卖家声誉影响感知有用性和声誉采纳意愿的中枢路径与边缘路径,引入保障标记敏感为调节变量,分析其在感知有用性和声誉采纳意愿之间的作用。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对216个... 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从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两个角度构建卖家声誉影响感知有用性和声誉采纳意愿的中枢路径与边缘路径,引入保障标记敏感为调节变量,分析其在感知有用性和声誉采纳意愿之间的作用。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对216个有效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中枢路径中,声誉信息质量的丰富性和易理解性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一致性和易理解性正向影响声誉采纳意愿;边缘路径中,信源可信度对感知有用性和声誉采纳意愿均具有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在丰富性和声誉采纳意愿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易理解性、信源可信度与声誉采纳意愿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保障标记敏感负向调节消费者对卖家声誉的感知有用性与声誉采纳意愿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网络市场 卖家声誉 信息质量 信源可信度 保障标记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市场“平台-政府”双层治理模式建构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韶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8-82,共5页
网络平台在网络市场治理中扮演着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双重身份,与政府监管部门协同形成了“平台-政府”双层治理模式。“平台-政府”双层治理结构的内涵在于平台与政府二元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平台与政府间的协同,在微... 网络平台在网络市场治理中扮演着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双重身份,与政府监管部门协同形成了“平台-政府”双层治理模式。“平台-政府”双层治理结构的内涵在于平台与政府二元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平台与政府间的协同,在微观机制上呈现为平台规则与法律制度间的协同。政府向平台的治理“发包”,与平台型网络市场中基于规则与架构的平台治理嵌套,形成法律制度、平台规则、用户自组织秩序间的互动与进化。要强化政府与平台协同治理的效果,需进一步厘清“公”与“私”的治理边界问题,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作为治理工具的适用性问题,以及治理主体权力与责任的配置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网络市场 协同治理 平台规则 行政发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的在线声誉治理机制: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4
作者 汪旭晖 李晶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8,共11页
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推进零售产业变革,带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因自身虚拟组织架构加剧了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基于对在线声誉研究的全面回顾与系统梳理,发现在线声誉作为信息披露与信息传... 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推进零售产业变革,带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因自身虚拟组织架构加剧了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基于对在线声誉研究的全面回顾与系统梳理,发现在线声誉作为信息披露与信息传递工具可以有效缓解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对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在线声誉治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的在线声誉治理机制是声誉规则体系与治理对象的相互匹配、声誉治理策略与经营行为的灵活调整、声誉治理效能与用户参与的协同演进、声誉治理强度与平台发展的动态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电商企业 在线声誉治理机制 平台型网络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视域下的商家投机行为治理——基于平台主动治理视角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仙雅 王称意 慕静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28,共12页
平台型网络市场的虚拟性与隐蔽性导致商家隐瞒、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愈演愈烈,衍生了新的治理难题。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立足平台主动治理视角,文章探索平台主动治理中的事前商家规范机制、事中交易保障机制和事后争议处理机... 平台型网络市场的虚拟性与隐蔽性导致商家隐瞒、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愈演愈烈,衍生了新的治理难题。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立足平台主动治理视角,文章探索平台主动治理中的事前商家规范机制、事中交易保障机制和事后争议处理机制对商家强、弱投机行为的影响,以及平台声誉对其影响的调节作用。基于消费者视角开展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弱投机行为对强投机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商家规范机制和争议处理机制对强、弱投机行为均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易保障机制对弱投机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平台声誉对交易保障机制、争议处理机制和弱投机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型网络市场 商家投机行为 主动治理 平台声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