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理者能力是传递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价值的信号吗——基于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价值相关性的检验结果 被引量:16
1
作者 段文奇 宣晓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65,共12页
基于管理者能力视角,本文以1986-2015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为对象,结合财务指标与互联网企业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弱相关性,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财务—非财务指标三个维度对传统管理者能力模型进行扩展... 基于管理者能力视角,本文以1986-2015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上市的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为对象,结合财务指标与互联网企业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弱相关性,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财务—非财务指标三个维度对传统管理者能力模型进行扩展,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管理者能力对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能力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管理者能力越强,企业的现行价值和未来价值也越大。此外,除了非财务指标衡量的管理者能力建模不显著外,其他方式衡量的管理者能力均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但财务—非财务指标混合测度的管理者能力模型,相较于传统以财务指标为主的管理者能力模型,对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价值的解释力和预测效果更佳。不同于已有文献关于财务指标在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中几乎失效的主流观点,本文结果表明,基于财务指标的管理者能力测度能够向市场有效传递平台型互联网企业的价值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能力 平台型互联网企业价值 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 价值相关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如何通过价值转型实现价值共创?基于战略导向的视角
2
作者 舒辉 李建红 万敏琍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4,共13页
数字化进程驱动着企业进行价值转型,以实现价值共创。对第一枪(平台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发现其转型经历为:产品导向→顾客需求导向→服务导向→服务生态圈导向。根据其转型历程,提炼出价值转型过程模型、价值共创演化模型和服务生... 数字化进程驱动着企业进行价值转型,以实现价值共创。对第一枪(平台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发现其转型经历为:产品导向→顾客需求导向→服务导向→服务生态圈导向。根据其转型历程,提炼出价值转型过程模型、价值共创演化模型和服务生态圈双路径共演模型,并厘清平台企业与传统产业企业价值共创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 价值 价值共创 价值主导逻辑 战略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先企业牵引实现数字化价值涌现机制研究——华为与京东双案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国军 汤娜 郑鸿浩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49-160,共12页
数字化价值涌现的新现象既是数字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演变的结果,也是平台领先企业发挥牵引作用的结果。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华为、京东从案例到理论开展分析归纳,系统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先企业牵引实现数字化价值涌现的过程机理... 数字化价值涌现的新现象既是数字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演变的结果,也是平台领先企业发挥牵引作用的结果。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华为、京东从案例到理论开展分析归纳,系统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先企业牵引实现数字化价值涌现的过程机理和路径范式。研究发现:第一,按照“触发-催化-聚变”的分析逻辑,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先企业发挥数字化价值牵引作用,推动数字化价值重构,实现数字化价值涌现。第二,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先企业架构创新的数字化价值牵引为数字化价值涌现锻造驱动力;资源拼凑的数字化价值牵引为数字化价值涌现凝聚融合力;制度创业的数字化价值牵引为数字化价值涌现提供平衡力。第三,在路径范式上,华为聚焦颠覆式创新的数字化价值涌现,京东则聚焦场景式创新的数字化价值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先企业 数字化价值牵引 数字化价值重构 数字化价值涌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价值共创与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万兴 刘静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5,共11页
实施服务化是制造企业形成差异化优势的重要手段,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推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学术界有关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作用机理缺乏探讨。为了揭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 实施服务化是制造企业形成差异化优势的重要手段,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推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学术界有关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作用机理缺乏探讨。为了揭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服务主导逻辑,构建从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到价值共创,再到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逻辑框架,采用383份来自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显著提高了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价值共创的两个维度即互动合作、资源整合,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的正向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提高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化绩效 工业互联网平台 价值共创 互动合作 资源整合 制造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柯健 余安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159,174,共16页
数字技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带来数据安全、技术失序等诸多负面问题,企业需要采用连贯有序的方法负责任地处理数据和技术,企业数字责任这一新兴概念应运而生。基于多类资料和Gioia质性分析方法,探究企业数字责任内容,结果表明:企业... 数字技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带来数据安全、技术失序等诸多负面问题,企业需要采用连贯有序的方法负责任地处理数据和技术,企业数字责任这一新兴概念应运而生。基于多类资料和Gioia质性分析方法,探究企业数字责任内容,结果表明:企业数字责任包含CDR文化、CDR治理机制、数字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开放共享、数据权利、数字包容、数字幸福、赋能环境、赋能社会9个维度,形成影响范围逐渐扩大的同心圆模型。以22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组态视角探究企业通过数字责任实现高企业价值的多重路径,结果发现:互联网平台企业可通过全面并进型、重点突出型和渐进扩展型等3种数字责任路径产生高企业价值;大型平台重视CDR文化建设;数字原生平台重视CDR治理机制构建;相对于核心责任域,扩展责任域更能为平台赢得高企业价值;赋能社会是平台创造高企业价值的主要路径之一,赋能环境则不明显。上述探讨及结论丰富了企业数字责任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企业履行数字责任、应对数字化伦理危机提供了实践启示与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责任 企业价值 互联网平台企业 数字化 数字责任路径 企业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相容与价值共创:平台型社会治理的行动逻辑
6
作者 杨宏山 何沐雨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5-215,共11页
数字平台企业具有营利性和公共性双重属性,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行动主体。构建平台型社会治理体系既要发挥数字平台企业的作用,也要创新运营和激励机制,促使企业目标与公共价值相兼容,实现价值共创。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和行动路线的明晰度,... 数字平台企业具有营利性和公共性双重属性,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行动主体。构建平台型社会治理体系既要发挥数字平台企业的作用,也要创新运营和激励机制,促使企业目标与公共价值相兼容,实现价值共创。根据项目的创新性和行动路线的明晰度,政府与平台企业合作有共创试验模式与授权运营模式两种类型。政府通过政企合作途径,发挥平台企业的技术和数据资源优势,创新公共数据运营机制,能增进社会效益。平台型社会治理依靠信号传导、信任承诺、合规监管、反馈学习等机制进行运作。促使平台向善需要在多方主体之间增进互动,强化平台规则监管,培育第三方算法审计机构,防范技术陷阱损害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企业 平台社会治理 价值共创 激励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述评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56-160,共5页
在对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关于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献进行回溯的基础上,分析了平台企业内涵,并在给定商业模式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特征和关键成功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平台企业商业模... 在对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关于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献进行回溯的基础上,分析了平台企业内涵,并在给定商业模式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特征和关键成功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框架模型,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平台企业 商业模式创新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敏捷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郑晓东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6,共11页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推动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外部市场环境的剧烈动荡。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企业敏捷性以快速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以LQ公司为例,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识别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企业...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推动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外部市场环境的剧烈动荡。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企业敏捷性以快速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以LQ公司为例,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识别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企业敏捷性影响因素以及产生影响的具体程度。通过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企业架构、企业团队和企业合作对企业敏捷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企业团队和企业合作与企业敏捷性存在强相关关系,而企业架构与企业敏捷性存在弱相关关系。本研究发展了企业敏捷性理论和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理论,可以为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合理架构平台,规划运营方向,从而为提升企业敏捷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敏捷性 互联网平台企业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的在线声誉治理机制: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5
9
作者 汪旭晖 李晶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8,共11页
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推进零售产业变革,带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因自身虚拟组织架构加剧了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基于对在线声誉研究的全面回顾与系统梳理,发现在线声誉作为信息披露与信息传... 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推进零售产业变革,带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因自身虚拟组织架构加剧了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基于对在线声誉研究的全面回顾与系统梳理,发现在线声誉作为信息披露与信息传递工具可以有效缓解平台型网络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对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在线声誉治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互联网平台型电商企业的在线声誉治理机制是声誉规则体系与治理对象的相互匹配、声誉治理策略与经营行为的灵活调整、声誉治理效能与用户参与的协同演进、声誉治理强度与平台发展的动态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电商企业 在线声誉治理机制 平台网络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联盟风险规制机制与框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夏恒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1,共10页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日益发展壮大,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型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合作方或竞争方的联盟风险日益凸显,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加以规制。区块链作为开放式...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日益发展壮大,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型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合作方或竞争方的联盟风险日益凸显,产生的负面效应也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加以规制。区块链作为开放式创新的新模式,可用于多种风险的管控和规制。联盟链作为区块链的三种典型模式之一,比较适合用来对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联盟风险进行规制。为实现合理的风险分担和有效的风险防范,实现联盟企业多方共赢,应针对动态联盟、合资联盟、契约联盟等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联盟,剖析各类型联盟核心企业与外围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与组织协作关系,明确各类型联盟存在的信用风险、契约履行风险、数据流动风险等,通过文本挖掘对底层基础协议条款进行分析和主题分类,根据交易关系对底层数据进行梳理,构建数据流程,确定数据可上链标准评估体系,对可上链数据进行评估,进而从数据治理、技术治理、组织治理层面入手,设计合理可行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联盟风险治理体系。换言之,就是要坚持技术与规则并重,构建协作共治体系,引导并推动区块链开发者及平台型企业加强行业自律,落实安全责任;就是要以数据为抓手,把法律和规则治理落实到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联盟规制中,推动联盟链安全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企业联盟风险 联盟链 动态联盟 合资联盟 契约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参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逻辑与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雪军 李心荷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48-154,共7页
目前国内外对金融基础设施的界定并不明确,且存有较大争议。尽管我国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多种体系不断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并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但在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我国金融基础设施依然面临着众多问题与风险。... 目前国内外对金融基础设施的界定并不明确,且存有较大争议。尽管我国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多种体系不断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并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但在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我国金融基础设施依然面临着众多问题与风险。对此,通过分析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参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逻辑,得出关于支持我国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深入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企业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监管科技 消费金融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行业平台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淘宝网平台为例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一进 张金松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61,共8页
以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在如今信息时代的快速成长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促使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始向平台型企业转型。文章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展演变路径中的关键要素,为平台型企业的发展、传统产业中企业的转... 以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在如今信息时代的快速成长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促使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始向平台型企业转型。文章以互联网平台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发展演变路径中的关键要素,为平台型企业的发展、传统产业中企业的转型提供战略性依据。文章从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的研究视角对平台和平台型企业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综述,并通过对阿里巴巴淘宝网平台发展演变路径的分析,论证平台型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并由研究结果得出相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企业 发展战略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供性视角下互联网初创企业的价值实现——基于众友帮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石声萍 何新月 +2 位作者 张景 洪静 吴悠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2020年第3期315-330,共16页
本文以可供性理论为视角,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互联网初创企业价值实现的过程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发展经历了创立、衔接和信奉3个阶段,在企业价值实现方面分别呈现出离散型、扩展型和交互有效型三类模式;(2)不同阶段呈现出了... 本文以可供性理论为视角,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互联网初创企业价值实现的过程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发展经历了创立、衔接和信奉3个阶段,在企业价值实现方面分别呈现出离散型、扩展型和交互有效型三类模式;(2)不同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产品与平台可供性特征,在不同的企业能力与组织安排情境中具有不同的演化逻辑;(3)丰富的市场与社会资源、公益属性的卷入、社交属性的完善以及商业模式持续创新是这一演化过程中推动“可供—互动—实现”机制生效的关键要素。本研究提供了企业价值实现行为逻辑的可供性动态演化视角,拓展了企业价值研究的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供性 价值实现 产品 平台 互联网初创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生态系统下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余菲菲 董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7-84,共8页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技术兴起,互联网平台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理论与价值共创理论,遵循“主体互动融合—跨业价值重塑—环境协同共生”基本框架,探究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技术兴起,互联网平台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理论与价值共创理论,遵循“主体互动融合—跨业价值重塑—环境协同共生”基本框架,探究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内涵及特征。运用嵌入型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模式,提炼归纳出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3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生态系统 中小制造企业 互联网平台 价值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生态系统中价值网络与平台型企业创新能力演化逻辑——以海尔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宁连举 肖玉贤 牟焕森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33,共9页
平台型企业促进平台生态系统的形成,平台生态系统中不同价值网络为平台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创新资源。运用典型案例描述法研究价值网络与平台型企业创新能力演化逻辑,对平台型企业创新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基于“... 平台型企业促进平台生态系统的形成,平台生态系统中不同价值网络为平台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提供创新资源。运用典型案例描述法研究价值网络与平台型企业创新能力演化逻辑,对平台型企业创新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获取”过程,价值网络与平台型企业创新能力呈螺旋上升的共演规律,即在用户需求牵引下,平台型企业通过构建价值网络,不断利用创新资源,形成创新能力;在技术推动下,平台型企业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再利用,使得价值网络迭代升级。其中,以“用户”“合作伙伴”“竞争者”为核心的不同价值网络分别促进需求洞见能力、协同创新能力与聚合能力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企业 平台生态系统 创新能力 价值网络 海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型企业的协同赋能与价值共创案例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冯蛟 董雪艳 +2 位作者 罗文豪 陈佳颖 马滢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65-975,共11页
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对市外淘园AFA社区商务平台相关资料进行详细编码,提炼出驱动平台型企业内在发展的“开放、共生、协同”三大内在动因属性,并从平台参与者视角出发着重探讨案例企业在文化、技术及数据3个方面的赋能作用,深入剖... 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对市外淘园AFA社区商务平台相关资料进行详细编码,提炼出驱动平台型企业内在发展的“开放、共生、协同”三大内在动因属性,并从平台参与者视角出发着重探讨案例企业在文化、技术及数据3个方面的赋能作用,深入剖析了社区商务生态体系下平台型企业在“价值共创、资源共享、理念共通”等多层次路径下的价值共创机制。然后,依托扎根编码归纳出的9个核心范畴,构建了社区商务平台协同赋能与价值共创机制的整合模型框架,为平台型企业协同赋能与价值共创的形成机制和作用过程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也为平台型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企业 协同赋能 价值共创 市外淘园A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共创视角下住宿类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演化分析——基于“小猪”的纵向案例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范景明 张泽群 刘静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2020年第5期512-522,共11页
共享经济背景下平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是研究的一个热点。基于价值共创视角对“小猪”进行纵向式演化案例分析,尝试探讨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的三个核心构念(价值主张、价值网络和核心能力)在企业不同发展过程中的演化特点。研究发现:①基... 共享经济背景下平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是研究的一个热点。基于价值共创视角对“小猪”进行纵向式演化案例分析,尝试探讨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的三个核心构念(价值主张、价值网络和核心能力)在企业不同发展过程中的演化特点。研究发现:①基于消费者逻辑的价值主张与基于生产者逻辑的价值主张协同演化,二者形成“迭代创新”与“双边→多边”的适配性演化特点;②在不同发展阶段,平台型企业价值网络参与主体的数量和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出不同特征,呈现出“线互动→面互动”的演化特点;③中国情境下信任体系成为住宿类平台型企业的核心能力,并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呈现“自建式→共建式”的演化特点。希望本研究结论对于住宿类平台型企业构建商业模式以及实现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平台企业 商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网视角下零售企业平台型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机制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春茹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35,共4页
电商平台不仅为零售企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也为其提供了与消费者、供应商等主体形成关系网络的契机。由于平台主体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因而当其它主体实现价值创造时,部分价值将会转移至零售企业,从而促进零售企业价值的提升。然而目前... 电商平台不仅为零售企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也为其提供了与消费者、供应商等主体形成关系网络的契机。由于平台主体间的关系较为紧密,因而当其它主体实现价值创造时,部分价值将会转移至零售企业,从而促进零售企业价值的提升。然而目前,部分零售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平台发展的重要性,无法实现有效的价值创造,难以提升企业价值。因此,本文从价值网视角出发,分析了零售企业平台型商业模式价值的创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情感依赖程度、消费者介入、整合水平、企业竞争力与零售企业价值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负债率、企业年限与零售企业价值存在显著负相关性;行业效用、情感依赖程度、消费者介入、整合水平与资产报酬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负债率与资产报酬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企业竞争力、行业效用、情感依赖程度、消费者介入、整合水平与销售利润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企业竞争力、行业效用、情感依赖程度、消费者介入、整合水平与资产周转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平台商业模式 价值创造 零售企业 企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变革趋势与融合路径 被引量:20
19
作者 阳镇 许英杰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8-45,共8页
在互联网广泛和深度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背景下,"互联网+"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企业的思维观念、价值创造范式与技术应用工具由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塑。"互联网+"也必然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带来全面而... 在互联网广泛和深度渗透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背景下,"互联网+"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企业的思维观念、价值创造范式与技术应用工具由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塑。"互联网+"也必然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责主体、履责动力、履责范式、履责议题、履责沟通、履责管理带来全面性的深刻变革。文章着重分析了"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社会责任履行理念、社会责任履行工具、社会责任落地议题,并为"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新的融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社会责任 价值创造 履责平台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主关系断裂情境下价值支持型企业再创业过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佳铭 魏江 缪沁男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2-223,I0040,I0041,共14页
作为平台生态系统一类特殊参与主体,价值支持型企业通过进行大量平台专属性投资以“借势成长”,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也极可能引发“与平台主关系断裂”的危机,亟须通过再创业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然而,价值支持型企业所面临的“现存资源... 作为平台生态系统一类特殊参与主体,价值支持型企业通过进行大量平台专属性投资以“借势成长”,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也极可能引发“与平台主关系断裂”的危机,亟须通过再创业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然而,价值支持型企业所面临的“现存资源的平台专属性”及“协同伙伴的平台锁定性”两大再创业困境,挑战了传统情境下对于企业再创业的分析思路。本文以蘑菇街为样本对象,通过分析其在与淘宝平台关系断裂后8年间的关键战略行动,发现价值支持型企业再创业的关键在于降低协同价值型资源专属性、构建并提高独立价值型资源差异性,具体通过“资源置换—资源筛选—资源拓展”的一系列资源编排行动予以实现,而且再创业过程中呈现的“身份脱离—身份塑造—身份强化”是价值支持型企业采取不同资源编排行动的核心动因。由此,本文构建起平台关系断裂情境下价值支持型企业基于“身份需求导向—资源编排行动—价值活动目标”逻辑链条的再创业过程模型,以期对平台生态参与者异质性、生态参与者战略等研究领域有所贡献,为高度嵌入特定平台的参与者群体提供应对“大树下不长草”困境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生态系统 价值支持企业 再创业 参与者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